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准确评估精子功能与潜在受精能力,采用精子低渗处理,HE染色和常规精液分析方法,对50例健康青年(生育组)和50例患不育症(不育组)的精子膜功能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精子膜膨胀分10型,其中B、D、E为优势精子,其它类型为劣质精子;生育组精子膜膨胀率明显大于不育组精子膜膨胀率(P〈0.01);精子膜功能与精子活率、活动力密度相关,精子膜膨胀率较高,其活率与活动力也高,认为精子膜膨胀测定并用HE染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精子形态、精子活力分析及联合检测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已生育的100名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精液样本,观察精液的常规检查结果,包括精液量、颜色、液化时间、精子数量、精液酸碱度,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精子形态和精子活力,同时对比100例男性不育患者经精子形态、精子活力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检查结果,精液量<2 mL概率(观察组:2.00%;对照组4.00%)、精液液化时间分布(观察组:≤30 min 90.00%,>30 min 10.00%;对照组:≤30 min 94.00%,>30 min 6.00%;)、精子数量[观察组:(35±7)×109/L;对照组:(47±3)×109/L、精液酸碱度[观察组:(7.32±2.24);对照组:(7.41±2.2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研究对象精液颜色(观察组:白色;对照组:乳白色)存在一定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的精子形态畸形率不合格的比例为72.00%,较对照组更高,精子活力PR、PR+NP率合格的比例分别为12.00%、50.00%,均低于对照组,精子形态、精子活力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9.00%,高于单项检测结果(P<0.05).结论 精子形态和精子活力分析及联合检测可作为男性不育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新的研究结果提示,男性精子计数较低不一定是导致妇女不孕的原因。根据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建议将长期以来用作男性生育或不育分类的实验室标准做一些修改。目前,确定男性是否有生育力,许多实验室都是使用50年前由WHO制定的指导方针。它规定“正常”的精子样本应该是每毫升精液中至少含2000万精子,并且至少有50%的精子是活动的。  相似文献   

4.
用人精子穿透金黄仓鼠卵试验(SPA),对34例已知有生育力的供者和4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了检测。34例有生育力的供者,穿透率为26% ̄100%,平均为83.4%;4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穿透率为0% ̄31%,平均为4.3%,穿透率≤10%者占93%。不育组SPA穿透率与精液常规检查中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畸形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果提示:SPA是评价精子受精能力的一个 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精子膜功能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该试剂盒与精子尾部低渗膨胀试验和伊红Y水试验对33例正常生育男性和65例不育症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该试剂盒与精子尾部低渗膨胀试验和伊红Y水试验检测结果均呈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精子膜功能试剂盒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代替精子尾部低渗膨胀试验和伊红Y水试验检测精子膜功能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精子顶体酶活力测定在男性不育症辅助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酶活力测定在评价男性生育能力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4例生育能力正常者、20例弱精子症不育症患者及17例不明原因性不育症患者精子活动力及顶体酶活力。结果:生育能力正常者与不明原因性不育症患者精子活动力无显著差异,但后者顶体酶活力指数显著降低。弱精症不育组精子活动力及顶体酶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生育组。弱精症患者组精子活动力明显低于不明原因不育组,但顶体酶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结论:精子顶体酶活动力检测在评价男性精子生育能力上具有相当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巴氏染色法在精子顶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应用巴氏染色方法对临床上精子顶体区是否正常进行区分。方法分别对该研究所门诊111例精子标本进行巴氏染色后,每例标本在显微镜油镜下记数200个精子,观察顶体区。结果111例标本中,5例为无顶体圆头精子,23例为小顶体区精子,83例顸体区正常精子。结论巴氏染色法在临床上可对精子顸体区是否正常作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应用细针穿刺抽吸的方法,对100例无精子症患者的108个睾丸进行细胞学观察,其中99个睾丸针吸检查成功,另5例9个睾丸针吸失败,根据涂片中各阶段生精细胞,支持细胞,睾丸间质细胞,纤维细胞的有无及出现的多少,本组95例无精子症患者,生精细胞成熟障碍及数量减少者33例,支持细胞综合征者27例,间质细胞增生者12例,慢性炎症性改变者8例,精子形成基本正常者15例,实验证明,睾康针吸细胞学检查是无精子症患者明确症因,指导治疗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精子彗星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  张宁 《沈阳医学》2002,22(1):12-14
  相似文献   

