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院5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与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对该院2011年第一季度、2012年第一季度、2013年第一季度5种清洁手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介入手术、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干预前相比,第二阶段干预后该5种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从92.7%下降到8.5%,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从4.0%升高到19.4%,合理干预成绩可喜。在给药剂量、给药途径、药物品种选择、术中追加方面已基本实现100%合理,但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适宜情况审视、术前给药时机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时间等方面仍存在多例不合理现象,致使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仍不让人满意。结论:该院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采取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模式,但离原卫生部规定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应继续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5月480名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80例患者100%使用抗菌药,抗菌药联合使用率为7.08%,预防用药均于术前30min给药;大部分抗菌药的药物利用指数≤1;术后感染率为0.83%;107例胎膜早破孕产妇宫颈分泌物病原菌阳性率42.06%。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管理,促进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法,统计我院2011年1-12月10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10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达100%,用药疗程不合理55例(55%),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5例(5%),联用不合理2例(2%),无药敏试验支持更换药物5例(5%)。结论:我院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医院用药干预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应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某院普外科2009年6~12月(干预前组)和2010年6~12月(干预后组)入院的部分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观察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用药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干预前组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率为83%,干预后组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率为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的用药起点过高、不合理联用、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在干预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该院实施的合理用药方案对提高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减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等有效,但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情况,评估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009-01~2009-03本院161例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标准参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果本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比例为91.9%,无指征用药占27.9%,使用药物以头孢菌素为主(82.9%),多为单用(67.7%)4,1.6%的患者出院带药。结论本院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干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调查分析某院2011年Ⅰ类切口手术归档病历,根据全国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及某院开展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时间(7月1日),将2011年1~6月的病历作为A组(干预前),7~12月的病历作为B组(干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的使用率、用药金额、使用强度均有明显下降;合理使用抗菌药比例上升;两组数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后,某院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更趋合理,但也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应完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1日~31日出院的193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9.5%,其中合理56例(29.0%)、基本合理43例(22.3%)、不合理94例(48.7%)。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当、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机不当。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仍有不合理现象存在。因此,应加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预防用药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干预前后我院外科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性,考察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干预前)及2010年1~12月(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的出院病历,对比干预前、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术前0.5~2 h内给药率86.9%,一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为77.6%,抗菌药用药时机和药物选择的合理性提高,但仍存在应用率高、用药时间长等问题。结论:医院采取的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某院骨科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小勤 《中国药师》2009,12(11):1612-1614
目的:评价某二级医院骨科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地调查2008年1~12月96例骨科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结果:96例患者中,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达100%。术后应用时间≤48h的病例数为0,48h≤t≤72h7例,占7.29%,连续用药5~7d的有51例,占53.13%,用药7~12d有38例,占39.58%。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5个种类,涉及药品11种。应用最多的是头孢呋辛,依次为奥硝唑、关他环素。结论:某院骨科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为规范该类手术抗菌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6-12月2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出院病例抗菌药使用情况、术后感染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率为15%,平均用药时间为2.1 d,最长用药时间为4 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共涉及4类6种,应用频次排序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西酮、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头孢唑林。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平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费用占平均总药费的30.1%。结论: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率为15%,低于原卫生部关于Ⅰ类切口抗菌药使用率小于30%的要求,但在用药病例中存在药物选择、用药疗程、给药时机等方面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实施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 2012年甲状腺和乳腺手术出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的使用率从100%下降至29.83%,药物选择合理率由29.04%升至98.36%;给药时机合理率由88.94%升至98.69%,24 h内停药者达到59.34%。结论: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实施综合干预,为临床药师进一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推进合理使用抗菌药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西京医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方法:选择干预前后,符合要求的剖宫产手术患者病历各200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并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前200例患者中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使用率为96.00%,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为1 737元;干预后200例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13.00%,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为156元。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况分析,进行事前宣传、事中干预、事后处罚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下降,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6月(干预前)及2011年10月-2012年2月(干预后)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从96.50%下降到31.00%,在用药选择、给药时机和疗程、预防用药合理性等方面较干预前有较大改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抗菌药物应用采取的系列干预措施有效可行,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对比情况,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3月间173例I类切1:2手术患者病例与2012年1月3月间203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I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2011年100%下降至2012年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合理性均有显著提高,但在药物选择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干预措施对减少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因素有了明显改善,用药的合理性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还需进一步加强干预和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2年1—10月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共200份,对抗茵药物的选择、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用药疗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单一用药者197例,占98.5%;给药时间均为术中断脐后;用药疗程为48h者128例,占64%。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骨科在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为加强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提取2012年10~12月(干预后)及2010年10~12月(干预前)骨科病房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调查两组抗菌药应用情况,同时对限制抗菌药应用后Ⅰ类切口感染率和人均住院药费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专项整治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率<30%,86.37%抗菌药使用时间<48 h,且人均住院天数和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但仍有13.43%病例存在用药疗程过长,9.45%用药指征不明确,22.39%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等问题。结论:抗菌药在该院骨科的应用趋于合理,保持这一良好势态并持续改进尚需继续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510份剖宫产手术病历,对抗茵药物预防性用药方案、联合用药情况、给药时间、持续用药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510例剖宫产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以β-内酰胺类和奥硝唑为主。2009-2011年我院抗茵药物二联用药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已无三联用药。507例患者术前0.5~2h给药,占总病例数的99.4%。3年来持续用药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但仍〉48h。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存在选药欠合理、持续用药时间长等问题,需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干预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药学干预,规范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干预前后病例抽查内容进行比较与分析,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及频次、给药时机、用药时间、给药次数逐一统计。结果: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在给药时机、给药次数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趋于合理。用药时间在2~3d也有提高,但提高的力度还不够。结论:我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在某些方面,如用药时间偏长、用药品种选择上需要继续改进,选择更理想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现状,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7—12月所有剖宫产病例共计371例,对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频次最高的是甲硝唑351例(42.24%);347例(93.53%)患者采取术后给药方式;围术期用药时间疗程主要集中在72~120h(81.67%);少数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单次剂量选择存在不合理。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剖宫产围术期预防用药管理,加大对临床科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将围术期用药纳入医院合理用药考评标准,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心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分两步制定干预措施,督促落实.对干预前(2011年)及干预后(2012年、2013年1~6月)心脏介入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诊断性介入造影术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预防用药率分别由干预前的90.72%、99.07%下降至0,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预防用药时间由干预前的3d以上缩至为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药师有效地促进了心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