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冠脉移植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SCs移植组,经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MSCs.采用心导管介入球囊封堵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经OTW球囊于梗死相关冠脉注入4,6-二咪基-4-联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过的MSCs和DMEM培养液.于制模前、细胞移植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不同时间点留取血标本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移植后4周处死动物,TTC染色测量梗死面积,通过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组微血管密度的差异.结果 移植后4周,与对照组相比,MSCs移植组LVEF显著提高[(40.96±0.78)%vs.(34.54±1.55)%,P<0.05],TTC染色梗死面积明显减小 [(18.0±5.8)%vs.(23.0±7.2)%,P<0.05],毛细血管计数明显增多 [(103.6±4.4)/mm2vs.(50.5±3.8)/mm2,P<0.05];MSCs移植组从术后第5天起VEGF表达较对照组增加,术后第7~10天达高峰,术后4周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导管移植自体MSCs可以使血清VEGF含量增加,诱导血管新生,增加缺血区和梗死区血流灌注,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转基因治疗对放射性脑损伤(RIB)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探索治疗RIB的新途径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PCR法克隆出bFGF基因片段,酶切后连接法构建bFGF-pcDNA3.1(+)质粒.分组采用直线加速器对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全脑单次25Gy照射,bFGF转基因治疗组采用侧脑室注射bFGF-pcDNA3.1(+)质粒,并设未照射组为对照.在照射前及照射后7d,20d,60d分别进行Moms水迷宫试验,分析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采用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2个指标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各组大鼠放射前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得分无统计学差异,bFGF治疗组、照射组和对照组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平均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差异有显著性(P<0.05)).bFGF治疗组在放射后7 d、20d平均逃避潜伏期[(68.42±11.35)s、(50.87±12.06)s]和搜索策略[(16.89±2.08)%、(19.98±2.14)%]明显下降,60d时潜伏期[(40.28±10.87)s]和搜索策略[(26.42±2.59)%]恢复至照射前水平,放射组60d后仍没有恢复.照射组病理检查显示海马和皮层神经元轻度变性.胞体萎缩,白质区域较对照组呈现组织结构梳松、血管周隙扩大等表现;bFGF治疗组病变程度明显较照射组轻.结论 25Gy射线照射可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bFGF转基因治疗可逆转放射造成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Survivin siRNA抑制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移植瘤血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iRNA抑制生存素survivin基因对裸鼠皮下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裸鼠15只完全随机分为3组(n=5):①干扰质粒组,皮下接种survivin RNA干扰质粒转染的ACC-2细胞;②瘤体注射组,皮下接种正常ACC-2细胞15 d成瘤后,将针对survivin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作瘤体内及瘤周注射;③肿瘤细胞组,皮下接种正常ACC-2细胞.25 d后处死全部裸鼠,剥离瘤体,测量瘤体体积,RT-PCR检测瘤体组织VEGFmRNA表达,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VEGF阳性染色及其微血管参数.结果 干扰质粒组和瘤体注射组VEGF电泳条带的相对光密度比值(0.698±0.023、0.612±0.038)及总体微血管密度[(4.98.±1.43)、(5.08±1.29)个]、有腔微血管密度[(2.98.±1.05)、(3.10.±1.23)个]、有腔血管周长[(68.60.±15.98)、(70.12±14.19)μm]及管腔面积[(4 119.14±698.12)、(4339.67±599.76)μm2]较肿瘤细胞组VEGF电泳条带的相对光密度比值(0.912 ±0.039)及总体微血管密度[(8.90.±1.36)个]、有腔微血管密度[(5.89.±1.68)个]、有腔血管周长[(129.48.±25.68)μm]及管腔面积[(6952.74.±1 298.54)μm2]低(P<0.05),而干扰质粒组和瘤体注射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survivin siRNA能够抑制腺样囊性癌瘤体生长,并在体内通过抑制腺样囊性癌VEGF表达有效减少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 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移植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取3 周龄雄性SD 大鼠骨髓体外培养并纯化MSCs,利用腺病毒(adenovirus,Ad) 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HGF 基因导入MSCs.将SD 大鼠30 只随机分为3 组(n=10):肺动脉高压组(PAH,P 组):采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mg/kg) 复制PAH 模型后,经颈内静脉移植1ml 低糖伊戈尔培养基(L-DMEM) ;携带空腺病毒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MSCs,M 组):复制PAH 模型后,移植5×106/L 空腺病毒载体转染的MSCs 细胞悬液1ml ;腺病毒介导HGF 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HGF,H 组):复制PAH 模型后,移植5×106/L 腺病毒介导HGF 基因转染的MSCs 细胞悬液1ml.观察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室肥大指数(RV/LV 比值) 以及血浆中ET-1的水平.