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湖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调查某省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个市州的46所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现场督察,并填写《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表》,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剔除两所公立医院的调查数据,共收集44份合格调查表。44所(100%)医疗机构均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调查中,设置有独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仅2所(4.55%);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与岗位职责的调查中,仅10所(22.73%)医疗机构查阅到制定并规范了调查表中所列的所有14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与岗位职责,制定百分率最低的为医院感染防控重点部门、关键岗位感染控制职责相关制度的制定(38.64%)。村卫生室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的制定得分低于其他医疗机构(F=5.762,P<0.01);不同医疗机构九项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的比较中,除“无菌操作”以外的其他项,村卫生室均低于其他医疗机构(均P<0.0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组织设置、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核心制度等均未得到落实,其中村卫生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最差,应加大监管力度和加强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了解张家界市永定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于 2004-2007年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辖区内2所区直医疗机构、25所乡镇(办事处)卫生院、105所村卫生室进行抽样检测。 结果显示,4年来该区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63.86%上升至2007年的76.99%(χ2=45.63,P<0.005);区直医疗机构医疗用品消毒合格率为95.36%,明显高于乡镇(办事处)卫生院的79.16%和村卫生室的65.03%(χ2=159.70,P<0.005)。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医疗用品及器械消毒合格率分别为49.30%、56.81%、67.82%、91.46%、71.12%,经统计学分析,5类抽检样品消毒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53.01,P<0.005);5类抽检样品消毒合格率在年度间升高有统计学意义者为物体表面(χ2=59.18,P<0.005)、无菌医疗用品及器械(χ2=15.49,P<0.005)。提示该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未完全落实到位,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大卫生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现状,探讨加强规范管理对策,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方式,对13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组织制度及管理、消毒设备设置及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进行调查,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组织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和消毒液的缺乏以及使用不符合要求,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低(66.9%),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结论强化培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加强以小型医疗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卫生监督力度和处罚,同时应加强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赵静  刘岚  温小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6,(24):4477-4480
目的 调查分析贵州省北部某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相关部门的监管、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该区7所乡镇卫生院和14所村卫生室2014年1月- 2015年12月的西药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共抽取门诊处方15 709张,含抗菌药物处方10 730张,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68.30%,乡镇卫生院为51.13%,村卫生室为7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83.52,P<0.001)。(2)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联用处方占含有抗菌药物处方的11.26%,村卫生室为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1.83,P<0.001)。(3)抗菌药物费用占比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为14.83%、20.93%。(4)在给药方式的选择上,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的比例,乡镇卫生院为81.11%、3.46%、13.40%;村卫生室为44.16%、16.72%、32.17%。结论 贵州省北部某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给药方式的选择存在不合理现象,村卫生室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乡镇卫生院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桓台县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提高消毒管理水平。方法 对2011~2012年桓台县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消毒质量监测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对桓台县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共计379家单位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共采集各类样品4 357份,合格2 773份,平均合格率为63.64%。各年合格率分别为61.60%、65.53%(P〈0.01);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分别为57.83%、61.38%、66.93%、78.35%(P〈0.01);镇卫生院、专科医院、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合格率分别为83.95%、83.78%、75.46%、53.49%(P〈0.01)。结论 桓台县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水平总体偏低,尤其是村卫生室的消毒质量存在较大隐患。应通过加强消毒质量监督监测力度,强化对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与医院感染控制培训,进一步加强消毒管理,以提高消毒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施“阳性反馈制”,达到持续改进消毒灭菌质量的目的。方法感染管理科每月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汇总,将不合格项目以《阳性反馈单》形式,书面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并在院周会及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进行跟踪监测、评价。结果推行“阳性反馈制”一年,总监测合格率由84.80%上升至97.34%(P<0.005),其中空气、医务人员手卫生、无菌物品、消毒器械、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分别由87.10%、75.56%、92.54%、82.98%、84.17%升至100.00%、95.52%、99.07%、96.08%、96.15%(均P<0.05),呈平稳上升趋势。结论“阳性反馈制”的建立和落实,促进了消毒灭菌质量持续改进,全面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374名调查对象考试平均分为70.61分,不及格占22.10%,≥80分占31.00%;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考试平均成绩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31个村卫生室、11个乡卫生院消毒灭菌与医院感染管理状况调查平均得分29分;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皮肤消毒液(聚维酮碘、乙醇)、无菌包采样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合格率达100.00%,其余部位采样检测结果不理想;31个村综合考评得分率在70.00%~90.00%,而11个乡综合考评得分率在50.00%~60.00%.结论 重视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现状,探讨解决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2004年10月,对全县128家乡镇卫生院、城镇个体诊所、村级卫生室正在使用的消毒液、体温计、灭菌针头和治疗室、手术室、病房等的空气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消毒合格率为54.30%,乡镇卫生院为70.41%,城镇个体诊所为54.22%,村级卫生室为48.88%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样品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为79.12%。[结论]鱼台县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存在严重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监测,提高消毒水平,保护就诊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萧山市乡、村两级医疗单位消毒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消毒灭菌质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我市基层医疗单位消毒液及紫外线灯使用现状及消毒效果,我们于1998年4月-1999年3月对我市镇(乡)卫生院及部分村卫生室进行消毒液及紫外线灯使用现状及医疗器械消毒效果调查,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鄂州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于2004年对全市14家市直医院(含省直厂矿职工医院)、24家乡镇卫生院和340个村卫生室(含个体诊所)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医护人员手进行了消毒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消毒灭菌培训效果评价. [方法]对项目县的38个村卫生室、20个乡卫生院在培训前后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38个村卫生室消毒、灭菌效果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乙醇、碘伏检测效果最好,培训前后合格率均100%;对其他部位采集结果培训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20个乡卫生院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皮肤消毒液、无菌包采样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合格率达到100%;其他部位采集结果培训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安徽省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特征,为今后规制基层医生抗菌药物处方行为提供干预重点和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4个县(区)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两级医疗机构招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析其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共招募呼吸系统患者1 068例,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多326例,占30.52%。