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朝晖  吴险峰  邹磊 《安徽医学》2013,34(7):908-910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及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髋臼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和复位内固定,随访评价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34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骨折6~9个月均达骨性愈合。按Matta评定标准:解剖复位19例,满意复位13例,不满意复位2例。髋关节功能按D'Aubingne评分标准:优19例(55.8%),良12例(35.2%),可2例(6%),差1例(2.9%),优良率91.1%。1例股骨头坏死,2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手术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正确的骨折分型,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是获得理想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不同手术入路及方法治疗髋臼骨折。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6例,其中髋臼后壁骨折10例,后柱骨折6例,横行骨折4例,后柱后壁骨折3例,"T"型骨折3例。右侧髋臼骨折16例、左侧10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平均18.3个月。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8例、复位欠佳6例、不满意2例。按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优良18例,可6例,差2例。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入路的选择、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3例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选择入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42.6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复位标准,髋关节功能评价按Merled’Aubigne标准。异位骨化评价按Brooker分级法。结果骨折解剖复位53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5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56例(88.8%),良3例(4.8%),可2例(3.2%),差2例(3.2%)。异位骨化:I级6例,Ⅱ级3例,Ⅲ级3例,Ⅳ级0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结论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和入路、准确复位、坚强内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37例病例按照Letoumel分型,进行骨折复位后用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按Malta标准:解剖复位26例,满意复位7例,不满意复位3例。结论:手术剪明确骨折分类,掌握手术时机适当,合适的入路和可靠的内固定及满意的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郑曙翘 《安徽医学》2010,31(7):775-77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髋臼骨折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3例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骨折复位按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10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6.5个月),疗效评价按照D'Aubigne-Postel经Matta改良的标准: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1.1%。结论髋臼骨折手术入路应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陈运庆  刘文全  伍星 《四川医学》2005,26(11):1231-1233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1999-2004年对无移位的16例和移位的3例髋臼骨折进行保守治疗,对有移位的29例髋臼骨折及时切开复位,分别选用松质骨螺钉,可吸收螺钉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行CPM锻炼。结果48例全部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6个月。手术复位效果按mal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10例,一般复位4例。临床效果评估按malta临床评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保守治疗19例中,骨折无明显移位的16例,临床效果良好,3例骨折移位明显,未手术治疗,效果差。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只要病情允许,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精确的骨折复位,有效的内固定,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赵美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8):891-89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髋臼骨折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3例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折复位按M 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10例。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26.5个月),疗效评价按照D'Aubigne-Postel经M atta改良的标准: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1.1%.结论髋臼骨折手术入路应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和Kocher-Langenbeck(K-L)联合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取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通过前后联合切口手术内同定治疗的38例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拄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2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解剖复位29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3例。髋关节功能优3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7%。骼腹股沟入路无例异位骨化;K-L入路I~II度异位骨化4例,III度异位骨化1例,无7例感染。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术中能更好的显露.便于骨折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58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Letournel-J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根据不同分型选择不同手术入路,采用专用器械、重建钢板和螺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X线片显示解剖复位32例,满意复位18例,不满意复位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8个月,平均l5个月;骨折均获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折断发生,末次随访时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d’Aubigre6分法和Epstein标准评定,本组关节功能优32例,良16例,一般6例,差4例,优良率82.8%。其中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解剖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恰当的手术入路选择,良好的复位固定和对合并损伤的积极治疗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20例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后壁后柱骨折12例,前壁前柱骨折4例,双柱骨折4例,均经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5年,平均1年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优良率80%。结论: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处理髋臼骨折应向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应早期手术治疗尽可能地使骨折移位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至少使骨折移位小于3mm,作者采用多根粗克氏针拧入骨折两断端做为骨折复位把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能量髋臼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根据72例高能量髋臼骨折分型,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复位骨折并内固定。结果:全部顺利完成手术,64例获得随访,依Matta等标准:解剖复位46例,满意复位12例,复位不良6例,满意复位率为90.63%。参照Ceunnar A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1例,良16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9.06%。6例出现异位骨化,3例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手术治疗高能量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认真阅读影像资料、选择合适的入路和固定方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2006年9月~2010年9月手术治疗的18例髋臼后壁骨折,平均年龄32岁,平均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按Matta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14例,满意复位3例,复位欠佳(移位2~3mm以上)1例,15例临床结果优秀,2例并发了髋臼周围异位骨化,1例术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准确的影像诊断、术中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3.