结果 肺动脉高压大鼠治疗3 周后,实验各组动脉血压(BP) 无明显差异;H 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pulmonary arterysystdic pressure,PASP) 和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37.227 2±5.381 60,25.693 5±1.446 33)均较P 组(45.069 0±7.177 97,30.800 2±1.256 15) 和M 组(44.142 0±6.673 75,30.359 1±1.172 52) 显著下降(P<0.05) ;H组RV/LV 比值(42.200 0±8.060 59) 较P 组(46.858 0±8.241 61) 和M 组(46.750 0±10.420 14) 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H 组血浆中ET-1 含量(23.862 70±7.426 76) 较P 组(28.372 0±4.402 75) 和M 组(31.849 0±7.547 13) 均有所下降,但仅较M 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HGF 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法可在不影响全身血流动力学基础上,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收缩压和肺动脉平均压,改善大鼠肺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并降低血浆中内皮素-1 含量,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拮抗血管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VE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修复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Ad5-hVEGF-EGFP转染MSCs并观察转染对细胞增殖,分泌VEGF的影响。50只雄性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肾衰竭组、MSCs移植组、Ad-VEGF注射组和VEGF基因转染的MSCs移植组,每组10只。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术制备大鼠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与慢性肾衰竭组于切除右肾之前从该侧肾动脉注射不含血清的改良杜氏伊格尔(DMEM)培养液,其余3组分别给予MSCs,Ad-VEGF和VEGF基因转染的MSCs。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并用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CD31表达情况。结果 Ad5-hVEGF-EGFP转染后对MSCs细胞增殖无影响,转染后分泌VEGF蛋白较空质粒转染组明显增加(P<0.05)。 MSCs移植组和VEGF基因转染的MSCs移植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均较慢性肾衰竭组降低(P<0.05);与MSCs移植组比较,VEGF基因转染的MSCs移植组Scr和BUN降低更显著(P<0.05)。慢性肾衰竭组肾小球中CD31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应用MSCs和VEGF165基因转染的MSCs干预后肾小球中CD31表达有所增加,VEGF基因转染的MSCs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大鼠给予转染VEGF基因的MSCs移植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增多,肾脏功能改善;其作用可能与基因转染增加VEGF表达及有利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修复、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放射剂量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 分组采用直线加速器对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全脑照射,剂量分别为10Gy、20 Gy、30 Gy、40 Gy,并设未照射组为对照.在照射前及照射后7d,20d,60d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 ,采用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两个指标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20Gy、30Gy、40Gy剂量组与对照组及10Gy组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平均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差异有显著性(P<0.05).20Gy组在放射后7d、20d平均逃避潜伏期[(66.57±11.49)s、(51.30±12.45)s]和搜索策略得分[(15.64±2.14)分、(19.64±2.28)分]明显下降,60d时潜伏期[(40.05±10.98)s]和搜索策略得分[(26.42±2.59)分]有所恢复,30 Gy和40Gy组在放射后60d仍没有恢复.30 Gy组和40Gy组病理检查显示神经元萎缩变性,白质梳松.结论 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可作为判断放射性脑损害的敏感指标,20Gy以上剂量放射线照射可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照射方法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放射性脑损伤进一步研究建立更精确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对Sprague-Dawley大鼠分别进行单次和分割全脑照射,剂量分别为20Gy、30Gy,并设未照射组为对照.在照射后2周、8周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采用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两个指标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相同剂量常规分割照射2组大鼠与单次照射2组大鼠相比,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平均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30Gy分割照射后8周时平均潜伏期[(105.62±9.58)s]和搜索策略(9.37±0.81)%差异最为明显.单次照射两个剂量组其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得分在照射后2周和8周时差异无显著性,而分割照射2组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其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得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30Gy组最为明显(P<0.01)[平均潜伏期2周(83.52±7.79)s,8周(105.62±9.58)s;搜索策略2周(11.52±1.02)%,8周(9.37±0.81)%].20Gy分割照射组和30Gy两照射组病理检查显示神经元萎缩变性,白质梳松,以30Gy分割照射组在照射后8周时上述病变最为严重.结论 全脑分割照射比单次大剂量照射更易造成远期的放射性脑损伤,对大鼠进行全脑常规分割照射可以建立更贴近临床病理过程的放射性脑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hRAMP1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后新生血管生成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并贴壁培养获得兔骨髓MSCs,并分别转染pAd2-hRAMP1或pAd2-EGFP后给予CGRP刺激,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HGF水平。