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ECT脑灌注显像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玉  胡勤乐 《宁波医学》1999,11(4):163-163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2例癫痫患儿进行间歇期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探讨癫痫患儿SPECT的影像特点,评价SPECT对癫痫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静脉注射99Tcm—ECD30—40分钟后进行SPECT显像,以2个以上的断面出现异常放射性药物分布区为阳性病灶。结果17/22例癫痫患儿间歇期SPECT显像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7.3%,其中15例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17例阳性检出者中2个以上病灶并存者13例,单个病灶者4例,共检出病灶42个。42个病灶中有20个病灶为某一叶的双侧对称性改变(占45.5%);22个病灶为单侧或双侧非对称性改变(占54.5%)。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和基底神经核的病灶数分别占50.8%、26.3%、16.7%、5.3%和0.9%。结论本组患儿间歇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大多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其病灶具有双侧对称性、多灶性或广泛性的特点,且额叶的病灶数明显多于其它各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局部血流显像对癫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癫痫病人进行SPECT脑局部血流灌注显像,与CT,EEG比较。结果:SPECT阳性率高,结论: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病有效方法,对制订癫痫的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癫痫病灶的定位、血流代谢变化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报告了 17例癫痫患者的脑显像结果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来本院就诊的癫痫患者 17例 ,男 12例 ,女5例 ,年龄 2 5~ 48岁 ,平均 15 2岁 ;病程 2d~ 15a。按照国际癫痫分类标准[1] :全身性发作 8例 ,部分性发作 9例 ,其中简单部分性发作 7例 ,复杂部分性发作 2例 ;无明确病因和定位体征的原发性癫痫 14例 ,有病因如外伤、颅内感染等 3例。1 2 检查方法 采用Elscint公司的SP - 6HR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2例癫癎患儿进行间歇期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探讨癫癎患儿SPECT的影像特点,评价SPECT对癫癎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静脉注射99Tcm-ECD30-40分钟后进行SPECT显像,以2个以上的断面出现异常放射性药物分布区为阳性病灶.结果 17/22例癫癎患儿间歇期SPECT显像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7.3%,其中15例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17例阳性检出者中2个以上病灶并存者13例,单个病灶者4例,共检出病灶42个.42个病灶中有20个病灶为某一叶的双侧对称性改变(占45.5%);22个病灶为单侧或双侧非对称性改变(占54.5%).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和基底神经核的病灶数分别占50.8%、26.3%、16.7%、5.3%和0.9%.结论 本组患儿间歇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大多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其病灶具有双侧对称性、多灶性或广泛性的特点,且额叶的病灶数明显多于其它各叶.  相似文献   

6.
刘兴党 《医学综述》1996,2(6):282-284
SPECT(和PET)的脑显像可用于癫痫的诊断和研究,并已成为常规手段之一,以往头皮、皮质或深部脑电图(EEG)是癫痫定位的“金标准”,但由于EEG有技术上的困难和自身的缺点,因而EEG、SPECT、PET三者结合对癫痫诊断更有效。1 SPECT与PET脑显像的比较1980年KuhL[1]等首次进行癫痫的PET脑功能显像研究。PET的葡萄糖代谢显像典型表现为发作间期低代谢灶,发作期高代谢灶,其确定癫痫灶的灵敏度优于SPECT的血流显像,但PET设备价格贵,需配备加速器,目前世界上仅限于少数PET中心应用,而SPECT脑血流显像较普及,且费用低,显像技术有…  相似文献   

7.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改善了癫痫诊断的效果。 SPECT 对癫痫的诊断,尤其是定位方面明显优于 CT 及脑电图(EEG)。现就本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8.
~~SPECT脑灌注显像早期诊断脑梗塞86例临床分析@罗章伟$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免疫室!广西百色533000 @梁绍奖$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相似文献   

