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附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0.8 s螺旋扫描,扫描参数:120~140 kV,280 mA,层厚10 mm,间隔10 mm,螺距1.375。结果肝海绵状血管瘤在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结论动脉期病灶边缘的结节状强化或点状强化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SHL 11例,男2例,女9例,年龄40~64岁,平均51.5岁。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MPR重建。结果 SHL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胸部CT表现9例边缘光滑无分叶,1例有浅分叶,1例外形不规则有深分叶,所有病例均未有空洞、毛刺、卫星灶。增强扫描,病灶强化均匀10例,不均匀1例,强化程度与血管近似。结论 CT扫描尤其增强CT扫描及MPR重建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价值,空气新月征的出现则提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髋关节病变的CT表现,评价CT在诊断髋关节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的126例髋关节病变的CT征象,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退行性骨关节病24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改变8例,髋关节炎性改变(包括结核)19例,转移瘤17例,髋臼或股骨头、颈部骨折26例.对126例患者采用双侧髋关节对照常规位CT扫描,层厚5 mm,间距5 mm.结果 股骨头缺血坏死显示股骨头硬化、囊变及软骨下骨折,晚期继发骨性关节炎改变;退行性骨关节病以承重区关节畸形和骨性关节面改变为主,软骨下囊变特别明显;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表现为髋臼关节面锯齿状或毛刷状破坏;髋关节结核关节面广泛骨质破坏,可见到小死骨和寒性脓疡;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间隙普遍狭窄,关节面下小囊肿周围无明显骨硬化;滑膜骨软骨瘤病显示滑膜增厚和其内小钙化灶,较大的骨软骨体呈桑椹状表现.结论 各种髋关节病变的CT表现不同,CT能清楚显示髋关节解剖结构及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病理解剖细节,在鉴别诊断、了解病情的发展和疗效观察方面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52例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使用GE公司CT/e机型,扫描层厚和层距各为10mm,较小病灶用5mm层距和层厚扫描,平静呼吸下屏气扫描,全经强化扫描,扫描前经肘静脉推注碘海醇100ml,其中23例有病灶平扫者做了前后密度对比。5例CT表现与标本的横断面进行了对照。结果3例形成不规则厚壁空洞,另49例中,瘤体强化密度不均者占42/49,其中34例强化时病灶内见到边缘较清楚的低密度区。结论通过测量强化前后的代表性CT值,显示这些低密度区不强化或仅轻度强化,非坏死的瘤组织强化明显,常高于同层面胸壁软组织的CT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1例常见及少见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病变的位置、大小、边缘、密度及增强前后CT表现及相关特征。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或结节,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其中12例可见血管贴边征,5例可见磨玻璃影,3例可见囊变,4例可见钙化。31例均未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CT平扫显示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常见良性肿瘤特点,部分少见型病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扫描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1例临床CT和术后病理资料齐全的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CT图像特征。结果 21例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囊实混合型4例,囊肿型17例。囊肿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囊壁厚、毛糙,与周围结构粘连,囊液呈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具有囊液分层特征。囊实混合型具有囊肿型和包块型CT图像表现。结论囊肿型、囊实混合型之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CT图像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肝血管瘤在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特点 ,探讨螺旋CT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螺旋CT增强检查的21例共28个血管瘤病灶的扫描资料 ,记录各病灶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增强形态特点 ,比较病灶大小与各扫描期的关系。结果 :在动脉期有64 29 % (18/28)的病灶显示边缘结节状强化 ;在门脉期 ,该强化结节扩大 ,并向病灶中心扩展 ,其中16 67 % (3/18)呈现均匀的高密度 ;14 29 % (4/28)的病灶在动脉期无强化 ,门脉期为边缘结节状强化 ;10 71 %(3/28)的病灶在动脉期和门脉期强化明显 ,显示为均匀的高密度影 ;而7 14 % (2/28)的病灶在动脉期和门脉期均无强化 ,显示为均匀的低密度灶 ;3 57 % (1/28)的病灶在动脉期呈均匀高密度 ,门脉期为等密度。延迟扫描期 ,78 57 % (22/28)的病灶完全充填 ,显示为均匀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影 ,其余21 43 % (6/28)部分充填。结论 :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血管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以病理学诊断为依据,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月经治的49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水平位扫描。扫描机器为GE64排螺旋VCT,扫描条件:120 kV,200 mAs,Pitch 0换.5,collimation 1 mm,重建间隔0.625 mm;并常规行冠状位重建,重建基线垂直于前颅底,从蝶窦后缘至额窦,层厚5 mm,层距5 mm。结果 CT扫描49例均表现为受累窦腔内不均匀密度增高影,CT值30~60 Hu,病灶内可见点状、斑块状、线状钙化影35例(71%),且钙化影与窦壁无延续或重叠关系,窦腔高密度影内可见气泡影10例(20%);窦壁骨质反应性增生硬化11例(22%);窦壁骨质吸收破坏9例(18%),其中上颌窦内侧壁破坏5例,上壁破坏入眶3例,前壁1例;病变呈肿块状突入鼻腔14例(29%);伴有鼻中隔偏曲6例(12%)。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在CT表现上有特异性,CT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应作为真菌性鼻窦炎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扫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位于肝左叶10例,右叶7例.病灶呈肿块型11例,浸润狭窄型4例,腔内生长型2例.平扫均呈低或略低密度,增强后6例病变动脉期边缘强化显著,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4例三期均示不均匀强化;7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以周边强化为主,中心可见条索状、网状强化.10例可见病变局部肝叶萎缩,12例可见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5例,肝内血管受侵7例,肝内转移2例.结论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CT扫描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胆管癌46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管癌患者的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经皮穿刺活检并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的资料,总结其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12例肝内胆管癌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不规则形的低密度肿块,肝内胆管扩张66.7%(8/12),肝叶萎缩41.7%(5/12),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周边轻度强化;延迟扫描随时间延长,病灶逐步强化,尤其9min后,所有病灶均高于正常肝实质密度.肝门部胆管癌24例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形态呈"软藤样",21例显示肝门区软组织肿块,另3例仅显示胆管壁增厚、狭窄或中断,可合并肝门淋巴结、后腹膜淋巴结、网膜转移及腹水.肝外胆管癌10例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总管突然截断或胆总管不规则狭窄.结论 CT可较清晰的显示胆管癌病变、胆管扩张程度及对周围浸润范围,对早期发现胆管癌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特征和诊断方法,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80例肺结核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肺部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CT肺部表现,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浸润性病灶和纤维增殖病灶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肺段发现结核病变170处,其中大部分属于肺结核常见部位。结论在对肺结核和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X射线检测,然后对患者进行CT扫描,最后再对患者进行实验室筛选;此外,在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中肺结核和糖尿病互相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必须加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18^F-FDG PET/CT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原发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结果 40例患者中,双原发癌36例,三原发癌4例;同时性多原发癌11例,异时性多原发癌29例,共计84个癌灶。在所有病例中,以消化道癌合并其他部位或消化道内多原发癌为主。全部病例的各部位原发病灶大部分表现为典型的恶性肿瘤PET/CT影像特点;少部分原发病灶PET表现不甚典型,以高分化的早期癌或消化道黏液腺癌为主。结论 PET/CT检查一次扫描可完成全身显像,并且同时拥有PET的代谢功能信息和CT的形态结构信息。多原发癌的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以比其他影像设备更容易发现多原发癌,提高对其认识,有助于对多原发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