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45例混合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扫描所见,分析了混合性卒中脑出血与脑梗塞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两者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时的病理变化及相互演变的关系。作者提出了混合性卒中的临床治疗原则:①早期治疗大致与脑出血的治疗原则相同,待病情稳定后与脑梗塞治疗相同。②根据病灶大小及脑水肿程度,注意合理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③血压管理应适度。本组45例患者治疗结果:27例治愈(60.0%),10例存活但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22.2%),8例死亡(17.8%)。  相似文献   

2.
现对尾状核头出血误诊为高血压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尾状核出血的临床特征与CT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2 0例尾状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尾状核头部型以头痛、呕吐伴颈项强直为主要表现 ,如不行头部CT检查极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尾状核体部局限型以头痛和轻、中度精神症状为主 ,呕吐和颈项强直少见。进展型以头痛呕吐 ,颈项强直和轻度偏瘫、意识障碍 ,并出现眼部体征。脑室穿破型以突发中、重度意识障碍起病 ,表现与原发脑室出血相似。两种局限型预后良好 ,进展型无一例死亡 ,但多留有轻度后遗症 ,脑室穿破型预后差 ,病死率高。结论 尾状核出血依据血肿局限于尾状核头部、体部或波及邻近组织的不同 ,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认识尾状核梗死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资料【例1】 男,68岁。主因间断性头晕3个月,步行入院。3个月前出现间断性头昏,多于行走或体位改变时发生,无视物旋转及耳鸣。无明显言语障碍,无意志力丧失及行为异常。患高血压病20年,胃溃疡3年。查体除血压偏高(150/90mmHg)外,无其他异常。颈椎X线片示颈椎病。血清β脂蛋白19.45mmol/L,胆固醇5.34mmol/L,甘油三酯及血液动力学检查正常。头颅CT平扫及强化示左侧尾状核梗死,并扩展到内囊前支。入院诊断为尾状核梗死,给予右旋糖酐40、复方丹参及脑血通等治疗,症状缓解出院。【例2】 女,67岁。主因头昏伴发作性右手持物不稳20天,…  相似文献   

5.
报告我院经脑CT及外院MRI证实的脑干卒中71例,并探讨其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郑治敏 《现代康复》1998,2(4):390-391
腹部卒中是一种少见急腹症.病因不明.术前诊断困难.常延淡治疗,早斯开腹探查预后良好。为此对我们遇到两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高血压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性脑出血与瘤卒中的CT鉴别诊断陈向荣,朱琴秋,郭人敦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原发性血管破裂出血,而瘤卒中是在原有脑肿瘤的基础上伴有瘤内出血。如果能早期做出鉴别,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12例瘤卒中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23...  相似文献   

9.
<正> 据估计,美国每年有50万卒中新发病例,近60%的脑血管意外(CVAs)病人是由于血管粥样硬化所致脑血栓形成(ABI)。发病后30天大约85%ABI 病例仍存活,但大多数病例在功能上留下明显残疾,需要充分康复。卒中是复发性疾患,大约有1/4住院病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女,6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规律服用降压药。主因头痛伴恶心、呕吐4d入院,入院前无诱因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不伴发热及肢体抽搐,无意识丧失及大小便失禁,无肢体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障碍。自行就诊于住所附近诊所,测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按高血压脑病治疗,予调整日服降压药(具体不详),血压下降不明显,头痛症状亦不缓解,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血压170/100mmHg,肺、心、腹无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言语流利,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  相似文献   

