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24):3420-3422
目的:建立抗病毒咀嚼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抗病毒咀嚼片中连翘、知母、广藿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薄层色谱图中,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连翘苷进样量在0.053 5~2.675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试验的RSD≤1.7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4%,RSD为1.8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抗病毒咀嚼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口炎清咀嚼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金银花、玄参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19∶81),检测波长为327nm,流速为0.8mL·min-1。结果:TLC斑点清晰集中;绿原酸检测浓度在11.3~101.7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1.31%(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口炎清咀嚼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赵森铭 《中国药师》2013,16(9):1351-1354
目的:建立柴黄咀嚼片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标准.方法:TLC法同时鉴别柴胡和黄芩;HPLC法测定黄芩苷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TLC法能同时检出柴胡皂苷d与黄芩苷,斑点清晰;黄芩苷、柴胡皂苷a分别在0.180 8~0.723 2 μg(r=1.000 0),0.226~9.024 μg(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1%(RSD=0.92%,n=9),98.83%(RSD=1.12%,n=9).结论:本制剂处方合理,工艺稳定,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柴黄咀嚼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咽炎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艳  袁慧星  岳莉  马英  钟文雨 《中国药房》2009,(33):2610-2611
目的:建立咽炎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的金银花、甘草、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绿原酸进样量在0.036~0.1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6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咽炎合剂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咽炎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对咽炎合剂中金银花、玄参、甘草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主药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ondasi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1),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结果咽炎合剂中金银花、玄参、甘草的TLC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绿原酸在0.074~1.184μ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为1.1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咽炎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浓缩型咽炎颗粒(无糖型)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浓缩型咽炎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玄参、北豆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的有效成分蒙花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高。蒙花苷进样量在4.64~6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5%,RSD=0.7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浓缩型咽炎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8.
黄海燕  蒋小文 《中国药师》2015,(6):1056-1060
摘 要 目的: 对锡类散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青黛和牛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黛和牛黄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冰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靛玉红进样量在0.043~4.255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7.9%,RSD=1.5%(n=6);胆红素对照品进样量在9.968×10-4~9.968×10-2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5.3%,RSD=0.55%(n=6);冰片进样量在0.010 3~0.826 6 m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4.9%,RSD=3.2%(n=6)。结论: 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好,能有效控制锡类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建立咳喘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百部、麻黄、苦杏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 DAD法对制剂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Tech Mate C18 ST(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A) 0.1%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7 nm,柱温:35℃。结果: TLC法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分别在1.826~182.600μg·ml-1 (r =0. 999 7)、1.848~184.815 μg·ml-1(r=0. 999 7) 、2.981~298.069 μg·ml-1(r=0.999 6)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7.00%、97.40 %、98.30%(RSD分别为3.7%,2.5%,1.6%)(n=9)。结论:该法科学、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咳喘宁颗粒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吴丹  张琰  李晰  张旸  刘梅 《中国药师》2018,(8):1473-1477
摘 要 目的:提高并完善益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丹参、赤芍、柴胡、茵陈、莱菔子、泽泻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对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TLC斑点分离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在10.01~100.1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为0.59%(n=6)。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可为益肝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宋贵禹  严茂伟 《中国药房》2010,(35):3339-3340
目的:制定舒心通脉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降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丹参素进样量在0.14904~0.558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15%(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舒心通脉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文屏  黄晓炜  叶奕芬 《中国药师》2014,(9):1454-1456
目的:建立垂盆草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垂盆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94~98.82μg·ml-1、4.94~98.82μg·ml-1、1.07~21.36μg·ml-1,r值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1%、100.6%、100.1%(RSD分别为2.2%、2.0%、2.0%,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作垂盆草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参芍止带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苦参、延胡索、香附、关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8∶82,V/V),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结果:苦参、延胡索、香附、关黄柏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芍药苷的进样量在0.130 60.652 8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1.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6%,RSD=1.0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参芍止带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清胃黄连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胃黄连片中黄芩、黄连、黄柏、甘草、知母、桅子、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清胃黄连片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芩、黄连、黄柏、甘草、知母、桅子、赤芍可在不同的薄层条件下分别检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苷在0.20~1.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为2.89%(n=6)。结论:该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胃黄连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加味归芪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当归、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中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进样量在0.1356~1.35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9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加味归芪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吕武清  李才堂  虞金宝 《中国药房》2009,(15):1170-1171
目的:建立宫炎平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地稔、两面针、五指毛桃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没食子酸进样量在0.14648~2.92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2.5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宫炎平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益心舒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武清  虞金宝  李晶 《中国药师》2010,13(2):226-228
目的:建立益心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LC法对人参、黄芪、川芎、麦冬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益心舒片中丹参素钠的含量,选用Agilent Hypersil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冰醋酸(1:99),检测波长225nm。结果:TLC检出了人参、黄芪、川芎、麦冬特征斑点,丹参素钠进样量在0.257~0.8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加样回收率为100.02%RSD=1.98%。结论: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俊  彭柳  吴晓敏  付宜和 《中国药师》2013,(12):1789-1791
目的:增加薄层色谱鉴别项和含量测定项,全面控制止痢宁片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穿心莲、苦参、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在14.7102.9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7),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2.23(n=9)。结论:本质量标准可用于止痢宁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汪平  聂红梅  张军兵 《中国药房》2011,(15):1409-1411
目的:建立乳核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三七、青皮、漏芦、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核宁片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在53~53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0.88%(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乳核宁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