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单纯载距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载距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3月采用内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3例跟骨单纯载距突骨折患者资料,男19例,女4例;年龄17~41岁,平均26.3岁;右侧14例,左侧9例。伴随损伤:合并距骨骨折4例,跖骨骨折4例,骰骨骨折3例。其中17例载距突骨块移位 >1 mm,6例骨折线累及中距下关节面。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足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跟骨载距突骨折均固定可靠,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0周,平均8.5周。1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56个月,平均20.5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80~100分,其中优2例,良13例,优良率为100%(15/15)。3例患者恢复行走时有轻微一过性疼痛症状出现,经热敷等理疗后症状消失;无一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长屈肌腱腱鞘炎、跗管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超过1 mm或骨折线累及中距下关节面的单纯跟骨载距突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杜俊锋  朱仰义 《中国骨伤》2015,28(6):567-571
目的:探讨双切口入路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 采用前内侧加前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距骨颈骨折18例, 其中男10例, 女8例;年龄31~66岁, 平均38.2岁;左侧8例, 右侧10例。根据Hawkins分型:Ⅱ型12例, Ⅲ型6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片及三维CT检查以明确骨折类型和粉碎程度, 待肿胀消退后择期行双切口入路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 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6例患者获得随访, 失访2例, 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17~46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边缘和皮瓣坏死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VAS评分由术前(5.94±1.12)分降为术后末次随访时(1.06±1.06)分(t=27.13,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8.75±10.19)分, 优11例, 良3例, 可2例。结论:采用双切口入路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能获得坚强的内固定, 特别是距骨粉碎性骨折, 能降低并发症, 是治疗距骨颈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夏世银  薛治宇  彭凌 《中国骨伤》2009,22(7):541-542
距骨体解剖位置深在,并且几乎完全为软骨关节面所覆盖,骨折后复位及固定均较困难,加上距骨的血供欠佳,后期常常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或距骨缺血性坏死,而需行踝关节融合或踝关节置换术。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以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22例,术后应用中药熏洗并提倡“早期活动迟负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6月~2004年7月应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32例,按Hawkins分型:Ⅰ型3例,Ⅱ型19例,Ⅲ型8例,Ⅳ型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18~38个月(平均19个月)的随访。32例距骨颈骨折全部愈合,其临床愈合时间为3.5~5.5个月,平均4.2个月。2例患者发生距骨体缺血性坏死。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出现皮肤部分坏死。结论采用急诊手术应用空心钉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骨折粉碎及移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合并载距突骨折脱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成人下肢防腐标本4具(8侧),其中2具(4侧)行跟骨内侧解剖,观察载距突毗邻结构及显露范围;另2具模拟内外侧联合入路复位固定跟骨骨折。回顾性分析临床应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合并载距突骨折脱位的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9例...  相似文献   

6.
经内踝截骨入路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郁  刘寿坤  许庆山 《中国骨伤》2008,21(2):126-127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入路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杂距骨颈骨折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56岁,平均38岁。其中HawkinsⅡ型8例,Ⅲ型4例。应用AO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均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6年8个月,平均4年5个月,全部骨折均临床愈合。依据Hawkins评分结果:优5例,良5例,可1例,差1例。结论:经内踝截骨入路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是治疗复杂距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4例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例石膏固定,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早期漏诊,患者拒绝手术。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2.2年。全部病例均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后足踝评分系统,优2例,良1例,可1例。术后无单纯踝关节炎、距骨下关节炎,无距骨体坏死、塌陷或疼痛性关节炎,无伤口感染和踝关节内侧皮肤坏死。结论常规CT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移位的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应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采用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2例后踝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3~65岁。左侧7例,右侧5例。均为闭合骨折,根据Haraguchi分型均为Ⅱ型。受伤至手术时间7~16 d。1. 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即行手法复位、跟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待皮肤皱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术前Mimics软件重建距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5月至2019年2月采用术前Mimics软件重建距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的7例距骨后突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39岁。术前常规行CT检查,应用Mimics软件基于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距骨后突以明确骨折块大小、数量和移位程度,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0~105 min,平均87.1 min。