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08~2009年秦皇岛市316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2008年与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及感染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和评价手足口病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关于手足口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和推断。结果3163例手足口病患者中,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0.77%。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1.61∶1。不同性别和不同年份发病的年龄构成趋势基本一致,除2009年1~8月男女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居儿童发病率最高且2009年发病构成明显增加,2年职业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09年1~8月农村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年发病的高峰季节都在春夏季,但2008年5月份为最高峰,2009年7月份为最高峰,高峰季节的月发病构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09年1~8月,实验室诊断病例以EV71阳性为主,占82.35%。3163例病例在16个月中,重复感染的11例,占0.35%。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年龄差异。秦皇岛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较2008年呈现强度增加、范围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深圳市罗湖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罗湖区2008~2010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人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6075例,年平均发病率228/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岁以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结论 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1年成都市金牛区辖区范围内手足口病感染、发病现况,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或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手足口病疫情开展监测,根据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金牛区总共报告手足口病2 177例,重症病例3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83.40/10万,无死亡病例,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2011年金牛区辖区范围内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情况整体较好,应在加强监测控制力度的同时做好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或流行,确保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十堰市手足口病流行现状,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十堰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十堰市2008-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123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85.2/10万,十堰城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相对较高.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主要集中在0~6岁年龄组,发病时间主要是每年的4-6月,实验室诊断病例仅占4.32%.结论 手足口病应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积极救治重症病例,防止出现暴发流行和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呼伦贝尔市地区2014-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14-2015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呼伦贝尔市2014-2015年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901例,年均发病率17.86/10万,发病高峰为6~8月,<5岁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男性儿童发病高于女性儿童,病原主要为CA16亚型和其他肠道病毒亚型,2014-2015年发病率分别在20.32/10万和15.44/10万,呈现高发后低发态势.结论 本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流行有着明显的年龄和季节环境特征,在流行季节对易感人群采取积极地防控措施,应加强对病患的及时识别和监测,将有利于手足口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引起患儿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以其严重的并发症和造成多例死亡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进行报告和管理.为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现对孝感市2008-2011年孝感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如下,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010 年柳州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的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柳州市2010 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结果 柳州市2010 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7 021 例,死亡15 例,发病率437.94/10 万,病死率0.09%.手足口病地区分布广泛,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以4~7 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最高发病率年龄段为0~5 岁,占94.65%.男童多于女童.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较多.病原学监测结果 总阳性率73.76%,以EV71 为主,占78.53%;在重症病例中EV71 高达83.21%.15 例死亡病例均为EV71.结论 柳州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和季节特征,EV71 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防控重点为5 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汝城县2010 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汝城县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汝城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 472例,死亡4例,发病率有急剧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2012年发病时间明显提前,集中在3-6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3.88%,≤3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危人群,占发病总数的75.85%;发病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2.84%);病原监测结果显示病原体有EV71型、CoxA16型和其它肠道病毒,优势毒株每年变化,2012年主要由EV71型感染为主,占送检标本的81.63%. 结论 汝城县手足口病疫情较重,加强3岁以下散居儿童监管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早期症状的综合防治策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指导福州市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福州市手足口病病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2011年福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3382例,发病率为198.03/10万,其中重症病例242例,死亡病例3例.发病高峰在6月份,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区分别为仓山区、晋安区和台江区,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男、女性别比例为1.68∶1.结论应加强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防控,加大卫生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群众自身防病意识,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9年青海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青海省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青海省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 436例,报告发病率为43.95/10万,全省全年未报告重症以及死亡病例.手足口病病例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病,6月为发病高峰,以托幼和散居儿童发病较多,发病最多的年龄为3岁,男性多于女性.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57.73%,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为42.27%.结论 青海省手足口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差异,2009年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2010-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分析,了解该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0-2012年4-11月怀柔区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4例报告病例中,核酸阳性550例,总阳性率为86.75%;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75%、40.38%.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儿童,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90.85%.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显著增多.2010年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4-6月,2011年为9-11月,2012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7、10-11月.