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柔毛霉素对兔晶体上皮细胞体外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柔毛霉素(daunomycin)对兔晶体上皮细胞体外生长抑制,探索使用柔毛霉素以预防后发障的发生。方法:分离培养家兔晶体上皮细胞,传代后在24孔培养板培养72小时,计数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柔毛霉素作用10分钟后,吸出药物并冲洗后培养5天,结果:柔毛霉素的LD50为0.5μg/ml~0.77μg/ml,经高浓度药物(10μg/ml)作用后的标本几乎无细胞存活;经0.5μg/ml药物浓度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结论:显示出低浓度柔毛霉素短时间作用后即能有效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2.
柔毛霉素,骆驼蓬总碱防治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柔尾霉素(daunorubicin,DNR)、骆驼蓬总碱(totalalkloidofHarmaline,TAH)对兔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及对兔眼的毒性作用。于兔晶体囊外摘除(etracapsularlensextraction)术中分别注入0.1ml的TAH(0.2mg/ml)、DNR(0.2mg/ml),观察兔晶体后囊混浊,眼内压的变化等;并观察术后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Hu N  Qiu X  Gong Q  Guan H 《中华眼科杂志》1999,(2):107-109
研究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对体外培养的免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有效药物浓度。方法取第2、3代传培养的晶体上皮细胞做药物抑制试验。  相似文献   

4.
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培养及其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正常人晶体及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观察体外培养的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学变化。最后应用5-氟脲嘧啶、高三尖杉酯碱及骆驼蓬碱对组织培养的晶体上皮细胞进行药物抑制实验。结果显示,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在体外生存能力有限,体外的生长能力与供体年龄呈负相关。高三尖杉酯碱及骆驼蓬碱可有效地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繁殖。根据对培养的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特性的观察,提出使用边缘光滑的撕囊术可能会降低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张可杰  李绍珍 《眼科学报》1995,11(4):192-196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h)对兔眼晶体上皮细胞(LEC)的作用,以探讨白内障防治的可能性。方法:在9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右眼(用药眼)作晶体超声乳化术时,用含有Hh(20μg/ml)的平衡盐溶液作灌注液。除了术前术后眼部检查以外,并于术后30分钟、3天和60天取出眼球作LEC的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同一兔子的左眼(对照眼)作晶体超声乳化术时使用平衡盐溶液作灌注液。结果:手术后3天用药眼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明显轻于对照眼。虽然在手术后60天双眼均出现后发白内障-Soemmering环,但用药眼晶体上皮细胞可见细胞浆有空泡形成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提出如果在晶体超声乳化术时增加Hh在灌注液的含量或延长其在房水的停留时间,可能增加对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此初步研究在探索后发性白内障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眼科学报 1995;11:192—196。  相似文献   

6.
兔晶体上皮细胞的药物抑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兔晶体上皮细胞的药物抑制苏小波李绍珍郑建梁兔晶体上皮细胞的药物抑制@苏小波@李绍珍@郑建梁...  相似文献   

