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安徽省怀远县农村和城市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以城镇社区和农村行政村为抽样单位,被抽取单位中各抽取一定的样本,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分别调查400名城镇居民和400名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城镇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73.25%明显高于农村居民(63.25%)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也随着升高(χ2=44.36,P0.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文化程度(OR=0.688,P=0.004)、咨询服务(OR=0.373,P=0.036)和免费宣传材料(OR=0.071,P0.001)为知识掌握程度的促进因素,而报刊书籍(OR=2.392,P0.001)、医生(OR=2.979,P0.001)为知识掌握程度的阻碍因素。结论怀远县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大咨询服务和免费宣传资料的发放有利于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百色市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5 326名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将得分高于平均值者定为高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村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5.81%;对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41.58%、44.90%和27.59%;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电视和电影(占63.93%);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就业现状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OR值分别为0.779、0.744、0.787、1.272、0.680)。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3.
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蚌埠市大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蚌埠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行为学及态度,使用SPSS 21.0软件对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知晓艾滋病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238名在校大学生,知晓率为80.2%,其中题目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与咨询吗?回答正确率最高,为94.5%,题目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男男同性性行为吗?回答正确率最低,仅4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财经学院,管理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学校设有宣传艾滋病防治的学生社团(OR=1.931,95%CI:1.411 ~2.644)、参加过学校社团组织的预防艾滋病活动(OR=1.829,95%CI:1.318~2.539)以及知识来源于互联网(OR=1.567,95%CI:1.024~2.400)是在校大学生知晓艾滋病知识的促进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对少数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较低,今后应结合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多方面多维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红河州常住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6 982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2.7%(14 046/16 982),对HIV/AIDS感染者的歧视率为58.6%(9 957/16 98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文化程度、性别、婚姻、职业、居住地社会经济状况和是否对艾滋病抱有歧视等有统计学联系,文化程度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文盲的2.216~9.443倍,已婚人群是未婚人群的1.628~2.160倍,城市居民、机关干部平均为农村居民的1.487~3.083倍,社会经济状况好的地区是差的地区的1.536~1.842倍,不歧视HIV/AIDS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歧视者知识知晓率高2.955~3.633倍。结论红河州常住城市和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2010年底目标要求,但校内青少年与流动人口(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未达到目标要求的95%和80%以上,今后重点要加强这二类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并根据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因素的不同,加强对文化程度低者、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地区的少数民族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湘西地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在湘西地区3所高校分层随机整群抽取1 301名大学生采取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4.6%。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男生高于女生(t=3.608,P<0.01),本科生高于专科生(t=-12.223,P<0.01),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t=5.356,P<0.01),不同年级、高校层次、专业、户口所在地、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高校是否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或宣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性别、高校层次、民族、专业、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高校是否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或宣传。结论 湘西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为最主要影响因素,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征通过丰富课程内容、课外实践等途径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宝安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后期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匿名自填问卷调查方式,从2015年1-9月随机抽取深圳市宝安区下属6个街道的流动人口集中的大型工厂工人为调查对象,每个街道各2个工厂,共调查3 165人,分析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影响因素。 结果 流动人口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1.4%;对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关于“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这一问题的知晓率为32.8%、“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一起吃饭会得艾滋病吗”这一问题的知晓率为60.0%,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是艾滋病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与男性相比,女性对于艾滋病知晓率较低(OR=0.78,95%CI:0.67~0.91)。 结论 应该加强对宝安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AIDS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针对不同特征的流动人口需要采取合适的宣传方式及宣传重点。 相似文献
7.
8.
9.
