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7):1625-1626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先髋手术中的应用,寻求更为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40例择期行截骨矫形的先髋患儿,随机分为插管全麻组(G组)和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F组),记录并比较术前、术中和术后患儿MAP和HR的变化,监测术中肌松程度和全麻药物用量,比较术后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苏醒时间。[结果]F组术中的生命体征更平稳,MAP和HR均较G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G组,且术后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是小儿先髋手术更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
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在婴幼儿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我院近两年来采用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对 10 0例 2岁以下婴幼儿腹部手术的经验和体会。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全组 10 0例 ,男 81例 ,女 19例。年龄最小出生仅 7h ,最大 2 4个月。其中不足 10d 2 5例 ,11~ 30d2 0例 ,足月~ 6月 2 7例 ,6月以上 2 8例。体重 1 3~12 5kg。手术类别 :肠套叠、梗阻或穿孔 2 7例 ,先天性巨结肠 38例 ,食管、胃手术 2 1例 ,肝、胆、肾手术 14例。身体状况普遍较差 ,ASA多为Ⅱ~Ⅲ级 ;手术时间最长 6h ,最短1h。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行全麻插管再作骶管阻滞。麻醉前常规肌注阿托品 0 1mg ,1~ 2岁患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马多术前骶管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术前经骶管注入含曲马多100mg+2%利多卡因5ml+恩丹西酮4mg+生理盐水共20ml溶液,B组手术结束前10min由莫非氏壶滴入曲马多100mg+恩丹西酮4mg。采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拔管后、离室前以及术后1、3、6h进行痛觉和镇静程度评分,并记录有无躁动、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拔管后,离室前,术后1、3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t=-5.961,-8.362,-4.038,-3.565;P=0.000),术后6h VAS评分2组无显著性差异(t=-1.403,P=0.166);A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在拔管后,离室前,术后1、3h明显高于B组(t=9.409,10.407,8.167,4.082;P=0.000),2组术后6h的镇静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428,P=0.670)。B组患者拔管后、离室前躁动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χ^2=12.000,P=0.001;χ^2=9.600,P=0.002;χ^2=13.017,P=0.000)。结论曲马多100mg术前骶管阻滞是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较好的镇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但术中氯胺酮使用剂量大,易出现呼吸、循环不稳定,且镇痛不全,无肌肉松弛作用,手术后苏醒时间长,患儿常有不自主肢动和苏醒期躁动、梦幻等,其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5.
我科采用连续骶管阻滞麻醉,成功用于肛肠科手术患者40例,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在治疗骶管阻滞引起局麻药中毒的应用.方 法回顾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10年11月期间应用丙泊酚治疗22例骶管阻滞引起局麻药中毒病例,以1997年9月~2002年5月地西泮治疗的18例骶管阻滞引起局麻药中毒病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给药后治疗情况,监测给药前(T1)及给药后3(T2)、5(T3)、10 min(T4)和20 min(T5)各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变化[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 结果 两组局麻药中毒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丙泊酚组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15±6)s和患者清醒时间(6±4)min均明显低于地西泮组(P<0.01).结论 静脉注射丙泊酚能有效控制骶管阻滞引起局麻药中毒的毒性反应,能迅速改善中毒症状,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萍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265-266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80例ASAⅠ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骶管阻滞组(A组)和氯胺酮肌注诱导复合骶管阻滞组(B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体动、呛咳、术后躁动、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清醒时间。结果 A组术中体动、呛咳、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均较B组明显减少,A组清醒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优于氯胺酮肌注诱导复合骶管阻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辅助骶管阻滞与静脉全麻喉罩置入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将行下腹部手术的11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注全麻喉罩置入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辅助骶管阻滞麻醉。观察2组手术开始前(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30 min(T2)时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 O2)和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波动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T1、T2时点的MAP、HR、RR指标较T0波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采用丙泊酚辅助骶管阻滞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急诊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患儿均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和维持,其中研究组骶管注入0.5%利多卡因8~10 mg/kg,对照组罗库溴铵0.6 mg/kg单次静脉注射后以瑞芬太尼0.3~0.5 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关腹膜时停止瑞芬太尼静脉泵注.术毕两组停止吸入七氟醚.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研究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骶管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可安全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骶管阻滞麻醉在肛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60例行择期肛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A、B组.每组80例。A组行改良骶管阻滞,B组行传统骶管阻滞。A、B两组麻醉药物均用2%30多卡因10ml+0.894%甲磺酸罗派卡因10ml。结果传统组麻醉穿刺失败或效果欠佳改其他麻醉12例。改良组穿刺失败2例。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法骶管麻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副作用少、安全性高,麻醉效果确切,可替代传统法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肛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1.
