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内镜治疗结直肠大息肉中的并发症预防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0例直径大于2.0cm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钛夹治疗。对于有蒂或亚蒂息肉先用钛夹钳夹蒂根部后进行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对于广基或者无蒂息肉先进行黏膜下注射,息肉隆起后行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再用钛夹封闭创面。结果:80例结直肠大息肉经圈套电凝电切联合金属夹治疗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所有治疗病例术中、术后未见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金属钛夹联合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结直肠大息肉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预防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阻断息肉癌变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结直肠息肉电切术病例103例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60岁)和老年组(≥60岁),分析结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分布部位、病理类型、巨大息肉癌变的不同特点.结果:老年组便血明显高于中年组,中老年组在直乙结肠的息肉分布、腺瘤性息肉数目、巨大息肉癌变均较青年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结直肠息肉的老年患者便血的发生率较高、腺瘤性息肉的数目较多、直乙结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巨大息肉癌变较多,故对老年患者应适当放宽结肠镜指证,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对早期发现结肠癌并阻断其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镜在小儿出血性结直肠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便血患儿进行成人肠镜检查并电切除治疗息肉,分析息肉的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特点,评估其安全性。结果:85%便血患儿发现结直肠息肉,临床症状主要为便血(35/35),腹痛(5/35),肛门有肿物脱出(9/35),粪便表面可见沟槽(6/35),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8/35)。35例患儿发现息肉共38颗,单发占91.4%(32/35),多发3例,大小多数在2cm左右。息肉主要在直肠占73.7%(28/38),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共占92.1%(35/38)。息肉均在肠镜下成功微创电切治疗,术中、术后无肠出血、肠穿孔并发症,电切成功率为100%。息肉病理检查,多数为幼年性息肉占73.7%(28/38),少数为增生性息肉占15.8%(6/38)和炎性息肉占10.5%(4/38)。术后未再便血。结论:结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的最常见原因,息肉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多为单发,病理以幼年性息肉为主,电切息肉后未再便血。成人结肠镜对小儿出血性结直肠息肉的检查和微创电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动成像内镜技术在结直肠息肉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检出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江门市人民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180例受检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普通白光内镜模式检测)和观察组(90例,联动成像内镜模式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结直肠息肉的检出情况,以及对病理类型为腺瘤性息肉、不同形态、大小和位置的息肉检出情况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180例受检者中86例患者检出息肉,共252枚,观察组检出57例,156枚;对照组检出29例,96枚;观察组的息肉总检出率(63.33%)及对扁平息肉的检出率(3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2.22%、11.11%)(均P<0.05);两组对隆起息肉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出的156枚息肉中腺瘤性息肉82枚(52.56%),对照组检出的96枚息肉中腺瘤性息肉37枚(38.54%);观察组腺瘤性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对扁平息肉、1~3 mm息肉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4~5 mm息肉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凸向肠腔的息肉样变,患者临床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等症状。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黏膜炎症刺激、异物和粪便刺激均会增加结直肠息肉的发生风险。结直肠息肉多为良性病变,但也有部分出现恶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息肉最常用的方法,其主要通过病理组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一般在明确诊断后需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针对结直肠微小和小息肉主要采用钳夹活检术、圈套切除术等治疗;针对结直肠大息肉主要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二者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本文对结直肠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各种方法的适应证、优势及不足,旨在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及效果。方法:将4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高频电刀切除息肉,且在手术中注意密切配合,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总有效率达到98.5%,患者住院的平均天数为5d。结论:结肠镜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具有安全、简便和创伤小的优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有助于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顺利进行,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健康男性人群中大肠息肉发生的年龄、部位、大小及病理分型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健康查体中心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经肠镜检出的1094例男性大肠息肉的检出率、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健康男性人群中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39.0%; 80%以上大肠息内主要集中于横结肠以下的左半结肠:80%以上大肠息肉≤0.5 cm;在左半结肠随着部位的降低,腺瘤性息肉的比例逐渐减少,而炎性、增生性及恶性息肉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 中老年男性大肠患肉的检出率较高,大肠息肉好发于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内和炎性息肉多见,随着部位的下降,恶性息肉的比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内镜下特征,探讨FA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FA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内镜检查等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28例(80.O%)有家族史;临床表现以腹泻最为多见,占74.3%(26/35);直肠及左半结肠腺瘤性息肉分布密集,直肠腺瘤癌变率高.结论 FA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大肠内发现成百上千枚腺瘤性息肉进行诊断,肠外表现有助于诊断,结肠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早期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探究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胃肠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88例,抽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观察组在腹腔镜基础上实施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治疗效果,记录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3、5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分析日间手术应用于我院消化内科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我院共168例患者采用日间手术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238例患者通过普通住院完成结直肠息肉切除,比较两组的疗效、安全性及住院花费等。结果 日间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肠息肉切除手术,2例患者出现便血,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19%(2/168),日间组直径≥1cm的息肉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普通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7)。日间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平均花费较同期普通肠息肉住院患者显著降低。结论 日间手术应用于内镜下直径1cm以上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是安全有效的,能够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1.
