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盆腔器官脱垂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目的 对因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organprolapse ,POP)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 ,了解术后复发率 ,并分析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 1999年 7月~ 2 0 0 4年 2月因POP在我院住院的手术患者 ,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根据妇科检查结果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数据通过SPSS 11 5软件进行t检验、χ2 检验。结果 ①具有完整随访资料 74例 ,手术后复发 4 0例(5 4 % ) ,其中阴道穹隆脱垂 2 3例 (Ⅰ度 2 1例 ,Ⅱ度和Ⅲ度分别为 1例 ) ,阴道前壁膨出 2 8例 (Ⅰ度 2 1例 ,Ⅱ度6例 ,Ⅲ度 1例 ) ,阴道后壁膨出 11例 (Ⅰ度 7例 ,Ⅱ度和Ⅲ度分别为 2例 ) ;②复发组平均年龄 (6 9 1± 5 7)岁 ,显著高于未复发组 (6 4 7± 9 3)岁 (P <0 0 5 ) ;③两组绝经年龄、孕次、产次、首娩年龄、末娩年龄、分娩方式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复发组长期便秘人数 (16 /40 )显著高于未复发组 (6 /34) (P <0 0 5 )。⑤不同途径的子宫切除方式以及进行和未进行会阴修补及肛提肌加固术在术后复发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⑥复发组术后恢复不佳的患者人数 (2 1/40 )显著高于未复发组 (6 /34) (P <0 0 1)。结论 ①盆腔器官脱垂有较高的术后复发率 ;②复发的危险因素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后果及其危险的因素,为日后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参考资料。方法:从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这段期间内,选取100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患者,对她们进行一定时间的追踪和查访,并记录随访后的检查数据和结果,对100例患者的检查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共有21例患者复发。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复发了15例,经腹的手术方式患者的复发了6例,两个组的复发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各项数据均显示,子宫的大小和肌瘤的大小、数量都与术后的复发有着关联。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主要与肌瘤数量、大小及子宫本身形态有关,临床上可针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强化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51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检查结果,分析定期随访并资料齐全的234例患者资料.结果①两组患者共54例(23.1%,54/234)复发.腹腔镜组复发44例(24.2%,44/182),经腹手术组复发10例(19.2%,10/52),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大小、肌瘤大小和数目是复发的相关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的3个相关危险因素为肌瘤≥10 cm(P=0.004);多发肌瘤(P=0.001);肌壁间肌瘤(P=0.021).复发患者中3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5.6%,3/54),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肌瘤剔除术.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增加复发机会,复发的3个危险因素是肌瘤≥10 cm、多发肌瘤以及肌壁间肌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应用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修补阴道前壁脱垂的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阴道前壁脱垂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A、B组。分别行常规阴道前壁修补术(A组)及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B组)。比较手术执行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行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组患者手术执行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前壁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术后复发率低。可显著加快创口恢复速度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与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施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资料。结果:300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半年后开始随访调查,确诊复发例数为38例,复发率为12.7%。其中,40岁患者;单发性肌瘤患者复发率为5.6%,明显低于多发性肌瘤患者;肌瘤直径〉5cm患者复发率6.6%,显著小于肌瘤直径〈5cm患者,而肌瘤位置的不同使患者手术后复发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剔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包括子宫肌瘤大小、位置、年龄和肌瘤数量,而病程因素和体重等因素并不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前壁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于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阴道前壁脱垂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32例,传统的阴道前壁修补术28例,比较两种术式的近期疗效。