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RK切削中心偏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切削中心偏离瞳孔中心的发生率及其对角膜散光、屈光欠矫的影响。方法采用EyeSys角膜地形图仪对210眼PRK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角膜地形图分析。结果术后三个月,PRK切削偏心小于0.50mm者为37.20%,0.50~1.00mm者为53.30%,1.00mm以上者为9.50%,切削们心平均为0.76mm,屈光欠矫平均为1.41D,激光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切削中心的偏离是PRK的一项重要的并发症,它可以直接导致屈光欠矫的发生,但对激光无明显影响,减小偏心可以避免欠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匹罗卡品对近视眼瞳孔中心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缩瞳剂对瞳孔中心位置的影响及其在PRK和LASIK术中与激光切削中心偏移的关系。方法:对46例(92眼)拟行PRK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以1%及2%硝酸匹卡品眼液点眼,在解膜地形图上自动测量缩瞳前后的角膜直径,瞳孔中心偏离角膜光学中心的方向和距离。结果:自然状态成年近视眼瞳孔直径为:水平径3.86(0.93mm,垂直径3.96(02mm,73.91%的瞳孔中心位于角膜光学中心的鼻上方,平均偏离0.22(0.10mm,1%或2%硝酸匹罗卡品眼液缩瞳后,瞳孔中心平均偏离0.16(0.05mm和0.20(0.10mm。瞳孔中心的象限分布比例与缩瞳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缩瞳使瞳孔中心相对于角膜光学中心的偏离减少,有利于减少PRK和LASIK术中激光切削中心大多向鼻上方的偏移。缩瞳的实际意义在于便于手术中心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术中固定眼球的控制技术。方法 PRK和LASIK术中,对眼球固视不良的病例,以22mmHg辅助环固定眼球,进行激光切除。分析7例12眼的临床效果。结果 切削时间为48-102s的临床病例,均在平衡安静、固视中心位状态下接受激光切削,无1例出现术中的眼球漂移可颤动。也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22mmHg负压环辅助注视为PRK和LASIK术中的眼球固定提供良好的控制技术,对提高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激光光学切削区中心与瞳孔中心的吻合程度,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光学切削区中心偏离瞳孔中心越远,近视矫正效果越差,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单眼复视、眩光、光晕等症状。主动眼球跟踪系统的问世,为提高术中激光束定位切削的精确性创造了条件,本研究借助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分析主动眼球跟踪近视LASIK术后光学切削区偏中心程度,评价这一系统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LASIK术后切削中心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切削中心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及与术前屈光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仪对175例(340眼)LASIK术后随访6月以上的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进行检测、分析,测量准分子激光切削中心相对瞳孔中心的距离,并与最佳矫正视力、术前屈光度进行比较。结果:切削区中心相对瞳孔中心偏离小于0.5mm者242眼(71.2%),0.5-1.0mm者77眼(22.6%),大于1.0mm者21眼(6.2%)。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2行者,偏心量小于1.0mm,发生率为7.8%;大于1.0mm发生率为38.1%,切削中心偏移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与术前屈光度无关。结论:LASIK前后角膜地形图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角膜表面形态变化及定量评估切削区偏中心问题。严重的偏中心切削是影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眼的术前黄斑功能估价,对预测术后视力是重要的。用视力性质分析法对白内障眼黄斑功能估价,方法简单,特异性高。方法是遮盖一眼,嘱其用患眼固视眼前50cm 处手电简光源,观察角膜映光点位置。在角膜中央者为中心固视;偏离角膜中央者为中心外固视。木文对16例18只眼白内障(后天性)住院病人术前用角膜映光点检查,术后眼底黄斑机能、视力情况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与结果病人为1985.1月—1987.1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16例18眼自内障患者。男9例11眼,女7例7眼。年龄在34岁至71岁,平均58岁。老年性白内障15跟,外伤性白内障3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Qi Y  Lian J  Deng W  Zhou D  Wang K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1):56-58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切削区的形态、偏心情况和屈光的稳定性。方法对312例(366只眼)PRK手术患者进行术后1、3和6个月的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切削区中心偏离瞳孔中心的距离为0.266mm,双眼平均偏离瞳孔中心的方向均为鼻上侧。切削区形态平滑型占49.5%,半环型、钥匙洞型、肾型和哑铃型占42.9%,中心岛型占6.0%。中心岛型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影响较大。术后1~3个月角膜屈折力变化较大,高度近视比低度近视回退明显。结论提示PRK术中瞄准中心问题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术后的效果,同时也应长期随访角膜地形图,进一步观察术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17例近视患在准分子激光切割术后第一年中进行了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的分析。角膜中央视区进行了自然过渡到周边角膜的切削。在一些眼出现切割偏中心(3眼小于0.5mm,10眼为0.5~1.0mm,3眼为1~1.5mm,1眼为2.1mm),说明瞄准光束是非常重要的。有待改进使切削中心位于瞳孔中心。17眼中的12眼在PRK术后3~7个月内角膜地形图非常稳定,其余的5眼在6~12个月的随访时,发现中央屈光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中低度近视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群  沈政伟 《眼科新进展》1997,17(4):212-21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ctectomy,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眼的疗效。