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宁  彭志群  王强  吴珊燕 《医学综述》2012,18(23):4079-4080
目的分析获得性长QT间期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患者的原发疾病、发作诱因、心电图特征、辅助检查、治疗情况,归纳和总结其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江西省鹰潭市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1992~2011年收治的获得性长QT间期伴TdP患者共28例,统计其临床资料。结果共28例获得性长QT间期伴TdP患者,60.7%的患者电解质紊乱,28.6%应用利尿剂,治疗后QTc间期明显小于治疗前QTc间期,所有患者均经补钾、补镁治疗,有效率为64.3%。结论获得性长QT间期伴TdP病情险急,尽早识别和正确处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祥 《浙江医学》1990,12(3):28-31
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 Td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病情较凶险,如处理不及时可转变为心室扑动或颤动,从而严重威胁生命.近年来随着心电监护和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及心电生理研究的深入开展,有关TdP的报道日益增多,对其病因、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患者发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初始类型。运用心电图记录并评估了24例先天性LQTS患者的111次TdP发作,明确了初始类型、心室过早收缩(PVC)开始时间和TdP的周期长度(CL),将发作前三个连续的R R间期定义为C2、C1和C0。观察3种不同的初始类型:①“短-长-短”顺序(SLS)类型(23例,72次TdP,65%):一或多个短-长心动周期后开始出现短的成对的PV C(C1>C2和C0);②“窦性心率增快”(ISR)类型(8例,28次TdP,25%):逐渐增快的窦性心率伴或不伴有交替性T波(C2≥C1≥C0);③去极化改变(CD)类型(5例,1…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时的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往往在心脏正常情况下出现异常的心电图改变,近来作者观察了65例不同部位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脑出血部位均经CT进行了定位,且患者心电图以往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老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10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9例,病因以高血压病、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及低血钾为主.TdP发作前期心电图示成对室早7例、多源性室早6例,U波显著9例,Tu融合8例、频发室早呈"R on U"6例.Q-Tu或Q-T间期延长10例.TdP发作期第一个室早的联律间期为440~650ms,心室率135~260次/min,每阵发作持续时间1~100s.TdP发作前后出现单形性室速5例、多形性室速7例、双向性室速1例、室扑1例、室颤3例.10例中死亡例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心脏性猝死的死者生前动态心电图数据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治疗的35例治愈出院的心脏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数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作用.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的概率为94.3%、28.7%、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14.3%、28.6%.结论 针对心脏性猝死病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显示,特异性的心脏异常活动变化明显,动态心电图对心脏性猝死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服门冬氨酸钾镁片对家兔肥厚性心肌细胞内钙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假手术组开腹但不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家兔心肌肥厚模型,喂养8周,制备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利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跨壁心电图和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程序电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记录早期后除极(EAD)和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发生率,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分离心肌细胞,应用荧光指示剂Fura-2/AM标记,SIMPLE-PCI荧光图像成像系统测量3组心肌细胞在激发波长为340am和380am时的荧光比值,并以此比值来间接反映细胞内钙含量的变化。结果①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EAD的发生率分别为0/10、10/10和5/10,TdP的发生率分别为0/10、6/10和1/10。心肌肥厚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门冬氨酸钾镁组与心肌肥厚组相比EAD和Td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②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较假手术组荧光比值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门冬氨酸钾镁组较心肌肥厚组的荧光比值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肥厚心肌钙离子内流增加,形成钙超载,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升高。门冬氨酸钾镁可以阻断慢钙通道,从而减轻钙超载,可明显降低EAD和Td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钾离子(K+)是维持细胞膜内外电位差的重要离子,低血钾时,心肌细胞膜两侧K+浓度差增大,可诱发浦氏纤维和心室肌细胞产生后除极电位及触发活动,导致多种室性心律失常[1],但引起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es,TdP)者并不多见,现结合2例经治患者进行分析讨论。1 对象和结果 按照Horowitz等[2]诊断标准,2例患者均符合TdP。其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9.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是法国学者Dessortenne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1979年Sclarotsky又称之为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近年来认为是一种伴有Q-T间期延长的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介于室颤和室速之间的室性心律失常,又称之为暂时性室颤,病势凶险,而且在治疗上与常见室速不同,若对其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1 病因 1.1 缓慢型心律失常 为引起TdP最常见的原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引起TdP机率高,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者亦可发生,由于Q-T间期长,增加不应期的离散,引起折返,形成TdP。  相似文献   

10.
硫酸镁治疗尖端扭转性室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治疗机制和疗效。方法以25%硫酸镁注射液10ml稀释20-40ml后静脉推注,继以平衡液250ml 25%硫酸镁20ml静滴维持。结果用药后所有患者TdP得到控制,未出现心律失常加重、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神志改变及肾功能损害等副反应。结论硫酸镁能有效的治疗TdP,无明显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长QT综合征 (LQTS)是指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QT T特征性变化和多形性室速 (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一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发作性晕厥、心脏性猝死 ,尤其是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当中的不明原因的晕厥和猝死。LQTS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所控制的离子通道失调 ,引起了跨膜动作电位间期延长和体表心电图QT间期延长 ,导致跨室壁离散度增大 ,诱发早期和晚期后除极引起室速、室颤和心脏性猝死。根据电生理的上述变化 ,可分为获得性和先天性。获得性LQTS主要与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或酚噻嗪类药物有关 ,亦可与心肌局部缺血、…  相似文献   

