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致病菌的增长速度,遏止其耐药趋势.方法 采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与手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5-2009年医院所有送检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标本93 547份,阳性标本24 353份,阳性率为26.03%;大肠埃希菌在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中位列各年第1位,且分离率呈上升趋势,2005- 2009年分离率分别为1 7.4%、18.0%、22.0%、20.0%及23.0%;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分别为13.0%、14.0%、12.7%、13.4%及14.6%;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80.5%;葡萄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尤其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可达98.6%;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平均检出率为47.2%、27.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检出率为56.0%.结论 5年来病原菌的分布排序无明显变化,总体耐药性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但耐药表型的检出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应引起临床医师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医院2008-2010年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运用x2检验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 肠杆菌科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3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56.4%、60.2%、62.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5.2%、52.7%、50.1%;非发酵菌前3位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最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球菌前3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率最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3年分别为35.2%、37.1%和29.1%.结论 碳青霉烯类仍然是肠杆菌科细菌活性最高的药物;万古霉素、氯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始终保持高活性;非发酵菌耐药率较高,需关注多药耐药菌的出现;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逐年增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医院呼吸科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呼吸科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呼吸科病房送检的所有标本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菌株264株,革兰阳性菌68株(25.8%),革兰阴性菌165株(62.5%),真菌31株(11.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77.1%,3年中呈增加趋势;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索的耐药率为44.4%~66.7%;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70.0%的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结论 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符合近年来病原菌的变化趋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的耐药日趋增高,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5-2007年医院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病原菌耐药状况进行调查,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培养分离菌株,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4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781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始终占多数,3年的分离率分别为58.0%、56.3%、59.5%,革兰阳性球菌3年变化趋势不大,保持约20.0%;从药敏结果看,病原菌耐药性也基本呈增高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70.0%,目前,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临床上应将药敏试验和临床经验结合,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延缓和控制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CLSI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 2008-2009年医院临床分离的588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23.5%,革兰阴性杆菌占76.5%;MRSA和MRCNS分别占37.5%和77.6%;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65.2%和54.5%。结论医院常见病原菌表现为多药耐药,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延缓新的耐药菌株产生与扩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庆阳市3年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皆在于能够引起临床医师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高度重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引用指导原则》实施和执行。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 Compact)对3所医院2008年1月-2010年8月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899株,包括38个菌属,82个菌种,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7.3%,革兰阳性球菌占17.2%;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肺炎克雷伯菌次之;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临床感染病原菌占前10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沙雷菌属、鲍氏不动杆菌、肠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96.9%,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94.8%,氨基糖苷类敏感率79.1%,喹诺酮类敏感率66.2%;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96.4%,利奈唑胺敏感率100.0%,利福平敏感率90.1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三代头孢菌素复合制剂,其次考虑选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三、四代头孢菌素除非药敏提示否则不宜选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三代头孢菌素的复合制剂是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2009 2011年胆汁培养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的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接受胆道手术治疗患者,于术中或ERCP治疗所取胆汁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009-2011年共分离病原菌72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7株占68.74%,革兰阳性球菌179株占24.76%,真菌47株,占6.5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3.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耐药率<15.00%;铜绿假单胞菌除美罗培南外,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00%,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敏感性较好,3年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胆道感染3年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变化不大,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肠球菌属为辅,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头霉素类、β-内酰胺酶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具有较高抗菌活性;对胆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仍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2002-2005年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病原菌的变迁和耐药性,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2005年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 604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2765株占45.8%、革兰阳性菌1350株占22.3%、真菌1926株占31.9%;真菌由2002年的18.4%上升到2005年的36.4%;位于前3位的革兰阴件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与2002年相比,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菌显著增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碳青酶烯类仍是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抗菌药物.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敏结果.严格用药指征,延缓病原菌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院2008-2010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VITEK系统或API系统鉴定细菌和真菌,应用WHONET5.0软件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率.结果 2008-2010年医院呼吸道感染培养标本38657份,检出病原菌11593株,检出率为30.0%,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1%,革兰阳性菌占6.9%,真菌占2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3年检出率变化不大,MRSA 3年检出率分别为25.3%、35.2%、54.3%.结论 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定期监测和分析当地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变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1年医院分离病原菌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送检标本同时接种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24 h培养出菌落后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46657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 450株,阳性率为22.40%;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447株占52.12%,革兰阳性球菌2202株占21.07%,真菌1699株占16.26%,其他病原菌1102株占0.5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高度敏感,耐药率<4.00%,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9.00%;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耐药率>95.00%,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敏感;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较高,占83.10%;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高,真菌感染亦占一定比例,分离菌株的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变迁.