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ELISA法与胶体金吸附法检测丙肝抗体特异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胶体金吸附试验的特异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和胶体金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同时检测500例临床输血前患者血清。如ELISA法为阳性,再采用胶体金吸附试验方法重新检测抗HCV。结果在500例标本中,抗HCV ELISA法阳性9例,阳性率1.8%;胶体金吸附试验法阳性5例,阳性率1%。结论ELISA法检测抗HCV检出率高出胶体金检测法0.8%。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方法学性能验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丙肝病毒抗体测定的方法学性能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取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指定生产的丙肝病毒抗体的弱阳性质控血清,对给定的临界值浓度进行+20%、-20%的配制并检测,建立自己实验室的该项目临界值浓度;连续20d对丙肝抗体弱阳性质控血清检测,计算s/co值,统计分析13间不精密度CV;用EQA的质控物检测丙肝抗体,进行阴、阳性符合率计算。结果丙肝病毒抗体定性试验的临界值为:1NCU/ml;阴、阳性符合率为100%;日间不精密度CV是11.46%。结论丙肝病毒抗体测定的定性试验检测方法的分析性能能满足要求,评价方案简单易行,项目临界值水平与厂家提供的相同,说明厂家提供的方法学指标必须经过验证,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丙肝病毒抗体方法学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在新兵复检过程中,我们进行HIV抗体筛查,统一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用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IV1+2型抗体酶联免疫试剂盒(批号:120100914)。初筛检测出一名新兵血清HIV抗体阳性,后经军事医学科学院艾滋病检测中心复检确定为阳性结果。本文针对基层部队医院在新兵复检——HIV抗体筛查过程中,检验人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抗体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体酶是一类以过渡态类似物为半抗原通过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的具有类似天然酶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它可促进许多用普通化学方法很难完成,或者天然酶尚未能催化的新奇转变。最近,抗体酶也显示出在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文章扼要介绍了抗体酶的设计策略,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抗体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辖区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65岁男性80例丙肝患者血清,根据检测方式分为常规组(间接ELISA法,40例)和试验组血清(双抗原...  相似文献   

6.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且危害性极大的性传播疾病,近几年发病率居高不下.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对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694例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两法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不同酶结合物稀释液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稳定性对比试验,优选出最佳的酶结合物稀释液用于HCV抗体诊断试剂的生产。方法用不同酶结合物稀释液的HC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对丙型肝炎质控血清进行检测,检测出4℃试剂盒实验结果各样品S/CO值和37℃3d试剂盒实验结果各样品S/CO值,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以中性PBST(加有Tween-2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缓冲液,以BSA(牛血清白蛋白)和Casein(酪蛋白)无关蛋白作稳定剂的酶结合物稀释液的试剂的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其余试剂。结论以PBST为缓冲液,以BSA和Casein无关蛋白作稳定剂组成酶结合物稀释液适用于HC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抗体酶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单克隆抗体酶催化的反应以及获得抗体酶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2264例海洛因依赖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HIV抗体阳性率并对阳性人群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所有检测病例抽静脉血3ml,先用HIV(1 2)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初筛试验,阳性者送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诊试验,仍为阳性者确诊为HIV抗体阳性。结果:2264例海洛因依赖者中HIV抗体阳性21例,阳性率为0.93%,全部为男性,且全部为有互用针头及注射器行为的静脉注射者,年龄24~39岁,平均29.3岁,多见于原籍新疆、广西等边远贫困地区的无业人员,文化程度多在初中以下。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特别是互用针头及注射的静脉注射者是HIV感染高危人群,新疆、广西等边远贫困地区,男性、无业、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青壮年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临床样本中检测出梅毒结果与梅毒快速反应素试验(RPR)结果差异及应对措施。方法同时用TP-ELISA和RPR法检测患者标本。结果三种检验方法检出阳性标本102例,TP-ELISA(+)/RPR(+)法试验阳性91例。TP-ELISA(+)/RPR(-)法试验阳性9例。TP-ELISA(-)/RPR(+)法试验阳性2例。三种方法均为阳性2例。结论为提高阳性标本检出率日常工作中应采取三种以上方法同时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1.
