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以牙周组织破坏、牙龈红肿、脓肿、牙龈糜烂出血、萎缩或增生、口味腥臭、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等为特征。属于祖国医学"暴骨""牙宣""牙痛"等病范畴。其发病机理多为肾虚齿松不固,或胃肠实火循经熏蒸于上所致。《诸病源候论》说:"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足阳明之脉又遍于齿,齿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西医对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无法从根本上祛除病因,导致牙周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牙周病,常收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景岳全书·血证》云 :“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故中医齿衄多从阳明及少阴论治。临诊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常苦于齿衄反复发作 ,而止血西药治疗效果多不显著 ;王育群教授积累多年临床肝病治疗经验 ,认为慢性肝病患者以湿热毒瘀内蕴与肝肾气血不足并见者多 ;治疗以“补不足 ,损有余”立法 ,邪正兼顾 ,或祛邪为主 ,兼以扶正 ;或扶正为主 ,兼以祛邪 ;或两者兼施。随师临诊学习 ,王老师中医辨病辨证结合 ,治疗肝病患者之齿衄 ,临床效果显著 ,现举验案 3例 ,以兹共同学习探究。1 益气养阴清热凉血治齿衄案1…  相似文献   

3.
手三里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三里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考本穴定位多谓“曲池下二寸”,而命名为“手三里”是因其位置若于曲肘尖处量则为三寸,又能治上中下三部之病,位于手臂故名“手三里”。揣针灸诸穴名义,凡以三里、五里命名者,皆以其能治多经病也。笔者参考近10年有关文献,将手三里临床应用作一概述。1 用于肩臂病症1.1 痿证:《内经》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多气多血,又主宗筋,与四肢不用的关系甚为密切,刺阳明之经穴可振奋阳气,加速经气运行,疏通阳明经络,使之气血津液充足,以润养病变组织,从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故手三里为治疗上肢痿证的常用穴之一,尤其用…  相似文献   

4.
验方治牙痛     
对龋齿、齿龈引起的牙痛,可用下列办法立即止痛。 一、用棉球蘸十滴水少许,放在病齿上,痛即止。 二、用棉球蘸清凉油少许,放在病齿上,痛立止,有清凉感。 三、选苏打粉中的块状者,填塞龋齿空洞中,片刻痛止。  相似文献   

5.
1阳明经表风寒邪气,过经入腑结于阳明胃,使津液之腑不能正常游溢精气,寒水互结于胃,形成阳明蓄水证。寒气与饮邪互结与胃,与膀胱无碍,故小便数及因小便数而致的大便硬,口渴较轻者少少与饮水,重者以化气、行水、生津的五苓散进行治疗。太阳蓄水与阳明蓄水,均以口渴为主症,所蓄部位不同,就有小便数与小便不利的区别。2阳明胃肠虚实更替,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若邪入阳明,气机郁滞,更替失常,升降无节,不仅阳明胃肠本身的功能失常,也可连带其他经络脏腑的气机不能调畅。不大便是阳明腑实证的见症,但阳明气郁证也可出现不大便。小柴胡汤证可见于六经病的多个病群中,也可见于六经病以外的其他疾病中。3“得汤反剧者,属上焦”,其病名称作“上焦吐”,呕吐虽与胃气上逆密切相关,但有时并非胃家本身病变,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气机逆乱所致。  相似文献   

6.
阳明病乃外感病程中,实火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分经证与腑证二类。《伤寒论》阳明篇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仲景以“胃家实”作为阳明主证。临床上因阳明腑实证所致之“头痛”屡见不鲜,现举二例如下。例1、梁××,男,42岁,农民。自诉近5日来,前额部剧痛难忍,曾服安基比林、去痛片治疗无效。诊见:心烦口渴,呃逆频作,脐周硬痛,连  相似文献   

