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全身麻醉下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孙旭云(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近年来国内、外多主张尽可能采用全麻下手术。我科自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采用氯胺酮及γ—羟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兼用高频喷射通气给氧方法,共行呼吸道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3.
4.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物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在不严重干扰机体生理功能的情况下,达到意识消失、镇痛完全、肌肉松弛、神经反射迟钝的状态。这种抑制是可逆的或可控的,手术完毕患者逐渐清醒,不留任何后遗症。其适应证广泛,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无恐惧和痛苦感,因而易于被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总结全身麻醉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900例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全身麻醉前后的特殊护理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并有效地进行实施,包括对患者认真做好麻醉前的心理护理,充分做好麻醉前的准备,麻醉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及时做好相应护理.结果 全身麻醉病人经过麻醉前,麻醉后的护理,平安度过苏醒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结论 通过麻醉前后的有效护理措施,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过程中,易发生很多意外和并发症,因此麻醉者如何防止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和及时正确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配合手术顺利进行,使病人安全舒适。方法:对89例全身麻醉病人的护理配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全麻过程,无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对全身麻醉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身麻醉诱导用药对眼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苏  房秀生  何大模 《四川医学》2001,22(2):151-153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异丙酚、硫喷妥钠及乙咪酯对眼内压(IOP)的影响以及异丙酚与氯胺酮合用时的相互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组择期非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硫喷妥钠(SP)组、乙咪酯(EM)组、异丙酚(P)组、氯胺酮-异丙酚(K-P)组、异丙酚-氯胺酮(P-K)组。分别于诱导前、注药后、插管前、插管后1、2、5分钟用Schiotz眼压计测定IOP,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IOP变化 P组从注药后到插管后5分钟显著低于诱导前(P<0.05),SP组与EM组注药后各时点有降低趋势(P>0.05)。K-P组注药后IOP短暂升高,但于插管前迅速下降,P-K组变化趋势与P组基本一致。P、SP、SM组注药后各时点较诱导前下降的百分率分别平均为-41.28%、-12.13%和-10.62%。MAP变化趋势与IOP基本一致,HR的变化组内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异丙酚在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降低IOP的作用较强而稳定;硫喷妥钠、乙咪酯降低IOP的作用较弱。异丙酚与氯胺酮合用可预防及减轻各自的副作用并互补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闭金玉  植思霞 《吉林医学》2014,(14):206-207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患儿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麻醉恢复室298例患儿术后复苏监测和护理。根据患儿特点,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患儿正常体温、及时处理苏醒延迟、做好患儿安全防范和心理护理。结果:及时发现患儿麻醉恢复期间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结论:加强麻醉恢期监测和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危害,使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保证全身麻醉患儿围麻醉期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全身麻醉苏醒期精神异常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雷  王颖林 《吉林医学》2010,31(3):416-417
1病历摘要 1.1例1:患者,女,62岁,体重50kg,初中文化程度,退休职工。否认精神疾病病史。因车祸致右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行内固定术后,皮损未愈合,拟行清创植皮术。本次为该患者第3次手术,前2次分别于全身麻醉下行胫腓骨内固定术和清创术,手术与麻醉期间均未见异常。本次麻醉与手术过程: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卡肌宁诱导行气管插管,丙泊酚、卡肌宁、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时间1h,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12.
金新 《当代医学》2009,15(34):80-80
在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施用支气管镜法取出异物时,以往除成人使用表面麻醉外,对儿童一般不用任何麻醉,简称"无麻",我院数十年来在支气管镜法取出异物术中,除个别特殊异物采用全身麻醉外,亦多采用无麻。近段时间以来,我们逐渐用全身麻醉取代无麻下行支气管镜法探取异物,认为其较无麻或局麻的优点为多,使用得当亦很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全麻腹部手术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对呼吸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下面就将我们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亚梅  马浩伟 《吉林医学》2013,34(22):4561-456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的应急护理。方法:加强对1 743例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的应急护理,针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1 743例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有3例需重新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治疗后好转,发生率0.17%。结论:麻醉恢复早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警惕严重的呼吸循环并发症,并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针对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采取有预见性地个性化护理,从而将危险降到最低,确保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实施情况。方法:给予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120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麻醉前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减少,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复苏室给予全身麻醉患者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处理预防麻醉并发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实施情况。方法:给予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120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麻醉前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减少,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复苏室给予全身麻醉患者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处理预防麻醉并发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赵慧琴  杨雪明 《中级医刊》1996,31(10):36-37
在57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采取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镁合静脉全麻,咽喉气管表麻,维持麻醉深度,避免过深过浅,术中密切监护等麻醉处理,能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不同体位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体位选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改良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去枕平卧体位,改良组采用改良体位(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低半卧位),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 h的呼吸,心率,恶心呕吐,头晕,腰肌酸痛,I期压疮等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1术后4 h,改良组出现呼吸急促1例、心率过快1例、恶心呕吐3例、腰肌酸痛14例,I期压疮1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改良组疼痛1~3分11例,4~6分23例,7~10分6例,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选择改良体位,能够明显减少呼吸急促、心率过快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艳华 《黑龙江医学》2002,26(3):217-217
全身麻醉停止后 ,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仍将持续一定时间。因此 ,苏醒过程中 ,随时可出现循环、呼吸、代谢等方面的异常 ,而发生意外。例如 ,必须充分重视麻醉苏醒前的护理。1 专人护理全麻苏醒前病人应有专人护理。在接收病人时 ,立即测血压、脉搏 1次 ,并听取护送人员介绍术中情况 ,然后根据不同情况 ,每 15~ 30min测脉搏、血压、呼吸 1次 ,直至病人完全清醒 ,循环、呼吸稳定。重大手术后或严重病人 ,未苏醒前最好先进入苏醒室监测 ,以便随时抢救。2 保持呼吸畅通苏醒前病人容易发现舌后坠、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堵塞 ,引起呼吸道梗阻 ,…  相似文献   

20.
全身麻醉后患者能否及时苏醒是我们麻醉医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它也是观察我们麻醉质量的指标之一 ,如果全麻停止 2h意识仍不能恢复就导致苏醒延迟 ,现就近 6年来全麻中发生苏醒延迟 2 0例教训及处理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0例中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在 2 0~ 74岁间 ,术前神志清 ,为非神经手术病例 ,全麻插管常规以安定、异丙酚、芬太尼及琥珀胆碱按公斤体重计算后静注 ,行气管内插管 ,术中 1%普鲁卡因复合液 (含 0 .1%琥珀胆碱及 0 .0 0 1%芬太尼静滴 ,并适量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维持 ,在术前 10~ 2 0min停用麻醉药 ,最长苏醒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