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广水辖区内高中生麻疹、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免疫效果抗体水平,为全市制定免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所辖3所高中16~18岁组的8 504名高中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麻疹、脊灰及乙脑Ig G抗体检测。结果广水市16~18岁组的健康高中生麻疹抗体、脊灰抗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2%、88.4%、86.1%。3种抗体保护水平均达到了85%以上;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P0.05)、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P0.05),不同年龄组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不同性别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9,P0.05)、乙型脑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7,P0.05)。结论广水市16~18岁组健康高中生麻疹、脊灰、乙脑抗体阳性率达到抵御相应疾病的水平,但脊灰、乙脑抗体阳性率有待提高,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应急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母体与新生儿脐血麻疹抗体水平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生儿脐血及母体血清麻疹抗体水平的观察,了解当地母婴抗体水平,探讨降低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对策。 1.对象与方法:2000年7~8月在本院分娩、昆明市区、22~31岁之间、无麻疹病史的46例产妇,于分娩前或后1d  相似文献   

4.
叶克龙  孙家明 《上海医学》1991,14(11):656-658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部分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王汉西 《四川医学》1996,17(1):57-58
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检测的研究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李慧,王汉西1989~1993年我院收治疑诊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107例,用EI.ISA法进行脑脊液乙脑lgM与双份血清乙脑lgM、lgG测定,观察乙脑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后所生婴儿的胎传麻疹抗体的动态变化,并了解其对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300位育龄妇女纳入本研究,检测麻疹IgG抗体后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设立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I组,52例)、高抗体疫苗接种组(II组,53例)、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III组,98例)和低抗体疫苗接种组(IV组,97例)。I组和III组不接种疫苗,II组和IV组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各组均于待产时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育龄妇女所生婴儿出生时、8月龄大时、接种麻疹疫苗后半个月和接种麻疹疫苗后3个月血麻疹IgG抗体,于接种麻疹疫苗后半个月同时检测麻疹IgM抗体。分析育龄妇女待产时麻疹IgG抗体水平与婴儿出生时IgG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婴儿麻疹IgG抗体的动态变化及IgM抗体的情况。结果:对育龄妇女待产时麻疹IgG抗体水平与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85,P=0.00,提示存在相关性。重复测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I组和II组、III组和IV组之间婴儿麻疹IgG抗体变化差均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而I组和III组、II组和IV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11和P=0.45)。接种后3个月各组间比较,F=1.36,P= 0.26,提示各组间此时间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IgG抗体趋势图显示,婴儿的胎传麻疹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步减少,在接种麻疹疫苗3个月时又明显升高。I~IV组婴儿麻疹IgM抗体样本/临床值比值(S/CO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95,P=0.42,提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可提高所生婴儿胎传麻疹抗体水平,使婴儿在接种麻疹疫苗前获得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会影响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2年,其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发病趋势是大龄儿童发病率高,但未到免疫月龄婴儿(≤8月龄)发病率仍占一定比例。为了探讨疫苗时代≤8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原因,我们于2003年4月对350名不足8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欧庆华  张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101-1101,1098
目的了解云浮市婴幼儿乙型脑炎抗体水平. 方法在云浮市随机抽取8足月~10岁儿童共536份血液标本,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检测乙脑IgG抗体. 结果受检儿童乙脑抗体阳性率为89.1% ,GMRT平均值为149.7.各年龄组乙脑抗体阳性率和 GMRT差异无显著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结论加强儿童乙脑基础免疫工作,对预防和控制乙脑爆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产生及其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细胞融合方法获得了6株分泌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经与4种黄病毒作交叉免疫荧光反应,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种特异性,亚组特异性及黄病毒属特异性。通过功能性抗病毒分析(血凝抑制、中和及小鼠被动保护),提出该病毒表面(囊膜糖蛋白)至少存在6种抗原决定簇。经交叉血凝抑制反应,发现国内分离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毒株间在血凝素抗原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疫苗免疫家免,取其脾和淋巴结,提取免疫核糖核酸(IRNA),注入小鼠腹腔,可转移对乙脑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力,加速抗体产生,保护小鼠抵抗乙脑病毒的攻击,降低病死率。体外作用于小鼠腹腔细胞,可转移细胞免疫应答,在乙脑病毒刺激下,腹腔细胞产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3.
免疫接种对上海乙型脑炎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测上海1985、1986年猪群乙型脑炎抗体、蚊虫乙脑带病毒率提示上海乙脑病毒的生态学变化不大。1968年以来,上海乙脑发病率的持续下降、流行特征的改变当主要归于实施免疫接种。在乙脑疫苗使用前的1952~1967年,其流行与否似同猪饲养数、水稻种植面积多少和人群自然免疫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首次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病毒感染人血管内皮模型,发现EC是JEV的易感细胞并能支持JEV在细胞中增殖。感染病毒的EC胞浆中检出JEV抗原及可疑JEV颗粒,但未见明显的形态学异常。  相似文献   

15.
1987年6月27日至1988年5月11日,在上海市奉贤县进行一次蚊虫的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率和分布特点的研究。捕捉的39923只蚊虫中,92%为三带喙库蚊。以蚀斑形成试验分离到103株病毒,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为乙型脑炎病毒。三带喙库蚊的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率为3.5%;含孕卵蚊的混合标本的乙型脑炎病毒检出率为47.6%,显著(X~2=17.94,P<0.01)高于不含孕卵蚊的混合标本的23.3%;每个混合标本含的有孕卵蚊数愈多,检出率愈高(X~2=24.83,P<0.01)。 阳性混合标本在细胞培养合内的频数分布能符合Poison曲线(P>0.3),反映了带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在自然界蚊群中的分布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JEV E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高效表达.方法:参照GeneBank中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SA14-14株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法扩增E基因全长,克隆至PUCm-T载体,经测序证实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入BL21(DE3),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扩增出了JEV E蛋白基因全长1500bp,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JEV E,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35%.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JEV E蛋白,为ELISA早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E蛋白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选用6例重症乙型脑炎尸解全脑,12头香猪乙型脑炎模型脑标本。用“病变地形图”分析了特征性病变分布特点。观察血管与病变关系后发现:脑血管内血栓、血管痉挛、血管受压等均可阻断血流。病变血管所支配区域内发生脑水肿,水肿灶中央产生软化灶。作者认为血管受损后阻碍血流,引起继发性脑缺氧、脑水肿,最终导致组织坏死。此过程是重症乙型脑炎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8.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乙型脑炎 (乙脑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在小鼠体液和细胞的免疫应答。方法 应用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的方法检测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并以灭活疫苗作对照。结果 减毒活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的CTL均值为79.2 % ,较灭活疫苗 (2 9% )高 50 .2 % ,表明减毒活疫苗具有较强的特异性CTL活性。用同批减毒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其中和抗体效价为 1∶5 ,而同批的灭活疫苗为 1∶2 0 ,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力 (ID50 ) 3 .6× 1 0 - 6 /ml,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的 (4.0~ 4 .2 )× 1 0 - 4/ml。结论 乙脑减毒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免疫在保护效力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乙型脑炎脑组织免疫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于1998年使用植物血凝素(PHA)和聚肌胞(Poly I:C),治疗乙型脑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治疗组治愈率为96.7%,对照组为72.2%,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