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012例HBeAg阴性及阳性慢性肝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向春  张栩  刘娅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120-120,125
目的了解HBeAg阴性慢性肝病特点。方法对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肝病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eAg阴性患者537例,占53.06%,年龄大以(40.6±10.4)岁为主,HBVDNA含量低,重症、肝硬化和肝癌构成以及肝脏功能损害和肝纤维化指标总体上均高于HBeAg阳性患者。结论HBeAg阴性慢性肝病发病率高,预后差,是今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程度不呈正比,出现肝硬化及肝癌的概率HBeAg阴性高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2例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0、TGF-β1水平及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 DNA含量。结果HBeAg阴性慢乙肝组IFN-γ、IL-4、IL-10、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或P〈0.01)。中度组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均〈0.05),IFN-γ和IL-10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IFN-γ、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值分别〈0.01、〈0.05、〈0.05),IL-10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HBV DNA阴性组(P值〈0.01),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值均〈0.05),IL-10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调控失调,IFN-γ、IL-4、IL-10和TGF-β1均参与了HBeAg阴性慢乙肝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乙肝五项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挑选出e抗原阴性的780例HbsAg阳性标本分为两组:A组,HbsAg HbeAb HbcAb阳性组(1,4,5阳性即小三阳模式组);B组,HbsAg HbcAb阳性组(1.5阳性组).两组分别进行前sl抗原(ELISA法)和HBV-DNA含量检测[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 )]法进行,以HBVDNA拷贝数大于103copy/ml为阳性).结果 (1)在小三阳模式组中,pre-SlAg总阳性率为39.57 %,HBV-DNA总阳性率为43.4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在1,5阳性模式组,pre-SlAg总阳性率为27.42%,HBV-DNA总阳性率为31.29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个模式组的pre-SlAg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HBV-DNA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e抗原阴性时,小三阳模式组与1.5阳性组相比,pre-SlAg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DN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模式组下的pre-Sl Ag与HBV-DNA阳性率比较接近,pre-SlAg也可以反映HBV-DNA复制情况;(2)e抗原阴性时,并不一定体内无病毒复制,必须联合检测pre-SlAg等指标,才能在乙肝病毒复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前S2抗原与病毒载量及转氨酶的关系。方法测定154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前S2抗原、HBVDNA及ALT、AST,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VDNA阳性率为45.5%,前S2抗原。阳性率为67.5%;前S2抗原与HBV。DNA有关(R=0.236,P〈0.01);前S2抗原阳性组ALT、AST均高于阴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S2抗原与病毒载量相关,但不可完全替代HBVDNA,可作为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辅助指标,肝脏的炎症活动可能与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48周,采用电化学发光微粒法检测基线及治疗后12周、24周血清HBsAg和HBeAg变化情况,分析其动态变化与治疗应答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比较预测疗效的价值,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6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访48周有8例患者发生完全病毒学应答。24周HBeAg<9.25COI(OR=45.000,P<0.01,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94.74%),24周HBeAg较基线下降大于97.1%(OR=71.400,P<0.01,阳性预测值为58.33%,阴性预测值为98.08%)是48周完全应答的预测因素。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血清HBsAg、HBeAg变化对48周完全应答有预测价值,其中血清HBeAg的下降更有益于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PreS1及HBV-DNA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份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HBV-PreS1抗原。结果 11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69例,总检出率为60.5%,PreSl抗原阳性77例,总检出率为67.5%,HBV-DNA与PreSl抗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HBV-PreS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复制拷贝数从<103~>107拷贝/ml,HBV-PreSl抗原检出率随HBV-DNA含量的增加逐渐上升。结论 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Pre-Sl抗原检测可以作为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的免疫状态,通过测定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L-2、IL-4、IL-10、INF-γ血清浓度,比较e抗原阴性和阳性慢乙肝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差异及与临床表现的联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HBeAg阴性、阳性的慢乙肝患者各30例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IL-4、IL-10和INF-γ浓度。