建立心肌梗死再灌注兔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SChRAMP1组(pAd2-hRAMP1转染MSCs移植)、MSCnull组(pAd2-EGFP转染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n=10)。2周时Western blot检测心肌梗死组织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HGF蛋白表达;4周时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比;抗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CGRP诱导72 h后MSChRAMP1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HGF水平显著高于MSCnull组[VEGF:(1 859.4±267.4)vs(1 344.4±137.2);(1 052.2±239.3)vs(683.8±150.5)pg/ml,P<0.05]。细胞移植后4周TTC染色检测显示MSChRAMP1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对照组和MSCnull组[(10.1±2.9)%vs(30.6±2.7)%和(22.5±3.2)%,P<0.05];抗CD3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SChRAMP1组的梗死区和梗死交界区新生毛细血管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MSCnull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细胞移植后2周MSChRAMP1组心肌梗死区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H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SCnull组(P<0.05)。结论MSChRAMP1能通过提高梗死区心肌组织中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HGF的表达,促进心肌梗死区和梗死交界区新生毛细血管生成,降低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微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对照组和ADMSCs移植组(ADMSCs组).结扎兔前室间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动物模型,AMI 1 h 内将4',6-二脒-2-苯基吲哚(4',6-diamidi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的第3代ADMSCs植入ADMSCs组梗死心肌,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 PBS).术前及术后4周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其心功能变化.处死动物,取其心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区新生血管微血管密度,RT-PCR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的表达.结果 ADMSCs组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DAPI标记细胞存在,部分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超声心动图证实移植后4周ADMSCs组心功能较心肌梗死对照组改善(P<0.05);ADMSCs组较心肌梗死对照组梗死区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20.00±2.65)vs(7.75±2.12),P<0.05];ADMSCs组bFGF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较心肌梗死对照组明显增高[(0.590±0.028)vs(0.569±0.021),(0.913±0.030)vs(0.886±0.049),P<0.05].结论 ADMSCs移植促进心肌梗死区微血管的生成,并改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FGF、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VEGF基因转染乳鼠心肌细胞移植治疗心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郎明健  曾秋棠  陈波  关思虞 《重庆医学》2005,34(11):1669-1672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AdVEGF165)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移植于大鼠慢性心梗(MI)模型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标记BrdU、转染AdVEGF165基因;收集培养液上清,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VEGF的表达。结扎同种大鼠前降支建立心梗模型,4周后将心梗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注射移植转染心肌细胞(组Ⅰ)、AdVEGF165(组Ⅱ)、和DMEM培养基(组Ⅲ)。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前及移植4周后的心功能。处死大鼠,留取心脏标本作HE病理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计数血管密度。结果AdVEGF165基因转染的心肌细胞表达VEGF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声检测心功提示转染细胞组(组Ⅰ)心功能较其他两组显著改善(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移植细胞在移植区存活;HE染色血管计数显示转染组(组Ⅰ)有更多的新生血管形成(P<0.05)。结论AdVEGF165基因转染心肌细胞后表达分泌VEGF增加,可促进梗死区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心肌血供,有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能更好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脑小血管疾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S)表达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同种系微栓子体外注入法复制脑小血管疾病大鼠模型,共48只,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50 mg·kg-1)黄芩苷组和高剂量(100 mg·kg-1)黄芩苷组,每组16只,并以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n=16)。造模后次日开始给药,各组大鼠分别于制模7、14和28 d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功能。