方法233只中低度近视眼用PRK治疗并随访1a,角膜地形图观察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和形态变化,对术后屈光回退和角膜雾浊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术后1a裸眼视力0.8以上眼占92%,屈光回退超过-1.00D眼占7.30%;术后1~3mo0.5~1级角膜雾浊眼占11.16%,术后1a0.5级雾浊眼占3.00%。角膜地形图显示平均角膜屈光力(ACP)术后无变化;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和不对称指数(SAI)术后1mo时增高,但术后6mo和12mo无差异;角膜不规则散光指数(IAI)术前后无变化。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过眼疗效好,屈光稳定性高,对角膜表面形态影响小,术后角膜雾浊随时间推迟逐渐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討縮瞳劑對瞳孔中心位置的影響及其在PRK和LASIK術中舆激光切削中心偏移的關系.方法對46例(92眼)凝行PRK和LASIK手術的近視眼患者以1%及2%硝酸匹羅卡品眼液點眼,在角膜地形圖上自動測量縮瞳前後的角膜直徑、瞳孔中心偏離角膜光學中心的方向和距離.結果自然狀態成年近視眼瞳孔直徑禺水平徑3.86(0.93mm,垂直徑3.96(1.02mm.73.91%的瞳孔中心位于角膜光學中心的鼻上方,平均偏離0.22(0.10mm.1%或2%硝酸匹羅卡品眼液縮瞳後,瞳孔中心平均偏離0.16(0.05mm和0.20(0.10mm.瞳孔中心的象限分布比例舆縮瞳前無明顯差异.結論縮瞳使瞳孔中心相對于角膜光學中心的偏離减少,有利于减少PRK和LASIK術中激光切削中心大多向鼻上方的偏移.縮瞳的實際意義在于便于手術中心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PRK治疗眼外伤后散光的疗效方法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眼外伤散光10例10眼,随访时间1年:结果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散光度明显下降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眼外伤后散光的预测忡好,疗效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中切削中心的位置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但其定位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理想的切削中心是视轴中心,而瞳孔中心是目前最常用的切削和跟踪中心,而实际应用中很多学者又会选择角膜曲率中心或角膜映光点等作为切削中心.本文就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切削中心的定义、定位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LASIK治疗近视后切削中心的角膜地形图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近视眼术后切削中心的偏移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对185例(356眼)LASIK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分析,测量准分子激光切削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距离、方向,并用视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激光切削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距离平均偏心值为0.38±0.26mm;其中偏离瞳孔中心0.5mm以内为263眼(73.9%),0.5~1.0mm为85眼(23.9%),1.0~1.2mm者为8眼(2.2%),切削中心位于鼻侧者为320眼(89.9%).偏中心切削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3行偏心量≤0.5mm中、小光区切削9眼,偏心量>0.5mm为27眼.结论严重的偏中心切削将导致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准确的切削中心定位和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扩大切削直径以及完整的角膜瓣对LASIK术后的效果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PRK和LASIK偏中心切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治疗近视偏中心切削及其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术前屈光度为 -3 0 0D~ -10 0 0D ,平均 (-6 0 8± 1 2 1)D76例 (15 0眼 )行PRK ,75例 (15 0眼 )行LASIK ,分为PRK和LASIK组。术后 1、3、6、12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两组偏中心距离大部分≤ 0 5 0mm ,偏中心方位大多位于鼻上象限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偏中心距离 >0 5 0mm时 ,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2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偏中心距离≤ 0 5 0mm者 (P <0 0 0 1)。结论 偏中心切削与PRK和LASIK的手术方式无关。偏中心距离≤ 0 5 0mm ,对视力的影响不大 ,偏中心距离 >0 5 0mm时 ,术后裸眼视力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后不同测量中心患者角膜参数的差异和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潍坊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Pentacam检查的白内障患者共148例(148眼)。根据Pentacam测量模式“以角膜顶点为中心”或“以瞳孔为中心”分为角膜顶点组和瞳孔中心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通过Pentacam测量手术前后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以瞳孔为中心2 mm、4 mm、6 mm圆环和区域模式下患者角膜前表面屈光力(ASF)、角膜真实净屈光力(TNP)和总角膜屈光力(TCRP);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以瞳孔为中心测量的同一指标之间采用Kendall W值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术前圆环模式下:角膜顶点组4 mm ASF、4 mm TNP、6 mm TNP、4 mm TCRP均较瞳孔中心组高,6 mm TCRP较瞳孔中心组低(均为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区域模式下:角膜顶点组4 mm ASF、2 mm TNP、4 mm TNP、6 mm TNP、4 mm TCRP均较瞳孔中心组高(均为P<0.05...  相似文献   

16.
