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病人。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吞咽困难和咽下疼痛,并常伴有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胸骨后及背部烧灼感。食管裂孔疝常伴有食管韧带松弛和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减弱,易发生胃液反流,导致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机制与食管裂孔疝、食管下端括约肌缺陷等有关,常须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胃肠动力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3.
非气腹腹腔镜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气腹腹腔镜手术是现代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产物,拓宽腹腔镜手术范围,使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气腹的病人可以接受腹腔镜手术.我科对1例巨大食管裂孔疝施行非气腹腹腔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8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联合组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 结果2组术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反流症状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对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微创、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胃底折叠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Lebens qualities index,GLQI)前瞻性地测定29例患者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前,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生存质量值,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前患者GLQI指数平均(83.62±13.14),明显低于正常人群(121~125分);术后2周平均(86.76±10.16),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精神、心理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平均为(106.83±8.40)及(113.35±8.54),较术前及术后2周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平均(121.45±5.96),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使其生存质量接近或达到正常人水平。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食管壁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裂孔疝在临床并不少见 ,胃食管返流性疾病临床更是常见 ,但是此类疾病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行外科治疗者还很少。资料表明 ,美国成人约4 5 %有胸骨后烧灼痛 (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主要症状 )至少每月 1次 ,7%每天都有此症状出现 ;约5 0 %胃食管返流患者会出现糜烂性食炎、食管狭窄或Barrett′s食管等并发症。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内科治疗包括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 ,服用H2 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等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及胃肠道动力药西沙比利等。对于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或停药后症状复发或出现上述各种并发症则需要手术治疗。腹腔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58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观察组),22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及手术后4个月进行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调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DQ评分显示术后4个月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 结论: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积极应用于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前,一般认为,食管裂孔疝修补后,需要加做胃底折叠抗反流术,这有助于预防疝复发和防治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当前应用腹腔镜修补食管裂孔疝在欧美发达国家已被广泛运用,手术技术日益成熟,国内报道亦逐渐增多,由于腹腔镜手术的特殊性,手术配合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从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我院为64例患者施行该手术,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80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具体状况行不同类型的疝修补术,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于术后统计患者手术效果及反流情况,观察手术前后食管压变化。 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患者反流时间显著缩短、反流次数与长反流次数显著减少、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患者DeMeester及GERDQ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LES压力、残余压均显著升高,松弛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可有效增加食管压力,抑制患者反流症状,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市级医院初期开展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及胃底折叠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胃底折叠术的术式不同,分为Dor术式组、Toupet术式组、Nissen术式组。观察并记录各术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3~36个月时的并发症及复发率。 结果31例均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其中Dor折叠4例、Toupe折叠3例、Nissen折叠24例;各术式手术时间分别为(60±4.5)、(68±6.3)、(70±9.2)min;各术式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4.8)、(24±5.4)、(30±9.1)ml;术后出院时间(7±2.1)、(8±2.8)、(9±2.4)d。31例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均得到缓解,4例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因保守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行二次手术拆除胃底折叠后好转,其余3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缓解。31例患者术后随访,失访患者1例,随访3~36个月,中位时间28个月。经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未复发且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安全、有效,微创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结合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内蒙古包钢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80例胃食管反流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40例。A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B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Dor胃底折叠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食管反流情况、食管压力、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评分、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评分(GERD-Q)、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2组患者手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反流时间、次数,长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明显改善,且A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食管残余压平均值、下段括约肌压力、松弛率和无效吞咽率均明显改善,且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P<0.05);2组患者GLQI与GERD-Q评分均有所改善,且A组GLQI评分高于B组,GERD-Q评分低于B组(P<0.05);2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对抗反流,减轻术后吞咽困难具有明显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食管裂孔疝(hiatushemia)是指食管腹段、食管胃连接部和部分胃组织通过食管裂孔凸人胸腔形成的一种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咽下疼痛伴吞咽困难,可同时伴有反流和胸骨后及背部烧灼感。目前伴随着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腹腔镜下修补食管裂孔疝及同时行胃底折叠术治疗已在国内外普遍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临床疗效及食管测压与pH值监测对长期疗效的预估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组),56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Dor胃底折叠术(Dor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记录食管测压及pH检测等指标变化情况、Gerd Q、DeMeester评分等。 结果Nissen组术程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Dor组(P<0.05),2组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食管反流情况与DeMeester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Nissen组在减少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方面均优于Dor组(P<0.05)。