采用RT-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VEGF和E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大脑海马组织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VEGF和E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7、14和28d 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黄芩苷组大鼠7、14和28 d 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组织中VE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E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黄芩苷组大鼠大脑海马区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ES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黄芩苷可使脑小血管疾病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病理改变减缓,对脑组织认知功能起到修复作用,且可降低脑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增加ES表达水平,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认知功能及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影响。 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0 mL/L间歇低氧组(50 mL/L CIH组)。50 mL/L CIH组采用低氧舱模拟间歇低氧环境制造低氧模型,在间歇低氧7 d、14 d、21 d、28 d时间点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免疫印迹法检测观察前额叶皮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8(caspase-8)蛋白表达的变化,TdT介导的脱氧核甘酸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0 mL/L CIH组逃避潜伏期在14 d、21 d、28 d时间点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跨越目标象限时间亦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50 mL/L CIH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从14 d起随低氧时间延长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目标象限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50 mL/L CIH组额叶皮层神经元caspase-8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增加,于28 d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额叶皮层神经元出现明显结构受损、神经元密度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增高( P<0.05),且神经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具有时间依赖性,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 P<0.05)。 结论 重度慢性间歇性低氧可以引起大鼠前额叶皮层的病理学改变,可能通过促进促凋亡因子caspase-8阳性表达,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3.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对海马突触素的影响。方法:1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与氯胺酮组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麻醉诱导时分别腹腔注射氯胺酮100和50mg/kg,以后每小时追加首次剂量的1/2,维持麻醉6h。麻醉后21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后取海马标本行突触素免疫组化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A值。结果:氯胺酮可导致大鼠的认知功能的降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P<0.05),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之间海马突触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新生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突触素表达。  相似文献   

14.
改善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解除颈动脉不完全狭窄后是否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后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制作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模型,2周后将颈动脉狭窄解除,分别在解除2周、4周后各组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P300检测,同时取颈动脉狭窄处比较狭窄解除前后颈动脉横截面积狭窄率的变化.结果解除狭窄2、4周后对照组大鼠 P300潜伏期、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均比假手术组大鼠明显延长,狭窄解除组大鼠的颈动脉面积狭窄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并且P300潜伏期、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结论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同时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并且解除颈动脉狭窄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且随着解除时间延长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纳洛酮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空间工作记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空间工作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三组 :正常组、东莨菪碱组和纳洛酮治疗组 ,采用水迷宫延缓性匹配作业。药物实验前 3 0min腹腔注射 ,记录每只大鼠延缓性匹配作业前后两次逃避潜伏期的时间。结果 ( 1)前后两次逃避潜伏期在正常组呈极显著性差异 ( 4 6.4± 17.7,13 .4± 8.2 ,P <0 .0 0 1) ,东莨菪碱组无差异 ( 2 3 .6± 14 .3 ,18.1± 9.8,P >0 .0 5 ) ,纳洛酮治疗组呈显著性差异 ( 2 7.9± 14 .3 ,9.0± 3 .8,P <0 .0 5 )。 ( 2 )前次逃避潜伏期三组间进行比较 ,东莨菪碱组显著低于正常组 ( 2 3 .6± 14 .3 ,46.4± 11.7,P <0 .0 5 )。