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减少肺部真菌感染概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9年6月-2010年12月228例老年AECOPD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将其分为真菌感染组(39例)与非真菌感染组(189例),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28例AECOPD患者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39例,感染率为17.11%,使用抗菌药物时间真菌感染组(12.27±5.575)d,非真菌感染组(5.49±2.485)d;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真菌感染组(8.23±3.468)d,非真菌感染组(5.93±2.496)d;住院时间真菌感染组(30.74±22.399)d,非真菌感染组(21.58±16.088)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低白蛋白血症、使用抗菌药物及全身糖皮质激素是AECOPD患者发生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老年AECOPD加强营养支持、减少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时间、避免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减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免疫状态。方法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42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53例,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这样(P﹤0.05)。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合并II型呼吸衰竭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疾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时间与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糖皮质激素的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6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85例R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对感染率的影响,并采用ROC曲线分析糖皮质激素累积治疗时间、3周内日均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对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结果 85例RA患者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2例,感染率37.65%;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其糖皮质激素累积治疗时间以及糖皮质激素日均使用量均显著高于未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累积用药时间预测RA患者肺部真菌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P<0.05);糖皮质激素日均用量预测RA患者肺部真菌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大量运用可能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需要注意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09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44例)和单纯感染组(6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对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感染最常见类型为白色念珠菌(72.7%),合并感染患者出现咳痰比例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结核复治、病程长、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长的患者肺结核合并真菌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肺结核初治、病程短、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短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分析显示肺结核复治、病程长、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是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咳痰较明显,复治肺结核、病程长、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长的患者要警惕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同时要做好针对性预防和早期诊治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免疫状态。方法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42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53例,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这样(P〈0.05)。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疾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影响因素及真菌感染前后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为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患者1000例,将其中164例IF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IFI的影响因素及PCR法检测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基础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应用时间>7d、抗菌药物种类>2种、白细胞计数≤1.0×109/L者IFI的发生率高于淋巴瘤+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无基础疾病、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应用时间≤7d、抗菌药物种类≤2种、白细胞计数>1.0×109/L者(P<0.05);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种类>2种、白细胞计数≤1.0×109/L是I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恶性血液病IFI感染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1.13±0.67、7.46±2.14、0.27±0.03)×109/L均明显低于感染前(9.02±1.04、38.24±11.43、3.52±0.86)×109/L(P<0.05);观察组感染前和感染时肠道真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前和感染时细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时真菌量高于感染前(P<0.05),观察组感染时细菌量低于感染前(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种类>2种、白细胞计数≤1.0×109/L是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和肠道真菌量增加、细菌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影响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以供临床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2月于河南省某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并使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90例患者中,有22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占24.44%(22/90);68例未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占75.56%(68/90)。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低白蛋白水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均为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中合并糖尿病、低白蛋白水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52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52例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感染菌种包括:白假丝酵母菌40例(76.92%),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5.77%),热带假丝酵母菌7例(13.46%),毛霉菌属及曲霉菌属各1例(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累计全身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500 mg、低蛋白血症、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及合并糖尿病与COPD患者发生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累计全身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500 mg、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机械通气、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了解COPD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减少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感染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1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菌群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314例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76例,感染率为24.2%;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46株占60.5%、光滑假丝酵母菌8株占10.5%、热带假丝酵母菌8株占10.5%、酵母样真菌6株占7.9%、克柔假丝酵母菌3株占3.9%、曲霉菌属5株占6.6%;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血清白蛋白<35g/L,Ⅱ型呼吸衰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6个变量与继发真菌感染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是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较高,应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白蛋白(PA)、癌胚抗原(CEA)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50例设为合并肺部感染组,其中细菌感染73例,病毒感染26例,真菌感染51例;存活130例,死亡20例。选取同期于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100例设为肺癌组,同时选择于医院健康体检的100名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EA、TNF-α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PA水平,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组、合并肺部感染组PA表达低于对照组,CEA、TNF-α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肺部感染组PA、CEA表达低于肺癌组,TNF-α表达高于肺癌组(P<0.05)。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患者PA表达高于细菌感染患者,TNF-α表达低于细菌感染患者(P<0.05)。病毒感染患者PA为(142.12±10.22)mg/L低于真菌感染患者,TNF-α为(38.92±5.58)ng/ml高于真菌感染患者(P<0.05)。死亡患者PA表达低于存活患者,CEA、TNF-α表达高于存活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PA、CEA之间呈负相关(r=-0.286,P=0.001);TNF-α、CEA之间呈正相关(r=0.217,P=0.008);PA、TNF-α之间呈负相关(r=-0.239,P=0.003)。结论 PA、CEA、TNF-α在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表达异常,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发病过程,在其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