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云医药》2006,(1):21-22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即便是比较安全的非处方药,也会有不利于人体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副反应),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等。  相似文献   

3.
<正>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世界各国住院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20%,其中6%死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1]。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的15%20%,其中6%死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1]。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的15%30%,每年因药品不良反应入院患者约480万人次,每年大约有18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2]。  相似文献   

4.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绝大多数药物在具有治病功能的同时还存在着或多或少或严重或轻微的不良反应。药品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复杂,因此,我国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要求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必须依法进行上报。  相似文献   

5.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服用假药、劣药、过期失效药、超剂量用药、用错药及擅自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等发生的有害反应均不能按ADR对待。人们对ADR的认识是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及研究而逐渐重视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药物治疗学不仅要求药物治愈疾病,并且要求防止发生可能或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即用药要安全、有效、合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这类有害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8.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引起死亡;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③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④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
郑霞  陈晓波 《广西医学》2006,28(4):623-625
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以来,相继出现了"苯丙醇胺事件"、"拜期亭事件"等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危害一再向人类敲响了警钟.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自1999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颁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以来,我国的ADR监测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新阶段,但我国的ADR监测存在着报告数量少、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甚至"零报告"等现象,各级医务人员应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国际上给药品不良反应下的定义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药品不良反应[1]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我国《药品管理法》明确提出国家执行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制度。我院已实施网络上报ADR工作。本研究对我院2012—2013年收集上报的240例ADR/药物不良事件(ADE)进行分类、分析和讨论,从中总结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2—2013年上报的240例ADR/ADE,按患  相似文献   

12.
13.
药品不良反应1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的深入开展,尤其是“齐二药事件”和安徽“华源药业”等药害事件的发生,给卫生界尤其是药学界工作带来了极大震动。医院如何保证用药安全、杜绝假劣药、推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疗效,既是临床医生的重要课题,也是药剂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赵欣夏  林华  杨思芸 《西部医学》2012,24(8):1613-16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南充市身心医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6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653例ADR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262例(40.1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见[476例(72.9%)];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高[261例(40.0%)]。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16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途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ADR中,60岁以上老人ADR的发生率最高;不同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发生ADR的比例最高,为55.56%;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91例,占56.17%;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多见,有79例,占48.77%;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及其他系统的损害。结论应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ADR),用药前要严格审查患者对药品的适应症,用药时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药品不良反应45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有利于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药品不良反应,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和诱发因素,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了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我院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现将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学室2009年2—8月收集到的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报告数量、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17.
莫秀清 《中外医疗》2010,29(13):116-116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同步,但药品对机体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包括治疗作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当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与理论为基础,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1],本文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和有关文献,浅述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的发生、发展的特点,探讨ADR发生的因素,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09年至2013年间收集的17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77例ADR报告中≤10岁共计92例(52%),21 ~40岁女性61例(35%);抗菌药物91例(52%),中成药54例(31%);静脉给药150例(85%);主要ADR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37例(77%).结论:发生ADR的因素涉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等,因此需要加强ADR的监测力度,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和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1 760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2007年—2019年上报的1 760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数据分析。结果 1 760例ADR报告中,男868例(49.3%),女892例(50.7%),以41—70岁人群居多(883例,50.1%)。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1 427例,81.0%)。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感染药物(688例,39.1%);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731例,41.53%)。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加强ADR监测,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