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运用利培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HAMD、BRS、BRMS各项因子评分以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赵春林  胡忠心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295-1295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一组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存在、且不分彼此的精神障碍。作者采用齐拉西酮对65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阮江红  杨玲 《当代医学》2021,27(14):20-22
目的 探讨利培酮、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精神病性躁狂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利培酮+氯氮平治疗)及联合组(利培酮+氯氮平+碳酸锂治疗),每组5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躁狂(BRMS)评分、阳性和阴性综合征(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躁狂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对照组给予氯氮平联合碳酸锂,实验组给予利培酮联合碳酸锂,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8周两组患者BRM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8周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77.14%、82.86%,与对照组的71.43%、74.29%、7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治疗后1、2周的总有效率为20.00%、3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86%、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周两组TESS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后4~8周实验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可有效缓解急性躁狂症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3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11%和13.16%,均优于对照组的73.68%和3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PANSS评分、TES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碳酸锂分别联合利培酮口服液与利培酮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躁狂发作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合利培酮口服液组和联合利培酮片组各36例,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利培酮口服液组与联合利培酮片组疗效相当(P〉0.05),而联合利培酮口服液组治疗躁狂发作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碳酸锂联合利培酮口服液是治疗躁狂发作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锋  章健民 《宁波医学》1999,11(5):236-237
  相似文献   

8.
邓云峰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98-98,101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和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和碳酸锂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疗程6周;应用Beck—Rafaelsen躁狂评定量表(BRMS)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第2周末开始BRMS评分和痊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和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较利培酮联合碳酸锂疗效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与情感障碍(Ma)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122例出院诊断为Ma的病例,按照:①符合分裂症(Sc)和Ma症状标准、排除标准、诊断标准;②治疗药物同时使用抗分裂症药加抗躁狂药(或抗抑郁药),其中抗Sc药物折算为氯丙嗪剂量≥200mg;③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BPRS)≥45分等进行修正改诊。结果有44例(36.07%)应改诊为SAP。SAP躁狂型、抑郁型、混合型分别与Ma的躁狂(伴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比较,BPRS评分、抗Sc药物剂量及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SAP与Ma临床虽有极高的相似性,但通过BPRS分值、抗Sc药物剂量比较及临床表现分析,可以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和分裂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7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5例,应用利培酮合并碳酸锂;对照组35例,单一使用碳酸锂治疗6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临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痊愈率为60.0%,对照组为22.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15.12,P<0.01)。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无疗效和不良反应脱落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比较理想,比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急性躁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躁狂症患者11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培酮治疗。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8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言语记忆测验(HVLT-R)评分、炎症因子(IL-4、TNF-α)水平。结果:治疗8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RMS评分与IL-4、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RMS评分、IL-4、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VLT-R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HVLT-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碳酸锂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BRMS评分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利培酮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2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平均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36例,在为两组患者提供碳酸锂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氯氮平药物,并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利培酮治疗,观察两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基于两组患者BRMS与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痊愈人数更多、无效患者人数更少,最终观察组患者在躁狂治疗中,总有效率达到97.2%,而对照组患者最终总有效率仅为77.8%。在抑郁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7.2%,对照组为75.0%。结论利用利培酮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且使用该药物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张晓阳 《中外医疗》2010,29(31):130-130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躁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利培酮组和碳酸锂组,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采用BRMS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统计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起效较碳酸锂快,利培酮组显效率为80.0%,低于碳酸锂组的83.3%,不良反应方面2组无差别。结论利培酮在治疗躁狂症时起效快、安全性,在治疗躁狂症时可以考虑选用。  相似文献   

14.
15.
情感性精神病与季节变化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并通过生化分析提出了生物节律-褪黑激素假设及抑郁症状的强光治疗理论。作者对符合CMD-2-R情感性精神病诊断标准的350例病人进行了情感性障碍发作与季节关系的临床分析,结果发现两者这间关系密切。春夏季躁狂发作显著高于秋冬季,另外发现躁狂发作在季节之间无性别上的显著差异,而抑郁发作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提示:情感性精神病发病有生物节律的变经,支持生物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碳酸锂对躁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43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23例。碳酸锂组20例。治疗8周。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估疗效,症状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和碳酸锂组BRM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有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ESS量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与碳酸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丙嗪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使用碳酸锂的同时,分别合并利培酮或氯丙嗪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结果:利培酮组在治疗第8周末显效率为80.00%,有效率为93.33%,与氯丙嗪组相近,但副反应少于氯丙嗪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有精神病性躁狂症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用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6例急性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利培酮(合用组)与单用碳酸锂(单用组)治疗6周;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均显著降低,以合用组疗效显著较好而快.结论:碳酸锂联用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疗效优于单用碳酸锂,且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用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合用组以碳酸锂合用利培酮治疗,单用组以利培酮治疗,疗程为10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有效率为72.5%;单用组有效率为50%,合用组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在2周末已有显著下降(P〈0.05);单用组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在4周末才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总分在4周末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碳酸锂合用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利培酮、氯丙嗪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49-1850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丙嗪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使用碳酸锂的同时,分别合并利培酮或氯丙嗪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结果:利培酮组在治疗第8周末显效率为80.00%,有效率为93.33%,与氯丙嗪组相近,但副反应少于氯丙嗪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有精神病性躁狂症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