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在均等化试点政策下,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改进完善提供建议。方法:采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检验均等化试点政策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流动人口建档率为28.3%,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籍性质、是否参加医疗保险、流动范围、流动时间、流动原因、是否居住在试点城市是影响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的因素。结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处于较低水平,均等化试点政策效果不明显,应加大宣传力度,优化资源组合方式,加快信息化建设,助力均等化试点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将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医改工作的重点之一,在逐步加强城乡人口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日益突显.本文总结了我国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流动人口主要集中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我国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针对研究和实践提出几点建议:1.以医改精神为基础统领研究工作导向.2.研究流动人口流动性的特征.3.研究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的规律.4.研究流动人口动态管理的体制机制.5.研究对流动病患者提供救助和关怀的政策.6.研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浙江省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设计专项调查表,调查各级疾控机构相关业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知情况、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等。结果被调查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疾控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较高(>90%),但对于服务主体、服务特征等认知较差。大部分疾控机构制订并实行了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方案或要点,开展了相关培训并参与了考核工作,分别占94.90%、96.94%和92.86%,但在省级项目基础上增加本地项目的机构仅占13.27%;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参与人员不足(91.10%)、政府经费保障不足(86.64%),以及疾控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源整合不足、缺乏合力(82.07%)等问题。结论疾控人员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疾控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参与率较高,但主动增加项目不足;人员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以及医防整合不足是目前疾控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增加基层疾控机构人员,保证相关工作经费投入,加强医防整合,更好地发挥疾控机构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原则,从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两个方面对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试点阶段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估。目前,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的全覆盖框架基本形成;各类医疗服务机构对工作步骤和目标、重点和基本思路清晰,职责明确;各地财政补助存在差异,欠发达地区覆盖能力较低。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基本卫生服务筹资方面和监管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经济水平较好的县区提高补助标准,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向重点地区和人群倾斜。提高基层人员素质,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医改的深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正由理论到实践,由局部向整体全面推进.文章试图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均等化的内涵、发展逻辑、测量评价、财政转移支付、市场化供给、主要问题等方面研究梳理及述评,提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法制化建设,探索卫生资源公平分配与有效利用的新路径,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热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加快城乡卫生综合配套改革衔接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是测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工具。本文首先介绍有关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然后给出经专家咨询获得的指标体系,最后对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指标进行了省际均等化综合测量。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能够落实到每个公民的必要条件,是保证每个公民能够得到公共卫生的服务,是每个公民健康的有效措施,国家应保证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且要落实到基层卫生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8.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对济南市某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卫生部等部委于2009年7月出台了《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提出到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本文就如何推进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均经费标准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受惠面明显扩大。这是对医改三年来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改革的最好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深度访谈,对影响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人群特征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偏低并在群体内存在差异;户籍类型、居住时长、流动范围是影响流动老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经费拨付与工作量不一致、数据不清、工作不被理解等方面的困难。结论: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健康意识薄弱,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对农村户籍、居住时间短和流动跨度大的老人给予重点关注;卫生部门应加强针对流动老人的数据统计,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方式,优化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促进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社会融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社会融合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接受健康教育和慢性病健康管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36.54% 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以及分别有76.48%和42.49%接受过健康教育和慢性病健康管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化流动(OR=1.25;95%CI:1.04~1.49)、跨省流动(OR=1.12;95%CI:1.01~1.25)、流入城市(OR=1.34;95%CI:1.23~1.47)、有社会保障(OR=1.98;95%CI:1.82~2.15)、办理了居住证(OR=1.33;95%CI:1.22~1.46)、有落户意愿(OR=1.13;95%CI:1.02~1.24)以及心理融合(OR=1.07;95%CI:1.05~1.09)与社会参与(OR=1.17;95%CI:1.14~1.21)程度越高,是建档的正向影响因素。而流动城市数在2~3个内相对于1个以内是建档的负向影响因素(OR=0.87;95%CI:0.79~0.95)。有社会保障(OR=1.23;95%CI:1.12~1.35)、居住证(OR=1.45;95%CI:1.32~1.60)及社会参与(OR=1.31;95%CI:1.26~1.37)和心理融合(OR=1.03;95%CI:1.01~1.04)越高,是接受健康教育的正向影响因素,而流动城市数在4个及以上相对于1个以内是接受健康教育的负向影响因素(OR=0.82;95%CI:0.69~0.98)。此外,有居住证(OR=1.54;95%CI:1.07~2.20)和落户意愿(OR=1.66;95%CI:1.11~2.48)对接受慢性病健康管理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结论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总体较低。需要格外关注独自流动、省内流动、流动稳定性较差的人群,促进地区和城乡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均衡化发展;通过提高社会融合程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范子娜 ' target='_blank'> 尹文强 ' target='_blank'> 唐晓朦 ' target='_blank'> 张晗 ' target='_blank'> 范成鑫 ' target='_blank'> 胡金伟 ' target='_blank'> 陈钟鸣 ' target='_blank'> 郭洪伟 ' target='_blank'> 《现代预防医学》2022,(9):1620-1625
目的 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探究社会融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为改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提出建议。 方法 收集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中流入时间≥6个月的99 494名流动人口的相关数据,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使用分层logistic回归探究社会融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在99 494名流动人口中,有36 837人已在流入地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为37.0%; 75 540人在流入地接受过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接受率为75.9%; 社会融合的四个维度中,家庭平均月收入(β= -0.108、-0.085,P<0.001)、家庭平均月支出(β= -0.061、-0.126,P<0.001)、是否有医保(β= 0.349、0.294,P<0.001)、是否在本地参加过工会等组织活动(β= 0.956、0.489,P<0.001)等变量会影响流动人口利用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服务。 结论 流动人口的健康档案建立率较低,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情况较好但仍需提升;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情况会影响其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至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将接近1.6亿人,其生殖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研究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情况对于持续改进我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以及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社区,对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出了五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公共服务产业理论视野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新型服务模式的构建。方法:应用公共服务产业理论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行探讨与构建。结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应形成政府、公共卫生组织和农村居民三方相互制衡机制。政府以购买的方式向公共卫生组织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组织成为独立机构,作为"第三部门"的姿态出现。农村社区服务机构是最为可能的第三部门,将以"六位一体"的方式开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工作,同时居民将与政府一同对社区卫生机构评估和监督。结论:公共服务产业理论框架下的此种模式以及其实践性应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中,只要政府加强监管,营利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并不一定会导致行业暴利,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对消费者的伤害也会大大减少;只要政府最后“兜底”,市场所带来的社会不公也会得到相当程度的弥补。所以,对于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实现高效运营目标的公共服务,营利机构可以作为提供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重庆市公共卫生服务券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放公共卫生服务券是公共卫生服务制度的一种创新,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手段之一。由原来投入供方的机制,转变为投向需方,确保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会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促进卫生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通过现场考察和座谈,本文总结了重庆市公共卫生服务券制度的现状,分析了制度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对该项制度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对比评价,有很多理论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河南省武陟县开展购买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试点经验和主要做法,就"购买服务+绩效合同管理"这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新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建议:加强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适宜技术培训,规范乡、村两级服务协议内容,强化双向转诊管理,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城乡居民提供规范的、有质量保证的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