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142-144
目的观察自制吸引器在乳头内陷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50例,对照组为5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吸引器吸出乳头后给婴儿哺乳,对照组直接将乳头给婴儿哺乳。观察并比较两组母亲哺乳的喂养成功率、满意度、婴儿哺乳中的哭闹反应。结果实验组母亲哺乳的喂养成功率与对照组满意度(40%,72%)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组(10%)婴儿哭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86%)患者乳头内陷完全纠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吸引器吸出乳头后给婴儿哺乳,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及母乳喂养成功率,也能降低婴儿哭闹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胶奶头应用于乳头凹陷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将102例乳头凹陷的母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两组产妇产前均接受凹陷乳头纠正培训、母乳喂养知识教育、产后母乳喂养具体指导等。实验组在产后的第1天使用乳胶奶头协助母乳喂养,在乳胶奶头上刺多个稍大的孔,将乳胶奶头紧贴于母亲的乳晕进行吸奶。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指导母乳喂养。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达到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P<0.01)。结论:乳胶奶头是新生儿人工喂养的重要工具,对于奶头凹陷的母亲,使用乳胶奶头罩住乳房,通过婴儿吸吮乳胶乳头,由于负压作用,吸出乳汁,吸出凹陷的乳头,随着新生儿吸吮力日益加强,乳头的不断吸出吸长,新生儿出生1周左右,70%以上的新生儿可以直接吸吮母亲的乳房,1个月后,只要坚持,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效果。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出院时母乳喂养率(100.00%)、出院一个月后母乳喂养率(97.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2.98%、76.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中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母亲的角色,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乳头内陷母亲的母乳喂养率。方法对120例乳头内陷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效果观察。实验组60例,产后第1天开始采用改良婴儿奶嘴协助母乳喂养的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的母乳喂养法。观察产后2~5d的母乳喂养效果。结果两组之间婴儿的含接姿势、婴儿的满足感、母亲的喂奶感受及母乳喂养信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乳头内陷剖宫产产妇采用改良婴儿奶嘴协助母乳喂养优于传统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乳头内陷母亲的母乳喂养率。方法对120例乳头内陷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效果观察。实验组60例,产后第1天开始采用改良婴儿奶嘴协助母乳喂养的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的母乳喂养法。观察产后2~5d的母乳喂养效果。结果两组之间婴儿的含接姿势、婴儿的满足感、母亲的喂奶感受及母乳喂养信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乳头内陷剖宫产产妇采用改良婴儿奶嘴协助母乳喂养优于传统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产妇进行健康指导,实验组58例产妇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泌乳量及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评分。结果: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率(77.59%)明显低于实验组(96.55%),且两组的泌乳量及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较大,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研究为了防止哺乳期乳腺炎症的发生而进行的前期四级预防概念和实施四级预防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择该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符合预防方法的728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四级预防方案进行随机分组,0级患者(正常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给予母乳喂养指导,Ⅰ级患者(乳汁淤积产妇)分为实验组A、B和对照组(63例、63例、62例),给予乳汁淤积清淤治疗,Ⅱ级患者(乳腺发炎产妇)分为实验组C、D、E(72例、72例、70例),给予消炎治疗,Ⅲ级患者(乳腺脓肿产妇)分为实验组F、G和对照组(74例、74例、72例),给予脓肿引流治疗.结果 各级预防方案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P<0.05),0级预防实验组产妇疾病发生率(16.98%)明显低于对照组(35.85%),Ⅰ级预防产妇A、B(95.24%,96.83%)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58%),Ⅱ级预防产妇C乳腺脓肿预防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D、E(75.00%,72.86%),Ⅲ级预防产妇实验组F、G产妇的继续哺乳率(78.38%,74.32%)显著高于对照组(36.11%).结论 在哺乳前期和处于乳腺炎症不同阶段的产妇中进行四级预防可以有效防止疾病发生和炎症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地保证了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质量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分娩的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只在出院前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发生率、乳头皲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抱奶体位正确率、哺乳体位舒适率、挤奶姿势正确率、含接姿势正确率、未用过奶瓶奶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降低乳房胀痛及乳头皲裂的发生率,提高抱奶体位、哺乳体位、挤奶姿势、含接姿势正确率及未用过奶瓶奶头率,能够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组建母乳喂养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l,MDT)团队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进行干预,减少不必要的盲目退奶及产妇的身心痛苦,树立母乳喂养的理念和信心,提高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乳腺炎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MDT干预诊疗。对比干预后,两组产妇在喂养过程中问题、婴儿营养指标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过程中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vs.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婴儿身长、体质量、头围发育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100.00%)略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实施MDT干预,提供系统、专业的治疗及咨询指导,能有效减少产妇的身心痛苦,树立母乳喂养的理念和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利于婴儿成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妇术后疼痛,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产妇身心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胆管腔内超声联合胆管活检对肝外胆管狭窄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自我院确诊的肝外胆管狭窄患者30例,3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为进行IDUS联合胆管内活检的患者,对照组为进行IDUS的患者、经乳头胆管内活检患者。结果研究组操作成功率达100%,诊断准确率达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通过定位诊断比较显示,研究组诊断胰腺上段、胰腺内段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研究组出现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胆管出血、急性胆管炎、穿孔等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IDUS联合经乳头胆管内活检对肝外胆管狭窄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率,同时通过规范胆管狭窄的诊治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石琴 《四川医学》2009,30(4):535-536
目的探讨鼻饲辅以安慰奶嘴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所有早产儿均以鼻饲管喂养。观察组在每次鼻饲前15min予安慰奶嘴吸吮10min。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胃管喂养的同时辅以安慰奶嘴吸吮有助于早产儿缩短静脉营养和胃管喂养到口服喂养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3.
