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ABCG4、V-ATPase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法检测ABCG4和V-ATPase在66例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相关性。[结果]ABCG4、V-ATPase阳性率分别为65.15%、68.18%。ABCG4、V-ATPase的表达与性别、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均与年龄无关。在食管癌及各病理分级、各TNM分期中,ABCG4和V-ATPase的表达均有相关性(P均〈0.001,相关系数rs均〉0.7)。[结论]ABCG4、V-ATPase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可能与耐药、转移有关;两种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可能有相互作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V—ATPase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分级、TNM分期中的差异性;检测相应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与V—ATPase表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V—ATPase耐药性及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V—ATPase在66例食管鳞癌中的表达,MTT法检测相应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与V—ATPase表达的相关性。结果:V—ATPase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上和胞质中,总阳性率68.18%,病理分级和TNM分期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性非常显著,P值各为0.003、0.000,分级各两组间的检验除Ⅱ与Ⅲ组间差异性不显著(P=0.06)外,其余组间的P值均小于0.05;TNM分期中除Ⅱ。与Ⅲ问的差异性不显著外(P=0.368),其余组间P值均为0.000。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相比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瑞滨、紫杉醇、羟喜树碱、顺铂、卡铂化疗药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与其相应组织V—ATPase表达相关检验,除丝裂霉素、紫杉醇外,其余P值均〈0.05,相关系数rs除紫杉醇外均小于-0.30,即除丝裂霉素、紫杉醇外都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V—ATPase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转移相关联,很可能与食管鳞癌化疗药物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ATPase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在病理分类、分级中的差异性;检测相应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与V—ATPase表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V—ATPase耐药性及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免疫荧光法检测V—ATPase在92例NSCLC中的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其定位,统计学分析差异性;用MTT法检测相应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与V—ATPase表达的相关性。结果:V—ATPase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上和胞质中,鳞癌阳性率71.43%、腺癌阳性率83.72%,两者表达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鳞癌Ⅱ阳性率58.33%、Ⅱ-Ⅲ阳性率84.00%,差异性显著(P=0.014);腺癌中高分化阳性率76.7%、低分化为100.0%,差异性显著(P=0.012)。环磷酰氨、吉西他滨、阿霉素、紫杉醇、顺铂化疗药在NSCLC组织中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与其相应组织V—ATPase表达相关性检验,P值均〈0.05,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97、-0.654、-0.598、-0.216、-0.604,其中鳞癌中rS分别是-0.584、-0.512、-0.544、-0.269、-0.306,腺癌分别为-0.742、-0.607、-0.63、-0.349、-0.707。结论:V—ATPase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类、分级有关,并很可能与NSCLC化疗药物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目前肿瘤化疗疗效尚不理想,通过预测个体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来指导临床治疗,有可能提高化疗疗效。本研究通过三维培养药敏实验测定结直肠癌的药物敏感性,并分析与肿瘤组织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培养体外药敏实验技术,检测表阿霉素、顺铂、草酸铂、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泰素帝、伊立替康6种单药和5-FU+表阿霉素+顺铂、5-FU+伊立替康、5-FU+草酸铂、5-FU+泰素帝+顺铂4组联合用药对22例结直肠癌组织的抑制率,抑制率大于30%定义为敏感,计算敏感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法测定结直肠癌组织中MDR1、MRP1、ABCG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肿瘤药物敏感性和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单药组抑制率最高为草酸铂(17.5%),敏感率最高为5-FU(36.4%);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最高为5-FU+草酸铂(54.1%),敏感率最高为5-FU+表阿霉素+顺铂(71.4%)和5-FU+泰素帝+JJRSt3(71.4%);联合用药组抑制率和敏感率均高于单药组(P〈0.05)。MDR1、MRP1、ABCG2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8.9%、55.6%、55.6%:MDR1、MRP1、ABCG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5.6%、33.3%、50.0%;多药耐药基因MDR1、MRP1、ABCG2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ABCG2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对表阿霉素的耐药有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多药耐药蛋白表达与肿瘤药物敏感性有一定相关性;结合三维培养药敏实验和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水平检测,有可能对个体肿瘤的化疗敏感性进行预测,筛选化疗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V-ATPase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分级、TNM分期中的差异性;检测相应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与V-ATPase表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V-ATPase耐药性及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V-ATPase在66例食管鳞癌中的表达,MTT法检测相应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与V-ATPase表达的相关性.结果:V-ATPase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上和胞质中,总阳性率68.18%,病理分级和TNM分期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性非常显著,P值各为0.003、0.000,分级各两组间的检验除Ⅱ与Ⅲ组间差异性不显著(P=0.06)外,其余组间的P值均小于0.05;TNM分期中除Ⅱb与Ⅲ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外(P=0.368),其余组间P值均为0.000.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相比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瑞滨、紫杉醇、羟喜树碱、顺铂、卡铂化疗药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与其相应组织V-ATPase表达相关检验,除丝裂霉素、紫杉醇外,其余P值均<0.05,相关系数rs除紫杉醇外均小于-0.30,即除丝裂霉素、紫杉醇外都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V-ATPase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转移相关联,很可能与食管鳞癌化疗药物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6.
