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耳蜗电图和听性脑干反应同线描记法研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研究了在同一条曲线上同时描记耳电图及听性脑干反应的方法。经实验,同线描记法记录的耳蜗电图波形与单独描记耳蜗电图的一样,两者-SP/AP平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别,该方法对测量ABR各波潜伏期无明显影响,但使ABR各波尤其是波I的识别率明显提高,这对确定波I-V间期,鉴别耳喁性病变与蜗后病变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2.
3.
4.
5.
为了准确测量脑干诱发反应(BSR)波Ⅰ~Ⅴ的峰间潜伏期,需同时记录耳蜗电图(ECochG),后者目前多用鼓岬电极记录,因而将造成耳创伤,鼓膜外电极记录则属于无创性技术。作者们对10名正常人与22例疑为脑干与耳蜗病变者进行ECochG与BSR的同时记录。测试系在隔声室内进行。受试者取仰卧位。短声每秒10次。经屏蔽的TDH-39耳机距受试耳3cm;对侧耳堵塞,必要时用白噪声掩蔽。刺激强度用听力级(HL)分贝表示。脑干反应的记录电极在头顶,参考电  相似文献   

6.
豚鼠耳蜗电图及听觉脑干电位同步记录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单通道分别记录和双通道同步记录法,检查30只正常豚鼠的耳蜗电图(ECochG)和听觉脑干电位(ABR),比较两者的波形、潜伏期、振幅及阈值。结果提示同步记录法对ECochG和ABR的波形,潜伏期、振幅及阈值均无明显影响;ECochG N_1与ABR I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认为:采用同步记录N_1~V或I~V间期,可提高耳蜗及蜗后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大鼠在双侧耳蜗切除术后不同时间点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变化,探讨ABR在测试听力剥夺大鼠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周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4组(2周组、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5只(10耳)。实验组动物在双侧耳蜗损毁术后不同时间点与其对照组行ABR检测,记录ABR阈值及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结果:实验组ABR反应阈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明显延长(P〈0.01);实验2周组、4周组与6周组和8周组相比,ABR反应阈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耳蜗切除术可导致大鼠ABR反应阈明显增高,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明显延长;听力剥夺效果从术后4周开始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8.
耳蜗性聋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蜗性聋167耳根据纯音听阈曲线分为五组,用短声诱听听性脑干反应(ABR)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高频下降听力曲线组及渐降型听力曲线组在高强度短声扌,波V潜伏期接近正常耳,但在低强度短声刺激下,波V潜伏期延迟,波V潜伏期一强度函数曲线较对照组大。平坦型及不规则型听力曲线组在高或低强度短声刺激下波V潜伏期均比对照组缩短,波V潜伏强度函数曲线斜主也较对照组小。低频下降型听力曲线组波I、Ⅱ、Ⅲ、V潜伏期及波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性脑干反应 (electricallyevok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EABR)检测 ,探讨术后患者的电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和EABR阈值。方法 对 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进行EABR检测。分别选取近耳蜗底转、中部和近蜗顶部三个固定部位的蜗内电极作为刺激电极 ,进行EABR记录 ,将所测EABR阈值与主观阈值和NRT(neuralresponsetelemetry)阈值进行比较。结果  6例患者 ,用 175电流级 (currentlevel)的刺激强度 ,每一部位都可记录到清晰易识别、重复性良好的EABR波形 ,在耳蜗底转 ,中部和蜗顶部电极测得EABR波Ⅲ平均潜伏期分别为 1.83± 0 .19、1.80± 0 .18、1.6 8± 0 .2 3ms ,波Ⅴ平均潜伏期分别为 3.90± 0 .16、3.74±0 .18、3.6 2± 0 .2 4ms;测得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 16 5 .33± 7.6 6、16 2 .6 7± 7.2 8、15 3.33± 8.0 2电流级。结论 EABR是了解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传导功能的存在及测定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阈值的客观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不同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核形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出生后不同时间及成年豚鼠听性脑干反应、耳蜗核结构、各亚核团细胞形态、细胞面积和密度,测试了出生后12、24、48小时和成年豚鼠各5、5、9、28只的听性脑干反应,部分作脑干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耳蜗核及各亚核团细胞形态,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试前腹侧核和后腹侧核细胞面积和密度,发现(1)新生豚鼠除ABR反应阈较成年豚鼠高平均10dB外,波形、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无显著差异。(2)跟猫、沙土鼠和蝙蝠一样,新生豚鼠和成年豚鼠耳蜗核也可分为三个亚核团:背侧核(DCN)、前腹侧核(AVCN)和后腹侧核(PVCN)。(3)豚鼠耳蜗核各亚核团内细胞分型也跟猫相似,AVCN内有大球细胞、小球细胞和球形细胞;PVCN内有章鱼细胞、多极细胞和球形细胞;DCN内有颗粒细胞、锥形细胞和巨细胞。(4)成年豚鼠各亚核团平均细胞密度较新生豚鼠明显降低,出生12小时到成年鼠AVCN和PVCN细胞密度分别减少25.13%和22.17%。(5)新生豚鼠AVCN细胞平均面积是成年组的83.36%,PVCN是成年组的93.04%。比较本实验测量的细胞密度和面积的改变和猫出生后到成熟耳蜗核细胞的资料,分析差异较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
报告以鸡为实验对象,采用喜膜生理盐水棉片电极和颅顶皮下电极,引导出了较强的耳蜗电位和听性脑干反应电位。该法为研究鸡的耳蜗和听神经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可否以听觉脑干反应作为鉴别不同类型听力损失的依据,在22名听力正常者,40名传导性聋患者和79名耳蜗性聋患者的听觉脑干反应测试中,先测得波 V 的阈值和潜伏期、作出潜伏期一刺激级[Ⅰ(L)]曲线和平均正常曲线对比,得出:(1)Ⅰ(L)曲线的水平位移,(2)Ⅰ(L)曲线的一级导数曲线  相似文献   

