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2例X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志超  卢延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4,3(3):113-114,I017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较为罕见,其发病率为0.035%,在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占0.35%,在小肠癌中占33-46%(1),文献记载自1746年Ham-Buger报导第一例至1974年总共才694例,我院自1965年至1983年经病理证实的十二肠腺癌17例,其中12例资料较齐全,特总结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PET/CT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鼻咽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ET/CT影像表现。方法初诊鼻咽癌患者51例、鼻咽部炎症患者14例及鼻咽癌治疗后患者36例。皆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鼻咽部炎症患者和鼻咽癌治疗后患者临床随访时间皆〉6个月,淋巴结随访时间6~14个月。结果①51例鼻咽癌初诊患者和14例鼻咽部炎症患者的PET和CT影像表现差异明显。以鼻咽部软组织肿块(或组织增厚)处PET呈结节状、块状代谢增高为鼻咽癌PET/CT诊断标准,则灵敏度为96.0%,特异性为85.7%。PET/CT在鼻咽癌病灶的定位、病灶边界的确定及显示病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方面优于PET和CT。②36例鼻咽癌治疗后患者,以鼻咽部软组织肿块(或组织增厚)处PET呈结节状或块状代谢增高为PET/CT诊断鼻咽癌复发、残余的标准,而以鼻咽部组织增厚作为CT诊断鼻咽癌复发、残余的标准,则PET/CT和CT对复发、残余病灶的检出灵敏度分别为84.6%和92.3%.特异性分别为91.3%和56.5%,假阳性率分别为8.6%和43.4%。③87例鼻咽癌患者中,6l例有颈部淋巴结增大,PET/CT和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1.8%和88.8%(P〉0.05),特异性分别为82.2%和51.1%(P〈0.05)。结论PET/CT显像在诊断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方面优于单纯PET和CT。  相似文献   

3.
鼻咽腔造影曲面体层的研究(附17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南方占恶性肿瘤的32.04%(1),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CT扫描及各向轨迹体层摄影,前者诊断价值较高但设备昂贵,后者虽比平片优越,但因颅面骨结构复杂及干扰影多,而 鼻咖啡 腔钡胶浆造影(以下简称传统造影)虽能观察其大致轮廓,但由于影像重叠,细微的解剖结构显示不清,效果仍不理想,我们于1986年5月-1988年1月进行了171例鼻咽腔造影曲面体层摄影(以下简称鼻咽曲面体层)的研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并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CT灌注成像及其生物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咽癌CT灌注值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肿瘤分期的关系,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9例鼻咽部CT灌注检查中,鼻咽癌组30例,鼻咽癌放疗后组14例,正常鼻咽部5例,测量鼻咽癌和鼻咽黏膜位置的血流量(BF)、最大强化指数(PEI)、峰值到达时间(TTP)及血容量(BV)作为灌注指标,其中16例鼻咽癌活检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CD34单抗染色后,Weidner方法计数MVD。各组灌注值比较行方差分析,CT灌注值、肿瘤分期与MVD之间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49例中1例鼻咽癌灌注检查失败。鼻咽癌组(29例)肿瘤CT灌注值BF为(48.6±16.9)ml·100g^-1·min^-1,PEI为(32.3±7.9)HU,TTP为(17.5±4.9)s,BV为(12.8±4.4)ml·100g^-1;正常对照组(5例)BF、PEI、TTP、BV值分别为(15.9±5.9)ml·100g^-1·min^-1、(12.6±1.3)HU、(22.6±6.9)s、(3.5±0.5)ml·100g^-1;鼻咽癌放疗后组(14例)BF、PEI、TTP、BV值分别为(25.2±7.0)ml·100g^-1·min^-1、(19.8±5.9)HU、(22.6±4.3)s、(6.1±2.4)ml·100g^-1,三组各灌注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相关分析显示,鼻咽癌组(29例)中TNM分期(其中Ⅰ期3例,Ⅱ期9例,Ⅲ期10例,Ⅳ期7例)与PEI和BV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48和0.50),与BF和TTP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和0.22);16例鼻咽癌MVD为(30.8±12.6)个/高倍镜视野,与其BF(51.4±17.0)ml·100g^-1·min^-1、PEI(33.2±9.6)HU和TTP(16.3±4.1)8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85、0.60和0.78),与BV(13.2±5.6)ml·100g^-1弱相关(r=0.48)。