结果: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的手术时间为12.50±3.1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0.20±2.50ml,术后复发率为3.12%,与传统术式手术时间40.20±2.40分钟,术中出血量65.40±4.80ml,术后复发率2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术式比较,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前壁脱垂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复发率较低,近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网片(Mesh)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与传统阴道修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1年10月。检索词为pelvic organ prolapsed、POP、Mesh、盆腔脏器脱垂、网片等。纳入传统手术和网片对比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员分别独立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网片治疗妇女盆腔脏器脱垂并未增加手术成功率[RR=1.09,95%CI(0.58,2.02),P=0.79]、降低术后POP-Q分度[MD=0.11,95%CI(-0.15,0.36),P=0.41],同时术后性交困难[OR=1.25,95%CI(0.54,2.87),P=0.60]和复发率[RR=0.76,95%CI(0.10,5.28),P=0.78]等并未降低。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传统手术相比,网片并不能增加手术的客观成功率,亦不能降低术后POP-Q分度以及术后感染等,尚需经济学评价及适用性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术后复发情况及其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的109例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术后复发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术后12、24、36个月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4.9%、22.7%及25.7%。年龄对术后复发率有显著影响,年龄每增加1岁,复发风险就降低10%(RR=0.900,95%CI:0.822~0.986,P=0.023);术前子宫体积增大是术后复发高危因素(RR=1.289,95%CI:1.121~1.678,P=0.005);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是术后复发保护性因素(RR=0.407,95%CI:0.185~0.895,P=0.025)。患者的孕次、术前痛经评分、最大腺肌瘤直径、腺肌瘤位置、术前药物治疗、手术方式、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不是增加术后复发率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小、术前子宫体积增大、术后未应用GnRHa治疗是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术后复发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单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老年性Ⅲ度子宫脱垂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老年性Ⅲ度子宫脱垂体会沈阳铁路局沈阳医院(110005)邱恕娴绝经后老年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生殖系统出现慢性进行性退行性变,筋膜、肌肉支持力减弱,偶见子宫Ⅲ皮脱垂。临床多采用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但老年人体弱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FTP)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4年3月在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因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4210例患者的资料,对可能引起术后FTP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210例患者中,31例(0.74%)发生FTP。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血、术中阴道放置引流管、术后2周内重体力活动、术后感染与子宫切除术后FTP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血(OR=3.703,95%CI=1.057~12.981)、术中阴道放置引流管(OR=6.745,95%CI=1.856~24.512)、术后2周内重体力活动(OR=3.809,95%CI=1.125~12.891)是子宫切除术后FTP的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切除术后FTP的发生与贫血、术中阴道放置引流管、术后2周重体力活动有关。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卵巢移位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卵巢移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卵巢移位的适应证。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9年11月67例子宫颈癌手术中同时行卵巢移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卵巢移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行生存分析。结果 5例(7.5%)复发,其中2例(3.0%)患者发生卵巢转移;经过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理类型(P=0.017)和分化程度(P=0.001)是宫颈癌卵巢移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5例复发患者中,4例有脉管内癌栓或淋巴结转移。67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8.4%。结论宫颈癌卵巢移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病理类型、分化及脉管内癌栓或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老年子宫脱垂阴道部分闭合术患者的护理得出护理体会,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对年龄68~83岁具有手术适应证的62例老年子宫脱垂阴道部分闭合术的患者提供术前、术后的全方位整体护理。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率低,均痊愈出院。