结果HBeAg阴性组血清IL-2、IL-4、IL-10和INF-γ浓度分别为(4.37±5.21)、(4.92+2.94)、(30.20±40.17)、(9.47±10.68)pg/L,HBeAg阳性组为(4.02±6.34)、(4.83±3.20)、(25.38+32.70)、(12.30±14.75)pg/L,对照组为(10.78±5.21)、(3.24±5.26)、(20.92±4.52)、(40.2±10.52)pg/L。HBeAg阴性和阳性组IL-2、INF-γ水平较对照组减低、IL-4、IL-10水平增高(P〈0.01);HBeAg阴性组较阳性组INF-γ水平更低、IL-10升高(P〈0.05)、IL-2、IL-4水平则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失衡,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功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IFN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为治疗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6 MU WN-α隔日一次肌肉注射,疗程4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完成时及之后24周的ALT、HBeAg、HBV DNA、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结果 疗程完成后24周,治疗组36人有效,有效率72%,高于对照组(X2=5.43,P<0.05),对照组26人有效,有效率50%;治疗组及对照组肝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治疗前后均下降明显(t=2.365,P<0.05).结论 6 MU IFN-α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好,较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明显;IFN有显著阻断或延缓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3种HBV标志物(HBV-M)模式的HBV表面大蛋白(LHBs)和HBV DNA,对比并观察其相关关系,探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检测LHB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3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HBeAg阴性者346例,以ELISA法进行LHBs和HBV-M检测,荧光定量PCR方法 进行HBV DNA检测,并与HBeAg阳性者的检测结果 作比较.结果 534份乙型肝炎患者的LHBs、HBV DNA检测结果 显示:L组(大三阳)LHBs与HBV 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5.21%和86.17%,两种检测方法 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S组(小三阳)及DN组(HBeAg和抗-Hbe均阴性)LHBs与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3.67%、81.48%和42.32%、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BeAg阴性的346例样本中LHBs与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39%和4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BV DNA检测的196例阴性样本经LHBs检测阳性率为68.88%.结论 LHBs可作为从蛋白水平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且与HBV DNA检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对于HBeAg阴性的患者LHBs检测可作为体内HBV复制及预后判断的较好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张掖市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张掖市15岁以下健康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现状,为制定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张掖市0~15岁儿童,采集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2525名儿童中HBsAg阳性37人,HBsAg携带率为1.47%,有免疫史儿童HBsAg阳性率(1.27%)低于无免疫史儿童(4.14%)(P<0.01)。结论张掖市1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较低。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和扩大免疫人群是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长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状态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7年9月于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分娩的1 463例乙肝孕妇作为病例组,另按照1 ∶1个体匹配的方式选取前后一月时间内在该机构分娩的1 463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按照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将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分成正常对照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HBeAg(-)组(单阳性组)、HBsAg(+)和HBeAg(+)组(双阳性组)。收集孕产妇一般信息、妊娠并发症情况以及新生儿信息,分别比较上述三组的一般情况、各项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 单阳性组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是正常对照的2.74倍(95%CI:1.09~6.90,P=0.033);双阳性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是正常对照的6.67倍(95%CI:1.29~34.48,P=0.023)。单阳性组剖宫产的发生风险是正常对照的1.15倍(95%CI:1.03~1.29,P=0.010);双阳性组则为正常对照的1.53倍(95%CI:1.24~1.88,P<0.001)。结论 乙肝感染会增加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和以剖宫产作为其分娩方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滴度的变化,并探讨其预测HBeAg血清学转换的价值.方法 对72例选择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随访48周,在治疗0、12、24、48周收集患者的血清,定量检测HBsAg、HBeAg、HBV DNA、ALT水平.结果 基线ALT、HBeAg水平与治疗应答相关.治疗12、24周时HBsAg<4.33、4.07(lg IU/ml),下降率>65%、47%,治疗12、24周时HBeAg<2.38、0.87(lg S/CO),下降率>71%、95%预测治疗48时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敏感性、特异性高(均有P<0.05).结论 IFN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时,动态监测HBsAg、HBeAg的水平变化能作为预测是否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HBeAg阴性乙肝病人HBV-DNA阳性率为48.8%。