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接触限值(OEL)即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有害因素后,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目前,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了47种(类)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粉尘存在的形式复杂,在此提出有关问题与同行们探讨,以利OEL标准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职业卫生杂志[J Occup Health,2009,51(5):454-470]发表了日本职业卫生学会推荐的职业接触限值(2009~2010)全文。职业接触限值(OEL)涉及化学物、噪声、高温、低温、振动、电场、磁场及电磁场、紫外辐射,是预防工人因接触上述因素引起健康损害的参考数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化学物职业接触限值(OEL)与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探讨职业接触定量化的界定。方法搜集中国、美国、欧洲化学物OEL与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0种化学物的45对OEL和环境浓度限值。OEL和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几何均数分别为2.09 mg/m3和0.01 mg/m3,OEL是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的200.17倍。2限值回归方程为lgy=1.182 lgx-2.36[决定系数(R2)=0.567]。2限值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交点浓度值为0.092 9 mg/m3,是OEL的1/22.45,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8.93倍。当浓度取1/20 OEL时,该浓度低于对应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比例为20%。结论当工作场所化学物浓度高于OEL 1/10时,可定义为职业接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国内外工作场所煤尘职业接触限值(OEL), 了解我国煤尘OEL的水平, 为我国修订煤尘限值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于2023年8月,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家与地区的限值制定机构官网进行检索, 搜集、整理6个国家与地区10个限值制定机构发布的煤尘OEL及制定背景资料, 对各个国家/机构煤尘OEL的分类、限值水平及制定原则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结果中国和日本分别制定了煤尘的总尘和呼尘两种OEL, 其余国家均仅制定了呼吸性煤尘接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美国矿业安全卫生管理局(MSHA)和澳大利亚安全工作局在二氧化硅含量低于5%时规定的TWA分别为5、2.4、2和3 mg/m3;中国GBZ 2.1-2019对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的呼吸性煤尘制定限值为2.5 mg/m3;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师协会(ACGIH)和南非矿业能源部(DME)为无烟煤制定的TWA分别为0.4和0.8 mg/m3、烟煤或褐煤TWA分别为0.9和1.8 mg/m3;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的呼吸性煤尘TWA为1 mg/m3, 新西兰工...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化学物的职业卫生标准制定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制定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以来,已有50余年的历史,80年代就有系统、有计划地制订了一些有害物质的职业卫生标准。2002年,《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经修订后再次由卫生部颁布为两个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1]]。应职业接触限值(OEL)的卫生要求,GBZ 2—2002在其表1中列出了329个(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容许浓度,规定了最高容许浓度(MA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及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一种用EASC-IHSTAT软件进行职业暴露监测数据处理和决策的方法. [方法]用EASC-IHSTAT软件对某厂某车间电焊工接触的电焊烟尘的时间加权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推断出总体的数据分布类型和超过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数据的百分比,然后参照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5%的判定界值,做出该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对标准依从性的定性判定. [结果]该工作场所监测的电焊烟尘浓度均低于OELs,但按EASC-IHSTAT软件结果分析,该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超过OEL的比例达到10.6%. [结论]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是否符合标准而言,EASC-IHSTAT方法对判定为“合格”的条件比我国大陆现行方法的要求更严格.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制定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以控制职业危害一直是职业健康防护体系所必需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世界上许多权威机构都在制定职业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规定“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和评价包括正确理解和判断噪声的接触情况、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及正确的表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正己烷对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用碳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对121名正己烷接触工人和90名对照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触正已烷的部分工人具有头痛(23.1%)、头晕(32.2%)、乏力(43.8%)、四肢麻木(50.4%)等症状;部分工人出现肌力下降(7.4%)、膝反射减弱或消失(11.6%)、手震颤(4.1%)。测定尿2,5-己二酮含量,86接触者(17.1%)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检测正己烷浓度范围263~385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职业接触正己烷可引起四肢麻木、肌力下降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并导致接触者尿2,5-己二酮含量升高;需要定期开展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工作场所的正己烷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江西省职业接触砷的生物限值。方法对接触砷危害的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和尿砷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400名接触砷的职业工人进行尿砷测定,结果显示,尿总砷平均值为0.20mg/L,标准差为0.12mg/L,95%上限值为0.40mg/L。36名非职业接触人员尿总砷平均值为0.04mg/L,标准差为O.02mg/L,职业人群与非职业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9人出现砷斑等皮肤样病变。通过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及其化合物浓度测定,结合几例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国内外文献,经综合分析,提出江西省尿砷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砷的生物指标较多,经综合分析,课题组认为以尿总砷作为判断指标更为科学合理,建议江西省职业接触砷的生物限值为尿总砷0.40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印制板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职业卫生调查表及现场检测方法,对某公司一印制板生产工艺线进行毒物、噪声、粉尘等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检测。结果通过检测,除热风整平车间入板操作位硫酸浓度(CSTEL=3.6mg/m^3、CTWA=1.6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外,其他检测点化学有害物质浓度均未超标;测定粉尘为环氧树脂尘,所有工作岗位粉尘浓度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外形组锯床、冲床、铣床和下料间剪板A、B工作岗位噪声强度(Leq)分别为85.4、85.4、88.9、93.4、94.3dB(A),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其余工作岗位噪声强度均未超标。结论印制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且存在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交叉影响,必须加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对职业接触汞工人进行体检和尿汞检测,分析尿汞与工作场所空气中汞浓度及临床表现的关系,并参考国外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提出我国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为尿总汞20μmol/mol Cr(35μg/g Cr)。  相似文献   

13.
