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钾离子和血清镁离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情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的不同阶段血清钾离子以及血清镁离子进行检测,并在同一时期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血清钾离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和出院时的血清钾离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血清镁离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和出院时的血清镁离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和治疗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神经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钾离子及血清镁离子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患者进行血清钾离子及血清镁离子的检测可以作为患者病情和预后情况的重要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后,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抑郁状况给予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出院时心理状态正常患者明显增多,轻度、中度抑郁患者明显减少,患者的整体抑郁状况较入院时有显著改善.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5月6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出院患者按照出院次序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TCM,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入院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入院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TCM能减少重症脑梗死患者出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次入院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期十步法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按照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干预组的受试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三期十步法",而对照组仅施行常规护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状况;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来评估脑卒患者中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2组NIHSS、BI量表评分分别在入院第7天及出院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院时、随访出院后30天时2组的mRS量表评分亦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三期十步法",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探讨心理支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将62例急性脑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用Barthcl指数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出院和患病3个月时各测定1次,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别;患病3个月时,试验组功能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心理支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脑梗死并多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脑梗死并多发脑出血并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入院第7天,患者血培养结果为星座链球菌感染。通过临床综合分析及心脏彩超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经及时对症处理后住院34d好转出院。结论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既要注意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同时要认识并发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心理支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姜晓丽  宋震 《现代护理》2001,7(8):26-26
探讨心理支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将62例急性脑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出院和患病3个月时各测定1次,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别;患病3个月时,试验组功能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心理支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护理康复指导锻炼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入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康复组。2组病例均采用神经外科护理常规,康复组加用康复训练及康复护理内容。使用Barthe指数和简式FuglMeyer法对2组患者在入院出院时进行测定。-结果:2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在出院时均有所提高,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12-3413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续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研究组(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对照组(发病前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43例,比较两组入院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入院时脑梗死体积及入院后3个月的病情转归情况,并比较研究组不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入院后3个月的病情转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短暂性脑缺血不同发作次数、不同持续时间及与脑梗死发病不同间隔时间患者的出院时NIHSS评分、病情转归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减轻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并可减少脑梗死体积,利于预后的改善。同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首次发作与脑梗死发病间隔时间与脑梗死患者预后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2例颈部按摩相关的颈动脉夹层所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及诊疗预后。方法:回 顾性分析 2 例接受颈部按摩后出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 习。结果: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前均接受过颈部按摩,病例1予血管内治疗(左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处 血栓抽吸术及左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处理,临床症状完全缓解,NIHSS评分由入院12分改善至出院时0 分。病例2发病后先接受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后予血管内治疗(右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处 理,临床症状完全缓解,NIHSS评分由5分改善至出院时的0分。随访3月,2例患者均无新发临床症状。结 论:颈部按摩可引起颈动脉夹层、闭塞,导致严重的脑梗死。对于该类患者,可采取血管内治疗(支架植入、 抗栓等)方案,及时处理夹层导致的闭塞血管,从而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1.
代明辉  帅晓  吴俣 《华西医学》2023,(1):147-150
<正>病例介绍患者,男,43岁,因“反复腹痛、腹泻伴发热半年,腰痛伴血尿20 d”于2020年7月9日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入院前半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伴发热,以中低热为主,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反复就诊于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可缓解,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入院前20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血尿,伴发热,最高体温39℃,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后无好转,出现下肢浮肿,遂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治疗.方法 对1例患有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20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在入院24 h内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接受了急诊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整形术.该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目前已随访9个月,心功能恢复至I级.复查超声心动图未发现主动脉瓣瓣周漏发生,人工机械瓣膜功能良好.结论 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将有效提高白塞病合并瓣膜损害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任晓莉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2011-2012
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分为两组,A组23例为住院期间合并肺部感染,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23例急性脑梗死但无合并感染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A组患者入院时意识障碍发生率、入院体温、梗死灶大小、住院期间最高体温、住院时间、侵入性诊疗操作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减少率为(12.96±2.08)%,B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减少率为(60.1±3.62)%,两组的NIHSS评分减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严重者较易发生肺部感染,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将受到影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杨颖丽  刘玲  张莹  陈琍 《临床荟萃》2011,26(9):812-812
患儿,男,3个月,主因左膝肿胀半个月、发热5天于2009年7月6日入院。患儿半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左膝肿胀,触之哭闹,无呕吐、腹泻,未给予用药。5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7.8~38.5℃,无咳嗽、抽搐。患儿系孕31周剖宫早产第二胎,无生后窒息,出生体质量1 300 g,生后因早产曾应用呼吸机治疗,住院半个月出院。出生后20天患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半个月痊愈。出生后2个半月患营养不良,给予氨基酸、脂肪乳、水溶性维生素静脉滴注,输血1次,住院20天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检测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16例SARS患者、147例发热隔离患者、23例体格检查健康者进行血清SARS抗体IgM、IgG检测。【结果】12例SARS患者入院时8例检出SARS抗体IgM阳性,出院时9例检出SARS抗体IgG阳性;其中7例SARS患者康复出院半年后复查均检测出高滴度SARS抗体IgG,同时有2例仍检出SARS抗体IgM。2例重症患者血清动态结果观察到,从入院到出院的标本均同时检测到高滴度的SARS IgM、IgG;2例轻症SARS患者各只检测到一次SARS抗体IgM弱阳性;发热隔离区患者有6例从入院至出院均检测到SARS抗体IgG,其中两例滴度较高。健康体检者无一例SARS抗体阳性。【结论】ELISA检测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可作为一种辅助鉴定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检测和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例1】男,18岁。因右下腹疼痛伴逐渐增大性包块半年余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后转至右下腹,伴发热、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1周,症状稍缓解后出院。出院1周后右下腹仍有疼痛,于腹部触及一约半个拳头大小肿物,再次入该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下腹有一炎性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因医院条件有限未予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与其预后的关系,总结经验,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1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平均动脉压分为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的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血糖等指标的异常例数低于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出院时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好转,而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有所改善,但与入院时无显著差异,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患者出院时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出现多种危险因素,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周杰  董芸 《临床荟萃》2000,15(24):1132
低血钾引起的四肢肌肉麻痹较为多见 ,但低血钾致横纹肌裂解症更为罕见。现将报告如下。患者 ,女 ,5 7岁 ,因畏寒、发热、全身乏力 1个月 ,四肢无力 4天入院。患者在入院前 1个月因受凉后出现明显的畏寒、发热、不思饮食 ,在当地医院经抗感染治疗后 ,好转出院。入院前 4天 ,患者出现四肢无力 ,不能站立 ,伴发热 ,T 38.0℃左右 ,在当地医院查血钾 1.6mmol/L ,经补钾治疗后 ,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 ,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 :T 38.4℃ ,P 92次 /min ,R 2 2次 /min ,BP 113/6 8mmHg(1mmHg =0 .133kPa) ,急性病容 ,神志清…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性,4岁,因反复发热半年入院。半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尿频、尿急、尿痛,于外院诊断为尿路感染、大肠杆菌败血症,经抗炎对症治疗后,体温下降。出院后体温反复波动而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8℃,心肺未见异常,右下腹可扪及一轮廓钝圆的包块,约11cm×8cm大小,轻压痛。  相似文献   

20.
【病例】女,14岁。因左耳持续流脓2个月,发热、咳嗽半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流脓,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反复抗感染及局部对症治疗,仍有左耳持续流脓、耳后痛;半个月前出现发热、咳嗽、咳白色痰,就诊于我院,门诊以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脓毒血症收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