结论HBeAg阴性乙肝患者中仍有部分病人存在乙肝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 1990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0月收治各型重症肝炎 4 0例 ,现就其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 ,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为我科住院患者 ,按1995年北京会议诊断标准 ,对 4 0例重型病毒肝炎统一诊断、分型。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5例 (12 5 % ) ,亚急性重型肝炎 15例 (37 5 % ) ,慢性重型肝炎 30例(6 6 7% )。男 32例 (80 % ) ,女 8例 (2 0 % )。其中 30岁以下 4例 (10 % ) ,31~ 4 0岁 2 2例 (5 5 % ) ,4 1~ 5 0岁 5例 (12 5 % ) ,5 1岁以上 9例 (2 2 5 % )。1·2 实验室资料 全部病例检测血清总胆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乡县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以指导学校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以高中新生为检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采集血清进行HBV标志物检测,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进行HBV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宁乡县学生人群HBsAg阳性率为5.04%,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率呈递增的趋势;男生与女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02,P<0.005);山区学生与城区学生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χ2=13.20,P<0.005)。HBsAg阳性学生以HBsAg阳性伴抗-HBc,抗HBe阳性为主要感染模式。结论加强学生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强化HBsAg携带学生的卫生管理及开展健康教育是学校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及HBeAg定量高低的不同组合,观察其对IFN、阿德福韦酯(ADV)的治疗效果,寻求抗病毒药物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患者165例,根据所测HBVDNA及HBeAg定量高低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患者再随机分为IFN治疗组及ADV治疗组,48周时观察不同药物在各组患者治疗效果中的各项指标。结果IFN治疗组对HBVDNA抑制率、HBVDNA水平下降(≥21g拷贝/m1)的患者比例、HBV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与ADV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HBeAg定量下降≥500.00 COL/ml的患者比例、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等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提示随着HBV DNA及HBeAg定量的增高,IFN和ADV的疗效依次下降,表现在ADV治疗组更为明显,显示在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IFN疗效明显优于ADV。结论根据HBVDNA及HBeAg定量的高低,对选择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及HBeAg定量高低的不同组合,观察其对IFN、阿德福韦酯(ADV)的治疗效果,寻求抗病毒药物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HBeAg阳性患者165例,根据所测HBV DNA及HBeAg定量高低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患者再随机分为IFN治疗组及ADV治疗组,48周时观察不同药物在各组患者治疗效果中的各项指标.结果 IFN治疗组对HBV DNA抑制率、HBV DNA水平下降(≥2lg拷贝/ml)的患者比例、HBV 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与ADV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HBeAg定量下降≥500.00 COL/ml的患者比例、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等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提示随着HBV DNA及HBeAg定量的增高,IFN和ADV的疗效依次下降,表现在ADV治疗组更为明显,显示在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IFN疗效明显优于ADV.结论 根据HBV DNA及HBeAg定量的高低,对选择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血清球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的研究报告已不少[1 ,2 ] ,认为血清免疫球蛋白随着肝功能和肝组织损伤程度加重,逐步递增[3 ] ,直至肝硬变达高峰。而对重型肝炎球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却知之甚少。我们对84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球蛋白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血清球蛋白及其变化与重型肝炎病情轻重有关,且对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 0 0 1-11~2 0 0 3 -0 6本院传染科收治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共84例,其中男75例,女9例,年龄2 0~71(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患病儿童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的临床意义,为准确了解患儿HBV感染状况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血清标本Pre-S1 383份,同时用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HBV免疫标志物.结果131份e抗原阳性患儿血清标本Pre-S1的阳性率为91.6%,HBV-DNA的阳性率为97.5%,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2份e抗原阴性患儿血清标本Pre-S1的阳性率高达65.1%,HBeAg阳性患儿的Pre-S1相对滴度显著高于HBeAg阴性患儿(9.270±1.980)/(2.976±0.783);HBeAg阴性组Pre-S1的相对滴度显著高于抗HBe(+)患儿(2.976±0.783)/(1.233±0.452)(P<0.01).100例健康儿童血清标本Pre-S1全部为阴性.结论在反映HBV复制与活动方面,Pre-S1显著优于HBeAg,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量"的意义.检测学龄儿童Pre-S1可以比较及时、准确地了解患儿HBV感染与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