我国部分地区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一般孕妇关于艾滋病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05年5~7月在两个艾滋病高发地区对接受孕期保健的774名孕妇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①两个地区的孕妇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最高达到59.69%,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仅有21.18%;②受教育程度高、初孕、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③受教育程度高(OR=2.05,95% CI=1.69~2.51,P<0.01)、能够接受婚前性行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交往(OR=4.65,95%C/=3.21~6.71,P<0.01)、接受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OR=2.00,95% CI=1.33~2.97,P<0.01)、到外地打过工等因素可能提高孕妇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结论 我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孕妇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十分薄弱,应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孕妇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及需求情况,为高等院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6年9-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师范大学抽取的1 95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及需求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5.83%,其中,对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59.78%、68.90%、73.16%;有24.59%的大学生表示曾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培训、专业课或选修课学习,89.96%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及社会加强艾滋宣传力度;大学生希望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互联网(92.21%)、教师教课或医生宣传(84.93%)、电视或电影(69.26%);大学生希望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性行为(96.77%)、艾滋病防范知识(93.90%)、恋爱关系处理(81.25%)。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对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我国直辖市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全面宣传,制定宣传策略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了8 654人。结果 8 654名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9.0%(68.0%~70.0%),调查的全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7%(2.4%~3.1%),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与其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有统计学联系。家庭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上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是1 000元以下居民的1.21倍(OR=1.78,95%CI 1.04~1.41);文化程度高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文盲居民的1.66~4.82倍;其他职业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农民的0.61~0.79倍。结论本次研究发现直辖市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均低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要求,但直辖市居民艾滋病知识来源多样,获取知识途径受到的限制较少,职业、家庭月收入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识的影响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加强职业教育中艾滋病的内容,尤其对于低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将来开展校园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学生,收集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知晓情况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4436名研究对象,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3.9%,满分率为0.6%,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Session on HIV/AIDS,UNGASS)指标知晓率为20.4%。在“持续检测不出=不具有传染性”(13.2%)、“暴露前预防用药”(36.3%)知识点上知晓率较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来自普通本科(β=-0.426,95%CI:-0.624~-0.227)或专科(β=-0.869,95%CI:-1.207~-0.530)、理工(β=-0.671,95%CI:-1.160~-0.181)、师范(β=-0.645,95%CI:-1.138~-0.153)及体育艺术类型(β=-1.118...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农村社区大众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遏制艾滋病在农村地区流行蔓延势头及评估健康教育效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层整群抽取217名农村大众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农村社区大众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4.8%,知识知晓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是否经常外出三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者、经常外出者艾滋病知识知晓较高。[结论]该农村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针对文化程度低、流动性低的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应该成为该农村社区艾滋病防治的主要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徐州市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 ,以便为今后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作者在观看徐州市高校艾滋病知识宣传展览的大学生中抽取 15 0名进行了此项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在徐州医学院、徐州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三所大学中随机抽取普招生各 40名 ,成人生各 10名 ,共 15 0名作为调查对象。1.2 方法 问卷设计参考有关文献 ,结合其他地市高校艾滋病调查问卷 ,针对我市大学生实际情况修改整理而成。调查时首先说明注意事项 ,不记名 ,只填学校名 ,当场发卷 ,独立答题 ,2 0分钟后收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南京市某国际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高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某国际高中所有学生开展纸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 共纳入171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艾滋病和梅毒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6.1%和46.8%;有过性行为的占14.6%,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高为32.0%,(χ2=10.799,P=0.005);有吸毒史的学生占9.3%,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高为31.2%,(χ2=21.062,P<0.001);梅毒知识知晓者与不知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6,P<0.001)。 该国际高中学生性病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高中生开展毒品危害教育和性病艾滋病防治应作为健康教育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服刑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监狱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4所监狱内1600名服刑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同时采用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对艾滋病知识需求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服刑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已服刑时间(年)、犯罪类型及是否希望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与艾滋病知晓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高中)、婚姻状况(未婚)、婚姻状况(已婚)及是否希望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是影响艾滋病知晓率的5个因素。结论目前服刑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仍然较低,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监狱服刑人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尤其应将文化程度低的男性服刑人员作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宁夏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态度及相关性行为特征情况,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宁夏本科院校大学生1173人,利用问卷星平台,设计“宁夏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理工农、艺术类等不同专业大学生1173人,8条艾滋病核心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更科学地防控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房山区在校大学生于2019-03/06利用微信扫码功能进行线上自主填写问卷。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50名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0.56%,高年级大学生和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艾滋病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大学生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3、12.504,P<0.05)。艾滋病知识“来自学校教育”、“来自网络”和“来自报纸、杂志、书籍”的大学生知晓率高于非来源于以上3条途径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5、17.654、14.7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OR=1.807,95%CI:1.353~2.413)、专业(OR=2.063,95%CI:1.398~3.043)、艾滋病知识“来自网络”(OR=1.953,95%CI:1.359~2.806)、艾滋病知识“来自报纸、杂志、书籍”(OR=1.543,95%CI:1.144~2.080)对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率有影响。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大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年级、医学专业、艾滋病知识“来自网络”和艾滋病知识“来自报纸、杂志、书籍”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