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新型凋亡分子,能够与其受体(TRAILR)作用选择性的诱导细胞凋亡,成为肝细胞肝癌(HCC)治疗研究的热点。但是近几年来研究发现TRAIL治疗对正常肝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存在耐药性。如果能够克服这些难题,TRAIL有望成为治疗HCC的一线药物。研究发现TRAIL联合化学药物、蛋白激酶抑制剂,或构建含TRAIL基因的载体等方法能够避免TRAIL对正常肝脏的毒副作用及逆转耐受。本文就上述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其受体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意义,及利用TRAIL对HCC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了100例肝癌组织,100例癌旁组织,40例正常肝组织中TRAIL及TRAILR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浓度TRAIL处理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观察经药物处理前后肿瘤细胞的凋亡发生率。结果TRAIL在正常肝组织中无表达,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86例肝癌组织不表达诱捕受体DcR1(86%),55例肝癌组织不表达诱捕受体DcR2(55%),40例正常肝组织两种诱捕受体均有表达。肝癌组织中死亡受体为高表达,诱捕受体为低表达,正常肝组织则相反,两者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肝癌组织中死亡受体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呈正相关(P<0.01),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P<0.05),与病人的性别、年龄、AFP水平、肿瘤的大小以及是否转移无关。经TRAIL(100ng/ml)处理24h,肝癌细胞凋亡发生率约10%,而Jurkat细胞凋亡率达70%以上,胆管癌细胞QBC939凋亡发生率约50%。结论HCC时,TRAILR普遍表达,但存在受体类型的表达差异,其中DcR1大多缺失,这为利用TRAIL治疗HCC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单一的TRAIL治疗只能有限的诱导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发生凋亡,HCC对TRAIL诱导的凋亡存在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TRAIL)对肝细胞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融合TRAIL质粒,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细胞后,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 TRAIL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体内实验建立裸鼠肝癌皮下模型,pIRES-EGFP-TRAIL直接瘤体注射,并观察TRAIL的抑癌作用。结果 真核表达质粒TRAIL体外转染肝癌细胞后,RT-PCR和 Western blot证实了肝癌细胞中有 TRAIL的表达,但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的抑制作用。体内直接瘤体注射 pIRES-EGFP-TRAIL 2周,RT-PCR证实瘤体有 TRAIL mRNA强表达,癌旁组织 TRAIL mRNA呈弱表达,正常肝无 TRAIL mRNA表达,但两组间肿瘤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肝细胞肝癌对TRAIL诱导的凋亡有耐药现象,提示HCC中存在抑制TRAIL诱导凋亡的因素,单一的TRAIL治疗HCC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肝细胞癌(HCC)的治疗作用,以及TRAIL耐药的可能机制和逆转耐药方案。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HCC与正常肝组织中TRAIL的表达差异。采用不同浓度的sTRAIL(可溶性)处理HCC细胞株及真核表达质粒pIRES-EGFP-sTRAIL转染HCC细胞株,观察sTRAIL的抑癌疗效。建立裸鼠肝癌模型,观察sTRAIL的体内抑癌作用。进一步,检测HCC中survivin的表达并采用反义寡核苷酸封闭治疗。最后,观测sTRAIL和IL-12联合抗癌效果。结果 肝癌组织DR表达量显著强于正常肝组织DR表达量。60例肝癌组织中54例不表达诱捕受体DcRl,25例不表达DcR2,而20例正常肝组织均表达DcR。两种.HCC细胞株中DcR1表达缺失。经sTRAIL(100ng/ml)处理24h,HCC细胞凋亡发生率约10%,而Jurkat细胞凋亡率达70%以上。体外pIRES-EGFP-sTRAIL转染对肝癌细胞杀伤作用不敏感。体内直接瘤体注射pIRES-EGFP-sTRAIL可对裸鼠肝癌无明显抑制作用。HCC高表达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封闭可部分逆转TRAIL耐药。IL-12使survivin表达明显下调,显著加强TRAIL对HCC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HCC对TRAIL诱导的凋亡有耐药现象。survivin参与HCC对TRAIL的耐药机制,反义寡核苷酸封闭可部分逆转TRAIL耐药。IL-12可通过抑制siurvivin表达增强TRAIL对HCC杀癌作用。联合基因治疗(如TRAIL和IL-12基因)可能成为一种有前途HCC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细胞合成的特异性很高的蛋白质,在临床上被认为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近年来发现的极具潜力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目前已经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二期临床试验.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肝细胞肝癌(HCC)细胞株均对TRAIL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1-2],使其在肝癌的治疗方面作用有限;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肝癌细胞合成的具有高特异性的AFP在对抗TRAIL诱导凋亡途径中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探讨AFP在对抗TRAIL诱导凋亡途径中的机制,将给肝癌的治疗带来曙光.现就AFP对TRAIL诱导凋亡途径中相关分子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对抗凋亡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TRAIL的抗肝细胞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TRAIL对HCC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TRAIL处理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观察经药物处理前后肿瘤细胞的凋亡发生率。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IRES-EGFP-TRAIL,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细胞,观察其疗效。