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率为88.01%,联合用药率为40.96%,注射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57%,村卫生室在前两方面的比率均高于乡镇卫生院。处方中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广谱青霉素类,占29.21%。结论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村卫生室较为突出;国家要重点关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可从政府、医生和患者三方出发,构建多位一体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对医务人员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前后分别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得分率在“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后为65.66%,较活动前60.13%明显升高(χ2=91.08,P<0.01),其中对“手卫生指征”得分率最高,达98.86%。对“职业暴露预防措施”认知率,活动后为60.29%,明显高于活动前的45.93%(χ2=28.95,P<0.01)。结论“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周”对于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认知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武冈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为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05—2007年对武冈市辖区内所有的市直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乡镇计生服务所、个体诊所和部分村卫生室进行消毒质量抽样监测。结果2005—2007年共监测各类样本1367份,合格1215份,消毒质量监测总合格率为88.9%,3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总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灭菌医疗器械(96.7%)、使用中的消毒液(96.2%)、紫外线灯(95.8%)、医护人员手(88.4%)、治疗间操作台表面(84.9%)、空气(77.6%)、口腔科牙钻(73.7%),各监测项目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市(县)、乡、村、个体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5.8%、90.2%、89.6%、75.3%,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武冈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经监督管理,合格率逐年上升,但应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的消毒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恩施市2006~2008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恩施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06~2008年每年对恩施市区5所综合医疗机构,20个社区医疗服务点,13所乡镇卫生院,186个中心村卫生室,共计224个单位按照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2002)进行1~2次消毒效果检测和评价。结果恩施市城区与非城区医疗单位消毒效果监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3.8%和90.1%,差异显著。2006~2008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合格率分别为88.1%、91.3%、93.3%,各年度消毒合格率呈总体上升趋势。结论恩施市各级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但远城区单位消毒效果有待提高,需加强全市基层卫生院(所)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简称《消规》)的落实现状,发现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11月1— 20日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医院消毒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及修订、消毒产品管理、消毒工作督导、消毒工作相关培训、清洗与消毒流程等情况。结果 共计调查256所医疗机构,《消规》颁布后94.14%(241所)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了消毒工作管理制度;93.75%(240所)的医疗机构对使用的消毒产品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备份存档;91.41%(234所)的医疗机构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督导,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93.75%(240所)的医疗机构开展了消毒工作相关培训,88.67%(227所)的医疗机构诊疗器械等常规复用流程正确。结论 《消规》的颁布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医疗机构复用器械器具消毒流程已基本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清洗消毒流程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医院,是今后消毒管理工作推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干预对策,为集中整顿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保证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卫生局检查及规范化诊所验收活动,采用现场检查方式,对517所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将城区基层门诊及村卫生室、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到位、手卫生规范执行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建设布局及区域划分不合理、医疗废物处置不合理分布率分别为68.86%、55.32%、42.30%、22.63%、21.47%;其中,城区基层门诊及村卫生室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较,除手卫生执行项之外,其他4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尤以城区基层门诊及村卫生室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将成为医疗安全的隐患,需要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了解杭州开发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及消毒质量现状,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及消毒质量进行评估。结果2005-2007年消毒管理项调查总合格率为65.20%、消毒质量检测总合格率为80.67%,其中使用中消毒液(细菌)、物体表面(细菌)、紫外线强度、器械残留血合格率分别为100.00%、89.60%、89.56%、83.97%;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浓度)、肥皂,器械保存液、医院污水排放合格率均〈80.00%。结论开发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及消毒质量总体水平较低,应加强重视、管理与监控,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级医疗机构门诊处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禄丰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合作医疗实施后其处方用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的对策,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用药行为。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生物统计学分析方法。结果调查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处方中,包含3~6种药品的比例分别为79.8%和76.9%,农村卫生室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比例(分别为81%和32.5%)高于乡镇卫生院使用的比例(分别为77.3%和20.2%)。参加合作医疗病人门诊处方中含3~6种药品的比例均高于非参合病人,且其处方中药品费用和治疗总费用也高于非参合病人。结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不安全用药现象,应通过规范供方服务行为和购药渠道和改革现行的村医报酬支付机制等措施,以改善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不合理,不安全用药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铜陵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采样、监测和评价。结果共监测医疗机构993所,单位总体合格率60.1%。村卫生室合格率59.6%,乡镇卫生院合格率70.2%。共监测样品3684份,合格率为83.6%,村卫生室合格率82.8%;乡镇卫生院合格率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5.69,P〈0.01).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单位合格率及样品合格率随年份的增加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趋=246.73,9.02,456.29,34.28;P〈0.01)。村卫生室物体表面合格率和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低于乡镇卫生院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8.83,22.18;P〈0.01)。结论铜陵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深化对医护人员特别是村级卫生人员的培训,加强监测与指导工作,以期提高消毒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