7.
1 阳明寒热证阳明主里 ,属胃与大肠 ,外邪入里则化热 ,无形热邪弥漫全身 ,热可化燥 ,热与燥合于胃中 ,消灼律液 ,而成阳明经病寒热证 ,乃寒热同病之证。如白虎汤证 (1 81 ,2 2 4 ) (文中所有括号内数字为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伤寒论讲义》中的条目数。上海科技出版社 ,1 964年第 1版 )之“表有热 ,里有热”,“脉浮滑”,“自汗出”,乃太阳之邪已入里而转属阳明 ,形成表里俱热之证 ,热邪充斥表里内外故自汗出。又如 1 87条和2 2 6条将阳明经病寒热证的发热特点描述为“发热汗出 ,不恶寒反恶热”,“身热 ,汗自出”,又兼“渴欲饮水”,这就是后世…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评话     
①阳明经表风寒邪气,过经入腑结于阳明胃,使津液之腑不能正常游溢精气,寒水互结于胃,形成阳明蓄水证。寒气与饮邪互结与胃,与膀胱无碍,故小便数及因小便数而致的大便硬,口渴较轻者少少与饮水,重者以化气、行水、生津的五苓散进行治疗。太阳蓄水与阳明蓄水,均以口渴为主症,所蓄部位不同,就有小便数与小便不利的区别。②阳明胃肠虚实更替,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若邪入阳明,气机郁滞,更替失常,升降无节,不仅阳明胃肠本身的功能失常,也可连带其他经络脏腑的气机不能调畅。不大便是阳明腑实证的见症,但阳明气郁证也可出现不大便。小柴胡汤证可见于六经病的多个病群中,也可见于六经病以外的其他疾病中。③“得汤反剧者,属上焦”,其病名称作“上焦吐”,呕吐虽与胃气上逆密切相关,但有时并非胃家本身病变,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气机逆乱所致。  相似文献   

9.
白虎汤是《伤寒论》的经典方,由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四药组成,为清泻阳明经证实热之祖方。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方加减治疗喘咳、疳积、小儿夏季热、痹证、头痛、牙痛等病见有里热证者共60例,临床治愈51例,占85%。症状缓解5例,占8.3%。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兹举数例子下。  相似文献   

10.
牙周组织疾病(包括各种龈炎、龈脓肿、牙周炎、牙周萎缩、牙周变性等)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现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和我们的体会,对牙周病的病因、诊法和辨证施治要点简介如下: 病因《内经》中已阐述了牙齿健康与人体生理状态——肾气盛衰的密切关系。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侯论》提到:“手阳明之支脉人于齿,足阳明之脉又遍于齿,……经脉虚,风邪乘之,血气不能荣润,故令动摇。”《景岳全书》称:“肾虚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经而在脏,盖齿为骨之所终,而骨则主于肾也,故曰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至其为病,则凡齿脆而不坚,或易于动摇,或疏豁,或突而不实。凡不由虫不由火  相似文献   

11.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水之源,以消阴翳”是唐·王冰根据《内经·至真要大论》中“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而提出的一种具体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此法治疗由于下源不足,肾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齿咽界等病,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就个人的体会,整理于后,以供参考。1.牙痛牙痛多数医者多从清火为治,只适应于实火牙痛,而虚火牙痛临床不少见,采用清火,越清越重,例:张某,女50岁,由于年终结算,操劳过度而牙痛,曾服三黄片、牛黄清心丸,肌注青霉素等,牙痛反而增剧,进食热冷食物则满口牙痛,口…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经诊治皮疹消退后,有部分患者仍有局部针刺刀割样疼痛,笔者从1987~1993年临床中对39例患者施行电针、水针、红外线联合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39例患者中,男性28人,女性11人,年龄最大为74岁,最小为36岁,皆患带状疱疹经中西药治疗后仍存在局部针刺刀割样疼痛,以腰部,胁肋多见。 治疗方法:视疼痛部位大小,选用1~1.5寸毫针4~6枚,在距皮损周围1~2cm处平刺,针尖均刺向皮损中心,入针得气后,加上海产G6805治疗机,留针20分钟,出针。用注射器吸取0.1毫克维生素B_(12)注射液1毫升,取阿是穴穴注,同时用红外线照射患处,每日1次。 治疗结果:39例患者经治疗全部痊愈,其中治疗2次痊愈者2例,最长治疗30次共5例,绝大多数在  相似文献   

13.
露蜂房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巢,又称蜂房、革蜂房、大黄蜂窝、长脚蜂窠等。据历代文献记载,其性味苦、甘、咸、平,有毒;入肺、肝、阳明经;功专祛风、攻毒、杀虫:擅治惊痫、牙痛、风痹、乳痈、疔毒等;为阳明之药,外科、齿科中习用之,如配细辛煎汤漱之治牙痛,配半枝莲治疗疮疔恶毒,配蝉衣治疗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14.
《内经》、《伤寒论》载有一些针刺治疗经验,或只言经络,但未说明具体腧穴,如《灵枢.杂病》中对"齿痛"、"项痛"的治疗,《伤寒论》的太阳病针足阳明经等的治疗;或记载了具体经络、穴位,但无补泻运用之区别,如《素问.奇病论》的"口苦取阳陵泉"、《伤寒论》"头汗出者刺期门";也有记载了补泻之具体要求,但无取穴经脉左右不同之提示,如《灵枢.口问》对"嚏"、"噫"的治疗。本文以《标幽赋》之旋转补泻古法,单针取穴,对其进行探讨性验证。  相似文献   

