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例以精神症状起病的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2~66岁.所有患者均经血清和脑脊液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测定(TPPA)、梅毒荧光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结果 入组20例病人均符合神经梅毒诊断标准,均为慢性起病,首发症状为精神心理及行为异常,血清和脑脊液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梅毒荧光抗体吸附试验IgG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阳性,脑电图无特异性表现,头颅磁共振结果 多样,其中正常8例,脑室强化信号1例,树胶样肿3例,脑萎缩8例.结论 麻痹性痴呆患者首发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对以精神症状首发的患者,应常规行血清梅毒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对于头颅磁共振显示与其年龄不符合的脑萎缩,应加强对病史的询问,警惕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可能.  相似文献   

2.
<正>梅毒感染各期均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并非晚期梅毒才可发生神经系统受累[1],如果神经梅毒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麻痹性痴呆(demantia paralytic)。麻痹性痴呆是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引起的一种晚期梅毒的  相似文献   

3.
肖启  许红燕  李平  亢明 《浙江医学》2014,(24):2031-2033
麻痹性痴呆是神经梅毒中最严重类型。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国内精神病院中麻痹性痴呆患者在广州、成都、沈阳等地占住院人数的10%[1]。建国后本病逐渐消失,近30多年来,随着梅毒发病率的升高,麻痹性痴呆患者数也逐渐增多。由于梅毒的潜伏期长达5年到几十年,不易被发现,因此,误诊率也较高[2-3]。笔者对7例曾被误诊为其它精神障碍的麻痹性痴呆患者进行误诊原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率,降低误诊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麻痹性痴呆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麻痹性痴呆患者40例,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辅助配合奥氮平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本组患者的血清TRUST滴度明显下降,MMSE评分明显上升,而随访3个月时变化更加明显,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麻痹性痴呆治疗采用大剂量抗生素结合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十余年随着性病在我国再度蔓延,使绝迹多年的麻痹性痴呆偶有出现,现将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近期收治1例首发躁狂症状的麻痹性痴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该文报道以双相情感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散发型克-雅病(sCJD)1例, 患者发病初期考虑为单纯精神疾病, 后通过影像学、脑电图检查结合病情演变过程诊断为sCJD。sCJD是克-雅病最常见的类型, 但以双相情感障碍为首发症状的sCJD患者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8.
童颜  王慢利  刘君  彭瑾 《四川医学》2013,(4):500-502
目的探讨伴有紧张性症状的女性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以入院时具有紧张性症状特点,出院时符合ICD-10的双相情感障碍和紧张型精神分裂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各30例,年龄(34.5±8.8)岁和(33.3±7.7)岁,病期(17.4±12.7)d和(38.7±19.3)d(P<0.0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66.7%和96.7%(P<0.01)。临床现象比较中,双相障碍组起病急骤,多受应激因素影响,病前也反映出轻躁狂性格特点。出现紧张性症状时,多反映出"装相"、"作态"样的戏剧化行为,治疗反应较精神分裂症敏感,且多在1周内缓解。随症状缓解后,双相障碍组的BPRS评定显示"焦虑忧郁"、"激活性"因子分值较高(P均<0.05~0.01)。结论紧张性症状作为精神科常见的急性综合征,往往与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有关。但二者在起病形式、应激影响、性格特点、治疗反应性方面均有所不同。随紧张性症状缓解后,双相情感障碍更多反映出焦虑抑郁或兴奋的情绪化特点,与精神分裂症持久的"思维障碍"、"敌对猜疑"、"缺乏活力"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10.
我科于2001-2003年住院患者中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35例。其中首诊误诊2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相慧  韦华清  卢荣羡 《吉林医学》2009,30(5):457-457
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有时以非呼吸道症状发病,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我院5年来收治了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老年肺炎18例,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徐春花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745+1767
麻痹性痴呆(dementia paralytica)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引起的慢性脑膜脑炎,主要为脑实质的病理改变。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智能损害和人格改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体征和躯体功能的衰退,最后导致痴呆和全身性麻痹,故又称为进行性麻痹(progressive paralysis),或全身麻痹症  相似文献   

13.
徐春花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2,(14):1745-1745,1767
麻痹性痴呆(dementia paralytica)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引起的慢性脑膜脑炎,主要为脑实质的病理改变。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智能损害和人格改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体征和躯体功能的衰退,最后导致痴呆和全身性麻痹,故又称为进行性麻痹(progressive paralysis),或全身麻痹症(generalparalysis)。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到发生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25年,多数为10—20年。发病年龄以40~50岁较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我院2011年9月收治一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双相情感障碍为常见、致残、反复发作、严重度不同的精神卫生问题。常发生于儿童晚期或青春早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其他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的比率较高。双相情感障碍若能早期识别则可改善结果。心境发作治疗取决于呈现的病程阶段:躁狂、轻躁狂、混合状态、抑郁或维持阶段。因存在复发风险,心理治疗及心境稳定剂如锂、抗惊厥和抗精神病药物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方法 分析28例双相情感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与同期65例没有误诊的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发现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双相情感障碍均有精神病性症状,两组间住院次数、发病至确诊经历时间及精神病性症状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误诊原因中,注重精神病性症状、忽略情感症状排序最高,为75.0% (21/28).结论 医生应提高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全面收集病史,全面深入地进行精神检查,充分重视情感症状,避免或减少双相障碍的误诊.  相似文献   

16.
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近年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多数表现为抑郁,一部分表现为躁狂抑郁交替出现,少数只表现躁狂[1]。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在情感障碍中,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称为“双相型”  相似文献   

17.
王文正 《中原医刊》2004,31(9):28-28
儿童癔症属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范畴,其表现与成人不同,具有易变性和多样性。常见运动、感觉异常及躯体症状,而以视觉障碍为首发症状者较为少见,且多易误诊。笔者近年来遇有以视觉障碍为首发症状者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紧张症状女性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院时伴紧张症状、出院时符合ICD-10的紧张型精神分裂症(A组)与双相情感障碍症(B组)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B两组患者病期分别为(37.9±17.7)d、(18.0±13.4)d;入院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现象的比较:B组起病急,病前受应激因素影响易轻躁狂,伴紧张症状时多呈"作态"、"装相"戏剧化行为,治疗1周内可缓解且反应敏感于A组。A组患者症状缓解后的BPRS评定显示"激活性"因子、"焦虑忧郁"因子分值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患者症状缓解后的BPRS评定显示"缺乏活力"因子,"敌对猜疑"因子,"思维障碍"因子分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紧张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有关,但两者的起病形式、应激影响、性格特点以及治疗反应性差异显著,且症状缓解后A组的"缺乏活力"、"敌对猜疑"、"思维障碍"明显区别于B组的兴奋、焦虑等情绪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儿童抽动障碍继发双相情感障碍的报告 ,笔者目前尚未见到。就自己在临床上遇到的 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10岁 ,住院号 :4 345 2 ,小学五年级学生。六年前不明原因出现眨眼 ,耸肩 ,吐口水 ,喉头发声等抽动症状 ,一直按喉炎治疗 ,未奏效。两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间歇性情绪高涨与沉默少语。时而自感精力充沛 ,头脑灵活 ,兴奋话多 ,爱管闲事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急躁易怒 ,常打架。时而情绪低落 ,唉声叹气 ,愁眉不展 ,对学习无兴趣 ,自责 ,自罪 ,恐惧 ,不敢出门见人。怀疑患了肺病 ,喉头长了包块 ,全身血流干了 ,蚂蚁在钻自己的骨…  相似文献   

20.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入脑和脊髓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麻痹性痴呆是神经梅毒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可治的痴呆[1].现将作者接诊的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