邓兆享  彭杰雄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29-1630,163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在丙型肝炎(丙肝)感染窗口期和免疫异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分别对丙肝病毒抗体(HCV-Ab)阳性标本153份(Ⅰ组),HCV-Ab阴性血液透析患者、吸毒患者和救助站“三无(无身份证、无工作、无住处)”人员的标本195份(Ⅱ组),HCV-Ab阴性的肿瘤科患者标本207份(Ⅲ组)和HCV-Ab阴性的健康对照标本71份(Ⅳ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CV-cAg;对HCV-cAg检测结果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HCV RNA,对HCV-cAg和HCV-Ab均阳性的吸光度值(S/CO)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Ⅰ、Ⅱ、Ⅲ、Ⅳ组中HCV-cAg的阳性率分别为29.4%(45/153)、5.6%(11/195)、3.4%(7/207)、1.4%(1/71);HCV-cAg 与HCV RNA的符合率达95.3%;随着HCV-cAg水平的下降,HCV-Ab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 HCV-cAg检测与HCV RNA符合率高,能防止窗口期和免疫异常丙肝患者的漏诊;HCV-cAg与HCV-Ab互为补充关系,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丙肝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肝炎自身抗体联合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80例丙肝患者,其中106例为肝硬化,联合检测肝病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来诊断丙肝后肝硬化患者。结果联合检测肝病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来诊断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96.7%、准确度为92.4%。结论联合检测肝炎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有利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对其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对本院2112年3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2686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113例。对113例阳性结果进行确认试验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试验,比对各试验结果间的差异。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有很好的临床价值,能有效地避免漏检、错检,但两种方法都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建议对弱阳性标本采用确认试验以提高检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所选样本同时进行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抗体的ELISA检测,揭示此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丙肝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临床申请丙肝病毒RNAPCR法检测的临床标本中选取1298份标本(其中阳性结果191例,阴性结果1107例),同时进行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抗体的ELISA检测。结果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抗体的ELISA检测都阳性,该标本数为60例,同时丙肝病毒RNAPCR法检测亦为阳性,阳性率100%,而传统单一丙肝病毒抗体的ELISA检测法,假阴性率为2.33%(3/129);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抗体的ELISA检测都阴性,该标本数为1101例,仅有2例丙肝病毒RNAPCR法检测为阳性,假阴性率只占0.18%,而传统单一丙肝病毒抗体的ELISA检测法,假阴性率为1.56%(2/128);丙肝病毒核心抗原ELISA检测结果阳性而抗体ELISA检测结果阴时,假阴性率为37.5(3/8),若同时应用此种结果可提示进一步申请丙肝病毒RNAPCR法检测从而大大降低假阴性率。结论对临床样本同时进行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抗体的ELISA检测,能够明显提高丙肝诊断符合率,同时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别检测游离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抗体(HCV-Ab)及HCV RNA,研究游离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早期筛选HCV感染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抗体,FQ-RT-PCR方法测定HCV RNA,对比300例HCV RNA阴性正常查体人群结果,筛选有危险因素人群HCV阳性者35例,研究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测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缩短检测窗口期的价值.结果 体检人群300例HCV-Ab、HCV RNA均为阴性, HCV-cAg阴性299例(99.67%); 35例随访确诊HCV感染者初次HCV RNA阳性标本, HCV-cAg阳性33例(94.29%), HCV-cAg检测可有效缩短窗口期.结论 游离HCV核心抗原ELISA测定法具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明显缩短HCV窗口期,可作为HCV抗体检测的补充试验.  相似文献   

16.
刘建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145-14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丙肝抗体阳性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合并肺结核和丙肝抗体阴性肺结核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137例患者中,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为24.1%(33/137),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丙肝抗体阳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的时间早,程度较严重。结论: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更易引发肝损伤,在临床上应注意观察,保护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最近多数丙肝病毒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性的,发病比较隐蔽,少数引起急性肝炎发作,其症状比其他甲肝、乙肝症状轻,并且感染后容易转为慢性肝炎,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者肝癌[1]。更主要的是血液透析的患者和免疫缺陷的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被血液感染[2],并且这些患者丙肝病毒抗体不易产生,也就不易检测到,这些患者容易漏检。通过输血,注射,密切接触等途径发生传播。所以及时有效检测出慢性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和丙肝抗体,对有效阻断丙肝病毒的传播和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是通过对我院20450例住院患者的丙肝抗体和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完成的双重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抗体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辖区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65岁男性80例丙肝患者血清, 根据检测方式分为常规组(间接ELISA法, 40例)和试验组血清(双抗原夹心ELISA法, 40例), 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抗-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C, HCV)阳性标本有8份, 试验组阳性检出率为87.50%(7/8), 常规组阳性检出率为25.00%(2/8);抗-HCV阴性标本有72份, 试验组阴性检出率为97.22%(70/72), 常规组阴性检出率为83.33%(60/72);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49 2、7.912 1, P=0.011 7、0.004 9)。试验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 可为疾病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ASA)测定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与正常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较正常人群低,维生素D不足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3种血清分析法检测不同期梅毒抗体的结果,为临床选择梅毒抗体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56例不同期梅毒患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结果 TPPA和TP-ELISA对早期、一期,不明期梅毒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二期梅毒检验中,3种方法检测的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可以合理利用梅毒的各种检测方法,以便对梅毒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