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麸炒北苍术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苍术为菊科植物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memsis DC.Koidz.或茅苍术A.lancea(Thrnb.)DC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之功效,药典收载有生苍术、麸炒苍术2种[1]。苍术是经典名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主要组方药,苍术挥发油有多方面活性,在治疗急性痛风加味四妙丸处方中,苍术挥发油部位在抗炎、镇痛及降尿酸活性上均起主要作用[2]。李迎春用GC-MS法分析了炒苍术挥发油成分[3]。不同炮制方法对....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4,(7)
目的通过对比苍术麸炒前后正丁醇部位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的药效变化,以药效寻找物质基础,阐释麸炒苍术的炮制机理。方法以大鼠湿阻中焦证为模型,测定不同组别大鼠小肠推进率、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尿量、尿液的水孔蛋白2(AQP2)的量以及脾脏的质量。结果各给药组大鼠小肠推进率、GAS水平较模型组增高,经t检验麸品较模型组有差异;生品高剂量组能增加模型大鼠尿量、降低尿液AQP2的量,较模型组有差异;生品以及麸品正丁醇部位能增加模型大鼠的脾脏质量,且与造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苍术麸炒后正丁醇部位健脾和胃作用增强且燥性得以缓和,正丁醇部位是药效变化的有效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3.
二妙丸与四妙丸的组方及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妙丸是燥湿清热的一个经典方。历代医家以二妙丸方为基础方的加减方颇多,最典型是加牛膝、薏苡仁而成“四妙丸”。二妙丸专于清热燥湿,适于一切湿热症;四妙丸偏于利湿除痹,是治疗湿热痿痹证的主要方剂,应用于各种湿热浸淫偏虚疾患。  相似文献   

4.
米泔水浸炒和麸炒对苍术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Koidz等的干燥根茎,功效燥湿、健脾、祛风、解郁。现代药理证实,其临床功效主要与挥发油含量有关。已有实验报道:苍术挥发油少...  相似文献   

5.
麸炒北苍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霞  孟大利  李铣  王金辉 《中草药》2004,35(5):500-501
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的苍术项下二种基源植物之一,即菊科植物茅苍术A.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苍术性味为辛、苦、温,专人脾胃,具有燥湿健脾、辟秽化浊、祛风湿、解表、明目等诸功效。通常经炮制成麸炒苍术药用。为探索麸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6,(5)
目的探究苍术麸炒前后对痰湿困脾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饮食不节、潮湿环境、强迫游泳方法建立痰湿困脾模型大鼠,分别口服生、麸炒苍术以及平胃散,用ELISA法测量不同组别大鼠给药后消化道水通道蛋白2(AQP2)、水通道蛋白3(AQP3)以及血清抗利尿激素(ADH)、胃泌素(GAS)、淀粉酶(AMS)活性和肠管含水量等指标。结果生、麸炒苍术均使造模大鼠大肠肠管含水量下降,血清GAS含有量以及AMS上升,但麸炒苍术在恢复消化道AQP2和AQP3含有量,以及血清ADH含有量方面优于生苍术。结论麸炒有提升苍术治疗大鼠痰湿困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四妙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雄性,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雷公藤多苷组(GTT9.45 mg.kg-1)、四妙丸低、中、高剂量组(1 080,2 160,4 320 mg.kg-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于大鼠右后足足跖皮内,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分别给予灌胃治疗,观察各组足肿胀值,测定血清中SOD的含量,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用sqRT-PCR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结果:四妙丸给药后,大鼠足肿胀均显著减轻,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均显著提高,免疫器官脾脏肿大有所缓解,胸腺损害均显著减轻,滑膜组织中IL-1β,IL-6,TNF-α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四妙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和关节肿胀,改善关节功能,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麸炒(焦)苍术与生苍术,炮制后化学成分含量有变化,药效也有差异。焦苍术最佳炮制工艺:温度220~230℃,翻炒频率50次/min,炒制6 min。茅苍术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含量最高的是β-桉叶油醇(18.894%),其次是苍术酮(13.707%)和茅术醇(11.053%)等88种化合物。动物实验研究作用广泛,有燥性、助消化、降血糖、抗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抗肿瘤、调节脂代谢、杀虫、致突变、抑菌、调节免疫作用。药理及成分研究已较为深入,单体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尚属空白,细胞层面及代谢组学研究报道较少,今后应侧重分子与细胞层面研究。  相似文献   

