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临床对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认识。方法: 报告近二十年来收治的7 例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男3 例,女4 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口内径路2 例,颈侧切开径路5 例。结果: 所有病例经随访2 ~8 年,均无复发。结论: 该病应早期诊断,CT 应列为常规检查;手术切除要彻底,颈侧切开为一安全、彻底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男,65岁,因“持续咽部异物感2周,发现右侧颈部肿物1周”于2011年11月28日入武汉中心医院。既往无手术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咽旁间隙神经鞘瘤患者14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根据CT和MRI判断肿瘤与扁桃体包膜距离关系及肿瘤主体位置考虑手术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肿瘤主体突入到口内者行经口内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瘤体主体突向外侧者经颈外径路,手术径路与肿瘤大小关系不大。经口内径路4例,颈外径路1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顺利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颈部CT、MRI及DSA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手术径路取决于肿瘤与扁桃体包膜的距离及肿瘤主体位置,无论采取何种径路,均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12例神经鞘瘤的CT影像表现,总结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9例多形性腺瘤均与腮腺深叶关系密切,8例有分叶,均对同侧颈动脉鞘无明显压迫...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期手术切除的咽侧隙神经鞘瘤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并讨论有关超微结构的临床病理意义。发现神经鞘瘤的超微结构为排列致密的梭形细胞与散在分布的多形细胞,二者常混合存在,也可见异形性细胞及细胞器高度发达的细胞。并可在不同类型的神经鞘瘤细胞之间可见巨噬细胞,说明神经鞘瘤可能会有过渡形。但本文支持具有相同来源的神经鞘瘤可能相当于光镜下的Antoni A型和B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 1 2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和 X线 ,脊髓造影 ,CT、MRI等影像学表现。结果 :经过 1~ 1 2年随访 ,1 0例患者治愈 ,2例患者术后 1~ 2年死亡。结论 :为防止漏诊及多发病变 ,对椎管内神经鞘瘤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相似文献   

7.
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12例报告朱旭东1席建设2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临床上不常见。现将我院1984~1994年间收治12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0月~70岁;病程5个月至10年。肿瘤位于咽后侧壁5例;突出于颈部下颌区2...  相似文献   

8.
神经鞘瘤较少见,发生于咽部更为少见,CT增强扫描是诊断神经鞘瘤并且明确病灶范围的重要的辅助检查.近期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诊断并治疗1例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头颈部神经鞘瘤9例报告Reportofninecasesofneurilemmomaoftheheadandneck龙顺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630038关键词头颈肿瘤/外科手术;神经鞘瘤中图法分类号R739.91头颈部神经鞘...  相似文献   

11.
喉神经鞘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琨龄  成琦 《安徽医学》1994,15(4):11-12
<正> 喉神经鞘膜瘤是喉部的罕见肿瘤,我们自1980年至1992年共收治了5例喉神经鞘膜瘤,现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男:女=4:1; 年龄上青年3例,年龄最小的15岁,中年1例,老年1例,年龄最大的64岁。 临床表现:5例患者均有声哑症状,有2例伴有轻度呼吸困难,吞咽阻塞感。5例患者喉部检查均可见到表面光滑的淡红色、质韧的新生物,位于杓间区2例,喉前庭1例,喉室1例,声带表面1例。  相似文献   

12.
报告头颈部神经鞘瘤11例,主要来源于迷走神经、舌下神经;4例手术直视下,找到神经来源,术后出现的神经体征,多与肿瘤相邻的神经不相符,有的神经鞘瘤难以发现与神经的关系。关于复发的问题,曾遇1例,术前病理报告为低恶度脂肪瘤,颈廓清术后复发,两次术后送检均为神经鞘瘤,本文对神经鞘瘤的临床症状、组织来源、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神经鞘瘤为源自雪旺细胞的肿瘤 ,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生长在四肢周围神经及软组织中的神经鞘瘤 ,在术前易误诊 ,甚至有连带神经一起切除的报道[1] ,我科于 1983~ 1996年间共收治四肢良性神经鞘瘤 16例 ,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5例 ,女 1例。年龄 12~ 54岁 ,平均年龄 4 0 .3岁。发生在上肢 10例 ,下肢 6例。位于神经干上 12例 ,其中桡神经 3例、尺神经 3例、正中神经 1例、前臂外侧皮神经 1例、坐骨神经 2例、胫神经 2例 ;位于软组织中者 4例 ,其中上肢 2例、下肢 2例。瘤体直径 >5cm者 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不同手术方式对肿瘤全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其中颅中窝型5例,采取颧弓-翼点入路和颞底-硬膜外入路;后颅窝型5例,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骑跨型15例,采取颞底-天幕和幕上下联合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以CT、MRI为主要依据,显微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方法,恰当的手术入路是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16.
姚昆  胡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1):1140-1140
喉神经鞘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喉部神经源性肿瘤。多起源于外周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颅神经(只有缺乏Schwann细胞鞘的视神经与嗅神经除外)。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简介患者 ,女 ,10岁。出生后即发现外阴、胸壁包块 ,现因生长加快 1+ 年入院。 10年前 ,患者外阴、胸壁包块呈米粒大小 ,以后包块逐渐长大 ,但未突出于皮面 ,也无自觉症状 ,故未引起注意。 1+ 年前 ,包块生长加快 ,突出于皮面 ,左侧胸壁形成一 3cm大小椭圆形包块 ,右侧外阴形成一 2cm及 0 .5cm大小圆形包块 ,仍无任何自觉症状。家庭中无类似病史。入院后查体 :T :37.1℃ ,P :90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5 9kPa ,心肺无异常。左侧胸壁皮下及右侧大阴唇中部、右下部各见一直径 3cm、2cm、0 .5cm包块 ,界清、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椎管神经鞘瘤临床资料,其中颈段9例,胸段19例,腰骶段7例。结果:35例均得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32例获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平均随访5年8个月优良率90.6%,结论:(1)椎管神经鞘瘤并不少邮,肿瘤形态多样,临床表现为与肿瘤发病部位密切相关,(2)临床检查可大致确定损害部位,结合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能明确诊断。(3)肿瘤完全切除后很少复发,关键在于彻底,尽管手术有相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2004年收治的28例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结果28例全部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良性。肿瘤发生最多的神经为迷走神经、臂丛神经、交感神经及颈丛神经。结论神经鞘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恶性极少。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作者收治了10例鼻神经鞘瘤,发生在鼻腔和鼻窦各5例,其中上颌窦4例,额窦1例,同时累及鼻腔和筛窦1例。原发于鼻腔者症状出现早,易误诊为息肉;而鼻窦者则较晚,以窦腔扩大及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的症状为主,均有局部麻木或疼痛,多数发生囊性变,有3例上颌窦者发生恶变,2例属网状型伴囊变。作者发现肿瘤囊变区均位于AntoniB区。10例均作了手术治疗,认为对恶变者首次手术力求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