11.
尾状核梗死的临床及SPECT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尾状核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局部脑血流 (rCBF)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经CT及临床确定的 16例尾状核梗死病人进行SPECTrCBF定量显像 ,探讨rCBF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16例病人患侧尾状核区rCBF为 ( 9.5 8± 2 .2 7)ml·10 0 g-1·min-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 15例出现同侧皮层rCBF降低区 ,rCBF为 ( 2 5 .0 8± 10 .3 1)ml· 10 0g-1·min-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7例左侧皮层rCBF降低者中 ,4例伴失语 ,其rCBF为 ( 2 1± 2 .5 8)ml·10 0 g-1·min-1,3例无失语者rCBF为 ( 2 2 .67± 5 .92 )ml·10 0 g-1·min-1,两者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8例右侧皮层rCBF降低者中 ,4例伴忽视 ,其rCBF为 ( 2 0 .76± 4.17)ml·10 0g-1·min-1,无忽视者为 ( 3 3 .2 8± 14 .75 )ml·10 0g-1·min-1,两者比较差异明显 (P <0 .0 5 )。 10例意志丧失者病侧皮层rCBF为 ( 2 0 .41± 8.71)ml·10 0 g-1·min-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尾状核梗死可引起皮层rCBF的降低 ,皮层rCBF的降低与对侧空间忽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它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其中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内小动脉破裂导致的颅内出血;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在脑血管内的栓子作用下,脑内动脉突然闭塞,血流中断,导致其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梗死的一类疾病。而混合性脑卒中是卒中患者的脑组织中既有脑出血,又有脑梗死。本病自20世纪90年代初报道以来,国内陆续有报道。我们总结了,2003年至今病例资料完整的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脑MRI立体定向活体尾状核数字化的三维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1例38岁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的MRI立体定向尾状核资料建立个体化数字化图谱.在以AC-PC线为基准线的标准脑立体定向空间对志愿者做1 mm层厚,间距0 mm的MR轴位和冠状的脑扫描,利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开发的软件系统对经MRI扫描后转存的尾状核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软件提取分割的尾状核轮廓后执行重建命令.三维重建的尾状核表面光滑、形态逼真,首次清晰地显示了健康国人活体尾状核在大脑标准立体定向空间中的位置,可直观显示,并能从任意角度浏览尾状核的形态.提示基于MRI资料的个体人脑结构数字化、可视化的三维蓐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例1:男,45岁.既往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11 a.1989-10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按脑梗塞治疗好转,病后第3天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查体可见左侧肢体肌张力略高,腱反射活跃,左侧巴氏征阳性,眼底动脉硬化,左上肢频发快速手伸屈内外翻转,前臂旋内、旋外运动,左下肢亦有伸屈运动,头CT扫描尾状核头部可见卵圆形低密度灶,确诊为尾状核梗塞,偏侧舞蹈病,经用齿吡醇治疗2 d后不自主运动消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 1998~ 2 0 0 1年收治的 3 5例丘脑卒中患者所致的智能障碍进行评估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4例 ,女 11例 ,年龄 42~ 71岁 ,平均 5 8 2岁。文化程度 ,大学 4例 ,中学 16例 ,小学 15例。左侧丘脑卒中 2 2例 (梗死 9例 ,出血 13例 ) ;  相似文献   

16.
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构建大鼠尾状核脑出血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法向大鼠尾状核内注射50μL自体动脉血,制作脑出血动物模型。方法:实验于2003—09/12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7只,随机分为实验组5只和假手术组2只。实验组用肝素化50μL微量注射器抽取50μL股动脉血,用立体定向仪将微量注射器针进针至尾状核中心,将血液分两次缓慢注入尾状核内(注射速度10μL/min)。假手术组完成立体定向术及股动脉抽血,但不注血。术后6h取脑进行病理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所有实验组大鼠尾状核内均可见血肿形成。部分血液沿针道反流至同侧侧脑室及胼胝体,血肿平均容量(13.79&;#177;5.53)μL。假手术组未发现血肿。结论:该脑出血模型成本低,操作简单,与临床脑出血相似。  相似文献   

17.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理学基础,临床和CT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1894年由Binswangr最初描述。按照该病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此病并不罕见。在60岁以上的尸体解剖病人中,约有4%患有此病[1]。作者复习了89例由CT确诊SAE的CT所见,并结合临床及病理学基础,探讨SAE的CT检查意义。1材料和方法1994年1月~1997年6月,共检出SAE89例,占同期所有50岁以上颅脑CT检查者总数的4.733%。其中男71例,女18例,年龄54-79岁,平均69.2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58例(652%),言语不清、进行性智力减退、痴呆者34例(3.2%),肢体偏瘫16例(l%),头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H型高血压患者合并脑卒中的情况。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14例,H型高血压患者628例,非H型高血压患者186例。依据其病史,辅助检查调查其合并卒中的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15.41±8.4)μmol/L。H型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比例约77.1%(628/814)。H型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年龄[(71.42±11.93)岁vs.(66.97±11.15)岁],男性比例(38.0%vs.16.0%),肌酐水平[(105.88±47.08)μmol/L vs.(88.60±35.92)μmol/L],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患者(P均<0.001)。据影像学检查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比例约为1.07%,缺血性脑卒中为12.66%,腔隙性脑梗死为54.08%,缺血灶为7.73%。H型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间仅缺血灶(4.8%vs.16.8%,P<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卒中的比例高,H型高血压患者合并缺血灶比例比非H型高血压患者低。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并发脑动脉硬化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检查28例高血压病伴脑动脉硬化的结果。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38~70岁,平均54岁;病程1~30年;其中高血压Ⅰ期 3人,Ⅱ期 8人,Ⅲ期17人。以上患者均有CT检查结果,其中分期标准参考1979郑州会议高血压诊断标准。 采用西德,EME公司生产的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诊断仪(3D-TCD)。被检者取仰卧位,头置于三维立体头架中,平静休息片刻开始检测。使用头架上的一对2MHz探头从左右颞窗分别探测双侧  相似文献   

20.
<正>尾状核梗死的常见症状为运动障碍、认知行为异常及构音障碍等,以呃逆为主要表现者国内仅有1例文献报道[1],王也等[2]报道以偏侧肢体舞蹈症为表现的脑卒中发病率为1%。同时以呃逆合并偏侧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尾状核梗死未曾有报道。现报告1例表现为顽固性呃逆及偏侧舞蹈症的尾状核梗死病例,并结合文献应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初步探讨其机制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