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例1,男,17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3月,加重伴盗汗、厌食、体重下降1月在当地医院就诊,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功能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欠佳而转入我院胸外科拟行二尖瓣置换术,因心功能差,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查体:BP左上肢195/155mmHg,右上肢185/155mmHg,左下肢230/175mmHg,右下肢240/160mmHg,心界明显向左下扩大,HR100次/min,律齐,心尖部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行胸腹大血管及分支MRI示:(1)心影增大,以左心室、左心房增大为主;(2)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右肾动脉无异常;(3)左肾缩小,左肾动脉未显示.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是指先天性降主动脉狭窄,常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和动脉导管邻接处。常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二瓣畸形、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病变[1]。由于近心端缩窄的主动脉管腔突然变细而导致上半身高血压,心脏后负荷增加,继发左心室肥厚、劳损,甚至出现左心衰竭。另外,由于部分主动脉管腔缩窄导致远心端血流减少,血压降低甚至测不到,下半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疾病,分为导管前型(婴儿型)和导管后型(成人型)两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最常见的心内合并畸形是室间隔缺损,少见的合并畸形有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等心脏复杂畸形。目前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是手术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均较为复杂。我院2004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5例,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产前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孕妇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怀疑胎儿心脏畸形,再进一步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1宫内单活胎;2胎儿唇裂;3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建议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发育不良,二尖瓣闭锁,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离断,孕妇终止妊娠后胎儿尸检结果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二尖瓣闭锁,主动脉弥漫性缩窄,室间隔缺损,唇裂。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但是在一些特殊病例中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再结合一些新的先进的诊断技术,对提高产前诊断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的诊断率和指导临床治疗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2003年1月-2008年4月我院小儿主动脉缩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4月期间共收治小儿主动脉缩窄32例,其中6例采用左后外侧第4肋间切口,26例采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一期纠治主动脉缩窄及合并畸形。1例行人工补片主动脉成形术,1例行左锁骨下动脉翻转主动脉成形术,21例行主动脉狭窄段切除加端端吻合术,9例行主动脉远端与主动脉弓下缘扩大的端端吻合术。结果本组死亡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术后出现肠坏死,给予行肠切除后恢复顺利。随访5个月~5年,无晚期死亡,无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超声检查示2例有再缩窄,压力阶差分别为22和31mmHg(1mmHg=0.133kPa)。结论主动脉缩窄无论是否合并心内畸形均应早期手术治疗;选择正中切口一期手术治疗,可同时纠治发育不良的主动脉弓;主动脉远端与主动脉弓下缘行端侧吻合术等手术方法扩大了手术纠治的指征,也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3岁。因胸闷、憋气、头痛眩晕、下肢疲劳、间歇性跛行。查体发现心脏杂音10年就诊。能从事正常工作和劳动。入院查体:上肢血压180/90mmHg(1mmHg=0.133kPa).下肢血压110/70mmHg,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心前区Ⅲ/6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强。MRI示主动脉内径2.8cm.弓都内径1.4cm。峡部呈局限性膜样狭窄。最窄处内径约0.9cm,其后主动脉扩张,内径3.3cm,头臂干、左锁骨下动脉管径增宽,分别为1.5、1.2cm。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室间隔上段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下回声中断1.55cm,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窄缩(coarctation,CoA)是一种先天性主动脉畸形,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第四位。常见的主动脉缩窄发生在动脉韧带或导管附近,缩窄远近端的侧支循环为其明显特征。CoA常伴有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等。未治疗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系统性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破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一般当缩窄上下动脉压力差≥20mmHg(1mmHg=0.133kPa)时就需要积极的治疗,且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与手术年龄呈正相关。主动脉缩窄矫治术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必须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3岁。发现心脏杂音3年。听诊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股动脉枪击音等周围血管征阴性,无杵状指(趾)。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室间隔膜部缺损12 mm,CDFI示左向右分流;根据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肺动脉压力51 mmHg(1 mmHg=0.133 kPa)。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右室高电压,左室高电压。X线检查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心胸比约为0.6,肺动脉段隆突。入院后经术前准备于2010-03-15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膜部缺损修补术,手术顺利,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河北医药》2008,30(11):1780-1781
主动脉缩窄(COA)发生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6.25%[1,2],其缩窄段的长短、程度不一,多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而且常可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其中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常见[3]。目前对于最佳的手术方案尚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就COA的外科治疗方式综述如下。1手术切口入路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94年至 2 0 0 1年间实施心内直视手术15 0 0余例 ,期间发生主动脉插管意外 3例 ,报告如下。例 1:男 ,5岁 ,15kg ,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 ,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并行循环开始时泵压急剧上升至 4 0kPa以上 ,泵管胀硬 ,接头处漏血 ,平均动脉压仅 2kPa ,心脏空瘪。立即停机检查 ,发现主动脉插管太浅 ,部分在主动脉夹层内 ,调整插管后恢复正常体外循环 (此过程 2min) ,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 7d康复出院。例 2 :男 ,11岁 ,2 7kg ,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 ,经前正中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插管顺利 ,并行循环时未发现异常 ,术中…  相似文献   