15.
例 1 :患者 ,男性 ,66岁。因阵发性右下牙痛 4天 ,持续性牙痛、胸闷、大汗淋漓 3小时入院。患者 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右下牙痛 ,呈发作性 ,每次持续约 1 0分钟 ,每天发作 5次~ 6次 ,在门诊诊为龋齿 ,用止痛、消炎药无效。入院前 3小时饱餐后 ,突然发作剧烈持续右下牙痛 ,不敢张口 ,服止痛药无效 ,同时伴有胸闷、气短、乏力、大汗淋漓 ,来我院急查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经积极治疗 ,住院 2 1天 ,痊愈出院。例 2 :患者 ,男性 ,58岁。因上腹部不适 1 0小时入院 ,患者受凉后出现上腹部不适 ,呕吐 3次 ,稀便 2次 ,门诊诊断为“急性胃…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指压法麻醉拔牙70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取穴:《古今医鉴》记载:“足阳明之脉,贯络于齿上龈,手阳明之脉,贯络于齿下龈”。颜面的两颊、上下颌或上下龈,大部分属于手、足阳明二经循行所通之处。上龈由胃经所绕,下龈由大肠经所绕,任督二脉亦均行之于口。于是,我们的取穴原则是以手、足  相似文献   

17.
牙痛是门诊最常见的病,又是医生较棘手的小病痛。笔者4年来用甲硝唑治牙痛颇有疗效,为此提供给同道不妨一试。 1990—1993年于门诊用甲硝唑治牙痛334例,其中男256例,女性78例。年龄在5~65岁,平均年龄35岁,龋齿153例,牙髓炎106,牙根尖周围炎62例,牙齿敏感症13例。 疗效判定;服药成人1次0.4g,儿童酌情减量。1次痛止的龋齿114例,牙髓炎52例,牙根尖周围炎21例,牙齿敏感症无1例有效:2次服药痛止的龋齿39例,牙髓炎28例,牙根尖周围炎17例,3次服药痛止的牙髓炎11例,牙根尖周围炎8例。3次以上服药仍不止痛者视为无效,龋齿牙痛服药痛止占100%,牙髓炎3次服药痛止占85.5%,牙根尖周围炎3次服药痛止占74.1,对牙齿敏感症无效,总有效率86.7%。  相似文献   

18.
三足阳明胃经1.承泣:承指受,泣指哭。吾人泣时泪滴是处,此处承受,针此穴则泪有收受之所,《甲乙经》有:“目不明,泪出。”因名承泣。2.四白:四者广阔之意也,光明曰白。因穴在目下,目能视万物,以其该穴主治目眩、目赤、目痒生翳,《图翼》有:“头痛、目眩、目赤生翳。”针之可使视力光明四射,因名四白。3.巨髎:巨指大。因穴在颜面颧骨④最高突起之下陷处,因名巨髎。4.地仓:藏谷之器曰仓。地食人以五味,食者用口,贮入胃中,犹如仓库,该穴位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中医药大学董建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脾胃病专家,对于仲景方药娴熟于胸,因此在以后脾胃病的治疗中得心应手,每获桴应。现撷其要者,整理如下。1 仲景治疗脾胃病大法已备,方药极具效验董老尝谓:一部《伤寒论》,虽为外感伤寒而设,但却奠定了脾胃病分型及辨证论治的大法。“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脾胃病辨证论治之纲,而且创制了大量卓有疗效的方剂。《伤寒论》专列了“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以白虎汤治疗阳明经病实热证;以三承气汤治疗阳明腑病实热证。在其他篇章中,涉及脾胃证治随处可见。如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治疗热痢,白通汤治疗虚寒…  相似文献   

20.
本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4味药组成 ,见于《伤寒论》34条 ,原文为“太阳病 ,桂枝证 ,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 ,脉促者 ,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本方在《方剂学》中列入解表清里之剂。一般认为本方有解表清里之功 ,主治身热下利 ,胸脘烦热 ,口中作渴 ,喘而汗出的病证 ,并认为本方为太阳、阳明经药。如 :《医方集解》:“此足太阳、阳明药也 ,表证尚在 ,医反误下 ,邪入阳明之腑 ,其汗外越 ,气上奔则喘 ,下陷则利 ,故舍桂枝而用葛根 ,专治阳明之表 (葛根能升阳明清气 ,又为治泻圣药 ) ,加芩连以清里热 ,甘草以调胃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