术后早期伤口均愈合良好,无神经、肌腱损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10~16周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未发现断钉、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0~98分,平均87分。结论术前CT影像基于Mimics软件重建距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可精确定位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用于踝后内侧入路术中有清楚显露、骨折易复位、置钉方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例距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6~48岁,平均37岁;骨折根据Hawkins分型:Ⅰ型5例,Ⅱ型5例,Ⅲ型2例.均予直径为3.5 mm空心钉经距骨后路行经皮内固定术.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4 ~37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 ~ 22个月,平均16个月.无退钉、断钉现象,无畸形愈合和骨不连发生.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优7例,良4例,一般l例.结论 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既保护了距骨的血运,同时也达到了牢固固定的目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距骨颈骨折脱位作为足部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几乎占距骨骨折的50%[1],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颈骨折脱位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我院自1995年3月至2005年2月收治此类患者23例,其中19例给予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1~47岁,平均35.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7例,压砸伤4例,行走时扭伤2例。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16例。按Hawkin[2]分型:Ⅰ型4例,Ⅱ型13例,Ⅲ型5例,Ⅳ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h~6d,平均3.1d。2治疗方法非移位的4例距骨颈Ⅰ型骨折患者行石膏外固定6~8周,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扶拐下地…  相似文献   

12.
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的骨折类型、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后方入路治疗且随访完整的8例胫骨平台后方骨折,男5例,女3例;年龄23~55岁,平均41.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2例胫骨平台后方冠状面骨折伴后交叉韧带撕脱和1例后外侧平台劈裂伴塌陷骨折采用正后方"S"形入路,2例后内侧平台骨折采用后内侧倒"L"型入路,3例同时累及胫骨平台前后侧及胫骨干骺端骨折者采用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0个月。全部病例获得影像学上的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21周,平均14.5周。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内外侧平台后倾角(PA)度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末次随访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19~29分,平均25.60分,其中优4例,良3例,可1例。术后末次随访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4~18分,平均17.25分,其中优6例,良2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以后侧为主时,后方入路能得到很好的骨折端暴露,有利于直视下复位固定,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沈彦  黄飞  赖爱宁 《中国骨伤》2010,23(11):872-873
距骨外侧突骨折(fracture of the lateral process of the talus)临床相对少见,国内外报道较少[1-3].2001年3月至2009年4月收冶17例距骨外侧突骨折病例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8例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患者资料,男31例,女17例;年龄20~61岁,平均36.5岁;车祸伤35例,坠落伤8例,挤压伤5例。骨盆骨折AO分型: B型13例,C型35例。其中45例合并骨盆后环骨折,14例合并髋臼骨折,17例合并四肢骨折,11例合并胸腹部损伤,6例合并泌尿生殖系统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25 d,平均7 d。骨盆前环固定方法:重建钛板固定双侧耻骨支骨折41例,微创空心钉固定7例。同时固定后环损伤41例,其中12例采用骶髂前钢板固定,5例采用骶髂螺钉固定,18例采用髂骨后“M”型板固定,6例采用髂腰固定。结果 4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6周。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其中优21例,良16例,可7例,优良率为84.1%(37/44)。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为65~100分,平均81.5分,其中优30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90.9%(40/44)。术后3天,2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经换药2~3周后治愈;术后5~15 d,平均10 d,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给予低分子肝素等保守治疗1~6个月,平均3.5个月后血栓治愈;术后5~7 d,平均6 d,3例出现耻骨疼痛,给予抗炎止痛药物、理疗等治疗1年后疼痛解除。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脱出、感染及医原性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耻骨联合浮动伤是一类严重的骨盆骨折,多数合并后环损伤,影响骨盆稳定性,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稳定骨盆,有助于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rth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red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alus posterior process fract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of the 42 patients with talus posterior process fracture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Fourth Hospital of Wuhan from January 2010 to June 2021. There were 25 males and 17 females, aged from 21 to 60 years (average, 40.5 years). They were assign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the arthroscopic group of 15 cases, arthroscopic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RIF) were conducted via the posteromedial and posterolateral approaches; in the open reduction group of 27 case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 were conducted via the posteromedial para-Achilles approach.