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德是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人物,其痈疽理论,尤其是关于疽的理论观念、治则治法在中医外科界影响深远。今人多以色白定疽,对王维德疽认识有失偏颇,本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疽病证进行研究,将疽病证分为一般疽病证和特殊疽病证,并对疽病证治疗中的用药、刀针、饮食禁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医对外科疾患的認識和治疗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如痈、疽、发背、疗疮、对口、瘰瀝、瘿瘤、疥、癣等。这些外科疾患,在我国厉代的中医文献中均蘊藏着丰富的医学理論和宝貴的治疗经验,尤其对于痈疽的認識和治疗更有所阐发,故将痈疽作为探討的重心,就管见所及,臚列于后,欠妥之处,尚冀同道指正。(一)中医对(?)疽病名之确立痈疽系中医外科部分疮疡之总称,亦系外科中之大症。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着广泛的記载,如黄帝內经中就載有猛疽、天疽、甘疽、米疽、銳疽、骨疽、肉疽、股陘疽及頸痈、疵痈、厉痈、脫痈等十三个名称;又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论又載有緩疽、瘭疽、行疽、风疽、水疽、肘疽、禽  相似文献   

3.
正阴疽病名最早载于南北朝伤科医书《刘涓子鬼遗方》:"阴疽发髀,若阴股始发,腰强,内不能自止,数饮不能多,五日坚痛不治,三岁死",意指发于大腿部的皮肤疮疡性疾病,属于中医外科疽病范畴。随着中医外科的发展,阴疽的概念被分为2类,一类是以虚寒证为主的外科阴性疮疡疾病的总称,如阴性的流注、脱疽、贴骨疽、痰  相似文献   

4.
黄瑛 《新中医》2005,37(12):77-78
明代外科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脱疽章中对"消渴脱 疽"的辨证论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其中一些治疗方法一直为 后人所效法。兹就《外科正宗》对消渴脱疽论治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5.
阳和汤在外科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和汤出自清代外科名医王洪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炮姜、麻黄、生甘草等7味药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为治疗外科一切阴疽证的著名方剂。王洪绪在阴疽治水法中强调“阴疽色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  相似文献   

6.
浅述阳和汤治疗肺系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阳和汤是清代外科名医王绪洪《外科全生集》中的名方,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历来被视为治疗外科阴疽的主方。由于其组方精当,在医家的不断实践中,其治疗范围已不断扩大,已非外科阴疽专用。近年来屡见报道用于肺系疾病的治疗,本文仅就此做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脱疽是外科临床较为常见、致残率较高的周围血管疾病。中医药在治疗脱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前期相关文献研究和临床观察,对脱疽近五年的中医药治疗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阴疽在外科书中均称“无头疽”,现代医学谓是“深部脓疡”。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治法总论第二说:“痈疽虽属外科,用药即同内伤。脉虚病虚,首尾必行补法;表实里实,临时暂用攻方……。”清王洪绪《外科症治全生集》的痈疽总论篇说:“既患寒疽,酷暑仍宜温暖,如生热毒,严冬尤喜寒凉。”祁广  相似文献   

9.
阳和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鹿角胶、肉桂、炮姜、麻黄、白芥子、甘草7味药物所组成。是治疗外科阴疮的著名方剂,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一切阴疽。笔者临床应用阳和汤加减治疗各种病证,效果显著,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建春  白爽  蔡炳勤 《新中医》2014,46(9):210-211
<正>脱疽又名脱痈、脱骨疽、敦痈、甲疽等。中医学对脱疽论治的认识渊源流长,首见于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是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脉管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等。此类疾病普遍具有病因不明、病情复杂、病势缠绵、经久难愈、疼痛难忍、复发率高等特点。有关本病辨证论治文献许多,其中《外科正宗》是一部代表明代以前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笔者在学习《外科正  相似文献   

11.
阴疽作为一种外科性疮疡疾病,涉及临床病种较多、范围较广,历来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阴疽的历史源流和病因病机,重点归纳和总结阴疽的辨证方法和治疗现状,为阴疽在现代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金胶囊疽证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金胶囊处方源于《外科证治全生集》,用于治疗阴疽初起之证。本文通过介绍小金胶囊所包含的理论思想、方药组成、适应证及现代临床运用等方面,探析其在疽证范畴内的理论关联,以期为中医外科疾病的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茂松 《山西中医》2000,16(5):45-45
阳和汤出自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是外科内服药中的名方 ,有和阳通滞、温补气血之功 ,用治一切阴疽 ,效如桴鼓。笔者临证在辨证论治的观点指导下 ,试用本方治疗痹证、痛经等 ,每获佳效 ,现介绍如下。1 阳和汤主治证候阳和汤原方药物组成 :熟地一两 ,白芥子二钱 ,鹿角胶三钱 ,肉桂一钱 ,炮姜炭五分 ,麻黄五分 ,生甘草一钱。主治 :“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外科辑要》中 ,将其适用范围论述得更加具体 ,指出 :“治阴毒白疽 ,平塌色暗 ,不肿不痛者 ,及脱疽 ,流注 ,鹤膝 ,横痃 ,骨槽 ,乳岩 ,瘰疬 ,失荣 ,石疽 ,一切阴证 ,兼治寒凝疼痛”。…  相似文献   

14.
“脱疽”指气血周流受阻,脉络闭塞不通之疾,属于中医外科疑难重症。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外科30余年,擅治外科疑难杂症,他在治疗脱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阳和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为治疗外科阴疽的主方。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主治一切阴疽及流注等属阳虚寒凝诸证。笔者在临床治疗杂症辨证应用,效果满意,兹举案如下:  相似文献   

16.
阳和汤新用     
阳和汤新用郑通美浙江省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317605)阳和汤由熟地、鹿角胶、肉桂、生甘草、炮姜、麻黄、白芥子组成。出自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外科一切阴疽的有效方。由于现代外科学的迅速发展,该方用于治外科阴疽的机会不多,笔者根据其有温阳散...  相似文献   

17.
唐汉钧治疗脱疽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喜花 《北京中医》2002,21(1):18-19
“脱疽”指气血周流受阻,脉络闭塞不通之疾,属于中医外科疑难重症。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外科30余年,擅治外科疑难杂症,他在治疗脱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勇奇 《环球中医药》2009,2(6):463-463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是一首治疗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外科疾病的方剂。由于该方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功能,所以当内科疾病出现阳虚寒凝病机时加减应用,效果明显,并且对机体产生的是多层次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静 《山西中医》2010,26(12):11-11,13
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所著《外科全生集》,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是外科治疗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阴寒诸证的代表方。此方对内科病证,凡属阳虚阴寒内盛者,均可移用治之,若用之准确,每收佳效。笔者跟随江苏省名中医韩树人主任学习期间,收集整理韩老临证应用阳和汤治验5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脱疽指下肢气血周流受阻 ,脉络闭塞不通的疾病 ,属于中医外科疑难重症。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外科 3 0余年 ,运用通法治疗脱疽 ,取得了很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运用依据1 .1 肝脾肾亏虚为本 :脱疽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 ,早在《灵枢·痈疽》篇即有“发于足趾 ,名脱痈 ,其状赤黑 ,死 ,不治 ;不赤黑 ,不死。不衰 ,急斩之 ,不则死矣”的记载。《外科正宗》对脱疽病因的论述 :“夫脱疽者 ,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厚味膏粱 ,熏蒸脏腑 ,丹石补药 ,消烁肾水 ,房劳过度 ,气竭精伤”。唐师认为肝、脾、肾亏虚为本病发病之本 ,寒、湿、热、瘀为发病之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