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柴胡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考察柴胡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以确定最佳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药典法、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4种提取方法,以得油率和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指标,对4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的得油率为0.46%,约高出其他方法7倍。GC—M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差异较大,尤其是有效成分之一己酸的含量。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提取效率远远高于其他方法,但该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其它方法相比有较大差异,故不能完全肯定此提取方法,尚需药效学的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超临界CO2萃取联合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柴胡挥发油的工艺条件。 方法: 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考察萃取釜与分离釜的温度、压力等因素对柴胡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柴胡挥发油中成分差异性。 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CO2流速约20 kg·h-1,萃取釜压力20 MPa,温度35 ℃,分离釜I压力12 MPa,温度40 ℃,分离釜Ⅱ压力6 MPa,温度25 ℃。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萃取联合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07%,1.4%,化学成分基本一致。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可显著提高柴胡挥发油的得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别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对温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方法对温莪术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温莪术油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理化性质也基本相同。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有省时、能耗低、收率高、纯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超临界CO2萃取威灵仙挥发油的工艺,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GC-MS分析。 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原料粒度、萃取压力和温度对威灵仙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GC-MS对威灵仙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 各因素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最佳萃取工艺为压力20 MPa,时间1.5 h,温度45 ℃;挥发油得率0.44%。GC-MS分析确认了15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5.03%,相对含量>1%的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1.78%。 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法用于提取威灵仙挥发油具有时间短、收率高等优点,较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效率高,优化的工艺稳定可靠,通过GC-MS发现威灵仙挥发油中活性成分原白头翁素。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从柴胡中萃取挥发油及其皂甙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工艺。方法 :主要探讨压力、温度、时间、流量、夹带剂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确定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最佳条件。并将挥发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法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 ,同时 ,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挥发油的萃取压力为20MPa ,温度30℃;解析釜I压力为12MPa ,温度65℃ ;解析釜Ⅱ压力为 6MPa ,温度 40℃ ;萃取时间 4h ,CO2 流量为每1kg原料10~2 0kg·h-1。柴胡皂甙的萃取压力是 30MPa ,温度65℃ ;解析釜I压力为 12MPa ,温度 55℃ ;解析釜Ⅱ压力为 6MPa ,温度43℃ ;萃取时间 3h ,CO2 流量为每 1kg原料 20~25kg·h-1。结论 :超临界CO2 提取挥发油比传统法优越 ,表现在收率大大提高 ,提取时间短等方面。挥发油由己醛等22个化学成分组成。加入乙醇等夹带剂 ,并升高压力和温度 ,才能提出柴胡皂甙。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并分析挥发油组成。方法 :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 ,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 :压力为 32MPa,温度为 40℃ ,时间为 1h。花椒挥发油含量为 4.24% ,挥发油由 9,7-十八烯醛等58个化学成分组成。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 ,该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完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4种方法提取乳香化学成分及其GC-M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4种方法提取乳香得率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测定各提取物主要成分含量。方法GC—MS鉴定各提取物中成分;GC法含量测定。结果不同提取方法的得率和各提取物中醋酸辛酯含量差异很大,各得率和醋酸辛酯含量分别为:水蒸气蒸馏,0.69%和57.00%;超临界CO2萃取,20.40%和3.23%;索氏提取,15.60%和0.73%;超声提取,13.00%和0.80% 结论超临界CO2萃取得率和萃取物中醋酸辛酯含量较高,且其中除含有挥发油外还有其他成分,综合评价,该法优于其他3 种提取方法,更适合乳香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黔产盾叶唐松草Thalictrum ichangense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盾叶唐松草叶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并分别采用DPPH·法和MTT法研究其抗氧化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结果: 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油中鉴定了21个化学成分,已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86%;在300 mg·L-1时,挥发油对DPPH·清除率为(61.2±2.1)%,对MGC-803胃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率为(56.0±6.8)%。结论: 盾叶唐松草叶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正四十四烷(Tetratetracontane,25.82%)、3,5-二烯豆甾烷(Stigmastan-3,5-diene,16.39%)、二十八烷(Octacosane,14.96%)等。盾叶唐松草叶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对MCG-803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黔产射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黔产射干Bellamcanda chinensis块茎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射干块茎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 结果: 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32个化学成分,已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87%。 结论: 射干的块茎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包含有机酸、烷烃、萜类及衍生物等,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酸乙酯(tetradecanoic acid, ethyl ester,17.38%)、豆蔻酸(tetradecanoic acid,14.63%)、棕榈酸乙酯(hexadecanoic acid, ethyl ester,11.80%)等,分析结果可为射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提高射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取构橘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抗菌抗肿瘤活性测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构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构橘叶挥发油,计算收率,并结合GC-MC分析化学成分;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TT比色法分别研究构橘叶挥发油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构橘叶挥发油收率为0.78%,得到65个化合物,鉴定出51个,占总成分的91.25%;构橘叶挥发油对枯草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白血病细胞(K-562)、肝癌细胞(BEL-740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1.53和36.84 g·mL-1结论:构橘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氧化物(11.93%)、蓝桉醇(10.18%)、喇叭茶萜醇(8.92%)等。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构橘叶挥发油对枯草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构橘叶挥发油对白血病细胞K-562和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凝胶贴膏属于新型透皮给药载体,可以克服传统橡皮膏、黑膏药使用不便、刺激性强等缺点,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其发展被基质辅料种类、挥发性药物处理方式等关键因素制约。对2000—2017年与中药凝胶贴膏基质优化和挥发油处理方式有关的文献共254篇进行整理,以凝胶贴膏基质种类及辅料配比范围、优化基质配比的实验设计方法、凝胶贴膏中挥发油处理方式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杰  史德胜  刘冰  周军  邵建强  唐素芳  闫东 《中草药》2015,46(24):3687-3690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对中药牡丹皮和肉桂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量的影响。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制备工艺制得的牡丹皮配方颗粒中丹皮酚的量及肉桂配方颗粒中桂皮醛的量,对其工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常规工艺制得的配方颗粒中丹皮酚和桂皮醛的量明显低于先提取挥发油,药渣提取物干燥后,再将挥发油直接喷洒或环糊精包合后加入制得的配方颗粒。结论含挥发性成分中药牡丹皮和肉桂配方颗粒的最佳工艺为先提取挥发性成分,剩余药渣进行煎煮,然后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包合,制粒时再将其加入。  相似文献   

13.
