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全民预防保健背景下泸州贫困农村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方法 通过调取四川省基层卫生医疗信息系统2014年10月-2017年11月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叙永县死因监测系统及县门诊住院服务统计系统等系统数据,针对居民服务利用指标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结果 该县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69.7%),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老龄化明显;全民预防保健项目实施后,居民体检率和建档率逐年上升,2017年底覆盖了100%的常住人口;居民参与扫盲夜校、健康院坝会等特色健康教育活动人次逐年上升;居民参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疾病管理服务积极性高,管理率逐年上升(P<0.001);居民利用医疗基层卫生机构门诊和住院人次均有下降。 结论 泸州贫困地区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积极性高,全民预防保健项目实现了全民体检和分类健康管理等目标工作,在激活居民健康需求和利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可作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基层卫生服务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卫生服务利用所需资金测定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罗五金胡善联一、基本卫生服务费用的界定基本卫生服务费用是指提供最低限度临床门诊诊次和住院床日以及预防保健所需的资金。从降低婴儿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角度出发,在预防保健服务方面选择了...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卫生服务市场的构成分类 我国的卫生服务市场包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市场之中,由于卫生产业的特殊性,我国卫生服务市场构成大致可按如下分类: 1.按卫生产业的职能分类:可分为卫生防疫服务市场、预防保健服务市场、医疗康复服务市场和医教科研服务市场四类。卫生防疫和预防保健服务市场的职能主要是对人类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进行监控和调节,对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种地方病、恶性传染病进行防疫和预防,主要以福利性卫生消费形式为全体公民提供服务,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公益性的健康保健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公益性的治疗、保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农民卫生服务公平性 ,按照收入水平由低到高分为 5组 ,比较 5个收入组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就诊流向和医疗预防保健费用支出等指标。结果表明 ,各组农民住院率、未住院率和未就诊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低收入组两周就率高 (P<0 .0 5 ) ;就诊流向上 ,89.1%的门诊病人主要集中在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 ,5 2 %的住院病人集中在县乡级医院。低收入者乡卫生院门诊就诊比例较高 ,县乡级医院住院利用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各组年人均医疗预防保健支出没有显著差异 ,但最低收入组年人均医疗费用占收入的 19.6 % ,面临较重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对乡村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通过分析贫困地区的卫生状况,了解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探索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和卫生保健工作重心,为评价卫生服务效果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每个县分层随机抽取农村居民共852人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1]村卫生站是最能满足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的基层卫生机构.[2]村民对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不足.[3]村民对计划免疫服务的利用不足.[结论]农村居民对预防保健和计划免疫服务利用不足,村卫生站应该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贫困人群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符合贫困地区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多段随机抽样,对农村贫困人群进行健康状况及医疗保障水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30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两周患病率39.30%,两周就诊率18.23%,住院率为24.59%;两周患病就诊报销比例和住院报销比例分别为39.08%和54.98%;文化程度、是否参加新农合、是否享受医疗救助、距离最近医疗点远近、自感病情程度、年龄是影响该人群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农村贫困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率低,需加强人群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增大政府卫生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升卫生服务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评估印度尼西亚分权化和私有化改革对卫生服务可及性及质量的影响。研究选择四个地区,通过访谈、专题小组讨论、入户调查等方法收集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主要结论有三个:地方卫生行政管理缺乏透明度和使命感;卫生服务中心正逐步转化为利润追逐中心;私立机构作用不断增大,预防保健服务及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所受到的关注日趋减少。研究者建议政府增加投入,承担其在环境、预防保健服务及贫困人口基本卫生需求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卫生服务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1 157名为调查对象,作体质健康状况、卫生习惯、健康需求、卫生服务利用调查.结果 大学生平均身高男生为173.8 cm,女生为162.1 cm;平均体重男生为64.9 kg,女生为51.9 kg;1990年以来,身高体重呈逐年增长趋势.吸烟者占3.0%,有喝酒习惯者占6.7%,坚持锻炼者仅占24.1%.两周门诊就诊率为127‰,年住院率为2.4%.结论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良好,卫生服务利用充分,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门诊服务是农村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分析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是农村卫生服务研究的重要课题,是确定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补偿比例的重要依据,也是为满足广大农民门诊医疗服务需求,合理分配卫生资源、组织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河南省于2003年在确定的1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开展了农村居民卫生服务调查,共完成了18个县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县、乡、村卫生资源调查和农民卫生服务调查.本文通过对此次开展的农民卫生服务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河南省农村地区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反映河南省农民卫生服务的现状,并找出影响农民卫生服务的因素,为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方案提供依据,并为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对青少年保健门诊服务内容的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青少年对青少年保健门诊服务内容的需求,为在农村地区开展青春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国东、中、西部的吉林省东辽县、河北省承德县、重庆市铜梁县作为本研究的现场.整群随机抽取校内青少年、完全随机抽取校外青少年,共2 73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70.6%的青少年希望青少年保健门诊能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男性在生殖系统发育问题、生殖器的卫生保健、避孕、性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服务方面的需求普遍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性方面的服务需求逐渐增加;校外青少年对怀孕及避孕方面的服务需求较校内青少年高.结论 要重视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以及不同性别、年龄对生殖健康的需求,拓展现有青春期门诊的服务内容.青春期保健门诊不仅要针对青春期体格发育问题,还应重视和加强心理保健以及性与生殖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究影响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 利用2016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监测中老年人口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利用〖XC小五号.EPS;P〗检验,多因素分析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调查的2545名老年人口中,患病率75.44%,主要以慢性病为主,慢性病患病率为64.24%,就诊率为45.83%。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地区、广东地区、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未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及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的就诊率较高。结论 老年患者的就诊率较低,其中城乡类型、不同地区、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是否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及是否患有多种慢性病是影响老年患者就诊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社会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发展的现状与特点,阐明其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政策因素对农村卫生发展和居民健康状况带来的影响,由此提出通过文化渗透、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加强卫生投入、建立以健康问题为中心的疾病防控体系、发展远程医疗等策略促进民族卫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农民卫生服务需求特征,研究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新农合制度的设计。方法:选取新农合试点的太原市城区(迎泽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和尖草坪区)和农村(娄烦县),利用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收集农民卫生服务需要资料。比较城乡农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城乡农民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有显著差异;城乡农民卫生服务需要差别显著,娄烦县农民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城区农民(P〈O.001),两周患者平均卧床天数是城区农民的16.75倍。结论:贫困农村地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大、筹资能力低,为加强新农合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地市为单位进行基金统筹,同时,有差别地在贫困农村实施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特殊人群门诊利用”的制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利用情况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 ]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 ,对徐汇区辖区内 170 0名居民进行问卷式入户调查。  [结果 ] 被调查居民的 2周患病率为 11.0 % ,慢性病患病率为 31.8% ,其中 60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 5 9.0 5 % ;在 2周内发病就诊的首选医院是市级医院 ( 39.5 3% )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较满意”、“很满意”的比例分别为 34 .66%和 30 .0 6%。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 :年龄、是否就业、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 :只有“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一项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徐汇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应该不断加强和完善 ,同时也需要政策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产妇的卫生服务及围产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方法选取艾滋病高发区四川省凉山州为样本地区,对212名HIV感染孕产妇开展卫生服务利用的问卷调查。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两周患病率和两周就诊率分别为31.13%和27.27%,年住院率为1.42%,需住院未住院率为66.67%。产前检查的比例为72.17%,产后访视的比例为57.08%,住院分娩比例为82.55%。两周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民族和是否务农间有差异,两周就诊率在不同年收入家庭间存在差异。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卫生服务需求和门诊服务利用较高,住院服务和围产保健服务利用不足。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aiwan's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NHI) on urban‐rural inequality in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the elderly. Methods: A longitudinal data set of 1,504 individuals aged 65 and older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 Survey of Health and Living Status of the Elderly.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was employed and estimated by the random‐effect probit method. Fin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universal NHI in Taiwan heterogeneously affected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the elderl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introduction of NHI reduced the disparity of outpatient (inpatient) utilization between the previously uninsured and insured older urban residents by 12.9 (22.0) percentage points.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utilization disparity between the previously uninsured and insured elderly among rural residents. Conclusions: Our study on Taiwan's experience should provide a valuable lesson to countries that are in an initial stage of proposing a universal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Although NHI is designed to ensure the equitable right to access health care, it may result in differential impacts on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the elderly across areas. The rural elderly tend to confront more challenges in accessing health care associated with spatial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social isolation, poverty, and a lack of health care providers, especially medical specialis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现状,为制定农村健康教育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经济状况,选择泾县、庐江和濉溪3县为样本地区。在样本地区调查县、乡、村卫生机构建设、经费投入、设备配置、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当地主要健康问题等情况。结果我省的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卫生事业费投入严重不足,无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健康教育形式单一、手段落后;农民关注的健康问题主要是慢性病、传染病、合作医疗和饮水卫生;中、小学生喜欢健康教育课并希望参与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结论我省应保证健康教育常规经费;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健康教育资源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应重点关注慢性病和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形势下城市居民对医疗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决策部门进行医改、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州市上海街道办事处15岁以上居民为对象,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共调查287人。结果:福州市上海街道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大,慢性病患病率高为23.00%,两周患病率高为34.49%。两周就诊率为16.72%,年住院率为5.70%。通过分析,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医疗服务需求和利用指标影响大。结论:福州市社区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犬,但利用不高,健康状况比较差。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提供方便、收费合理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Context : An experimental Health Care Improvement Program (HCIP) was initiated by the Bureau of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in 1997 to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health care in several rural, mountainous districts. Purpose :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evaluated service availability, utilization patterns, and effectiveness of services under the HCIP in the A-Li Mountain District. Methods : Outpatient claims made by residents in the A-Li Mountain District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database of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 Changes in utilization pattern and volume were analyzed. Satisfaction levels were assessed by 2-stage face-to-face interviews with local residents. Findings : After the HCIP, the average population served by each doctor decreased 75%, and total outpatient visits increased 15.4%. The total number of in-district outpatient visits increased 83.6%. The proportion of in-district outpatient visits to all visits increased from 22.1% to 35.1%. The total in-district outpatient visit fee claimed increased 100.2%, and the total out-of-district outpatient visit fee claimed increased only 7.2%. About 60.4% of the residents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overall health care services before the HCIP. The proportion decreased to 32.4% after the HCIP. Conclusions : The HCIP improved accessibility, enriched local medical care resources, changed the utilization pattern of some residents, and increased residents' satisfaction level. A well-managed program with stabilized financial resources is more likely to succeed if it also respect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responds to community needs.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s an exploration of engagement in outpatient medical care, medication utilization, and barriers to treatment utilization among 24 predominantly low-income, ethnic minority adults who were admitted to an urban hospital for HIV-related illnesses.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as administered during the sample's hospital stay to explore patterns of service use and identify barriers to care. The majority of the sample was connected to an outpatient provider and satisfied with the care they received; however, most missed treatment appointments and skipped medication dosages. Health and treatment-related barriers, competing demands, and co-occurring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nd illicit substance use were identified as barriers to care. Multiple obstacles indigenous to the individual, their treat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prevented consistent treatment use among an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ethnic minority sample: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engaging vulnerable populations into health care for HIV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