9.
苍术麸炒前后正己烷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了麸炒苍术的G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以炒制时间为区别,对麸炒苍术与生苍术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比较,揭示麸炒苍术的炮制原理。方法采用正己烷超声提取苍术中的化学成分,以毛细管GC法进行分析。结果所建立的G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GC-MS法指认3个色谱峰;在苍术炮制过程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降低;各组分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结论为优化苍术的炮制工艺,揭示苍术的麸炒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苍术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來源的生苍术和麸炒苍术中多糖的含量,考察麸炒对苍术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测定了从17个地区收集来的生苍术片和麸炒苍术片中多糖的含量,在0.004 08 ~0.012 24 mg·L-1葡萄糖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1.92%,RSD 2.58%.不同产地的生品苍术多糖含量在3.45% ~ 24.6%,麸炒苍术多糖含量在3.34%~17.45%.结论:不同产地的苍术中多糖含量存在差异,苍术麸炒后多数样品中多糖的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焦苍术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优化苍术炒焦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苍术中鞣质质量分数和小鼠腹泻指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各因素(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翻炒频率)对苍术炒焦工艺的影响。结果苍术炒焦最佳工艺为220~230℃,翻炒频率50次/min,炒制6 min。结论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焦苍术的质量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或北苍术A. chinensis的干燥根茎。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之功效,苍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抗肿瘤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代研究证明,苍术中萜类、多糖类等化合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和转移,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滞细胞周期和信号转导,还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对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均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因此,通过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苍术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以期为苍术抗肿瘤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孟璇  孙林  孟兆青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4,45(24):3549-3552
目的 以人参Ginseng Radix和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药对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参、白术单煎液与合煎液的化学成分变化,以期从化学成分角度阐明人参-白术药对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 采用HPLC法,Hypersil ODS(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0~35 min,5%~35%乙腈;35~40 min,35%乙腈保持;40~80 min,35%~95%乙腈;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 ℃;体积流量1 mL/min.结果 经HPLC指纹图谱分析人参、白术单煎液与合煎液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人参-白术合煎液中的人参皂苷Rg1、Re、Rf、Rd和白术内酯I的量明显增加,并出现了1个新色谱峰,其他成分无明显变化.结论 人参与白术配伍可促进人参中皂苷类成分的溶出,并产生了1个新的色谱峰,可能是该药对配伍的科学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香附炮制前后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菲亚  卢君蓉  彭伟  傅超美  张乐乐  刘芳  王世宇 《中草药》2013,44(23):3321-3327
目的 建立香附生品、参照品和醋制品的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拟从整体角度表征香附炮制前后化学信息的变化。方法 采用GC-MS法,建立了3组香附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A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香附各制品相似度良好,验证了前期筛选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得到了香附生品共有峰52个、参照品28个、醋制品53个,鉴定了其中46个峰。对比分析发现,香附炮制后其挥发油成分种类、质量分数均有所变化;以生品为参照,对比参照品和醋制品共有成分,结果醋制品挥发油成分种类保留更为完整。结论 以醋作为炮制辅料科学合理,可起到稳定保护香附挥发油成分的作用,为揭示香附醋制机制及其物质基础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根据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指纹图谱形状特征,建立一种快速精准辨识不同产地与炮制品的方法.方法 建立45批不同产地与炮制法的白术UPLC指纹图谱库,运用总量统计矩及相似度法、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相似文献   

16.
夏天无与延胡索药材的源植物同为紫堇属植物,均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性味功效相近,但实际临床应用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查阅文献,从传统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比较分析夏天无与延胡索的异同;并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生源途径、药效、药动学和体内过程以及传统药性药效等方面对夏天无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建立和完善其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金慈  陆兔林  毛春芹  季德  李林  肖永庆 《中草药》2013,44(19):2710-2716
目的 比较莪术醋制前后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sc 40%CCl4橄榄油溶液合并ig乙醇、饲喂高脂饲料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持续给予诱导剂7周。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2 mg/kg)阳性对照组、生莪术(0.95、1.90 g/kg)给药组、醋莪术(0.95、1.90 g/kg)给药组,各给药组于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8周。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水平,肝脏指数,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血清ALT、AST、TBiL、HA、LN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Hyp、MDA的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生莪术、醋莪术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醋莪术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生莪术,且其高剂量组有明显的治疗优势。结论 莪术醋制后抗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大黄外观色泽、干燥耗时、折干率和有效成分的量为指标,考察大黄适宜的干燥方式。方法 供试用大黄品种为掌叶大黄,外观色泽考察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用热浸法提取浸出物;HPLC法测定蒽醌、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量。结果 低于65 ℃烘干、阴干、晒干和熏干的大黄色泽良好,断面呈黄棕色,而高于65 ℃烘干的大黄药材断面深棕色;在大黄有效成分方面,浸出物和蒽醌的量以晒干大黄为最高,分别为34.32%和1.90%,次之为45 ℃烘干大黄,分别为33.53%和1.68%;干燥温度过高,蒽醌的量显著降低;不同温度的恒温烘干处理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没食子酸和儿茶素的量均呈递减趋势。结论 大黄适宜的干燥方法是45 ℃恒温烘干或晒干。  相似文献   

19.
吴志刚  范传颍  包晓青  陶正明  姜武 《中草药》2014,45(8):1136-1142
目的 分析14种山药DioscoreaeRhizoma种质ITS序列,为山药种质资源分子鉴别和进化关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PCR克隆扩增ITS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Clustal X(v1.83)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V4.1)计算序列核苷酸比例及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树(Neighbor-joining,NJ)和最大简约树(Maximum parsimony,MP)。结果 14种山药种质ITS序列全长为558~594 bp,其中ITS1长度为141~165 bp,ITS2长度为146~158 bp;ITS序列存在大量的转换、颠换,转化/颠换比率为5.347,ITS1和ITS2序列均显示102个变异位点;14种山药种质K2-P遗传距离为0~0.517 2;薯蓣Dioscoreaopposita、褐苞薯蓣Dioscoreapersimilis、日本薯蓣Dioscorejaponica关系亲密,组成单一支系;参薯Dioscoreaalata与山薯Dioscoreafordii关系亲密,聚为另一分支,并位于发育树基部。结论 ITS序列系统树为澄清山药类资源进化关系奠定了基础,序列中丰富的变异位点为多基原山药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蔡永敏  郭文静  郝鹏飞 《中草药》2016,47(1):183-186
姜黄是临床常用药物,在古代方剂中常作为活血行气之要药被广泛应用。但文献记载姜黄的原植物却不尽一致。初载温郁金为其主要的原植物,后将温郁金排除于原植物之外。通过古今文献考证温郁金药用的历史沿革及姜黄和莪术功能主治的异同,表明温郁金从唐宋始载为姜黄的原植物之一,至清代、民国被一直沿用;现代文献中也多将温郁金作为姜黄的原植物之一,其根茎的纵切片——片姜黄在功能主治上与莪术有异,与姜黄则完全相同。将温郁金作为姜黄的原植物符合古今文献记载以及药物功效规律和临床应用实际,有利于临床对古方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