多光区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政伟  马群 《眼科新进展》1998,18(4):196-198
目的研究多光区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multizone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MZ)治疗高度近视眼的疗效。方法229眼高度近视(-6.25~-9.00D)经PRK-MZ治疗后随访1a,观察视力、屈光稳定性和角膜Haze,用角膜地形图对PRK-MZ术后角膜形态及平均角膜屈光力(ACP)进行研究。结果PRK-MZ治疗1a后.197(86.03%)眼裸眼视力≥0.8,37(16.16%)眼屈光回退≥-1.00D,角膜Haze0.5~1级者5眼(2.18%),ACP值在PRK-MZ治疗后1mo、6mo及1a时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1a时ACP值较术后1mo和6mo时增加(P<0.05);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AI)在PRK-MZ术后无明显变化.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IAI)亦无变化。结论PRK-MZ治疗-6.25~-9.00D范围的高度近视仍有较好疗效,不影响角膜表面形态,但屈光稳定性降低,角膜Haze在随访1a中逐渐减退或消失。  相似文献   

17.
17例近视患者在准分子激光切削术后第一年中进行了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的分析。角膜中央视区进行了自然过渡到周边角膜的切削。在一些眼出现切削偏中心(3眼小于0.5mm,10眼为0.5~1.0mm,3眼为1~1.5mm,1眼为2.1mm),说明瞄准光束是非常重要的。有待改进使切削中心位于瞳孔中心。17眼中的12眼在PRK术后3~7个月内角膜地形图非常稳定,其余的5眼在6~12个月的随访时,发现中央屈光度的改变大于0.5D。在矫正度大于5D的患者中矫正回退比较常见,而大多数期望矫正度≤(?)D的眼中,中央切削度与预期矫正的度数间有很好的重合性。2只眼由于不规则散光、偏中心和角膜混浊。最好的矫正视力至少下降2行。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手术治疗近视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相关因素。对656眼PRK手术,分析术前及术后1年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术后1年,裸眼视力≥0.50者593眼(90.3%)、屈光状态在±0.5D范围内者586眼(89.3%),角膜haze0~1级者607(92.5%),中、低度近视组各主要临床指标均优于高度近视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近视度数、年龄、角膜切削深度、术后角膜增生、程度及角膜haze等与PRK术后效果密切相关,应注意考虑或控制。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混浊及药物治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角膜混浊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的重要并发症。约2.8%的患者出现明显的角膜混浊,造成视力降低和屈光回退。经临床观察,角膜瘢痕发生率随着角膜的切削深度而增加。13年来,许多学者应用各种药物对PRK术后角膜混浊的治疗性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皮质类固醇、抗代谢药、非类固醇抗炎药和纤维蛋白溶酶抑制剂等对PRK术后角膜混浊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在术后发生重度的角膜雾浊(haze)并屈光回退(regression)是不多见的。今发现1例报告如下。周X,女,37岁,机关职员。于1997年3月18日门诊。患者曾因两眼高度近视(右眼-7.00DS,左眼-10.00DS)于1995年12月4日在某医院施行两眼PRK。术后两眼裸眼视力均为1.0但在术后第8月起两眼视力下降,左角膜出现白膜,不红不痛,至今已7月余。查:右眼0.8(+0.50DCX35=0.8 ),在眼0.06(-7.00DS=-1.75DCx161=0.25)。左眼角膜瞳孔区有直径约2.5mm近似困形,位于角膜浅层的淡灰色混浊斑,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