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6点与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差异。方法选择因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 ng/mL、直肠指诊或前列腺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癌可疑的患者300例,分别接受6点或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为(68.4±2.1)岁。PSA水平为(20.7±1.7)ng/mL(0.9~128.3 ng/mL),其中PSA<4 ng/mL 13例,≥4且<10 ng/mL 30例,≥10且≤20 ng/mL158例,>20 ng/mL 99例。前列腺体积13.4~178.5 mL,平均体积为(63.4±3.5)mL。前列腺B超检查显示阴性211例,阳性89例;直肠指诊阴性207例,阳性93例。结果 6点与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2.9%(50/152)和41.2%(61/148)。对于PSA≤20 ng/mL、前列腺体积≥50 mL、B超检查阴性的患者,12点穿刺活组织检查的阳性率显著高于6点法。在12点穿刺活组织检查阳性的病例中,有18例在传统6点穿刺未检测到癌组织,而在添加的6点中检测到。结论 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比6点穿刺检出前列腺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展开分析,本组病例均接受经直肠B超引导下完成前列腺穿刺活检,收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病理检查等等资料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通过穿刺病理活检诊断34例,阳性率为56.67%,且PSA≥50 ng/m L穿刺阳性率明显高于50 ng/m L。结论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引入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中确有较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前列腺癌患者全部接受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比值(f/t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及经直肠前列腺6点+可疑区域活检检查。结果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60.3%病例发现异常回声结节,65.5%显示前列腺异常血流。本组前列腺癌PSA、PSA+f/t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直肠指检的检出率分别为69.0%、82.8%、60.3%及39.7%。结论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能增强活检过程穿刺的导向性,有助于增加活检阳性率。5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直肠食指引导鞘管定位前列腺穿刺活检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PSA>4ng/ml或前列腺肛诊、B超发现前列腺结节者,行食指引导鞘管定位前列腺尖部,中间,底部中间共6点和触及结节处穿刺活检,穿刺结果和文献中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有结节者19例中发现前列腺癌(PCA)6例(31.58%),PSA>4ng的43例中,18例病检为前列腺癌(41.86%),5例为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上皮类瘤样变(PIN)(11.63%),9例为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炎症(20.93%),单纯前列腺增生10例(23.26%),其他3例(6.98%).对血清PSA>4ng/ml者经直肠食指引导鞘管定位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阳性率与文献中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阳性率无明显差别(χ2=0.022,P>0.05).结论 经直肠食指引导鞘管定位前列腺穿刺活检操作容易,无需超声设备,且穿刺并发症少,安全,便捷.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对前列腺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和B超定位前列腺活检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50岁以上男性,有排尿异常、直肠指检异常、血清PSA测定升高或(和)B超检查发现低回声结节者,均行直肠B超定位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总结分析其结果。结果本组80例中,活检癌阳性者38例,PSA>4ng/ml,<10ng/ml18例中7例前列腺癌;PSA>10ng/ml57例中,前列腺癌29例;PSA<4ng/ml5例,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活检有2例前列腺癌(40%)。B超检查前列腺低回声结节60例,前列腺癌34例。结论本组结果表明,随着血清PSA浓度升高,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升高,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时,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明显增高,即使PSA<4ng/ml,部分患者也有前列腺癌可能。两种检查同时进行,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在筛查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患者,年龄49-75岁,平均64.2岁,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10ng/ml且游离PSA/总PSA<0.26或PSA10.1-50ng/ml或直肠指诊检查(DRE)异常或B超发现异常回声为穿刺指征,前列腺体积12-109ml,平均49ml,在直肠腔内注入1%盐酸丁卡因凝胶10ml局部粘膜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针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结果10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为23.5%,PSA0-4ng/ml、PSA4.1-10ng/ml、PSA10.1-50ng/ml阳性率分别为9.1%(1/11)、15.4%(6/39)、32.1%(17/53)。前列腺体积<20、20-40ml、40-60ml及>60ml阳性率分别为62.5%(5/8)、27.0%(10/37)、14.3%(7/49)、25.0%(2/8)。术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2例,3例直肠大出血,9例术后出现发热,上述患者经相关处理后恢复。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筛查前列腺癌阳性率较高的方法,但在应用中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术后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时代国人前列腺癌获诊时总PSA和游离PSA(fPSA)比值(%fPSA).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908例患者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所有患者均检测PSA、fPSA水平及前列腺体积,%fPSA定义为fPSA/总PS...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的个体化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的资料。2009年起采用个体化方案穿刺,即依据直肠指诊(DRE),经直肠超声(TRUS)和磁共振弥散成像(MRD)检查示可疑结节,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PSA修正值[包括年龄特异性PSA、游离PSA与总PSA比值(≤0.2或>0.16)、PSA密度(≤或>0.15 ng.mL-1.mL-1)、PSA速度(≤或>0.75 ng.mL-1.年-1)]、外周带厚度(≤或>0.5 cm)来制定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个体化穿刺针数和部位。初步比较个体化穿刺方案与前期方案对前列腺癌总体检出率及对PSA≤20μg/L患者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 2000年1月-2010年12月共进行前列腺穿刺1 641例,前列腺癌检出率为52.1%(855/1 641)。2005年1月起采用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共1 044例,前列腺癌检出率为52.0%(543/1 044)。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个体化前列腺穿刺方案,前列腺癌检出率(60.7%)、PSA≤20μg/L...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对 40例前列腺癌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B超、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与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 40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结果 直肠指检 (DRE)阳性率 6 2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4 .4~ 2 75 μg/L。