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燕燕  郑红 《江西医药》2004,39(2):120-121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时有不完全性或不典型病例,故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998年5月至2003年3月延误诊断的11例川崎病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性川崎病早期诊断策略,旨在深化对不典型性川崎病的认识,提高临床对小儿不典型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对比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本院诊治的典型性和不典型性56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早期诊断资料;其中典型组35例,不典型组21例;典型组依据川崎病诊断标准诊断,符合规定中的5项,不典型组患儿符合规定中的2~4项,做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和心脏彩超或超生心电图检查辅助诊断;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结果两组患儿均有持续高烧症状;与典型组比较,不典型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较少,一般不足4项诊断标准要求;不典型组内各个症状组比较,高热、红疹、唇裂杨梅舌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不典型组患儿实验室检测值和心电或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结论小儿不典型性川崎病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且多样不一,易与其他病症混淆或被忽视,造成误诊漏诊;对有持续发烧,川崎病典型性临床表现不显著的患儿,应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心脏彩超或超生心电图结果尽早确诊并行免疫球蛋白治疗,防止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完全性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川崎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部治疗过的96例川崎病患儿,分为不完全性川崎病组与典型川崎病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的实验室指标。结果除肛周脱屑外,两组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充血皲裂、皮疹、手足硬肿、指端脱皮,淋巴结肿大、草莓舌、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药物治疗前,除血红蛋白外,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完全性川崎病,在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后,参考血红蛋白下降及肛周脱屑可初步诊断为川崎病,以避免错过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且≥5 d;典型川崎病具有≥4项诊断标准的;不完全性川崎病<4项诊断标准;所有的病例均在病程1周及2周分别检测血液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等结果均较正常明显升高。结论川崎病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18~24个月的为发病高峰,但整个儿童期均可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不完全性川崎病,而不完全性川崎病主要以婴儿多见;对于持续发热>5 d,且≥2项诊断标准的,若CRP不高,血沉不增快的,需每天重新评估;若CRP升高,血沉增快,伴有以下实验室检查指标的≥3项:血象WBC升高;贫血;PLT升高;转氨酶升高;尿常规高倍镜下可见异常白细胞等,可诊断不完全性川崎病,予相关治疗,及行心脏彩超检查和动态监测;若<3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则行心脏彩超检查,如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即可诊断为川崎病,若没有冠状动脉病变,则每天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5.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最大危害是在病程中后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业已证实,有效减低CAL发生关键是要做到对川崎病,特别是不完全性川崎病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近年来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下小婴儿不完全性川崎病病例所占比例日益增高,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加之国内对于3个月以下川崎病总结性报道较少,医务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998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39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川崎病早期持续发热、皮疹、口腔黏膜改变、结合膜充血发生率较高,外周血白细胞、血板增高,血沉增快、CRP升高。发生冠状动脉病变7例,对其中5例随访半年,冠状动脉内径均恢复正常。结论应充分认识到川崎病临床的特点,以早期明确诊断,防止冠状动脉病变,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8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症状和病情需要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 38例川崎病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对于川崎病患儿有效合理护理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KD患儿治疗的方法,为KD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KD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四季均可发病,年龄以4岁内为主;典型KD37例,不完全性KD9例。典型KD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2.70%,不完全性KD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44.44%,不完全性KD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于典型KD(P0.05)。静注丙种球≤10d和10d治疗典型和不完全性KD在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结论重视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KD诊断,早诊断,早治疗能降低冠脉病变的发生率,改善川崎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是以非特异性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除发热外临床表现达不到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中的4项称不典型川崎病,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近年发病增多,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凶之一。由于本病诊断缺乏特异指标及确定检测手段,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川崎病患儿不是同时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些症状和体征出现较晚或不出现使其早期诊断和不典型病例确诊较为困难,从而延误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治疗。为了加深对此病认识,笔者收集了川崎病患儿共42例,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仪器检查,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制定KD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KD患儿,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为治疗制定合适的方案。结果 40例KD患儿男性多于女性,所有患儿发热,18例患儿出现皮疹,眼结合膜充血14例,口腔黏膜弥漫充血12例,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15例,出现唇及口腔临床症状21例,出现手足临床症状23例;实验组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沉是否加快,是诊断川崎病的重要指标;所有患者均采取口服阿司匹林、注射丙种球蛋白,多数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等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小儿川崎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检测某些细胞因子能够辅助诊断该疾患,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可控制患儿症状,减少其他并发症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性川崎病的异同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60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诊断指标中的症状出现率较典型性川崎病低(x2 =16.46、10.10、11.71、34.43,均P<0.01),两者实验室检查指标WBC、Pt、ESR及CR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4、0.12、0.04、0.26,均P>0.05),两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3,P<0.05).结论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要结合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2.