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2003-2010年共分离出病原菌6684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0.5%、20.9%、18.6%;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8年间病原菌总排名前7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糖非发酵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在总病原菌的构成比例及种类均呈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70.82%,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生殖道、血液、痰,分别占27.85%、24.48%、24.24%;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条件致病菌(非发酵菌、真菌)成为主要病原菌,应加强监测,预防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方法 收集2006-2010年医院细菌室分离的细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病原菌15 3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 641株占69.4%;革兰阳性菌4693株占30.6%;前3位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占21.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2.7%和克雷伯菌属占11.7%;血培养共分离病原菌1137株,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尿培养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而静脉导管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13株;MRSA5年检出率为30.9%~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菌株;5年共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20株,有逐年增加趋势;肠杆菌科细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达78.0%,且逐年增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仍高度敏感,但耐药率均有逐年增加趋势;锶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19.8%~51.4%,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也逐年增加.结论 初步建立了医院细菌流行及其耐药监测基础数据平台,较为全面了解医院病原菌耐药现状,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多药耐药非发酵菌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5年来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构成变化,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9年临床所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及药敏率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大肠埃希菌(ECO)在5年的分离构成中一直居于首位,铜绿假单胞菌(PAE)位居第2,除了2009年肺炎克雷伯菌(KPN)超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CNS),其他年份均位于第3位、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位于第5位;ECO和PAE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多药耐药菌分离率从2005年的2.0%、1.4%分别升高至2009年的10.6%、13.2%,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的比例越来越高,由11.5%上升至50.2%。结论 5年来主要病原菌的构成比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较为稳定;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与广谱抗菌药物持续使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血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血流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细菌室血标本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1 0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66株(53.35%),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83株(36.10%),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真菌112株(10.55%),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ICU)是血标本分离菌的主要来源科室,共308株(29.03%),其次为血液内科和小儿内科。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6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0.1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2.96%、33.14%。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83.61%、45.45%。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各1株。结论血标本分离病原菌种类多,临床应监测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有效指导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细菌室分离出的980株临床病原菌进行统计及耐药分析。结果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7%,真菌占34.3%,革兰阳性球菌占15.0%;3年中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检出构成比例逐年上升,革兰阳性球菌检出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3年平均耐药率>70.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3年平均耐药率>70.0%;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耐药率<6.0%。结论重视肿瘤患者病原菌医院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和药敏监测,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原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谱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3年1-12月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分离的441株肠球菌属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41株肠球菌属细菌,包括8个菌种,以屎肠球菌为主(占51.02%,225/441), 粪肠球菌次之(38.55%、170/441),其余菌种所占比率均<3%。标本分布以体液为主(46.26%,204/441),其次为尿(32.88%,145/441)、痰(14.06%,62/441)。分离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普通外科(107株,占24.26%),重症医学科(78株,占17.69%)和儿内科(31株,7.03%)。除四环素外,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呋南妥因的耐药率均高粪肠球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呋南妥因耐药率均<30%。除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呋南妥因的耐药率<20%,屎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不同种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定期监测其细菌变迁和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医院外籍人士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分布,以获得不同病原菌分离率的构成比,为临床血液控制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血培养仪报阳性的标本转种至培养基,分离后鉴定菌株;数据用WHONET5.5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各年度血培养分离的阳性菌株数分别为213、322、407、418、448、522株,6年占首位的表皮葡萄球菌分布构成比分别占19.2%、17.7%、17.7%、16.0%、15.8%、14.9%;各年度鲍氏不动杆菌分布构成比分别占3.3%、7.8%、9.3%、11.5%、12.1%、12.5%;鼠伤寒沙门菌6年分别占1.9%、1.9%、1.0%、1.4%、1.6%、2.1%.结论 2006-2011年血培养阳性分离菌中占首位的均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阳性分离率逐年提高,每年均能在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到鼠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12月从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35 368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病原菌2 375株,阳性率为6.7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341株(56.46%),革兰阳性球菌905株(38.11%),真菌104株(4.3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出现耐亚胺培南菌株;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非常敏感;屎肠球菌整体耐药率较粪肠球菌高。结论医院血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肠杆菌科出现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加强监测血培养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唐山市开滦医院装修前后临床分离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变化,为医院感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唐山市开滦医院住院患者所有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相应试剂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测定.结果 3年中共分离出非重复菌株7995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50.0%;2009年因装修,细菌数量和结构有了明显变化,耐药性也有较多改变;2009年分离出的细菌数量从4774株降至1482株(P<0.01),而2010年随着多数临床科室装修的结束,分离出的细菌数量又明显上升至1739株(P<0.01),尤其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变化最为明显(P<0.01),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分离在装修前后变化非常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全面、彻底消毒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强对耐药菌的检测、耐药菌带菌者的筛查和耐药机制研究,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耐药菌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分布及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送检的标本,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全年分离到1496株菌。在ICU分离到的339株细菌中,前4位为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非ICU分离到的1157株细菌中前4位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ICU和非ICU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检出率分别为金葡菌的96.3%、35.9%,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的100%、80%。各种细菌的耐药率,ICU和非ICU有显著性差异。亚胺培南对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是非ICU的8倍。结论:ICU分离的细菌以非发酵菌为多。ICU病人分离细菌的耐药性比非ICU分离的细菌耐药性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