11.
病例介绍例1,男,57岁,因抬东西突然胸骨后剧烈刀割样疼痛3小时,拟急性心叽梗塞(AMI)于1988年8月13日上午入院。伴出冷汗、晕厥、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体查:神清,痛苦貌,血压左上肢26.5/16kPa,右上肢6/3kPa,右侧脉搏细弱,左侧洪大有力,心界轻度向左下扩大,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有力,主动脉辦区闻及轻度舒张期杂音。心肌酶无明显异常,ECG 示窦律,左室高电压。胸片示主动脉明显增宽,心影呈主动脉型心脏。UCG 示主动脉内径3.8cm,搏动减弱,可见主动脉壁增宽增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患儿男、8岁,体重2 3kg。1岁时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彩色超声发现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因年龄太小未做特殊处理。于2 0 0 2年12月到我院就诊,要求手术治疗。病程中易感冒、心悸、疲乏,活动后明显,喜蹲踞。心前区广泛收缩期杂音向锁骨下传导,P2 亢进,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足背动脉触不到搏动。入院后,彩超提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主动脉逆行造影发现:主动脉弓与胸主动脉交界处狭窄,动脉导管未闭。于2 0 0 3年2月2 6日在全麻低温下行动脉导管缝闭术及主动脉缩窄解除术,随后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及右…  相似文献   

13.
马东惠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7):F003-F003
患者男 ,22岁 ,自幼有心脏杂音 ,但平时无心悸、胸闷、气促等症 ,于今年6月初感双下肢踝关节以下浮肿 ,查体 :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Ⅳ级连续性杂音 ,P2 音亢进。X线检查 :双心室增大 ,心脏呈普大型 ,肺血增多。心电图 :Ⅰ°AVB ,左右室增大 ,伴劳损。彩超 :显示全心内径增大 ,胸骨大动脉短轴切面上显示 :无冠状动脉瓦氏窦处呈漂带状破口 ,破入右心房 ,CDFI示 :连续性左向右分流 ,分流束宽2 3cm ,室间隔隔瓣后至膜周部大片连续中断 ,CDFI示 :收缩期左向右分流 ,分流束宽2 5cm。彩超诊断 :先心病 :瓦氏窦瘤无冠窦破入右心房 ,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5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 5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手术采用正中切口,在深低温停循环或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切除缩窄的主动脉段,行主动脉端端或端侧吻合。结果5例均治愈出院,随访6~20月无不良反应。结论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价值和预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的CDFI声像图特点及随访跟踪检查CDFI声像图变化情况。结果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中,12例合并心内畸形,其中3例伴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动脉导管瘤样扩张,1例大动脉完全转位,1例单心室,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合并复杂心内畸形;2例合并心外畸形,其中1例合并胸腹水,1例伴足内翻;5例为单纯性主动脉缩窄,其中1例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2例随诊狭窄程度加重,2例漏诊胎儿出生后检出,后经手术矫治,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主动脉缩窄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鸿 《贵州医药》2005,29(10):888-888
患儿男性,年龄5岁,体重18kg.上肢血压135~180/56~67mmHg,下肢血压75~105/52~64mmHg.心功能Ⅱ级.缩窄段位于胸主动脉,长约6cm.术前肝、肾功能进行性损害.手术方式为胸主动脉缩窄段两端旁路搭桥下行动脉成形术.麻醉处理采用静吸复合全麻.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7个月,体重5kg。反复肺炎、心衰1个月。人院查体:VI唇轻度发绀,无杵状指(趾),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2/Ⅳ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X胸片示:两肺多血,心影增大,心胸比0.7,心腰突出,心尖圆钝。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心脏彩超示:室间隔膜部巨大缺损1.6cm,房间隔缺损1.0cm,肺动脉压估测5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8.
苏伟  高春恒 《江苏医药》2007,33(3):226-226,F0003
患者,男,17岁,体检胸骨旁二、三肋间闻及4/6全收缩期机器样杂音,患者无明显胸闷,气急,胸痛等不适,测上下肢体动脉血压无明显升高及差异.超声心动图示:大动脉短轴切面肺动脉主干近左肺动脉起始处与降主动脉之间见导管沟通,最窄处7mm;胸骨上窝切面见动脉导管上方,左锁骨下动脉下方主动脉局部扭曲皱折,其远端降主动脉稍扩张为26mm,CW估测该狭窄处压差约42mmHg,超声心动图提示:(1)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2)假性主动脉缩窄不除外,建议进一步检查(见封三图1).  相似文献   

19.
医本九0级2班 A 组同学在局解实习课解剖胸腔时,发现本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童尸女性,身长62cm,体重4.7kg,约1岁余.死因不明.为观察方便,游离出心脏、大血管及气管、食管等,将肺动脉干、升主动脉及心脏四腔开窗,用125×0.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心脏长径6.06cm;宽径4.86cm;前后径4.46cm;所取标本重64.4g.1 心血管畸形及病变情况的观察与测量:①主动脉广泛性缩窄.本例主动脉缩窄部以主动脉峡部为最,但缩窄部较广泛,自主动脉弓发出左颈总动脉到胸主动脉起始部之间的缩窄部总长2.69cm.从大体上观察,缩窄部呈渐细、最细、渐粗的  相似文献   

20.
单纯性右心室漏斗部狭窄较少见,其杂音与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或不典型法洛氏四联症类似。本院近年来发现2例,1例术前经右心室造影确诊,1例术前诊为室间隔缺损,现报导如下: 例1,女,7岁,(住院号68123)。平素身体健康,出生后1月体检发现心脏杂音,疑室间隔缺损或肺动脉瓣狭窄。体检: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局部有震颤,P_2减弱。心电图:右心室高电压,X线片(E13628)见肺血偏少,心脏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轻凸,右心室轻度增大,心胸比率:0.48。右心室选择性造影示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