王瑞耕  邓淑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2885-2886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39例临床诊断为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儿发热时间均超过5 d( 100.0%),双侧球结膜充血30例(76.9%),口唇樱红、皲裂28例(71.8%),多形性红斑、皮疹21例(53.8%),手足硬肿20例(51.3%),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25.6%).除发热外川崎病临床诊断特征中具有3项者22例(56.4%),具有2项者17例(43.6%).病程中检测C反应蛋白均增高,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确诊后静滴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均获得有效治疗.结论 对可疑病例高度重视并完善检查,可以早期诊断不完全川崎病,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发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初发的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例川崎病复发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治疗方案、疗效进行总结,并与初发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初发组不完全川崎病2例,复发组不完全川崎病6例。初发组外周血白细胞升高5例。血红蛋白降低2例,血小板升高3例,CRP升高8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白蛋白降低1例,复发组白细胞升高6例,血红蛋白均正常,血小板升高2例,CRP均升高,血沉均增快,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白蛋白降低6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血白蛋白、血丙氨酸转氨酶,初发组与复发组比较统计学无差异。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热程短于初发组,有统计学差异。复发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开始使用时间早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后患儿退热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发组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与初发时类似,不完全表现发生率高,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并不高于初发组。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赵会茹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9):17-18,21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加强对不典型性川崎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治,防止漏诊误诊.方法 系统回顾56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对不完全型川崎病的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56例川崎病患者年龄最小者48d,最大10岁,男32例,女24例;临床表现中,发热最为常见,占98.2%,其次为皮肤黏膜病变,占96.4%,皮疹占87.5%%,冠状动脉损伤占18.8%.不完全型川崎病占14.3%.结论 对于发热时间较长而具有部分川崎病的临床症状者,应警惕不典型川崎病的可能,应及早进行实验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儿童及婴幼儿不完全型川崎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数据分析,为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以便减少该疾病的漏诊与误诊。方法 回顾性选取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iKD)病儿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297例典型川崎病(cKD)病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儿超声心动图(UCG)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小板等炎性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425例KD病儿中,iKD 128例(31.1%),cKD 297例(69.9%)。全部KD病儿发生冠状动脉扩张有121例(28.5%),其中iKD组有40例(32.3%),cKD组有78例(27.3%);性别、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左前降支(LDA)、回旋支、右冠状动脉(RCA)、RCA中段、二尖瓣反流(MR)、三尖瓣反流(TR)、冠脉管壁毛糙、CR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生冠状动脉扩张,LMCA、LDA、RCA、RCA中段、MR、TR、冠脉管壁毛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兆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60-461
目的分析31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31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与同期36例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不典型组患者年龄较低,其临床表现少,临床确诊前的发热时间较长,且冠脉损伤情况发生较多,与典型川崎病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其需要医师提高临床确诊率,使用丙种球蛋白综合治疗方案积极预防冠脉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37例川崎病的诊疗过程,探讨川崎病的基础治疗措施。方法:对37例川崎病患儿的就诊经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入院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病例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丹参注射液及VitC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32例(86.5%)取得满意疗效。部分病例(13.5%)短期加用泼尼松治疗,37例均未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住院10~15d完全治愈出院。随访6~18月无一例发生冠状动脉瘤。结论:基层医院对5岁以下不明原因发热5d以上的患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发生。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基层医院血液制品药源紧缺,采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辅以丹参注射液和VitC注射液联合治疗川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黄翔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17-3218
目的了解不完全性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8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94例典型川崎病(KD)患儿作为对照,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KD患儿的年龄总体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脑钠肽(BNP)、血C-反应蛋白(CRP)、血高密度脂蛋白(HDL)、尿乳酸脱氢酶(LDH)均在IKD急性期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BNP、血HDL及尿LDH在IKD患儿急性期有明显变化,并且有一定特异性,有利于IKD急性期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