结论鼻咽癌有着特征的CT灌注表现,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灌注值可以反映鼻咽癌微血管密度特征,PEI和BV值与鼻咽癌的TNM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青年患者亦不少见,在空军战士癌瘤患者中占第三位.我院1956~1984年共收治鼻咽癌126例,其中30岁以下者35例占27.77%,本文对此3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X线征象的讨论,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材料与方法:本文回顾性的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转移癌80例。结果:源于肝癌16例(20%),胃肠道癌15例(12.5%),骨肉瘤11例(13.75%),鼻咽癌10例(12.5%),绒癌8例(10%),肾癌3例(3.75%),,乳腺癌5例(6.25%),卵巢癌2例(2.5%),软组织肉瘤(包括横纹肌肉癌、血管瘤等)5例(6.25%),胰头癌、十二指肠壶腹部癌、声带原位癌、前列腺癌、皮肤癌、膀胱癌各1例(1.25%),中心型肺癌血行转移回肺者4例(5%),并发骨或其它脏器转移者18例。结论:据文献统计约有20%-54%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部,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肺转移瘤的主要方法,它简便易行,费用低、病人易接受。它优于CT等特殊检查,对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胸内转移的临床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经淋巴和血流发生远处转移,关于鼻咽癌的远处转移,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1,2),本文对我院X线平片诊断鼻咽胸癌内转移177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对鼻咽癌胸内转移的X线征象和发生胸内转移后的临床过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371例颌面部外伤病人行螺旋CT横断位扫描,扫描后行冠状位重建(MPR)处理,对冠状位重建图像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检出45例病人有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其中单纯型骨折11例(24.44%),复合型骨折34例(75.56%),错位性骨折14例(31.11%),粉碎性骨折31例(68.89%);10例(22.22%)为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35例(77.78%)为单侧骨折。45例病人均合并颌面部其他部位骨折。所有病例均可在螺旋CT冠状位重建(MPR)图像中显示。结论: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以单侧复合型骨折最多见,骨折类型多为粉碎性。螺旋CT冠状位重建(MPR)图像能清楚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及窦口鼻道的阻塞情况,对于指导手术治疗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鼻咽癌的CT表现并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48例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均接受了常规CT扫描,5例患者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CT像上,鼻咽癌病灶表现为鼻咽壁增厚(40例),咽隐窝消失、变平(46例),鼻咽腔充填软组织肿块(8例),颅底骨质破坏(5例),合并颈淋巴结转移(15例)以及合并肝与肺转移(1例)。CT增强扫描显示鼻咽癌病灶呈轻微强化。结论 CT扫描能清楚显示鼻咽癌病灶的部位与范围以及邻近组织的受累情况,同时,它能早期发现颅底骨质破坏,颅内受侵以及淋巴结和远位脏器转移,因此,它在指导临床分期和采取适当的放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火器伤的分布和特点:本组火器伤有480例(95.81%),非火器伤仅21例(4.19%)。火器伤中主要是弹片伤,占64.79%;其次为枪弹伤,占33.54%;混合伤少,占1.69%。体内有异物存留者共330例,占68.75%,异物存留以四肢为多,275例,占83.33%;  相似文献   

11.