采用Excel表格对化学因素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统计图进行可视化呈现,提出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防护措施对策。方法 将2012—2015年某机械加工企业的化学因素检测数据录入Excel表格,建立信息表。将职业接触限值导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利用Excel表格的计算功能进行数据的自动查找、转换和统计分析。对化学因素的检测结果采用接触限值比(检测结果/接触限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于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对策。结果 2012—2015年的TWA接触限值比平均值前三位依次为电焊烟尘(0.75)、砂轮磨尘(0.40)、石墨粉尘(0.40),有毒化学物质基本上在0.1以下;2012—2015年EL超限倍数接触限值比平均值前三位依次为电焊烟尘(0.44)、石墨粉尘(0.35)砂轮磨尘(0.27),有毒化学物质均在0.11以下;2012—2015年有毒化学物质的接触限值比平均值均在0.11以下。结论 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呈现的结果,该企业职业暴露程度较高为生产性粉尘,其中电焊烟尘的职业接触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4.
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乙烯作业工人班前、班后尿中苯乙醛酸(PGA)和苯乙醇酸(MA)的含量,监测工人8h苯乙烯的接触水平,同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尿中的PGA和MA浓度与苯乙烯的接触量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作业场所空气中苯乙烯的国家卫生标准,按回归方程推导出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结论:对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提出的推荐值:工作班末MA为220mmol/mol肌酐或300mg/g肌酐,下一班前为88mmol/mol肌酐或120mg/g肌酐;PGA班末为7mmol/mol肌酐或100mg/g肌酐,下一班前为30mmol/mol肌酐或40mg/g肌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化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化肥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北造气车间煤炉上料操作工、型煤车间上料处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在该厂工作场所内20个工段,29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最大声强103.odB(A),最小声强65.6dB(A),平均88.2dB(A),其中13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55.2%。在该厂工作场所内15个工段、20个岗位或工种分别进行一氧化碳、氨和甲醇浓度检测。其中接触氨和甲醇浓度岗位或工种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接触一氧化碳浓度岗位或工种除北压缩车间、变化车间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外,其余所测岗位作业工人接触一氧化碳浓度也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结论某化肥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噪声和毒物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部分岗位或工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职业接触限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接触限值是制订职业卫生标准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我国职业接触限值的发展历史、研究情况,并与国外部分国家的限量标准进行比较,为今后制定我国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职业接触限值是制订职业卫生标准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我国职业接触限值的发展历史、研究情况,并与国外部分国家的限量标准进行比较,为今后制定我国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志刚  张体艳 《职业与健康》2013,(21):2772-2774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企业电镀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方法对该企业电镀车间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果表面处理还原罐处二氧化硫的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为19.68mg/m^2,职业接触限值为10mg/m^2);大件镀铬工和抛光工接触的噪声8h等效声级分别为87.6dB(A)和88.3dB(A),职业接触限值为85dB(A)。结论该企业表面处理还原罐处二氧化硫的CSTEL和抛光工、大件镀铬工接触的噪声8h等效声级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危害,应加强治理,减少对劳动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发展历史和种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发展历史,并对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种类进行了综述,为各国制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于碧鲲  陈浩  崔鹂 《职业与健康》2014,(16):2233-2235
目的了解工作场所中二甲氧基甲烷(DMM)暴露情况与职业人群健康状况,验证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协会(ACGIH)推荐的DMM职业接触限值是否适用于我国的用人单位。方法对生产企业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DMM的浓度,同时对两组人群(暴露组与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自觉症状问卷调查,分析暴露人群的健康危害。结果采集的165份空气样品中,有14份样品高于拟引进限值(3100mg/m2),主要分布在灌装岗位。企业现有的职业防护措施可以保护大多数职业人群健康,但有8.33%的接触者存在不同程度呼吸道和皮肤黏膜刺激症状,高暴露组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建议工作场所空气中DMM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定为3100mg/m2,在此阈值工作环境下,我国的DMM作业人群可以得到有效、可行的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