7.
晶体囊袋内应用丝裂霉素防治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晶体囊代内灌注丝裂霉素对兔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兔眼的毒性作用。方法:在兔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用0.2ml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0.1mg/ml、0.2mg/ml、0.4mg/ml)在晶体囊代内进行水分离,使其直接短暂作用于晶体上皮细胞。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比较用药组和对照组兔晶体后囊混浊、眼内压的变化等;并观察术后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临床观察显示,术后2周只有对照眼出现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术后4周用药组眼的PCO明显比对照组眼轻,且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减轻。中、低浓度组兔眼的术后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眼比较无明显差异。高浓度组兔眼术后早期出现轻微的毒性反应。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对照组的晶体上皮增生较用药组明显。MMC可引起晶体上皮细胞变性,其变化程度与药物浓度有关。高浓度眼睫状体有炎症细胞浸润及少量出血。结论:MMC有效地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强度与药物的浓度相关。兔晶体囊贷内应用0.1-0.2mg/ml的药物浓度是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对体外培养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毒性,探索使用柔红霉素预防后发障的适宜浓度,方法:第三代人晶 皮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24h后加入不同浓度柔红霉素作用10min后,吸出药物并冲洗后再培养48h,细胞计数,原代培养角加入膜内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柔红霉素作用10min,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学变化,结果:柔红霉素依浓度梯度抑制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其LD50为4.9ug/ml,10ug/ml以下浓度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损害,结论:柔红霉素有可能作为预防后发障的辅助药物之一,选择适宜浓度是防止其对其他组织产生毒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FGF对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 (TPK )活性的影响 ,及对兔晶体上皮细胞蛋白激酶C (PKC)活性的影响。研究TPK及PKC信号系统在LEC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家兔晶体上皮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 ,应用同位素掺入法检测不同浓度 (0 1、 1、 10ng/ml)bFGF作用 2 4小时后 ,1 兔晶体上皮细胞膜TPK活性的变化。 2 细胞膜PKC及细胞质PKC活性的变化。结果 :bFGF作用 2 4小时后 ,晶体上皮细胞膜TPK、PKC及胞质PKC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bFGF可促进兔晶体上皮细胞膜TPK活性及胞膜、胞质PKC活性升高 ,该机制可能与促进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0.
阿霉素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凋亡是一种细胞生理性死亡,当细胞受到特异性刺激后,启动内在“自杀”程序而引起的一种控制性死亡方式,又称程序性死亡。我们通过体外培养兔晶体上皮细胞(rabbitlensepithelialcel,RLEC)方法,首次从诱导细胞凋亡角度观察阿霉素对体...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氢对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2O2诱导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方法采用终浓度250μmol/LH2O2处理兔晶体上皮细胞,分别用TUNEL法、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检测H2O2处理后的兔晶体上皮细胞.结果用H2O2处理后的兔晶体上皮细胞,TUNEL法可见胞核呈棕褐色着染,苏木素不能复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约9.6×105细胞出现亚二倍体峰,二倍体峰几近消失;透射电镜下细胞膜完整,但表面微绒毛消失,细胞质浓缩,胞浆内细胞器结构不清晰,并见大量大小不等的空泡,核质比例增大,胞核呈圆形,核膜双层结构不清,呈光滑状,核内染色质聚集成块,部分染色质边集.结论终浓度250μmol/LH2O2可以诱导兔晶体上皮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2.
郑健梁  彭莹 《眼科学报》1997,13(4):170-172
目的:提供一种简单可行,易于掌握的体外培养人晶体上皮细胞的方法。方法:用无齿显微镊子将晶体囊膜分离出来,剪碎后直接移至细胞培养瓶中培养,当细胞长出融合后,用胰蛋白酶消化传代。结果:接种培养4天后,可见晶体上皮细胞开始长出,并以贴壁方式生长。结论:用此方法体外培养人晶体上皮细胞,具有简单、快捷、成功率高的优点。眼科学报1997;13:170—172。  相似文献   

13.
兔晶体上皮细胞培养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小波  李绍珍 《眼科研究》1996,14(4):266-267
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培养方法作了改进,为控制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提供实验手段,取新西兰家兔晶体前囊膜作细胞培养,在原代培养中,以吸管转移囊膜,细胞融合后,用胰酶消化转代,结果:原代培养48~72小时后,可见晶体上皮细胞长出,以后细胞呈贴壁单层,铺砌型向外生长,传代后6~8小时细胞贴壁生长。方法经济简便,可为各种实验提供兔晶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4.
柔毛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安全有效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动物在体实验,筛选柔毛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眼前段用药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 在家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联合不同质量浓度的柔毛霉素(5-20mg/L)囊袋内灌注10min,通过对术后1周各质量浓度组角膜内皮细胞,虹膜,睫状体组织反应的光,电镜检查和术后1个月各组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密度差异的观察,分别探讨药物在前房应用的安全,有效剂量。结果 5-20mg/L均可有效抑制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5mg/L柔毛霉素可有效抑制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的增生且无临近组织的损伤,10-20mg/L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亚细胞水平可逆性损伤和虹膜睫状体急性炎症反应;20mg/L可引起眼表组织损伤。结论 5mg/L柔毛霉素是抑制后囊膜混浊前房用药的安全有效剂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李绍珍 《眼科学报》1997,13(4):167-169
目的:研究γ—干扰素及肝素对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RLEC)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方法。方法:RLEC原代细胞来自正常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胰酶消化法传代。第三代细胞分别与0.1~10000u/ml剂量的γ—干扰素及100~5000u/ml的肝素孵育48小时,用MTT法检测γ—干扰素及肝素对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结果:0.1~100u/ml剂量组的γ—干扰素对体外培养的RLEC无明显的抑制作用,1000u/ml及10000u/ml剂量组的γ—干扰素则对RLEC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7%及38%。100~5000u/ml剂量组的肝素对RLEC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γ—干扰素及肝素对兔晶体上皮细胞生长具有直接抑制作用。眼科学报1997;13:167—169。  相似文献   