大肠息肉是上皮来源隆起于肠黏膜表面的肿物,除家族性息肉或者镜下估计恶变、病变累计黏膜下肌层者,肠息肉均应在镜下摘除[1-3].目前,结肠镜下摘除息肉术已成为治病大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4,5].特别是全结肠各段均有息肉患者,无法外科手术治疗,镜下治疗为目前理想的方法.但一次切除多部位息肉容易发生穿孔或者出血等并发症.我科2004-2008年为21例结肠多部位息肉患者,分段、分2~3次摘除息肉,疗效确切,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藏族人群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经肠镜检查诊断为结直肠息肉的5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0例为来自西藏地区的藏族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结直肠息肉情况,分析年龄、病理类型与结直肠息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腺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民族差异。结果 240例藏族结直肠息肉患者,男180例,女60例;平均年龄(51.94±11.02)岁,其中以40~59岁为主;非腺瘤性息肉98例,腺瘤性息肉137例,肿瘤5例。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结直肠息肉解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增加是腺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藏汉族患者的年龄及结直肠息肉数量、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藏族人群中,结直肠息肉患者以中年人为主,且息肉好发于男性;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且男性、年龄增加是腺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与...  相似文献   

13.
杨长伟  熊炜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501-2502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8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1年复查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结肠镜联合腹腔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后,腺瘤均被切除,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漏以及肠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异常迟发性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1年纤维直肠镜复查结果显示原息肉部位均未见息肉复发。结论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结肠镜检查将接受结直肠息肉筛检的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并通过问卷调查相关高危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肠息肉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结直肠息肉患者154例,正常对照组9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为2.65,95% CI为1.17~6.00)、肥胖(OR为4.80,95% CI为1.16~9.94)、肠息肉家族史(OR为10.19,95% CI为1.19~17.26)、脂肪摄入过多(OR为3.24,95% CI为1.46~7.20)的对象患肠息肉的相关风险更高。[结论]肠息肉患病与男性、肠息肉家族史、脂肪摄入过多和肥胖等因素存在相关关系。相关因素问卷调查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结直肠肿瘤筛查。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息肉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结直肠息肉是指上皮源性隆起性的赘生物。日本第53次消化器病学会建议提出消化管息肉的定义为非癌性的上皮粘膜隆起性病变。大量资料证明大多数结肠癌来自腺瘤样息肉 ,但不能预测哪一位患者的哪一个息肉发生癌 ,为此临床医师对结直肠息肉的诊断及干预治疗的研究 ,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1 发生率结直肠息肉内镜的检出率 :国内 14 8~ 17 8% ,国外在日本高达 4 0 % ,应该说明国内资料主要见于有症状性的结直肠息肉。尸检报告腺瘤样息肉的总流行率 30~ 4 0 % ,同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50岁内 30 % ,6 0岁 4 0~ 50 % ,70岁则高达 50~ 6 0 %。…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人体补充钙后对大肠息肉及结肠癌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直肠息肉     
《医药与保健》2007,15(9):57-57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病因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刘存平  林春花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14-114,116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内镜下行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的11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14例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两组患者内镜下治疗情况。结果本试验中114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根据病理分型:管状腺瘤93例(81.5%),绒毛状腺瘤17例(14.9%),混合性腺瘤4例(3.5%),随着年龄的增大,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的比例逐渐增多,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息肉位置分布为:直肠39例(34.2%),乙状结肠19例(16.7%),降结肠18例(15.8%),横结肠9例(7.9%),升结肠9例(7.9%),回盲5例(5.4%),多发15例(13.2%),分布在左半结肠的腺瘤性息肉患者明显多于横结肠、升结肠、回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有9例并发出血,未出现穿孔、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经随访6~30个月,有4例复发(老年组3例,中年组1例),其中2例为多发性息肉,2例为恶性患者。结论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是治疗结直肠腺瘤的有效手段,尽早采取内镜下治疗,长期、定期随访,是控制其恶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39-74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为6.67%、 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 20.00%(P <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缩短手术用时、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