结论M 型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东莨菪碱能损害大鼠空间工作记忆 ,阿片受体阻滞剂纳洛酮能够改善这种损害 ,说明阿片系统和胆碱能系统在大脑学习记忆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静脉注射移植后在脑缺血大鼠脑内的存活和分布情况,以及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和扩增成年雄性SD大鼠BMSC,以"四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3 d通过尾静脉注射Hoechst 33342标记的BMSC(2×106/ml),另设对照组通过尾静脉注射载体溶液,于注射后3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于注射后4周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在脑内存活及分布情况.结果 BMSC移植大鼠逃避潜伏期、穿环次数和原象限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穿环次数和原象限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注射移植BMSC能够进入大鼠脑内存活,主要分布在缺血性损伤部位,可改善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母体壬基酚暴露对后代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受试雌鼠与雄鼠同笼,见阴栓确定受孕后分组试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50mg/kg、100mg/kg、200mg/kg壬基酚组),每组6~7只,妊娠第9~15天灌胃壬基酚.用Morris水迷宫和跳台的方法观察壬基酚对仔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海马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NP200mg/kg组仔鼠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61.14±5.92)s,错误次数增加(4.57±1.13)次;跳台实验中反应时间延长(37.5±6.3)s,步下潜伏期缩短(97.8±11.0)s,错误次数增加(3.0±1.4)次,阴性对照组分别为(35.85±4.29)s,(2.57±0.97)次,(27.1±3.8)s,(172.0±89.2)s,(0.9±0.7)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P200mg/kg剂量组仔鼠海马组织电镜下见线粒体肿胀呈空泡样变,染色质浓缩成块状聚集在核周围.结论 壬基酚官内暴露可导致仔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常用抗癫癎药物(AEDs)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青春期SD大鼠70只,随机均分为7组。随机选取1组作为正常对照组(NS组),其余6组用戊四氮(PTZ)点燃,致癎后随机选取1组作为癫癎对照组(PTZ组),其余5组分别给予卡马西平(CBZ组)、苯妥英钠(PHT组)、丙戊酸钠(VPA组)、妥泰(TPM组)及拉莫三嗪(LTG组)以控制癫癎发作。治疗2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TPM组大鼠完成每次测试所用时间大多长于其他6组。TPM组每天测试所用时间均明显长于PTZ、CBZ、VPA和LTG组(P值均<0.05)。将各组之间完成6次测试总时间进行两两比较,TPM组明显长于其他6组(P值均<0.01),PHT组明显长于其余5组(P值分别<0.05、0.01);LTG组明显短于其他6组(P值分别<0.05、0.01)。将各组之间完成4 d测试总时间进行两两比较,TPM组均明显长于CBZ、VPA、PTZ和LTG组(P值分别<0.05、0.01)。TPM组大鼠定向寻找平台象限的时间明显长于其他6组(P值均<0.01)。TPM组定向逗留平台象限的时间明显短于CBZ和LTG组(P值分别<0.05、0.01)。结论TPM和PHT损害大鼠的认知功能,VPA、CBZ和LTG对大鼠的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测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经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s,NSC)治疗后的行为学变化,为NSC治疗HIE提供行为学支持,并验证神经行为学实验Rotarod Test、Cylin-der Test和Morris水迷宫对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检测的适用性。方法 30只新生7d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HIE+NSC组(治疗组):10只,先制成HIE模型,然后给予NSC治疗;HIE+PBS组(安慰治疗组):10只,先制成HIE模型,然后给予PBS作为安慰治疗;SHAM组(假手术组):10只,仅按HIE模型制作过程施予假手术,不给予其他干预。干预后第7、14、21、28、35天用神经行为学实验Rotarod Test、Cylinder Test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干预后第1-5天及第2、6个月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比较结果的异同。结果 1)Rotarod Test:HIE+NSC组小鼠运动功能逐渐恢复,至第14天时与HIE+PB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时已恢复至接近手术前的水平。2)Cylinder Test:HIE+NSC组随着时间恢复,28d后,HIE+NSC组和HIE+PBS组的缺血侧肢体的使用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orris水迷宫实验:3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随训练天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前5d的总体学习成绩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6个月和第2个月相比较,HIE+NSC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HIE+NSC组与HIE+PBS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在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tarod Test主要适用检测急性期神经功能的障碍和恢复情况。Mor-ris水迷宫可作为检测新生小鼠HIE经NSC治疗后期的行为学变化的指标。Cylinder Test是一种简单经济的神经行为学实验,适用于任何时期,也适合与其他行为学实验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 替米沙坦组.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糖尿病大鼠模型,替米沙坦干预12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结果 替米沙坦组与糖尿病组比较,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百分比和通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P<0.05),电镜下海马突触结构明显改善.结论 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