穿刺活检确诊 2 1例 (72 % )。病理以低分化、晚期肿瘤居多。35例经随访 0 .5~ 7年 ,三年生存率 85 .7%。结论 PSA、DRE和穿刺活检联合应用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内分泌治疗是对前列腺癌特别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6针法加定点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PSA>4ng/ml且直肠指征阳性和(或)B超发现前列腺有异常回声结节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6针法加定点穿刺活检术.即在标准的经直肠超声引导6 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同时,增加异常回声结节的定点穿刺.结果 96例患者中确诊为前列腺癌者44 例(45.8%).44 例前列腺癌患者如仅按6 点穿刺方法,将有9 例患者漏诊,占20.5%.结论 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6针法加定点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术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4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ng/ml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传统6点系统穿刺活检加异常区域处1-2针活检。结果 24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病理结果检出前列腺癌61例,占25.4%,前列腺良性增生179例,占74.6%,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活检术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了依据,其方法简便,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价值。方法:依据TRUS结合CDFI选择穿刺点,对185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ng/ml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结果:确诊PCA89例中,CDFI异常血流79例(88.76%);非PSA96例中,CDFI异常血流16例(16.67%),两者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TRUS结合CDFI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能提高PCA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2年12月间在本院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78例患者与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83例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及穿刺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清PSA、前列腺体积及结节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经直肠穿刺术后患者并发发热的比例明显高于经会阴穿刺的患者,而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术后疼痛、血尿、血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经直肠穿刺和经会阴穿刺前列腺活检术都是有效的活检方法。应根据患者直肠指检是否扪及肿块、经直肠超声是否发现占位来选择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十三点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142例符合穿刺标准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直肠行前列腺十三点穿刺活检后进行病检,观察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病理分期和Gleason评分。结果:142例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中有35例(24.65%)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其中A期0例;B期1例,Gleason评分3分,阳性针数2针;C期16例.Gleason评分平均5.5分.阳性针数平均4.5针;D期18例,Gleason评分平均6.6分,阳性针数平均7.6针。结论:B超引导经直肠前列腺十三点穿刺活检法对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一种提高可疑前列腺癌患者活检阳性率的方法.方法选择经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PSA)及经直肠超声检查疑诊前列腺癌患者共60例,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进行11点系统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按部位标记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分别与PSA、MRS(磁共振波谱)及SPECT-CT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成功进行11点系统穿刺活检者49例,获取组织满意.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14例,前列腺癌检出率28.57%,疑似前列腺癌2例,不典型增生3例,前列腺增生30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11点系统穿刺活检成功率高,但需进一步积累病例以得到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刘林涛  杨罗艳  祁乐中  王小祥 《吉林医学》2010,31(22):3631-3633
目的: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0例确诊前列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DRE、PSA、影像学检查、活检及核素骨显像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临床依据。结论:当血PSA异常,而DRE(-),临床高度怀疑前列腺癌时或当己确诊为前列腺癌而需进一步确定临床分期时,影像学检查建议首推MRI。患者一旦前列腺癌诊断成立,不论临床分期如何,都应常规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彩超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活检较手指引导下经直肠行穿刺活检,阳性率有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为达到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21例患者进行了经直肠超声波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穿刺全部获得成功,无1例产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共检出前列腺癌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9例、前列腺结核1例.认为尽管CT、B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等方法都可作为临床判断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但较为切实可靠的是对可疑患者进行前列腺的穿刺活检加病理学检查,还对穿刺活检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体会。方法对104例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104例穿刺活检中,59例为前列腺腺癌,45例为前列腺增生。与术后病理对照穿刺活检阳性符合率100%,前列腺腺癌检出率为56.7%(59/104)。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前列腺癌诊断系统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941例经直肠超声检查并行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在MATLAB软件中采用年龄、经直肠超声检查指标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前列腺癌诊断系统,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该诊断系统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94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前列腺癌358例(38.04%),非前列腺癌583例(61.96%)。BP神经网络对前列腺癌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57%、92.94%、87.23%、88.00%、86.81%。结论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年龄、经直肠超声检查联合血清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