体内实验建立裸鼠肝癌模型,观察TRAn。的抑癌作用。结果TRAR,(100ng/m1)处理24h,肝癌细胞凋亡发生率约10%,而Jurkat细胞凋亡率达70%以上,胆管癌细胞QBC939凋亡发生率约50%。真核表达质粒TRAIL体外转染肝癌细胞后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的抑制作用。体内直接瘤体注射pIRES-EGFP-TRAIL可有效的导入TRAIL基因并获得高表达,但对裸鼠肝癌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肝细胞癌对TRAIL诱导的凋亡有耐药现象,提示HCC中存在抑制TRAIL诱导凋亡的因素,单一的TRAIL疗HCC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DR4、DR5、DcR1、DcR2在人肝细胞肝癌的原发灶及其门脉癌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0例人肝细胞肝癌的原发灶及其门脉癌栓和20例未发生转移的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RAIL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死亡受体DR4、DB5在无转移的肝癌组织分别为(3.59±0.87)、(1.98±0.54),伴有门脉癌栓的肝癌原发灶组织(分别设定为1)及其门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62±0.28)、(0.31±0.12),呈递减趋势(P<0.05).诱捕受体DcR1、DcR2在伴有门脉癌栓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29±0.04)、(0.54±0.08),显著低于无转移的肝癌组织(分别设定为1)(P<0.05).而在伴发PVTT的HCC中,门脉癌栓组织与其肝癌原发灶组织中DcR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r=0.461,P<0.05)及门静脉浸润情况(r=0.587,P<0.05)呈显著正相关.D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TRAIL死亡受体DR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肝癌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TRAIL 途径诱导凋亡在肝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TRAIL和TRAILR在肝癌中表达及对肝癌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与其受体(TRAILR)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TRAIL联合应用化疗药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10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TRAIL及TRAILR的表达。用MTT法检测TRAIL与化疗药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TRAIL在正常肝组织中无表达,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肝癌组织中死亡受体(DR5、DR4)的表达量显著强于正常肝组织,诱捕受体为低表达,与正常肝组织相比,两者差异显著(χ2=4·68,P<0·05)。Ⅲ/Ⅳ期肿瘤死亡受体的表达显著低于Ⅰ/Ⅱ期(χ2=6·17,P<0·05)。联合使用亚细胞毒性剂量的化疗药大幅度提高了TRAIL的细胞毒活性。结论TRAIL与化疗药物联合运用具有协同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TRAILR mRNA在胰腺癌组织,正常胰腺组织及胰腺癌细胞系ASPC-1、Can-pan-2中的表达。结果:死亡受体DR4、DR5在所有胰腺癌组织、正常胰腺组织及胰腺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诱骗受体DcR1、DcR2在所有正常胰腺组织及细胞系中均有表达。死亡受体DR4、DR5在胰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而在正常胰腺组织中呈中低水平表达(P<0.01)。胰腺癌细胞系中死亡受体DR4、DR5呈高水平表达,而诱骗受体DcR1、DcR2仅呈中低水平表达。结论:TRAIL受体在胰腺癌普遍表达,并存在受体类型的表达差异;死亡受体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可能在TRAIL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近几年发现的TNF超家族成员 ,为Ⅱ型跨膜蛋白 ,能与其受体(TRAILR)结合 ,启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诱导细胞凋亡。这种新发现的凋亡诱导途径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尤其是在抗肿瘤方面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赦免正常细胞的作用 ,因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认为有望找到一个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法。然而 ,随着对TRAIL研究的深入 ,TRAIL治疗肿瘤可能存在的障碍不断出现 ,人们对TRAIL能否成为一个理想的抗癌新药提出质疑 ,现从TRAIL治疗肿瘤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4、DcR1)在正常直肠和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在31例直肠癌和2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AIL、DR4和DcR1的蛋白表达.结果 直肠癌组织中TRAIL、DR4和DcR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32.26%、29.03%、0)均低于正常直肠组织(55.00%、70.00%、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0、P=0.000),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无关(P>0.05).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TRAIL、DR4和DcR1的表达低于正常直肠组织,TRAIL及其受体相互作用所诱导的凋亡效应在直肠癌中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2.