结论 怀柔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A16为主,3年的流行优势毒株、发病高峰略有不同,因此应做好对此病病原学的长期监测工作,以便早期发现流行毒株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马鞍山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报告病例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马鞍山市2008 -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马鞍山市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7 58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01/10万.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最高,为262.23/10万;2008年最低,为56.97/10万.手足口病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7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4.25%;年龄上,主要集中在1~4岁年龄组,占82.76%;性别上,男女比为1.54∶1.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阳性标本均为肠道病毒71型( enterovirus 71,EV71);2010年阳性标本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 16)为主,占60.71%;2011年阳性标本以EV71为主,占69.71%.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的特点,各年流行的优势型别不同,2009年和2011年主要为EV71,2010年主要为CoxA16.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平果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平果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便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平果县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平果县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3506例,发病率为706.08/10万,重症病例18例,死亡1例.男性发病高于女性,≤5岁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的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5 409例,发病率为258.74/10万,死亡18例,病死率0.04%.手足口病发病地区分布广泛,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4~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以托幼机构和散居儿童发病较多,发病率最高年龄段为0~5岁,占92.35%,男性多于女性.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48.19%,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为30.42%.结论 北京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EV71是近年来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且2010年EV71的比例有所上升,Cox A16的比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武汉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并利用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对该病疫情趋势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武汉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应用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建立手足口病流行趋势预测模型,对2017年武汉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1-2016年武汉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88 573例,年均发病率147.45/10万,年平均增长率15.07%.男女性别比1.61∶1,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幼托儿童及散居儿童;发病大高峰在4~7月,小高峰在11 ~12月.应用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预测武汉市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趋势显示报告发病数较2016年略有下降且4~7月为流行高峰期.结论 通过对武汉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的分析,可确定武汉市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的预警线及行动线,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规律和病原学情况,为针对性开展手足口病综合防治及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对普通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0~2011年五华县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993例,年均发病率194.00/10万,有6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县城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男女发病率比为1.93∶1;病例主要分布在3岁及以下儿童,占80.34%;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6.24%;病例集中发生于5~8月,呈单个发病高峰;重症病例均为EV71感染病例.2010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2011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其他肠道病毒.结论 手足口病呈现明显季节性,主要病原体发生转变,很有必要继续采取一些综合性防制措施和长期连续开展病原学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乌兰察布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兰察布市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91例,发病率为36.94/10万,其中5~8月报告602例,占总发病例数的76.10%.<5岁儿童报告发病677例,占总发病例数的85.59%;职业分布主要为幼托儿童(395例,占49.94%),其次为散居儿童313例(占39.57%).结论 2014年乌兰察布市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幼托儿童为主,今后应重点加强<5岁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海宁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海宁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人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型别鉴定.结果:2010-2013年海宁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4 911例,平均发病率为154.90/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份,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内,男性平均发病率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居多.采集手足病病人的咽拭子样本272例,检出EV阳性病例188例,阳性率为69.12%,其中EV71阳性率为30.88%,Cox A16阳性率为20.9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7.28%.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之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是海宁市重要传染病之一,主要的病原体为EV71和Cox A16,应加强相应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南昌市2009 -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报告的2009 -2010年南昌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 -2010年南昌市共报告手足口病7803例,年均发病率为85.17/10万,2010年发病率(116.87/10万)比2009年(53.46/10万)上升118.61%;全市9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162,P<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份;发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5.44%;103起聚集性疫情中,92.23%发生在幼托机构;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573份,病原阳性率为56.20%,EV71和Cox A16分别占43.48%和36.65%.结论 南昌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2010年发病率较2009年大幅上升,对婴幼儿健康危害大,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诊疗,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薇  孙梅英  薛娜  张凯伦 《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2):1089-1090
目的 掌握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08 - 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2008 - 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 82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3.76/10万,无死亡病例.3年累积报告重症病例26例,重症率0.54%.全年12个月份均有病例报告,5~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占总病例数的89.38%.病例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93.36%.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61:1.结论 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夏秋季节高发的特点,中心城区发病率略高于周边城区,5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危人群,也是重症病例的高发人群,因此应加强医疗机构的监测、诊治工作,重点做好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面,积极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