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中及术后48 h胆汁中病原菌种类、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某院收集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行ERCP取石术患者,分别对ERCP取石术中获得的胆汁(术中组)及ERCP取石术后48 h经鼻胆管引流获得的胆汁(术后组)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共收集117例患者资料,术中组、术后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3.50%、47.86%,两组胆汁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34份胆汁标本共培养出174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8株(79.31%),革兰阳性菌33株(18.97%),真菌3株(1.72%);术中组细菌105株,术后组细菌69株;术中组和术后组不同细菌种类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组和术后组检出率居前5位的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居前3位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60.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较高;3种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率均为100.00%。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率较高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胆汁细菌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应尽早行ERCP取石术解除胆道梗阻;胆道感染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建议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2.
叶满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133-4134
目的了解胆汁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取因各种胆道感染的301例病人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01份胆汁标本中123份检出细菌,阳性率40.86%。有12份复合菌生长,共检出细菌135株。革兰阴性杆菌89株(65.93%),革兰阳性球菌46株(34.07%)。检出率最高的菌是大肠埃希菌61例(45.19%),药物敏感性因菌种而异。结论胆道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上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对胆道感染性疾病应进行胆汁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医院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胆汁标本的留取、培养和细菌种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抗菌药物敏感监测按WHO和CLSI指定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操作,试验全过程进行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结果 205份患者送检胆汁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107份,阳性率为52.2%;10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70株占65.4%,革兰阳性球菌28株占26.2%,真菌9株占8.4%,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最多46株占43.0%,其次为粪肠球菌14株占13.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粪肠球菌对糖肽类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100.0%敏感;5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24株,阳性率为40.7%。结论胆汁培养分离的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医院应继续认真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推行合理用药,强化、细化抗菌药物处方管理,改变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的不良局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胆汁培养阳性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胆汁标本的采集、培养和细菌品种的鉴定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规方法进行试验操作;抗菌药物监测按WHO和CLSI指定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操作和敏感、中介、耐药认定,试验全过程进行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结果医院胆汁标本送检181份,细菌培养阳性111份,阳性率为61.3%;检出11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73株占65.8%,其中大肠埃希菌49株占44.1%,居第1位,革兰阳性球菌30株占27.0%,检出粪肠球菌16株占14.4%,居第2位,真菌8株占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粪肠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但所有病原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分离产ESBLs菌27株,阳性分离率为43.5%。结论胆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医院应加强执行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定期将医院病原菌的耐药性公之于众,推行合理用药,扭转细菌临床株的耐药性快速上升的不良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进行胆汁培养,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中抽取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 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96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80.0%;共分离出病原菌10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共检出75株占70.1%,革兰阳性菌30株占28.0%,真菌2株占1.9%;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环丙沙星较敏感,耐药率<20.0%,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均为0;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磷霉素及氯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10.0%;真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及两性霉素较敏感。结论引起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6.
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中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162份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62份胆汁标本中56份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34.57%,其中2例为混合感染菌;共检出58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5株,占60.34%,其中ESBLs大肠埃希菌6株,占17.14%;肺炎克雷伯菌5株,占8.62%,屎肠球菌4株,占6.90%;32份胆汁标本同时送厌氧菌培养,检出率为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90.00%;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和奈替米星,敏感率均80.00%;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的敏感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100.00%;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的敏感率为88.89%,对大环内酯类、呋喃妥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敏感率较低。结论胆道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应跟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朝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上半年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将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培养标本分离可疑菌落,做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 764份标本分离出细菌1 02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05株,占68.8%,革兰阳性球菌238株,占23.2%,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分离菌,其中前4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分别占20.4%、17.5%、14.7%、13.9%,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分离菌,分别占12.7%和9.96%,对革兰阴性杆菌较敏感的药物是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阳性球菌较敏感的药物是米诺环素、万古霉素、利福平。结论监测临床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率,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了解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中肾盂穿刺液细菌谱和药物敏感特点,以指导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99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患儿262例,术中打开肾盂前常规用无菌注射器穿刺肾盂抽取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1例肾盂穿刺尿液培养阳性,阳性率为11.8%;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位于前3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菌,分别占33.3%、19.4%、11.1%;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但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第三代头孢敏感率也较好;肠球菌属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高度耐药,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第三代头孢敏感率也较好。结论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细菌感染率不高,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明显的耐药性,术中肾盂穿刺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2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分离出的112株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细菌测定鉴定系统随机诊断试剂板分别为DL-96NE试剂板、DL-96STREP试剂板、DL-96FUNGUS试剂板等,测定系统为DL-96细菌测定系统。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占67.9%,革兰阳性菌23株占20.5%,真菌13株占11.6%;对铜绿假单胞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耐药率均16.0%,对鲍氏不动杆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为多黏菌素B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均15.0%;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为阿米卡星、四环素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19.0%;23株革兰阳性菌均对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率。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较高,应加强病原学及药敏检测,有针对性的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1 9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脑脊液(CSF)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试验;选取2015年1-8月入院神经外科患者40例,分别于手术当天术后第1、3、7d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头皮标本,进行培养并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 1 900例患者共有179例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9.42%,CSF中检出病原菌163株,革兰阳性菌119株占73.01%,革兰阴性菌44株占26.99%;收集40例患者160份头皮标本,共培养病原菌160株,其中以革兰阳性菌143株占89.37%,革兰阴性菌5株占3.13%,真菌12株占7.5%;CSF中的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未检出耐药菌株,头皮标本中对万古霉素同样敏感,仅检出5株耐药菌,耐药率3.13%;CSF中耐药性较高的为苯唑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3.19%和79.83%,头皮标本中对青霉素全部耐药;CSF中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最高的为卡那霉素,耐药率为52.27%,头皮标本中的革兰阴性菌仅5株,均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100.00%耐药。结论革兰阳性菌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颅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临床应在术前或术中使用针对革兰阳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