13.
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听性稳态反应(ASSR)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电生理测听方法。其适用对象主要为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无法可靠地进行行为测听的儿童。如何正确地根据两种测试结果评估儿童的听力状况,是听力学工作者和语言康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听性脑干反应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理论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对听性脑干反应现状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其神经发源的研究现状及自动筛查技术的应用现状,认为自波Ⅱ以上各波的神经发源不清楚,受研究手段的限制,有关研究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自动筛查技术尚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检测技术。章同时对其频率特异性、骨导测试技术等理论及听性脑干反应在桥脑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脑死亡的诊断、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对听功能的监测等应用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听性脑干反应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对听性脑干反应现状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其神经发源的研究现状及自动筛查技术的应用现状,认为自波Ⅱ以上各波的神经发源不清楚,受研究手段的限制,有关研究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自动筛查技术尚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检测技术.文章同时对其频率特异性、骨导测试技术等理论及听性脑干反应在桥脑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脑死亡的诊断、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对听功能的监测等应用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人工耳蜗植入前评估患者听觉通路的功能、预估其人工耳蜗植入后能否获得听觉是所有听力学家和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小龄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机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获得较为客观的听神经反应数据可为术后调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蜗植入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的测试结果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对14例不同病因、不同年龄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蜗植入前进行测试,采用EMG外置电刺激器连接面神经探针作为刺激电极,采用Neuro Soft公司生产的Neruo Audio听觉诱发电位仪及调试软件进行EABR测试,测量并分析EABR波形,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Ⅴ波波幅、阈值。结果EABR的Ⅱ、Ⅲ、Ⅳ、Ⅴ波与声诱发ABR相似,Ⅲ、Ⅴ波的潜伏期较声诱发ABR缩短,但Ⅲ~Ⅴ波间期与声诱发ABR相同。14例耳聋患者均记录到EABR的Ⅲ波/Ⅴ波,引出率为100%。4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未合并其他异常患者术中2.5、2.0 mA刺激Ⅲ、Ⅴ波典型,潜伏期和波间期均正常,术中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eural response telemetru,NRT)引出,提示其听神经脑干传导通路无异常,预后效果良好。其他部分患者存在潜伏期延长或波形分化不良或刺激阈值较高等表现,提示可能由于不同因素所导致听觉传导通路异常。结论EABR是通过电刺激耳蜗来了解听觉系统对电刺激的生理反应,最接近人工耳蜗的工作状态,可以对患者听力康复的效果提供更准确的预测;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具有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优势。而对各种特殊类型耳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检测、术后评估数据仍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幼猫蜗外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audiotory brainstemresponses,EABR)检测的可行性,总结猫蜗外EABR的波形特点。方法选取健康幼猫13只,氯胺酮(50mg/kg)肌注麻醉后,首先行ABR测试,选取听力正常耳行蜗外EABR检测。结果13只健康幼猫中,23耳听力正常,对其中21耳行EABR检测,皆可记录到EABR波形,可以记录到Ⅱ、Ⅲ、Ⅳ、Ⅴ波,其中波Ⅲ和波Ⅳ最清晰,波Ⅰ因被刺激伪迹所掩盖一般记录不到。其EABR波形与ABR相似,振幅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减小,潜伏期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延长。刺激电流强度为1mA时,EABR波Ⅱ、Ⅲ、Ⅳ的潜伏期分别为1.60±0.09、2.38±0.10、2.93±0.13ms,较ABR相应的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ABR相比,EABR的Ⅱ-Ⅲ、Ⅲ-Ⅳ、Ⅱ-Ⅳ波间期分别平均缩短约0.24、0.19、0.4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一系列减少伪迹干扰的方法,可稳定地记录到听力正常幼猫蜗外EABR波形,其波形与ABR相似,但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均较ABR缩短。  相似文献   

19.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的重要手段,其效果依赖于听神经通路的完整性。在对无残余听力耳聋患者的术前评估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能直接刺激听神经末梢,较常规的听力学测试更具有优势。本文针对该技术在特殊病例人工耳蜗植入及术后调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作者为研究加掩蔽的短音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和纯音测听阈值的相互关系,选择30名耳蜗性听力损伤的成人,男14名,女16名,年龄25~64岁,平均48.6岁。按纯音听力曲线的不同形态分成低频下降、平坦型和高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