12.
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是临床上少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病急,病情凶险,易转变为心室颤动,从而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7例TdP患者在药物、电复律等方法均不能拧制发作时,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加锋 《浙江医学》2003,25(11):681-683
长Q -T间期综合征可分为先天性长Q -T间期综合征与获得性长Q -T间期综合征两种 ,先天性长Q -T间期综合征与基因缺陷有关 ,获得性则常由代谢异常、药物及某些疾病引起 ,常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本文收集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2例获得性长Q -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 ,现报道如下。本组患者男性5例 ,女性7例。年龄28~92岁 ,平均(63.3±19.2)岁。12例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见表1。典型病例的心电图表现见图1。发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10例[1例表112…  相似文献   

14.
刘怡昭  杨拔贤 《中国医刊》2007,42(10):30-32
先天性长QT综合征(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c-LQTS)是由于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导致相应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T波形态异常。其特征性心律失常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pointes,TdP),TdP可使c-LQTS患者突然发生晕厥,惊厥,甚至心源性猝死[1]。目前LQTS的标准治疗方法为β-受体阻滞剂和左心交感神经离断术(left cardiacsympathetic denervation LCSD)。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c-LQTS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仍有20%~25%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而需采用其…  相似文献   

15.
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为提高TdP抢救疗效,将我院1989年来收住的12例TdP结合文献作初步分析与探讨.亚临床资料1.1病例:12例中,女10例,男2例,年龄41~?9岁.原发病:冠心病8例(合并巨“A-VB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1例,房颤2例、合并高血压3例,肺心病1例);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塞1例;风心房颤应用奎尼丁复律1例;广泛性脑梗塞及脑溢血奋1例;非家族性Q-T延长综合征1例;合并低血钾9例.1.2心电囹:TdP发作前及间歇期Q-TC>0.44511例,正常1例(为急性心肌梗塞);T波呈宽大畸形,T波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雌雄激素替代法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及奎尼丁诱导下致心律失常作用性别差异性的机制,阐明性激素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制造苯甲酸雌二醇、丙酸睾酮替代的大鼠模型,Langendorff法灌流离体大鼠心脏,采用MAP技术记录6组大鼠(①去势雌性大鼠;②去势雌性大鼠 雌激素;③去势雌性大鼠 雄激素;④去势雄性大鼠;⑤去势雄性大鼠 雌激素;⑥去势雄性大鼠 雄激素)的MAP,比较组间的性别差异,并观察奎尼丁诱发各组早期后除极(EAD)、TdP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去势雌性大鼠 雌激素组的单向动作电位时程(MAPD)显著长于去势雌性大鼠 雄激素组,去势雄性大鼠 雌激素组MAPD显著长于去势雄性大鼠 雄激素组;雌激素替代组与单纯去势组相比MAPD也延长,雄激素组则相反;而去势雌性大鼠组和去势雄性大鼠组无差别。各组在应用奎尼丁后MAPD都有显著延长,EAD发生率均较高;而雌激素替代组的EAD、TdP发生率都高于雄激素组。结论 雌雄大鼠发生TdP的性别差异性与性别本身无关,关键在于性激素的差异,雌激素可通过使心肌细胞在复极延长的基础上EAD发生增加,导致触发活动,从而发生TdP;雄激素的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动态心电图的多项检测指标对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n death,SCD)的预警作用得到普遍认可[1].但由于SCD的无法预料性和快速性,患者往往在门诊就医期间就发生意外,让不少首诊医生措手不及,为此,从门诊心电图中早期识别高危因素显得尤为关键.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近10年来老年患者发生SCD前的门诊心电图,旨在探讨SCD高危因素,减少心血管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往往因心肌缺血,而易发生心电异常。本文分析了9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根据有无呕血比较不同程度出血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同时分析年龄、性别及不同出血病因对心电改变的影响。现报导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16~84岁,平均52.3岁。年龄在60岁以上者48例,60岁以下者42例;根据有无呕血分为两组:有呕血同时有黑便者为呕血者;仅有单纯黑便者为黑便组。1.2方法90例患者均在出血后24~48h进行纤维胃镜检查诊断(胃镜:日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患者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变化.并探讨二者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带状疱疹患者527例为疾病组.本院门诊健康体检人群90例为对照组.检测心肌酶谱及心电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带状疱疹患者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心电图有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异常变化发生率.老年期有增加趋势,心电图异常变化以ST-T波改变最常见。结论:带状疱疹感染可致心脏不同程度损害.老年患者心脏传导系统尤其易损。  相似文献   

20.
尖端扭转型室速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des,TdP)是临床上少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病急,病情凶险,易转变为心室颤动,从而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2月在长海医院接受诊疗的12例TdP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TdP的原因、治疗措施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