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喉罩吸入七氟醚全麻联合骶麻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60例,年龄1~6岁,随机均分为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组(A组),喉罩吸入七氟醚组(B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组(C组).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记录呼吸循环变化,诱导和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C组相比,A、B组诱导平稳,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切皮后30、60 min、术毕时B、C组HR明显快于A组和诱导前(P<0.05).B、C组术中体动、气道辅助处理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喉罩吸入七氟醚全麻联合骶麻气道管理方便,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与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非洲儿童手术中的应用,为儿童麻醉提供参考. 方法 4~6岁行下腹部及下肢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完全随机分为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A组)和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观察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前后(T1、T2)及术毕拔出喉罩/气管导管(T3)时的MAP、HR和Sp0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副作用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MAP、HR和Sp02在To和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P和HR[(68±10) mmHg(1 mmHg=0.133 kPa)、(108±17)次/min]在T2时明显低于B组[(91±8) mmHg、(139±18)次/min] (P<0.05);A组MAP和HR[(67±9) mmHg、(121±16)次/min]在T3时也明显低于B组[(85±9) mmHg、(141±17)次/min] (P<0.05);A组术后VAS评分[(1.5±0.5)分]明显低于B组[(6.5±1.5)分](P<0.05),A组苏醒时间[(5.8±2.4)min]明显短于B组[(12.2±2.8) min](P<0.05),A组术后躁动(4例)明显低于B组(17例)(P<0.05),术后A组啼哭和呛咳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患儿诱导期和苏醒期有更加平稳的血流动力学,且术后疼痛明显降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是非洲儿童下腹部及下肢部位手术的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腹股沟斜疝疝囊结扎术患儿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结扎术患儿30例,年龄7月~7岁,体重8~24kg,ASAⅠ级,根据Marsh参数,靶控输注异丙酚,在效应室浓度达到4.5μg/ml时,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记录入室时(T0)、切皮前(T1)、切皮后1、5、10min(T2-4)和术毕(T5)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苏醒时间、术后2、4h的镇痛效应及术后4h患儿家长的满意情况。结果患儿各时点HR、RR、SpO2均在正常范围;苏醒时间为30~52 min;术后2、4h时患儿镇痛有效率分别为80%和93%;术后4h时患儿家长满意率为83%。结论腹股沟斜疝疝囊结扎术患儿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时,麻醉效果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眼科手术患儿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患儿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眼科短小手术患儿48例,年龄4~12岁,按年龄和麻醉药物分为4组(n=12):ⅠPK组4~7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ⅠPR组4~7岁,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K组8~12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R组8~12岁,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ⅠPK组和ⅡP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异丙酚6 mg·kg-1·h-1及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维持麻醉.ⅠPR组和ⅡP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输注异丙酚6 mg·kg-1·h-1和瑞芬太尼0.1 μg·kg-1·min-1,瑞芬太尼每2分钟增加0.025 μg·kg-1·min-1,直至0.2 μg·kg-1·min-1.于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冲洗眼球时、手术开始后即刻、手术开始后15 min和出手术室时,记录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CSI).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总镇静时间.计算瑞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比较,4组SP、DP、HR、RR和CSI均降低(P<0.05);与ⅠPK组和ⅡPK组比较,ⅠPR组和ⅡPR组RR和CSI降低,术中体动和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麻醉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与ⅠPR组比较,ⅡPR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ⅡPR组瑞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小于ⅠPR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眼科短小手术患儿麻醉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血液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而不同年龄患儿瑞芬太尼用量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65~9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研究组(NB组)和对照组(SA组),每组30例。NB组在超声引导下先行髂筋膜间隙阻滞(0.4%罗哌卡因50ml),然后行骶丛神经阻滞(0.5%罗哌卡因20ml);SA组行轻比重单侧腰麻2.0~2.5ml(0.5%布比卡因2ml+灭菌注射用水1ml)。记录两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完善时间。