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3D 数字骨科技术进行辅助治疗的5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术前行薄层CT扫描获取骨盆二维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 型,计算机辅助分析髋臼骨折情况并进行模拟复位,快速成型技术制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根据模型对髋臼骨折做出 明确的诊断、分型,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骨折及移位情况与术前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模型非常相似,术前模拟缩 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解剖复位41例,复位满 意9例;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32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88%。结论CT扫描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分析和模 拟骨折复位,快速成型技术能直观、精确地显示髋臼骨折的立体形态和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髋臼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 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经牵引、闭合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区域,小切口置入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31例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1例91岁患者因肺心病术后6月死亡。余30例X线片显示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6.5±3)个月,无感染、骨不连、内固定失效、螺旋刀片滑脱、再骨折及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0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80.6﹪。结论: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满意,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5月对该院收治的15例不同类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3%。结论根据不同类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早期行功能锻炼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胡樵  赵东升  李爱民 《河北医学》2007,13(8):948-950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1例,其中男28例,女3例.患者平均年龄28.6岁(24~43岁).按Neer分类法,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17例,其中伴有肩关节脱位9例.结果:31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5~2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无骨折不愈合,肱骨头部分吸收3例.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功能优20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0.32%.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宝林 《海南医学》2012,23(5):48-50
目的探讨三叉型扩展型入路骨盆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患者采用三叉扩展型入路,应用专用骨盆髋臼复位器械行骨盆重建钛板和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骨折复位治疗按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20例,满意复位6例。术后随诊14~36个月,平均25个月,采用改良Merled Aubigne评分和Postel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20例,良3例,一般2例,差1例。1例出现深部感染,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发生异位骨化。结论采用三叉扩展型入路骨盆重建钛板治疗髋臼横断骨折伴后壁骨折,可使髋臼骨折达到最大限度复位及坚强固定,并获得理想的髋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9例按照Letournel分型,前壁骨折2例,前柱骨折5例,前壁并前柱骨折3例,后壁骨折6例,后柱骨折3例,后壁并后柱骨折3例,横行骨折2例,横行并后壁骨折2例,双柱骨折3例。采用髂腹股沟切口12例,Kocher-Langenbeck切口14例,延长的髂股切口3例。骨折复位后用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24例,螺钉内固定5例。结果 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17例,满意9例,不满意3例。术后无切口感染,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结论 根 据髋臼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能使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李国建 《当代医学》2010,16(3):63-6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8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38例获得随访,随访期1~3年,平均2年,全部骨性愈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78.95%。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而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纪少军  康锦  高杰 《河北医学》2014,(9):1438-1440
目的:探讨C型髋臼骨折严重粉碎骨软骨关节面的手术重建方法、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严重髋臼粉碎性骨折23例23髋( AO分型均为C型),均为C型髋臼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及髋臼后侧( Kocher-langebeck )联合入路。术中先纠正稳定且累及范围较广的髋臼周边部位骨折块,基本使头臼关系恢复,再采用可吸收螺钉、植骨、骨软骨折块镶嵌挤压等重建粉碎严重的髋臼关节面(碎裂软骨下骨及未游离的关节软骨),后用骨盆重建接骨板整体固定髋臼骨折部。术后根据稳定程度酌情给予矫形鞋或皮牵引制动4-6周,后床上进行静力肌肉舒缩功能锻炼及关节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月渐进下地活动。结果:随访12个月至36月,平均16.6月。对位质量采用Matta标准:解剖复位21髋,不满意1髋,差1髋。临床结果评分依照改良Mered, Aubigne-Postel(3):优21髋,良1髋,差1髋。术后股骨头坏死率(5.3%),异位骨化率(46.8%)。结论:首先通过复位髋关节外骨盆骨折及复位髋关节对位关系,其次借助可吸收螺钉、植骨、骨软骨折块间的镶嵌挤压等方法可完成C型髋臼骨折的重建,术后达到满意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