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其多数病例通过及时正确治疗,均可在2个月内获愈。但少数病例病情严重或误治、失治,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仍不能恢复时,即称为顽固性面瘫,属临床常见难治之症。笔者采用电针配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58例,疗效显著。治愈率达9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面瘫为面瘫持续2个月以上,之所以称之为顽固性就是指其治疗效果差、时间长且易发生后遗症。单纯针刺治疗效果不明显,诸多医家结合他法,针对顽固性面瘫综合治疗,起到了缩短疗程、治愈率高、后遗症少的疗效,现将近五年研究顽固性面瘫结合疗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面瘫即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多由寒冷刺激、细菌、病毒感染引起.顽固性面瘫则指病程较长(一般为2~6个月),经多种治疗效果不佳者.笔者于1998-2002年采用电针配合口服华佗再造丸治疗顽固性面瘫56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纯电针治疗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自1991年始,我们采用局部羊肠线埋藏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1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19岁。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且均为经采用针灸、理疗或内服中、西药治疗后疗效欠佳者。 1.2 治疗方法 1.2.1 选穴:患侧阳白透鱼腰,地仓透巨髎。下关透  相似文献   

5.
陈吉  管占伟 《农垦医学》2011,33(4):332-333
笔者自2006年以来对顽固性面瘫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经各种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无明显好转者,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排除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及外伤、肿瘤引起的面瘫。  相似文献   

6.
钟巧芬  姜兰  毛丽 《医学争鸣》2009,(24):2943-2943
1临床资料目前临床尚未对顽固性面瘫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我科根据临床及病程界定在1mo以上,长期治疗无效者,但除外由于外伤、肿瘤等手术后所造成的不可逆性面神经麻痹.根据这一标准,2005—11/2009-06我科收治门诊患者60例,年龄3~72岁,病程1mo以上.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颈交感神经阻滞在不同病程治疗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面瘫)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共28例病人,根据病程分为3组1~15天,16~30天,30天以上,分别应用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分别对不同病程组患者给予10次连续治疗,治疗后评测各病程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各病程组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面瘫在早期病程,半个月病程和1个月以上病程总有效率达到100%,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COM)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40例行手术治疗的COM并面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及面瘫程度、面瘫病程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 术中发现面神经管破坏最常见部位是鼓室段29例(72%),共存迷路瘘管10例(25%),共存脑膜暴露11例(27%).不完全面瘫与完全面瘫的时候面神经恢复良好率(HB分级1~11级)无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率为47.6%.面瘫病程<1个月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显著性提高≥1个月.结论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及面神经经局部减压技术是治疗COM并面瘫的有效术式,手术时机影响面神经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46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性面瘫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 ,但对耳内及耳后 (翳风 )部位带状疱疹引起面瘫的报道不多见。笔者于 1 994年 1 0月~ 2 0 0 0年 1 2月采用针刺等综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性面瘫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4 6例均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人 ,随机分两组。治疗组 1 80例 ,男 82例 ,女 98例 ,年龄 7个月~86岁。左侧面瘫 1 0 8例 ,右侧面瘫 72例。病程 1天~ 1年。对照组 1 6 6例 ,男 88例 ,女 78例 ,年龄 3~85岁。左侧面瘫 84例 ,右侧面瘫 82例。病程 1天~2年。全部病例患侧耳内或耳后均有片状带状疱疹。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1针刺主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透针加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透穴刺法加中药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38例,以7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愈23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37%.结论 透针加中药对顽固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临床常见病,大部分病例经常规针刺治疗15~ 20次即可痊愈或好转.若病情重者,病程2个月以上未明显改善者临床称为难治性面瘫.王季良主任医师辨证难治性面瘫,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原则,治愈难治性面瘫疗效显著,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已是众所周知,但临床发现近年来部分患者的治疗周期在延长,相当部分患者的疗程超过1个月,而面瘫超过1个月未愈往往容易出现后遗症,如口眼联动、面肌痉挛、面肌萎缩等。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就成为临床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十几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针药结合治疗的一些做法与经验,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志跃  孙艳秋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15-2515
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又称为“面瘫”。近年来以穴位对刺透穴法治疗病程较长、常规疗法疗效不显著的顽固性面瘫,取得较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面瘫发病后治疗2个月仍未痊愈者,可定为顽固性面瘫。从整体观角度出发,正气虚损是顽固性面瘫的根本病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气虚或邪气阻滞经络气血的运行导致面部经筋肌肉失于气血濡养、温煦。王丕敏导师以"经筋失养"立论,在整体观指导下,局部采用手法提捏推筋激发经气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腹四穴(即气海、中脘、双侧天枢)温针灸益气养血、温通经脉,整体调节脏腑气血的运行。根据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为治疗顽固性面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又名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 ,是小儿哮喘的一种类型。咳嗽以夜间及清晨吸入冷空气、运动或情绪变化后加剧的顽固性发作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病程多在一个月以上。经多种抗生素和镇咳药物治疗无效 ,按CVA给予平喘、抗过敏药物治疗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1 0月我院收治 84例。男 48例 ,女 3 6例 ,年龄 1岁~ 2岁 4例、~ 3岁 2 2例、~ 6岁 3 1例、>9岁 2 7例。病程 1个月以上 52例 ,2个月以上 2 0例 ,3个月以上 9例 ,4个月以上 3例。夜间或清晨发作性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风痰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顽固性面瘫风痰瘀阻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牵正散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1次/d,5次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面瘫症状积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治疗组为8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面瘫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风痰瘀阻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面瘫症状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颇多,物理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常用红外线、低频电针、低频电脉冲。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超短波等法治疗,但物理因子的选择应用在面瘫的不同阶段有所区别,应结合面神经的解剖特点和面瘫的病理改变来选择治疗方法。本文报道超短波及超短波加低频电脉冲对面瘫不同阶段的疗效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周围性面瘫85例,男45例,女40例,年龄18~50岁,按病程及治疗分组:第1组:超短波治疗2周以内急性期的患者40例;第2组:超短波治疗2周以上至2个月恢复期的患者20例,第3组:超短…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4例均为东方医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68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1岁7个月;病程最长11个月,最短10d。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114例。1.2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确诊为周围性面瘫。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单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  相似文献   

19.
面瘫,中医又称“口眼喎斜”、“口噼”、“歪嘴风”等,归属于中医“中风” 中经络范畴。目前治疗本病方法很多。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电针配合频谱治疗面瘫11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0例患者均为1994年9月-2000年10月就诊病人。其中,男性47例,女性63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2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1d,发病1-7d者92例,8-30d者15例,1个月以上者3例。右侧面瘫54例,左侧面瘫56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朱琏手法加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侧面部采用朱琏手法(兴奋法Ⅱ型)加隔姜灸治疗,四肢穴位采用朱琏手法(抑制法Ⅱ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加艾条灸治疗,经3个月治疗后,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2.5%高于对照组67.5%(P<0.05).结论:朱琏手法加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加艾条灸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