固相微萃取与超临界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的GC-MS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固相微萃取(SPME)与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所得南阳艾叶挥发油成分的不同,确定其主含成分及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 方法: 分别以SPME与SFE提取艾叶挥发油并以GC-MS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以SPME法得到了38种化合物,SFE 得到了26种化合物,GC-MS分析分别占其总量的95.17%和95.26%;通过对比质谱数据库(NIST,NBS)进行鉴别,前者鉴别出35个组分,后者鉴别出25个;各组分含量均不相同,但最高者均为1,8-桉树脑(分别为13.75%,18.26%),其他在SPME中依次为2-莰醇(11.58%)、异蒿属(甲)酮(7.15%)及对称二甲基脲(5.12%);在SFE中依次为异蒿属(甲)酮(12.15%),2-莰醇(11.38%)及反-罗勒烯(7.03%). 结论: SPME萃取与SFE萃取所得的艾叶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相较而言SPME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麻黄蜜炙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麻黄蜜炙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与现代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SFE)技术提取麻黄及其蜜炙品中的挥发油,并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明显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多为低沸点成分,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的挥发油高沸点成分较多;蜜炙前后挥发性成分也有明显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2萃取两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全面地反映挥发性成分的组成;蜜炙后低沸点成分变化较大,为研究古人炮制意图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O/W型微乳对挥发油增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易红  杨华  邓茂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1):1259-1263
目的:研究O/W型微乳对挥发油的增溶作用。方法:通过滴定法绘制拟三元相图,分别考察微乳对不同品种挥发油的增溶以及微乳处方对甜橙油增溶作用的影响。结果:相同的微乳配方可对多种挥发油产生增溶作用;微乳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品种、用量对甜橙油的增溶均有影响。结论:适宜的微乳处方可以增溶挥发油,为解决液体制剂中挥发油的稳定分散问题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小儿肺咳口服液的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镇咳、平喘、祛痰药效学试验优选小儿肺咳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路线。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对干姜等药材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人参皂苷Rb1和橙皮苷含量、干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小儿肺咳口服液醇提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路线为干姜等6味药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余人参等16味药材进行醇提。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0.5 h,蒸馏8 h;挥发油提取量0.81 m L。最佳醇提工艺为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人参皂苷类Rb1和橙皮苷提取量分别为1.59,2.84 mg·g~(-1),干膏得率19.5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小儿肺咳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Kováts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成分定性中的作用—青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青皮为例,研究在质谱定性的基础上,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成分鉴定中的作用.方法:GC-MS测定青皮挥发油及参比物(系列正构烷烃)的总离子流谱图.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各待鉴定化合物的保留指数.应用MS与保留指数结合的方式对化合物定性.结果:一些化合物具有几乎相同的质谱,通过保留指数的差异却可以区分它们.结论: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成分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连参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该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对当归、辛夷、肉桂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UV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检测波长350 nm;运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检测波长345 nm。以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含量及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连参颗粒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1.0 h,利用水蒸气蒸馏提取5.0 h;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h;干膏率、总生物碱及盐酸小檗碱提取量分别为25.91%,512.34 mg,130.81 mg。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连参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温经止痛巴布剂的止痛效果。方法建立小鼠痛经模型,考察温经止痛巴布剂对小鼠扭体次数和扭体潜伏期的影响,从而评价其疗效。结果温经止痛巴布剂可显著地减少痛经小鼠的扭体次数,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凝胶膏剂中的挥发油经β-环糊精包合与未包合组的疗效无明显区别。结论温经止痛巴布剂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可用于痛经的治疗,处方中挥发油可采用β-环糊精包合,以增强稳定性和改善气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剑叶耳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提取制备两种挥发油;通过气质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中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3.76%;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出82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1.62%.结论:剑叶耳草挥发油主要包括脂肪族含氧衍生物、芳香族含氧衍生物和萜含氧衍生物,但两种提取方法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和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