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研究——附191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提高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采用激光光动力学治疗(PDT)191例复发性鼻咽癌和放射未控病例。方法是静脉滴注血卟啉衍生物(HpD)5mg/kg后,于24、48和72小时给予氩离子激光照射,输出为488.0~514.5nm多谱线,功率800mW,通过石英导光纤维传导进入鼻咽腔。近期疗效是:完全效应率为55.0%(105/191),明显效应率为34.6%(66/191),显著效应率为89.5%(171/191)。随访130例,三年生存率44.6%,五年生存率25.4%。认为PDT是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放化疗期间营养不良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玲建 《西南军医》2009,11(4):787-787
鼻咽癌在我国发病率高,据国内统计,占全国恶性肿瘤的12.4%~27.9%,占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60%,其治疗手段主要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放疗或化疗期间,患者的胃肠,免疫等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下降,影响治疗效果与预后。2008年1~12月,我们对72例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进行营养状况评估,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附1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现将1993~1998年我院收治的168例乳腺癌病例总结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的168例乳腺癌病人,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3岁,最大65岁,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包块,疼痛,乳头溢液,腋下淋巴结肿大,乳头凹陷等。包块部位以外上象限居多,91例(54%),乳头后方34例(20%),外下象限25例(15%),内上象限18例(11%)。采用东芝MGU-01乳腺钼靶机常规摄取乳腺轴位、侧位钼靶片并摄取对侧乳腺轴位、侧位片作对比,必要时…  相似文献   

14.
25例食管异物穿孔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例食管异物穿孔诊治体会张合林平育敏白世祥严嘉顺杜喜群食管异物穿孔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我科自1966年7月~1996年5月间共收治食管异物穿孔25例,占同期食管异物的56.8%(25/44),各类食管穿孔的30.1%(25/83).现总结如下.临...  相似文献   

15.
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7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胃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5%左右,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1-3),在恶性淋巴瘤的尸检中51%有胃肠道病变,其中胃占首位,X线检查是明确诊断及选择适当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复习了经组织学证实的胃恶性淋巴瘤73例,以期提高对其X线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炎症、瘢痕组织的CT灌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炎症、瘢痕组织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66例进行了鼻咽部多排螺旋CT(MDCT)灌注成像,其中正常对照组20例,鼻咽癌组25例,炎症组10例.鼻咽癌放疗后0.5~5年无复发病例组(放疗后组)11例。在工作站应用去卷积计算局部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图等,四组病例的四组数据用SPSS11.0软件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粜25例鼻咽癌BF、PS、BV值明显高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MTT值鼻咽癌组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炎症组与对照组比较仅BF值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放疗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CT灌注成像可评价鼻咽癌.其中BF、PS、BV意义最大.可与炎症、放疗后瘢痕组织鉴别;炎症组织的BF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周立斋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2,1(3):125-126,T010
鼻咽癌是我国沿海一带较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常经血路向各处骨髂播散,X线改变也较特殊,文献中尚未见到有关线对本病诊断的论述,兹就我院35例鼻咽癌骨转移X线所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首位 ,明确肿瘤的范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总结我院确诊的 37例鼻咽癌的CT及MRI表现 ,结合有关文献复习鼻咽癌的影像学表现 ,以期进一步提高鼻咽癌CT及MRI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37例 ,男 2 5例 ,女 12例。年龄 31~ 6 7岁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占我国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率的4.81%,居第七位,近年来城市中发病率有所上升,在北京已高于宫颈癌,乳腺癌平均死亡年龄为57.8岁,40岁以前死亡者占17.88%(1,2),较年轻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欠佳,但由于腺体丰富,乳腺X线摄影显示背景致密,不易诊断,我们复习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40岁以下的乳腺癌53例,以期提高对其X线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989例军人腰痛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子康  杨悦 《西南军医》2005,7(3):39-40
目的了解军队门诊腰痛常见的发病原因,疾病种类,提出防治方法。方法收集我部1994~2003年10年资料较完整的989份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分析腰痛在腰椎骨质中的疾病类型、先天性变异、退行性改变等方面的发病率,并与年龄百分率比较。结果军队人员中腰痛以先天性变异(隐性脊柱裂、第二腰椎横突肥大、移行椎中骶椎腰化或腰椎骶化、永存骨骺、半椎畸形等)占18.40%,此变异在各年龄组中均有发生;其次是中老年人的退行性脊柱炎占25.18%;再次是青壮年中压缩性骨折,占9.71%;其它骨病(腰椎结核、腰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柱炎等)占2.12%。结论军队人员常见腰痛的X线分析,对基层卫生队、门诊部等医疗单位在防治腰痛病症上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