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摆放体位前1min(T_1)、摆体位时(T_2)、手术切皮时(T_3)、手术开始后30min(T_4)、手术结束时(T_5)、术后24h(T_6)的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辅助使用多巴胺、阿托品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NB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完善时间明显长于SA组(P0.05)。T_1、T_2、T_6时N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A组,T_3、T_5时N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SA组(P0.05)。NB组使用多巴胺2例(6.7%),明显少于SA组的8例(26.7%)(P0.05)。NB组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S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手术,可减轻摆放体位所致的疼痛,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且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均分为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组(A组)和丙泊酚持续泵入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中知晓、血管活性药以及丙泊酚使用剂量.结果 A组血管活性药和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中知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可降低血管活性药和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52例ASAⅠ或Ⅱ级拟行单侧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U组)和传统体表定位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N组)。局麻药为0.2%盐酸罗哌卡因,总量为1ml/kg。肌间沟入路和腋路分别给予局麻药总量的一半。观察两组注入局麻药后5、10、15min的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的阻滞情况、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注入局麻药后5、10、15min时U组桡神经阻滞有效率明显高于N组,注入局麻药后10、15min时U组尺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有效率明显高于N组(P0.01或P0.05)。U组麻醉优良率为26例(100%),明显高于N组20例(76.9%)(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9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45~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ml/h;右美托咪啶0.25 μg·kg-1·h-1组(D1组)和右美托咪啶0.50μg·kg-1·h-1组(D2组)于15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μg/kg,然后分别以0.25 μg·kg-1 ·h-1或的0.50 μg·kg -1·h-1速率静脉输注至拔除气管导管.麻醉诱导: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1.0μg/ml,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2 mg/kg,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 ng/ml,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ng/ml,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0.1 mg·kg-1·h-1,TCI异丙酚,调节其血浆靶浓度,维持Narcotrend指数37 ~ 46.记录术中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和异丙酚的用量、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苏醒时间、术中和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间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的用量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烦躁、呕吐、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降低,D2组异丙酚用量减少(P<0.05);与D1组比较,D2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和麻醉恢复期烦躁、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0 μg·kg-1·h-1用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韦舜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513-1515
目的:探讨了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06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24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血糖(Glu)的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2、T3和T4时DBP、SBP、HR、NE、Cor和Glu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而F组变化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F组T1、T2、T3和T4时DBP、SBP、HR、NE、Cor和Glu均较S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符合丙泊酚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时血液动力学较为稳定,机体应激反应弱,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靶控输注丙泊酚时的瑞芬太尼群体药代动力学,并探索协变量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50例,年龄25~93岁,27例患者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1.min-1或23例患者0.6μg.kg-1.min-1。采集动脉血分析血药浓度,NONMEM分析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结果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适合用三室模型描述,性别和年龄显著影响中央室容积(V1)和深外周室容积(V3),瘦体重(LBM)、体表面积(BSA)和体重指数(BMI)不影响其药代动力学。患者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参数典型值为V18.76 L(男)、5.10 L(女),浅外周室容积(V2)5.93 L,V34.90 L,系统清除率(CL1)2.86 L/min,浅外周室清除率(CL2)0.70 L/min,深外周室清除率(CL3)0.23L/min。结论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其经血液和组织酯酶迅速水解的特点一致。女性V1比男性低42%,V3与年龄有关,体重、LBM、BSA和BMI不影响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