孟珊  向娇  常青  邓青春 《西部医学》2014,(1):108-109,112
目的通过孕晚期合理乳房综合护理,减少产后母乳喂养导致的相关乳房问题,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120例妊娠28~30周的孕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的孕妇在妊娠28周后每天进行乳房综合护理1~2次,妊娠37周后做乳头按摩。对照组不作乳房、乳头按摩。观察两组产后乳房并发症发生率和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产后乳腺炎、乳头皲裂、奶胀等乳房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孕晚期乳房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乳房并发症,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用型乳头保护加奶器对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分娩的II型乳头凹陷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纠正,观察组采用自制两用乳头保护加奶器进行纠正,比较2组产妇在产后3 d的母乳喂养率、产后3 d的状态焦虑(S-AI)及特质焦虑(T-AI)分值。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后3 d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产后3 d的S-AI及T-A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头凹陷产妇采用两用乳头保护加奶器进行纠正,可降低S-AI、T-AI评分,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乳导管造影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表现、乳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为:乳腺囊型增生症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导管癌2例,与病理对照,2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93.9%.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腺溢液疾病在乳腺导管造影术中的影像学表现,明确其检查的必要性。方法49例乳腺溢液性疾病患者全部同时做普通钼靶摄片及乳腺导管造影摄片,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结果表现的分类,导管造影无明显异常5例.占10.2%;单纯性导管扩张者7例,占14.3%;导管扩张伴炎症8例,占16.3%;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16例,占32.7%;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占16.3%;导管癌5例,占10.2%。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能够增加溢液性乳腺病的阳性检出率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留斌  龚水根  渝丽 《重庆医学》2003,32(4):477-47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在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160例溢液性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片的X线表现。结果:乳腺导管造影表面的分类,导管正常者10例,占6.25%;单纯性导管扩张者92例,占57.5%;导管扩张伴炎症4例,占2.50%;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12例,占7.50%;导管内乳头状瘤40例,占25.00%;导管癌2例,占1.25%。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溢液性乳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产科家庭式分娩模式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产科实施家庭式分娩模式的孕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入住传统产房分娩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和产科专科护理的孕产妇100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和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10例,自然分娩90例,剖宫产率为10.0%,对照组剖宫产25例,自然分娩75例,剖宫率为25.0%,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家庭式分娩模式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自然分娩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乳头溢血的常见病因以及恶性溢血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乳头溢血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乳腺导管癌与某些临床病理特征(年龄、病变部位、有无钙化、导管瘤病史)的相关性。结果128例乳头溢血中,乳腺导管肿瘤性病变105例(82.03%),非肿瘤性病变23例(17.97%)。肿瘤性病变中导管癌26例,年龄〉150岁、病变位置在Ⅲ级及以下导管、钼靶片示钙化灶,有导管瘤病史者患导管癌的可能性较大,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头溢血多见于乳腺导管肿瘤性病变;年龄≥50岁、有导管瘤病史、病变位于Ⅲ级及以下导管、伴有微钙化是患乳腺导管癌的高危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实行剖宫产的初产妇218例,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心理护理干预组(观察组)109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109例。观察两组产妇平均年龄和平均孕周情况,观察两组产妇产前产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情况,观察两组产妇PF、RP、RE、VT、SF、BP、MH、GH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平均年龄和平均孕周情况无明显差异(t=1.64、1.34,P〉0.05),两组产妇产前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无明显差异(t=0.71、0.97,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22.01、8.14,P〈0.05),观察组产妇PF、RP、RE、VT、SF、BP、MH、GH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20.62、47.87、67.06、27.68、33.19、24.67、21.87、24.33,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4 h、72 h泌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48、19.49,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