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塞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塞二例孟繁华李春盛一氧化碳(CO)中毒是急诊中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但有极少数病例可合并急性心肌梗塞。近期我科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84岁。因家人发现昏迷不醒,尿便失禁6小时,于1995年10...  相似文献   

2.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2例、心绞痛患者45例和对照组50例的血清脂蛋白(a)[Lp(a)]、过氧化脂质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AMI组的血清Lp(a),LPO及RCD均高于其他两组,且具明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与病死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80例急性心肌梗塞、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20例无心脏病的对照组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自入院后立即测肌酸磷酸激酶(CPK),3天后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高于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而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以上两组。心率变异性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梗塞面积大小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是负相关。本文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9例。其死亡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为33.6±6ms,均<50ms,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幸存者。说明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情的一个指标,尤其是心率变异性<50ms可以作为判定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老年AMI误诊为外科疾病5例报告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262500)常乐政张心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是老年人常见病,由于其疼痛部位和性质多不典型,故易误诊。1986年以来,我科收治5例将老年AMI误诊为外科疾病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1.1误...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82例冠心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变,并与4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塞及心绞痛患者的IgG、C3、CH50平均水平明显高对照组(P<0.01),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者更加显著。其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增高(P<0.01),细胞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冠心病患者的IgG、C3、CH50增高可反映病情程度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状态危重,常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其他系统疾病,病死率较高,药物治疗对许多老年病人往往无效。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国内未见报道。我科自1995年1月~1998年4月对155例老年冠心病病人施行PTCA治...  相似文献   

7.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测定意义辛沈耿玫姝谢英宋东平一、对象与方法随机选择1995年1月至1996年2月住院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50例,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测定。50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男42例,女8例;年龄60~78岁...  相似文献   

8.
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一般发病急,病情复杂恶险且恢复期长,劳累激动等不良刺激易发生再梗塞,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使病人尽快康复。回顾我科在1991—1994年对56例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实施了良好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对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护理浅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据不全统计在肺癌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等,从而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治疗效果。为此随机抽取我科50例肺癌患者进行心理测试,目的是了解存在哪些心理问题,以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1材料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50例我科1997年8月至1998年8月住院进行综合性治疗,平均住院7至39天,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1.2方法:通过运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译订的SCL90心理健康调查表对50例肺癌者进…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残腔的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残腔的转归江苏省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223000)孙晓阳,卜向飞我科自1988年1月~1993年10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96例,其中老年患者63例,全部病例均行钻孔引流术,并对30例老年患者在术后1~...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急性心肌梗塞初期ST段改变对病情严重性及合并症的影响,对我科5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报道。临床资料 1988年~1992年我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24小时内住院患者,全部经心电图、血清醇动态观察确立诊断,剔除其他所能影响心电图改变的各种因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心梗)早期再灌注治疗对限制梗塞范围、保护心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从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应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0例,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10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CBF)。方法随机选择73例老年及50例非老年患者,同时做TCD及133Xe吸入法测定CBF。结果发现老年组患者TCD主要表现为病灶区血流速度降低,共63例,占86.3%;非老年组则为23例,占46.0%,2组比较,P<0.01;2组血流速度降低均与相应CBF降低呈正相关,在老年组r=0.94,P<0.01,非老年组r=0.88,P<0.01;脑梗塞病灶大则血流速度、CBF降低者多。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流速度降低与脑血流量减少有良好的一致性,TCD可作为评价CBF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脑血流量和脑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电图(EEG)和脑血流量(CBF)的影响,国内外少见报道,我科194年6月~1998年12月随机选择65例无糖尿病和45例合并糖尿病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对BAEP、EEG、CBF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老年非典型心肌梗塞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非典型心肌梗塞54例临床分析浙江省绍兴市第五人民医院(312000)杨海生韩爱萍急性心肌梗塞(AMI)起病时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ECG)特征,但在老年患者中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漏诊,贻误治疗。本文对1985~1994年住院的1...  相似文献   

16.
研究老年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方法随机选择73例老年及50例非老年患者,同时做TCD及^133Xe吸入法测定。结果发现老年组患者TCD主要表现为病灶区血流速度降低,共63例,占86.3%非老年组则为23例,占46.0%,2组比较,P〈0.01;2组血流速度降低均与相应CBF降低呈正相关,在老年组r=0.94,P〈0.01,非老年组r=0.88,P〈0.01,脑梗塞病灶大则血流速度,CB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TCA后ST段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95 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30 分钟体表心电图ST 段改变进行分析,探讨此时ST 段改变与PTCA 效果、心肌损害程度及心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ST 段改变分三组。组Ⅰ:ST 段明显下降(≥50% )组55 例,组Ⅱ:ST 段下降(< 50% )组32 例,组Ⅲ:ST 段无变化或抬高者组8 例。测定术后肌酸激酶(CK)的变化,同时测定术前及术后心功能。结果 组Ⅰ与组Ⅱ为PTCA 成功者,术后组ⅡCK 明显高于组Ⅰ。术后4~6 周组Ⅱ射血分数(EF% )明显低于组Ⅰ。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TCA 术后30 分钟体表心电图ST 段的改变能间接反映PT-CA 疗效。较准确早期了解心肌细胞灌注情况并判定预后  相似文献   

18.
对3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和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与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UCG)对比。MRI可直观的显示出梗塞部位室壁变薄,信号减低,对心尖部梗塞的诊断优于ECG。MRI在室壁瘤中检出例数多于ECG和UCG。在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和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当高度怀疑室壁瘤或心包积液而常规ECG和UCG无阳性发现时,有必要行MRI作为补充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63例临床特点分析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15500)曹美云我科1983年1月~1992年12月共收住老年人自发性气胸93例,其中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O)63例,占老年人气胸67.7%,现将该63例与同期青年...  相似文献   

20.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67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3~8分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科1992年2月至1998年10月收入院行手术治疗的6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存活45例(67.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34例(50.7%),重残11例(16.5%),死亡22例(32.8%)。结论 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包括院前急救、颅内血肿的早诊早治、骨瓣减压、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及全身支持治疗等措施。可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