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hospital stay, fracture clinical healing tim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Foot and Ankle Surgery (AOFAS) ankle-hindfoot score at one year postoper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operative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2 groups, showing comparability (P> 0.05). The arthroscopic group incurred significantly less blood loss [(32.0±11.5) mL], hospital stay [(5.3±1.8) d], and fracture clinical healing time [(4.6±1.0) months], and a significantly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20.0% (3/15)] than the open reduction group did [(80.0±15.2) mL, (8.4±2.4) d, (6.3±2.2) months, and 29.6% (8/27)], but significantly longer operation time [(74.0±8.9) min] than the open reduction group [(62.9±5.1) min] (P<0.05). The AOFAS ankle-hindfoot scores at one year postoperation in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The AOFAS ankle-hindfoot scores in the arthroscopic group [(83.0±13.0)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pen reduction group [(72.3±16.0) points] (P<0.05). Conclusion ARIF is a preferre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talus posterior process fractures, because it leads to a smaller incision, less blood loss, shorter hospital stay, quicker clinical healing, a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better functional improvement of the ankle and hindfoot than ORIF. ©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6.
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以锚钉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石膏托固定膝关节屈曲30。约4周,拆除石膏外固定后适当行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结果30例获得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3±5.2)个月。术后2~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为(3±0.6)个月。手术6个月后依据Lysholm等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评定优26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膝后内侧“L”形入路应用锚钉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安全有效、内固定可靠的,可在早期有效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双入路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13例肩胛颈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3例;年龄19 ~52岁,平均35.3岁.按Euler等分型方法将肩胛颈骨折分为:解剖颈骨折3例,外科颈骨折10例(A型7例,B型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3.5 mm重建钛板和螺钉固定.通过肩胛骨前位X线片测量肩胛盂成角和盂极角(GPA).末次随访时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和Herscovici功能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 结果 13例患者术后获6~ 37个月(平均16.2个月)随访.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1例,接近解剖复位2例.术后7~9d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肩胛盂成角(27.1°)与GPA(36.2°)均较术前(55.1°、17.1°)有所改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79.6分(54 ~ 95分),其中优9例,良3例,差1例;Herscovici功能评分平均为14.7分(12~16分):优8例,良2例,可2例,差1例.无肩胛上动脉神经损伤、感染、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双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和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立槟  王德烈  林锦  王春 《中国骨伤》2007,20(2):111-112
目的:评估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41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其中男29例,女6例;年龄16-57岁,平均33.1岁;左足18例,右足11例,双足6例。X线片示:Bhler角0°-15°者19足,<0°者22足。按Sanders分类:Ⅱ型14足,Ⅲ型23足,Ⅳ型4足。并行切开复位普通跟骨接骨板内固定及植骨术。结果:41足经平均18个月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其中优(90-100分)31足,良(75-89分)7足,可(50-74分)2足,差(<50分)1足,优良率为92.7%(38/41)。结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植骨术有利于早期负重及避免距下关节面的塌陷。  相似文献   

19.
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应用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设计的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4~78岁,平均42.5岁;左侧8例,右侧13例.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Ⅲ型12例(Ⅲ型2例,Ⅲac型6例,Ⅲbc型4例),Ⅳ型9例.术后随访包括临床检查、问卷式调查、摄x线片及应用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进行足底压力分析.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足踝功能评分. 结果 18例获随访,时间10~21个月,平均15.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4周,平均11.4周.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骨折端无移位,螺钉无松动、拔出及断钉.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患侧在末次随访时平均为81.7分(60~94分),其中优6例,良9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3.3%.末次随访X线片上的跟骨形态学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测量结果提示无一例发生创伤件平足,患足躅趾、第1~5跖骨头平均峰值压力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跟部平均峰值压力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有利于患肢早期负重锻炼,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