11.
性腺轴内分泌功能检测在男性不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检测在诊断男性不育中的应用。方法:对112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测定,染色体核型的检测,睾丸的组织学检查。结果:FSH,LH,T值与睾丸体积大小,精子数目多少,生精功能及染色体核型有密切关系。结论:FSH,LH值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的小睾丸及无精子症患者,无法恢复生精功能,男性第二性征不明显或缺失,且睾丸容积小于3mL,FSH,LH值在上限2倍以上,T值在下限水平以下者,应考虑为Klinefelter综合征,亦无法恢复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2.
闫小梅  王希平  叶丽燕   《中国医学工程》2012,(7):109+111-109,111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染色技术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已生育健康男性精液标本对照组40例、不孕组男性患者精液200例,精液经处理后涂片,用WHO推荐的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进行形态染色,计数正常及异常形态精子,并计算精子正常形态的百分率和多重精子缺陷指数。结果对照组精液标本中精子正常形态率为40.85%,不孕组精子正常形态率为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精子形态染色在临床男性不育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精子形态学染色对男性不育患者的诊治有很大帮助,有助于临床为不孕患者选择助孕方式,为有不良孕产史夫妇查找病因,作为临床诊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清中生殖激素的水平及双侧睾丸体积,探讨其与不育无精子症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提供诊断及治疗的依据.方法 应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检测法.根据血清生殖激素FSH、LH、PRL,T基础浓度的测定结果,将96例无精子症男子分为三组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无精子症血清生殖激素用x±s表达.A组FSH 3.07±1.6mIU/mL;B、C组PSH、LH、PRL分别为8.52±1.98mIU/mL、33.32±18.88mIU/mL、4.37±0.98mIU/mL、8.32±5.19mIU/mL、16.23±4.45ng/mL、17.94±8.85ng/mL.A、B、C三组(下称三组)T分别为4.32±1.72ng/mL,3.58±2.49ng/mL、2.97±1.92ng/mL.以上所测数据与相应项目的生育男子正常参考值(x±s)(下称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A组LH 2.76±0.92mIU/mL、PRL 12.25±4.29ng/mL,其水平低于正常组,与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T,T/LH值明显降低,且双侧睾丸体积缩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本研究证明,检测生殖激素水平异常及双侧睾丸体积缩小,与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FITC—PSA荧光标记法在检测人精子顶体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平  李志斌  李兰 《广西医学》2000,22(5):952-954
目的:探讨FITC-PSA荧光标记法在检测人精子顶体结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络合异硫氰酸荧光素的碗豆凝集素(FITC-PSA)进行精子顶体荧光标记,分别测定58例不育患者及46例正常生育男子的精液标本,比较两组间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差异。结果:正常生育组的精子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不育组(P〈0.01)。结论:FITC-TSA荧光标记法操作简单,技术结果可靠,特异性强,可作为评价人精子授精能力的一  相似文献   

15.
李雪兰  钟晓敏 《海南医学》2011,22(10):130-131
目的探讨精液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精子顶体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精液标本,其中CT阳性70例,CT阴性30例,采用精子顶体染色法检测精子顶体完整率。结果 CT阳性组和CT阴性组比较精子顶体完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感染导致精子顶体完整率明显降低而使男性生育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崔建军  杨念钦 《广东医学》2007,28(5):790-792
目的 探讨精子核成熟度在男性不育中的价值.方法 40例精液标本,其中生育组20例,不育组20例.应用精子质量自动检测系统(CASA)检测精子活力及密度,用苯胺蓝染色法评价精子核成熟度,人工显微镜下分析精子形态.结果 不育组苯胺蓝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生育组.形态异常的精子组中头部、体部、尾部、混合型畸形的精子苯胺蓝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形态正常精子,活动力差的精子标本其苯胺蓝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活动力正常精子.结论 苯胺蓝染色法可以检测精子核成熟度,在诊断由于精子核蛋白转型障碍引起的男性不育症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贤优  郑新民 《广西医学》2010,32(1):96-10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1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技术及其衍生的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被认为是治疗不孕不育症最为有效的方法。ICSI和IVF的主要区别在于ICSI降低了对男方精液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组数据会让你感觉到现代社会想当爸爸越来越难,而且能当爸爸的人越来越少。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男性的精子数量每年以2%的速度下降。如今我国城市人口中,10%到15%的夫妻面临无法怀孕或者怀孕非常困难。男性不育的原因很多,过去很多人认为,可能是男子患了某些疾病,但男性保健专家越来越认识到,生活时尚和环境因素,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对男性不育症的影响越来越大。一般认为,身体健康的配偶双方在婚后1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男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于不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一项研究报告显示 :2 0 %的不育病例原因在男方 ,夫妻双方同时存在问题的占2 7%[1] 。而免疫因素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WHO不育夫妇标准化检查及诊断手册就明确提出免疫学因素作为一项男性不育的病因诊断。近年来国内外的医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  免疫球蛋白的沉积改变睾丸微细结构 ,影响精子生成的微环境免疫球蛋白沉积于生精小管壁基底膜、间质血管壁和生精细胞上 ,损害了精子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