ABCG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ABCG2蛋白在67例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率与分级、临床TNM分期、转移间的关系,为研究ABCG2对食管癌的耐药性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nsion法检测ABCG2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分级与临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BCG2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质中.食管鳞癌总阳性率67.2%,病理分级Ⅰ-Ⅱ、Ⅱ、Ⅱ-Ⅲ、Ⅲ阳性率分别为50.0%、60.8%、70.0%、100.0%,3组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43(Kruskal-Wallis H检验),各两组间的Mann-Whitney检验,Ⅰ-ⅡvsⅢ, Ⅱ-ⅢvsⅢ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为0.004,0.027. TNM分期Ⅱa、Ⅱb、Ⅲ阳性率分别为34.6%、83.4%、89.5%, 3组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各两组间检验:Ⅱa vsⅡb,Ⅱa vs Ⅲ,P均为0.000.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结论:ABCG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级、临床TNM分期及转移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与OSCC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17例口腔乳头状瘤、32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①正常121腔黏膜组织不表达iNOS,口腔乳头状瘤和鳞癌中iNO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82%和78.12%,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②高、中、低分化口腔鳞癌组织中iNOS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1.54%、88.89%、90.0%(P〉0.05);iNOS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3)。③iNOS表达阳性率在Ⅲ-Ⅳ期组、有颈淋巴结转移组中分别明显高于Ⅰ~Ⅱ期组、无颈淋巴结转移组(P〈0.05)。④iNOS阴性表达的口腔鳞癌患者3年生存率(83.33%)明显高于阳性者的27.27%(P=-0.022)。[结论]i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O)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口腔鳞癌组织中iNOS表达与其病理分级、TNM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EGFR及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食管鳞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和β-catenin的表达,并随访6~18个月。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和β-catenin的阳性率为71.7%(43/60)、65%(39/60),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18.3%(11/60)、91.7%(5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和β-catenin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18个月生存率相关(P〈0.05),且EGFR与癌浸润深度相关(P〈0.05);EGFR和β-catenin表达呈负相关(r=-0.384,P〈0.01)。结论EGFR和β-catenin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在食管鳞癌组织巾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食管癌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NF—κB和p53的表达情况与术前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60例新辅助化疗前胃镜活检食管鳞癌组织中NF—κB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对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在60例食管癌中NF—κB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37/60),56.6%(34/60)。NF—κB和p53表达与鳞癌分级及肿瘤侵犯深度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NF—κB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79,P〈005);共阳性25例中22例对化疗反应无效,NF—κB与p53共阳性与化疗敏感性有相关性(P〈0.01)。结论:NF—κB和p53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测定其表达情况可作为预测肿瘤对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ABCG2和空泡型ATP酶(V—ATPase)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分类、TNM分期、病理分级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相关性。方法对92例NSCLC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ABCG2和V—ATPase的表达。结果ABCG2、V—ATPase在腺癌和鳞癌中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0)。ABCG2在腺癌TNM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在鳞癌TNM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腺癌和鳞癌病理分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00)。V—ATPase在腺癌TNM分期、鳞癌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2),在鳞癌的TNM分期、腺癌病理分级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总体样本及腺癌、鳞癌中ABCG2和V—ATPase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V—ATPase可能与ABCG2共同参与NSCLC的多药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Ⅱ,IGF 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 lialgrowthfactor,VEGF)的基因产物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人食管鳞癌组织和22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标本中IGF Ⅱ mRNA、VEGF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表达,对CD34阳性组织进行MVD计数,对IGF Ⅱ mRNA和VEGF的表达采用半定量计数法判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GF Ⅱ mRNA、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19%和68.26%,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73%和1818%,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癌组织MVD值为30.2530±5.4514,癌旁组织MVD值为20.1150±1.686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IGF-Ⅱ mRNA、VEGF和MVD表达都与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VEGF和MVD还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IGF-Ⅱ mRNA和VEGF共阳性表达组MVD值为32.3151±5.1995,高于IGF-Ⅱ mRNA和VEGF共阴性表达组MVD值(22.5000±1.4760),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IGF-Ⅱ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P<0.05),随着IGF-Ⅱ mRNA强度的增加,VEGF表达增强。