2组在反流时间、酸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静息呼吸平均值、食管残余压较术前均显著提升(P<0.05),但2组间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松弛率、无效吞咽与Gerd Q评分均较术前也均明显降低,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或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均有明显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0月对 5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 ,2例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食道下段压力由 (7 32± 1 34)mmHg提高到 (18 2 0± 3 4 3)mmHg(t=12 2 3,P <0 0 1) ,2 4 -小时PH值监测评分由183 36± 96 76降低到 8 0 4± 2 12 (t=8 4 7,P <0 0 1) ,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 ,并达到正常范围。无手术并发症 ,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 结论 对于严重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180°前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天津南开医院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18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资料,其中30例应用补片修补裂孔,剩余患者丝线缝合裂孔,均加做胃底180°前折叠(Dor手术)。结果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者。术后随访3~60个月,手术效果满意率92.31%,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基本恢复正常。其中7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轻度反酸、烧心症状,均在4个月内通过保守治疗好转,无复发病例,无严重吞咽困难病例。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180°前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疾病有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疗效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180°前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180°前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ulxdisease,GER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采用腹腔镜180°前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4例,术后随访3~25个月,对酸反流的主观和客观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180°前胃底折叠术治疗术后反酸症状完全消失,食管下段测压由术前(6.7±1.3)mmHg(ImmHg=0.133kPa),提高到术后6个月(19.1±3.4)mmHg(P1<0.01).术后1年(21.6±1.8)mmHg(R2<0.01),24h pH监测DeMeester评分由术前97.2±2.7降低到术后6个月6.4±2.2(P1<0.01),术后1年6.7±2.3(P2<0.01)较术前明显改善,并达到正常范围,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结论 与以往较为公认的Nissen术和Toupet术相同,腹腔镜180°前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并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Bard CruraSoft PTFE/ePTFE Mesh)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和部分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8月~2007年4月,对13例食管裂孔疝(Ⅰ型6例,Ⅲ型7例)腹腔镜下用超声刀进行食管裂孔疝游离、腔内缝合器行补片固定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同期行部分胃底折叠术。结果13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15~185min,平均142min;术中出血量25~120ml,平均75ml。术后平均32h(26~37h)排气并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3~6d,平均4d。13例术后随访4~11个月,平均6.5月,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3例手术后3个月行钡餐造影检查未见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和部分胃底折叠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合并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HH)患者抗反流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住院部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GERD合并HH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行腹腔镜HH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36例)。随访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RDQ和GLQI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及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的RDQ评分低于对照组,GLQ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GERD合并HH患者,采用腹腔镜HH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手术方案,手术情况及抗反流效果更好,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9月至2010年8月,对372例GERD病人实施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其中Nissen胃底折叠术146例,Toupet胃底折叠术79例,前180°胃底折叠术147例,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72例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50~21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40~150 ml,平均86 ml.术后住院3~21天,平均4.3天.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上消化道造影、食管测压和24 h食管pH检测均恢复正常.350例随访~63个月,平均27.3个月,对手术效果满意率92.57%,19例有进固体食物时轻度梗噎感,6例反酸症状复发,使用抑酸药物可控制,1例食管裂孔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中、重度GERD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疗效可靠的特点;3种胃底折叠方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效果、降低操作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valu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1 to August 2009, 372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undertwent laparoscopic fundoplication, including 146 cases of Nissen fundoplication, 79 Toupet fundoplication, and 147 anterior 180 degrees partial fundoplication. Para-operative clinical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All patients were routinely followed up. Clinical outcom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Laparoscopic surgery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and no conversions were required. The operating time was 50 -210 minutes (mean, 85 minutes), the 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40 - 150 ml( mean, 86 ml)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3 - 21 days( mean, 4.3 days ). The symptoms in most cases were adequately relieved after operation. There were no sever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Endoscopy, radiology, esophageal manometry and 24-hour pH monitoring were repeate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After the follow-up period of 3 -63 months ( mean, 27.3 month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operation was 92.57%. 19 cases had mild dysphagia when eating solid food. Symptoms recurrence of acid reflux occurred in 6 cases, which were controlled by antacid medications. Hiatal hernia recurrence occurred in 1 case. Conclusions Laparoscopic operation should be the method of choice to treat the moderate to sever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ith the advantages of minimized trauma,quick recovery, safety,feasibility and reliable effect.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appropriate fundoplication procedure should be employed carefully to ensure results of operations, reduce operating difficulties and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腹腔镜Nissen 胃底折叠术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评价其在老年人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因GERD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的老年病人28例,随机选取同时期非老年GERD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症状完全消失.食管下段压力由(8.8±2.6)mmHg(1mmHg =0.133 kPa)提高到(18.23±3.6)mmHg(P< 0.01),24 h pH值检测评分由105.4±3.7降低到8.12±2.1(P< 0.01),较术前明显改善,并达到正常范围.平均随访4.5年,非老年组症状复发2例,老年组1例.远期吞咽困难老年组发生8例,非老年组为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GERD病人中实施腹腔镜Nissen 胃底折叠术与在非老年病人中实施一样安全、有效,但远期吞咽困难发生率较非老年人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