9.
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81例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病人进行分析,通过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的护理,包括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病情以及服药情况,心理护理、静脉注射时的剂量、注射时间及注意事项和吃脂肪餐的重要性等方面的护理,提高了诊断符合率,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的护理,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低剂量平扫CT(SPECT/CT)肺灌注显像与肺通气/灌注(V/Q)平面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SPECT/CT肺灌注显像和V/Q平面显像检查,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准,评估SPECT/CT肺灌注显像和V/Q平面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结果 120例患者中最终有100例诊断为肺栓塞,其中肺段病变247个,亚肺段病变285个。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0%、90.00%、89.17%、97.80%、62.07%,均大于V/Q平面显像的81.00%、80.00%、80.83%、95.29%、45.71%。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肺段病变检出率87.04%与V/Q平面显像的82.19%无显著差异(P>0.05),对亚肺段病变检出率92.28%高于V/Q平面显像的85.96%(P<0.05)。结论 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优于V/Q平面显像,且可提高对亚肺段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会。由西北农业大学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冯风任主任委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王翠娥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图书与信息中心副主任韩丹棠任副主任委员。3、农业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专业委员会。由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程极益任主任委员,浙江农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赵继海  相似文献   

12.
13.
14.
贾晓娟  韩军  唐彩华  李慧 《中外医疗》2012,31(24):167+169-167,169
目的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技术在脑灌注显像应用价值。方法对该科210例脑灌注显像患者,161例患者采用SPECT/CT同机融合技术采集图像,49例患者采用单纯断层扫描方法采集图像。结果该组中161例采用SPECT/CT同机融合技术采集的图像明显优于49例单纯断层扫描的图像。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技术在脑灌注显像中病灶定位准确,图像质量好,操作方法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作为脑灌注显像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6例正常人和8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了脑SPECT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并与脑CT检查进行了对比。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对脑血管疾病进行了较准确的诊断,结果表明,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负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D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川崎病患儿心肌缺血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川崎病患儿27例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15例)、亚急性期(9例)、恢复期(3例)3组;又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扩张(18例)、非冠状动脉扩张(9例)2组,正常儿童(8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ATP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及超声检查,阳性患儿大部分在6个月或冠状动脉扩张消失后复查,并与临床转归相比对.结果 对照组均为阴性,15例患儿心肌显像阳性,急性期9例,亚急性期5例,恢复期1例;扩张组12例阳性(66.7%),非扩张组3例阳性(33.3%).复查结果:15例患儿中13例获得随访,其中7例恢复正常,5例明显改善,1例无改善.结论 ATP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能无创、直观地显示川崎病患儿心肌缺血,对川崎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和随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研究了16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的脑代谢影像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癲痫灶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癲痫患者进行间歇期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并与脑CT、EEG、皮质脑电图(ECoG)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PECT阳性率最高(82.25%),EEG和CT分别为67.74%和53.27%。SPECT能准确定位癲痫灶,与埋藏式ECoG手术中ECOG标侧结果及手术病检结果的符合率达93.33%。结论 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癲痫病灶的有效方法,灵敏度优于CT和EEG;但SPECT所示异常部位并非都是致痫灶,应与EEG、CT、ECoG、MRI及临床结合分析,提高其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44例rCBF显像结果表明,此法有利于癲痫的诊断及病灶定位。癲痫发作期,病灶部位rCBF增加,而在发作间期,rCBF减少。rCBF显像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在病灶定位准确性方面优于EE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心肌灌注显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正常健康小儿15例及VMC 38例、疑诊心肌炎(SVMC) 32例分别用SPECT行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静态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和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 健康组15例均行SPECT静息显像,其中8例行ATP负荷显像,均示放射性分布均匀.VMC组ATP负荷显像38例,阳性率89.5% (34/38),静息显像27例,阳性率为8l.5%(22/27);SVMC组ATP负荷显像32例,阳性率62.5% (20/32),静息显像22例,阳性率为54.5%(12/22);通过靶心图分析病变程度,2组ATP负荷与静息显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TP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与静态门控心肌断层显像能直观显示病变部位与范围,对VMC诊断的敏感性前者高于后者,在SVMC中有助于了解轻度心肌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