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杭州市某医院儿科患儿医院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NRVG)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6年杭州市某医院儿科病区31 276例住院患儿的粪便和流行病学资料,采用乳胶法对患儿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NRVG 409例,NRVG检出率为1.31%。不同年龄段患儿NRVG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患儿NRVG检出率为1.14%,低于女童患儿的1.59%(P0.05)。每年的11月—次年1月份NRVG发病较多,占全年总数的28.62%。呕吐(87.53%)、腹泻(85.33%)和发热(62.84%)是NRVG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其中90%以上的患儿需要静脉补液。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个月~2岁儿童。医院应加强环境消毒,防止轮状病毒肠炎在病区内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阳江市婴幼儿腹泻患者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特征,了解病原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642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肛拭标本进行检测。结果642份标本中,检出229份,检出率35.7%,其中轮状病毒165份(25.7%),诺如病毒64份(10.0%,均为GII型),两项均阳性4份(0.6%)。轮状病毒检出时间多在秋冬季;诺如病毒无明显季节特征。感染以6~24月龄幼儿高发,男女检出率类似。结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阳江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应继续加强并扩大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PCR联合检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在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疫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01/2018-06期间青白江区托幼机构报告的疫情患儿肛拭子和大便样品共124份,同时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RNA。结果 124份样品中共检出了诺如病毒GⅡ型69例,检出率55.6%,轮状病毒(A/B/C)26例,检出率21.0%;混合感染3例(2.4%)。其中47份肛拭子样品检出诺如病毒16例,检出率34.0%;检出轮状病毒5例,检出率10.6%;77份大便样品检出诺如病毒53例,检出率68.8%;检出轮状病毒21例,检出率27.3%。结论在托幼机构的病毒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但轮状病毒也占一定的比例,因此同时检测两种病毒很有必要。大便样品病毒RNA检出率显著高于肛拭子样品,提示要尽量采集大便样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粪便微生物在儿童腹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治疗方式的指导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儿科、急诊科、门诊消化科就诊的腹泻患儿200例,均行粪便微生物检测,分析病原类型及防治措施。结果:对所采集的200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粪便微生物检测,共检出各类型腹泻病原微生物152例,总检出率为76. 00%。肠道致病菌检出15份,检出率7. 5%。腹泻病毒检出136份,检出率为61. 00%。寄生虫检出1份隐孢子虫,检出率为0. 5%。结论:粪便微生物检测能够确定腹泻患儿感染类型和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品种,为腹泻患儿的临床敏感性用药提供有效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RV)检出状况。方法留取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检测RV,对检测结果按不同的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泻婴幼儿粪便检出RV为1066例(占48.5%),男女发病之比为2.4:1,男性阳性率为48.7%;女性阳性率为48.1%,男女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高发病年龄段是3个月~2岁,占总阳性90.9%,RV感染明显增多时间是10月份至次年2月份,占全年发病总人数86.6%,高峰时间是11月、12月、1月3个月,占全年发病率总数76.8%。结论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检测粪便RV是临床诊断和对症治疗婴幼儿RV肠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海琼  莫胜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46-6147
目的 分析柳州地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结果 1864例标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324例,检出率为17.4%,其中6~12月龄及1~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1.1%、25.2%,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1~12月份.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及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艳  徐樨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316-3318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并比较3种试剂盒对轮状病毒的检出率。方法:对2004~2007年北京儿童医院门诊腹泻患儿43960份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发病季节、患儿年龄、性别与病毒检出率的关系;采用3种不同试剂盒(万泰、Coris和Asia-lion)对83份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轮状病毒检出率以秋冬季最高,其次为春季,夏季最低。同2005年和2006年相比,2007年检出率呈下降趋势。②662名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6~24月患儿检出率最高。③以两种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为标准,万泰、Coris和Asia-lion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93.3%(14/15)、100.0%(15/15)和86.7%(13/15);特异性分别为92.6%(63/68)、98.5%(67/68)和92.6%(63/68)。结论:北京地区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率近3年呈下降趋势,高峰期仍在秋冬季节,但春季也有较高的发生率。2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率高。3种试剂盒均能对轮状病毒进行快速检测,准确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病例5种腹泻相关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北京地区哨点医院2016年1~12月<60月龄急性腹泻患儿便标本,用实时荧光PCR对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进行检测;同时用巢式PCR检测人博卡病毒。结果共采集354份粪便标本,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13.84%,诺如病毒检出率10.45%,肠道腺病毒检出率4.52%,星状病毒检出率3.95%,人博卡病毒检出率7.34%。混合感染18例,占5.08%。轮状病毒发病高峰为冬季,诺如病毒的发病高峰为春季,其他病毒感染无明显季节特征。2岁以内患儿5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81.63%、78.38%、81.25%、71.43%、84.62%。结论北京地区急性腹泻患儿5种腹泻相关病毒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人博卡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2岁以内患儿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