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的反复性、阵发性剧痛 ,被认为是目前人类最痛苦的疾病之一 ,临床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关于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一般分为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 ,但都未完美解释临床发现。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 ,又发现免疫和生化因素也与三叉神经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黄文 《微创医学》2006,25(4):905-906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病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近年来又发现与免疫和生化因素密切相关,目前主要认为是疾病或神经激惹导致感觉冲动传输异常所致.肿瘤、血管畸形等原因也可以导致发作,精神因素也可影响发作[1].根据致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大类,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现就临床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朱丽英  陈海勤  程善飞  张艺 《浙江医学》2013,35(13):1303-1304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又称Fotergin病,主要表现为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闪电式、反复发作性的剧烈性疼痛,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前者是指有临床表现,但检查未发现明显的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后者是指疼痛由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压迫、炎症侵犯或多发性硬化症引起。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为单侧发病,右侧多于左侧。疼痛部位以三叉神经第2、3支分布区域多见,累及第1支较少[1-2]。近年来我院开展全麻下行经皮穿刺CT定位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阵发性、短暂性剧痛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可能与三叉神经系统的缺血、变性、机械性压迫等因素有关;后者则多继发于鼻咽癌转移、血管畸形、面部疱疹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本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较佳,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有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部分,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根据垃微外科和电镜观察,可能与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有关,使三叉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受到机械性压迫和牵拉,再在供养三叉神经的滋养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髓鞘营养代谢紊乱等诱因作用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及感觉根发生脱髓鞘性变,导致脱髓鞘的轴突与邻近无髓鞘纤维之间发生“短路”又转成传入冲动,再次传到中枢,使冲动迅速“总和”起来而引起疼痛发作。笔者临床治疗46例,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根据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变在三叉神经周围部,发病机制在其中枢部之原理,采用中医原理,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进行以头针刺激感觉中枢在头皮上的投影区,调节中枢功能,结合中药汤剂标本兼治,收治病人58名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疗效,治急率达84.5%,有效率达100%,1年复发率12%.本文着重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并阐述了钟疗与药疗的相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靳安  杜小柱 《海南医学》2006,17(8):81-81,105
自1952年Klaskin[1]报道一例原发性高脂血症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以来,高脂血症与胰腺炎在发病学上的相关性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现已明确认识到:高脂血症(主要系血中甘油三脂成分升高密切相关)是胰腺炎的病因之一,此类胰腺炎称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HLP)[2].  相似文献   

8.
段雷  胡文彬  袁畅 《安徽医学》2017,38(3):379-38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指不表现有神经系统体征,且用各种检查并无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者.其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痛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被认为是人类最痛苦的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上对于PTN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积极合理的建立恰当的动物模型,对于更加深入研究PTN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中相关的小脑动脉及静脉三叉神经敏感区而发病.临床上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1].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科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法治疗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的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种,而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发病相关的器质性病变,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伴有同侧上颌窦囊肿的病例较为罕见目前尚无人报道。我科在诊治的过程中,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卫革  姜晓钟  赵云富 《上海医学》2001,24(12):763-766
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neuralgia ,TN)被认为是人类最痛苦的疾病之一 ,关于它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 ,以前文献提及较多的是周围病因学说 (即认为周围神经的脱髓鞘变是TN的病理基础 )和中枢病因学说 (即三叉神经脊束核抑制机能的受损是TN发作的重要因素 )。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 ,免疫和生化因素的作用也与TN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对T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临床特点 :TN多发生于 5 0岁以上 ,女性多于男性 ,大多为单侧 ,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突发的短暂剧痛为特点 ,性质多为针刺…  相似文献   

12.
<正>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由颅内肿瘤(脑膜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及多发性硬化等原因引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无明显原因引起的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阵发性、电击样、撕裂样的剧烈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异常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出脑干段(root entry zone,REZ)造成了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13.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原因不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反复发作性剧痛,又称特发性三叉神经痛,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奥卡西平(商品名:曲莱)是新型抗癫痫药物, 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较高的疼痛缓解率,且副作用轻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乳突后缘直切口,小骨窗入路,切断三叉神经后根2/3,并取后根组织光镜观察,结果5例均表现有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有的病例发现有(氵弥)漫性大量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并伴出血,有的血管壁增厚,管腔扩张或狭窄等改变。为此,从本组病理组织学改变来看,说明所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多种病变,或多种病因所致。本组病例术后和随访,三叉神经痛发作症状消失,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其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的难点.尽管1976年Jannetta[1]提出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并发展了显微血管减压术,但由于血管压迫并非系唯一原因,手术方案应以术中具体情况确定.1998-2006年对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3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血管压迫分别采用显微血管减压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疑难病症,常缠绵难愈,苦不堪言。此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的剧烈疼痛,无三叉神经损害的体征,其病因尚未明了;继发性者是指各种病变侵犯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或神经干而引起其支配区域内的疼痛,如严重的颅内病变就会引起该病发作。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受异常血管压迫所致。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短暂性、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1]。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晓兰  曹华 《微创医学》2013,8(4):525+53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的触电样短暂且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1]。该病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射频热凝术是操作相对简单、效果比较确切、风险相对较小的一种治疗方法[2]。我院康复疼痛科2009年以来在数字减影技术(DSA)介导下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潼 《医学争鸣》2008,29(17):1630-1630
0 引言三叉神经痛(TN)足脑神经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痛,由于其剧烈的颜面疼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且副作用少而成为首选治疗手段[1],我科2007-06/2008-02在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6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 ,好发于老年人群。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因口腔颌面部和颅底的一些肿瘤累及三叉神经 ,引起疼痛症状 ,称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通常局限于三叉神经支配一侧的某一支或三支范围内疼痛 ,有时伴有语言、咀嚼的紊乱及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虽然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1] ,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对三叉神经痛病人中经头颅CT扫描检查 ,确诊为三叉神经感觉根或半月节附近有肿瘤病变的 15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经射频温控热凝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