16.
晶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晶体上皮细胞层是晶体组织内代谢最活跃的部位。晶体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和正常形态是保证其功能正常、维持晶体组织均匀透明的基础。晶体上皮细胞的功能损害和形态改变,必然导致晶体的混浊。后发性白内障主要是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在囊膜上异常增殖、移行的结果。本对晶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形态以及白内障,特别是后发性白内障时晶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学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猕猴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 M  Huang X  Wu Y  Li Z  Chen L  Chen X  Fan C  Zhou J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5):358-360,I024
目的 探讨猕猴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为将猕猴白内障作为人类白内障理想的动物模型提供病理学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对猕猴正常眼和猕猴白内障眼的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猕猴白内障眼晶体上皮细胞发生明显的变化:线粒体肿胀、空化、嵴消失,甚至形成凹空细胞;细胞水肿,细胞质溶解,甚至细胞崩解破坏;细胞核固缩、畸形,核膜间隙与核孙消失,核内异染色质浓集、周边化。结论 猕猴白内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肝素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反应抑制作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素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色素沉着及后发障抑制效果。方法:手术过程于灌注液中加入50^u.ml^-1(0.4mg.ml^-1)的肝素,共76例,并随机选择普通人工晶体植入术152例,手术后1、3、7天观察晶体表面色素情况、测眼内压,并于半年至2年后观察后囊混浊情况。结果:应用肝素组术后人工晶体表面色素沉着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后发障发生率低(P〈0.05),糖尿病性白内障、虹膜炎并发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效果更显著,对角膜水肿程度及眼内压无影响。结论:肝素能明显抑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色素沉着及后发障,可于手术中加入灌注液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Wu Q  Yang G  Chen G  Dai Y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3):223-226
目的 观察具有合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蛋白酶的虹膜,晶体上皮细胞在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后其合成的PAI-1量的变化,以阐述PAI-1对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夫工晶体植入扩后纤维蛋白反应和后囊膜混浊形成的作用。方法 8只新西兰白兔,均1只眼经晶体囊外摘除术后在晶体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另1只眼未手术作为正常对照,每2只兔眼  相似文献   

20.
探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性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兔后发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体上皮细胞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①术后各组增殖指数 (PI值 )均大于对照组 ,除术后 5个月时赤道部P =0 0 1外 ,其余均P <0 0 1。②术后第 1天晶体上皮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强 ,赤道部PI值为 0 6 1± 0 0 6 ,前囊下部为 0 5 5±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P <0 0 1;术后 1天 ,后囊出现PCNA阳性细胞 ;术后 2个月后囊纤维化。③赤道部PCNA阳性表达强于前囊下部 ,术后 1天、 3天、 1个月与前囊下相比P <0 0 1,术后 1周、 2~ 5个月P >0 0 5。结论 :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移行发生在术后早期 ,术后 1天增殖能力最强 ;赤道部细胞增殖能力强于前囊下部 ;术后晶体上皮细胞移行、增殖、分化导致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