TRAIL受体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2例骨肉瘤组织标本、MG—63骨肉瘤细胞株、U251脑胶质瘤细胞株以及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RAILR1—R4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22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15例同时表达TRAILR1、-R2和-R3,4例同时表达TRAIL-R1和-R2,只表达TRAIL-R1或-R2者3例,所有标本中均未检测到TRAIL,-R4表达;MG-63骨肉瘤细胞株、U251脑胶质瘤细胞株以及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则均检测到TRAILR1、-R2和-R3的联合表达。结论 死亡受体TRAIL-R1,R2在骨肉瘤中的普遍表达,是TRAIL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死亡受体和诱骗受体的差异性分布,并非TRAIL对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关键性因素,可能还受其它因子调控。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新成员,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TRAIL受体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研究表明,TRAIL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正常细胞无明显不不良反应,TRAIL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受细胞凋亡机制调控,TRAIL能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TRAIL受体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受体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TRAIL受体在膀胱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粘膜中的表达。结果:死亡受体DR4、DR5在膀胱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粘膜中呈强表达,候受体DcR-1在正常膀胱粘膜呈强表达,假受体DcR-2未见表达。结论:TRAIL基因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凋亡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TRAIL及其受体近几年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应,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毒性。本文对TRAIL及其受体结构、功能、凋亡通路以及调控进行综述,TRAIL治疗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诱导凋亡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并且与其他治疗有相互协同作用。TRAIL及其受体有良好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在肿瘤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TRAIL的深入研究将使TRAIL的治疗前景更为光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 (TRAIL R)的单克隆抗体对肾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和机制。方法 在人肾癌细胞系ACHN和Caki 1中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方法分析细胞毒效应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 (TRAIL R)的表达 ,应用荧光染色和AnnexinV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应用比色法分析多种Caspase活性在凋亡过程中的变化。结果 抗TRAIL R2单克隆抗体 (ETR2 )对人肾癌细胞系ACHN和Caki 1都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P <0 .0 1) ,而抗TRAIL R1单克隆抗体 (ETR1)的细胞毒性不显著 (P >0 .0 5 )。TRAIL R2在两种细胞表面均高表达 (ACHN :97.9% ,Caki 1:98.7% ) ,TRAIL R1表达微弱 (ACHN :7.6% ,Caki 1:7.5 4% )。ETR2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细胞毒作用 ,Caspase 8, 9, 6和 3活性在凋亡过程中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TRAIL R2的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可诱导肾癌细胞发生凋亡 ,其细胞毒性与TRAIL R2的表达有关 ,在凋亡过程中内源性与外源性凋亡通路均被激活。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以其高选择性的诱导癌肿细胞凋亡并且规避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几乎所有的肝癌细胞系均对TRAIL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1].我们在前期实验中发现肿瘤坏死因子阿尔法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ing protein 3,A20)泛素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RIP)可能是造成肝癌细胞对TRAIL耐受的机制之一[2].我们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沉默A20联合TRAIL处理肝癌细胞系HepG2和Hep3B,探讨TRAIL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能力及其泛素化调节RIP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中重要的促凋亡细胞因子。TRAIL通过与死亡受体(DR)结合发挥促凋亡效应,同时该效应受诱骗受体(DcR)的调节,进而发挥抗凋亡、促增殖等作用。TRAIL同各类受体结合所致的病理损伤效应参与糖尿病肾病(DN)、狼疮肾炎(LN)、移植性肾病等肾脏疾病进展,并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简要介绍TRAIL、TRAIL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受体在肾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NorthernBlot的方法检测TRAIL受体在肾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肾癌细胞系GRC-I和正常肾小管细胞系HK-2中的表达。结果:死亡受体DR4、DT4在肾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肾癌细胞系GRC-I和正常肾小管细胞系HK-2中强表达;假受体DcR-1在正常肾组织和正常肾小管细胞系HK-2中强表达;假受体DcR-2未见表达。结论TRAIL基因在肾癌肿瘤细胞的凋亡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25I粒子肝肿瘤组织间植入治疗诱导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手术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的首选。^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125I粒子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