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IGF-Ⅱ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并可能诱导VEGF的过表达,且与食管鳞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RUNX3与OPN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60例食管鳞癌病人的食管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鳞癌组织中RUNX3蛋白和OP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UNX3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分别为78.33%(47/60)、43.48%(10/23)、31.67%(19/60)。RUNX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和分期均明显相关(P〈0.05)。OPN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分别为0%(0/60)、34.78%(8/23)及76.67%(46/60),OPN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均明显相关(P〈0.05)。RUNX3和OPN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两者联合检测对探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判断可能会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120例食管鳞癌癌组织、46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种组织中OP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在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OP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92/120)、34.78%(16/46)和0(0/120)。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均与OPN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相关(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中OPN蛋白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7%及28.6%(P〈0.05)。结论 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检测OPN蛋白的表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沈飚  高俊  樊天友  王健 《肿瘤学杂志》2010,16(9):732-734
[目的]探讨影响Ⅱ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肿瘤医院胸外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296例单纯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257/296)、54.0%(160/296)、42.9%(127/296)。ⅡA期和Ⅱ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1.3%(99/193)和27.2%(28/103)(P〈0.001)。患者的性别、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均为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及肿瘤长度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影响Ⅱ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有性别、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切缘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王莉  余刚  向德兵  霍艳英 《肿瘤学杂志》2010,16(12):926-929
[目的]评价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及Smad7在肺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8例肺鳞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βRⅡ和Smad7的表达。[结果]TβRⅡ在癌组织的表达为癌旁组织的0.73倍(P〈0.05),Smad7在癌组织表达是癌旁组织的3.6倍(P〈0.05)。肺鳞癌组织Smad7和TβRⅡ表达呈负相关(r=-0.9173,P〈0.05)。[结论]TβRⅡ低表达及Smad7过表达与肺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质窖蛋白-1(caveolin-1,Cav-1)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B,MAP-LC3B,简称LC3B)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基质Cav-1和LC3B蛋白在76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5例非癌变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基质Cav-1和LC3B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9%和64.5%,与非癌变食管黏膜上皮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质Cav-1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LC3B与肿瘤浸润范围、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基质Cav-1和LC3B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3,P=0.002),二者缺失表达能更好地预示淋巴结的转移.结论 基质Cav-1和LC3B表达缺失可协同促进食管鳞癌的形成和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ABCG2和p75NTR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 cell,ESCC)组织及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标本和62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ABCG2和p75NTR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ABCG2和 p75NT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与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干细胞标志物ABCG2和p75NT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高于癌旁组织,与TNM分期关系密切,提示该研究为探索食管癌干细胞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53 、p57Kip2和CD68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53 、p57Kip2和CD68蛋白的表达,并分析3种蛋白表达之间及其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p53 、p57Kip2和CD6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1%、45.09%和58.82%;p53和CD68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p57Kip2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者的p57Kip2阳性表达率为2424%,明显低于p53阴性表达者的8333%(P<0.05);CD68阳性表达者的p57Kip2阳性表达率为2000%,亦明显低于p53阴性表达者的8095%(P<0.05)。结论p57Kip2与CD68、p5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3项指标联合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