结论:子宫脱垂阴道部分闭合术患者创伤小、术后不适较轻、恢复快。与患者加强沟通、加强护理,使患者在子宫脱垂阴道部分闭合术护理中得到优质的服务,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阴道封闭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泌尿科因POPⅢ~Ⅳ度行阴道封闭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10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新发SUI的影响因素。结果:104例患者中,术后新发SUI 22例(21.15%,22/104)(术后新发SUI组)。术后无新发SUI组与术后新发SUI组在高血压病史、术前Aa值、术前尿动力学检查(UDS)膀胱出口梗阻、术前隐匿性尿失禁(OSUI)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重度POP患者阴道封闭术后新发SU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有高血压病史(OR 4.085,95%CI 1.149~14.522,P=0.030)、术前Aa值高(OR 1.933,95%CI 1.159~3.222,P=0.012)、术前UDS膀胱出口梗阻(OR 4.439,95%CI 1.220~16.151,P=0.024)、术前UDS示OSUI(OR 4.565,95%CI 1.304~15.977,P=0.018)。结论:有高血压病史、术前Aa值高、术前UDS膀胱出口梗阻、术前UDS-OSUI是重度POP患者阴道封闭术后新发SU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有此类高危因素的POP患者,术前综合评估后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必要时术中同时行抗尿失禁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聚丙烯网片和传统的前壁修补术对阴道前壁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OVID数据库,收集国外已发表的1990年至2013年符合要求的英文随机对照实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2对手术失败率、术后新增压力性尿失禁、新增的性交困难、术后尿储留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0篇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文献,共1288例受试者。与传统的前壁修补术比较,使用聚丙烯网片能明显降低手术的失败率(P0.01,RR=0.37,95%CI为0.31~0.45),术后新增的压力性尿失禁和性交困难则无显著差异(P=0.10,RR=1.52,95%CI为0.93~2.48;P=0.16,RR=1.99,95%CI为0.97~4.08),术后尿储留网片发生率较高(P0.05,RR=2.31,95%CI为1.10~4.83)。结论:使用聚丙烯网片能显著降低手术的失败率和术后复发率,但在术后并发症上无特殊优势,并且术后尿储留的发生率略高。  相似文献   

17.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多因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损伤而引发的复杂疾病,临床表现为盆腔器官位置下移及功能异常。POP现已严重影响广大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减少POP的发生、发展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高龄、肥胖、种族、阴道分娩、产钳助产、第二产程延长、巨大儿、家族史、遗传史等可能是POP发生的危险因素;产次、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便秘、高血压、糖尿病等对POP造成的影响目前尚存在争议。综述POP的危险因素,以期为相关干预措施及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患者 6 5岁 ,因阴道脱出块状物 10余年 ,于 2 0 0 0年 10月 8日收入院 ,住院号 2 0 0 5 6 48。 14年前发现子宫脱垂 ,高血压病史 17年 ,未治疗。近来出现阴道块状物脱出增大 ,并伴下腹坠胀加重来我院 ,因子宫脱垂Ⅱ度 ,宫颈糜烂Ⅱ度入院。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BP2 2 14kPa(1kPa =7 5mmHg) ,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 ,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 :外阴呈老年型 ,阴道可见宫颈脱出 ,宫颈糜烂Ⅱ度 ,局部充血 ,无脓血性分泌物 ,脱出阴道约 5cm× 4cm大小 ,阴道前后壁膨出 ,宫体脱出盆腔 ,于阴道内 2 3处 ,质中已萎缩 ,双侧…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1996年 1月 1日至 2 0 0 0年 12月 31日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且有随访资料的 5 8例患者。结果 :平均随访 13.9个月 ,复发 12例 ,复发率为 2 0 .6 9% ,复发时间距手术平均为 2 1.1个月。术前B超发现肌瘤个数 <2和≥ 2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 13.5 1%和 33.33% ;术中发现肌瘤单发和多发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 11.76 %和 33.33% ;子宫平滑肌瘤不伴和伴有红色变性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 16 .98%和 6 0 .0 0 % ;术后随访 <6个月和≥ 6个月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 6 .90 %和 34.4 8% ,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96 ,P =0 .0 0 17,P =0 .0 10 2 ,P =0 .0 10 )。而年龄、术前症状、术前及术后妊娠分娩史、子宫肌瘤家族史、最大肌瘤部位和直径、是否伴有其他变性以及富于细胞等临床特征和肌瘤特征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术前B超发现肌瘤个数或术中发现肌瘤个数及随访时间、子宫平滑肌瘤伴红色变性与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20.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可实现早期宫颈癌的治愈,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术后复发,且大部分为阴道残端复发.评估术后复发风险并积极进行监测可及时发现阴道残端复发,通过手术等挽救治疗方法可改善复发患者预后,但目前缺乏有效预测复发风险及指导随访的手段.本文对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的风险及监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